第56章 犬马之劳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阿耶说的是真的,不唬你。”
老板又来画饼了,退一万步说,这个饼是真的,他现在和苏氏生一个嫡子,这个孩子截止贞观二十三年也才十岁,大唐皇族的皇位角逐厮杀的血腥程度,完全可以预见这个孩子的下场。
“陛下,这就是您的赏赐吗?”
当然不是,可眼下李世民也不好否决,只点头道:“总好过你那个流放岭南的赏赐,你好意思提出,你阿耶不好意思给。”
“陛下这个赏赐,臣不能要,陛下若执意给,臣也只有拒不接诏。”
李世民道:“上次的事情,阿耶知道你心里头不痛快。你要实在憋得慌,阿耶陪你打一架。”
“臣吗?”
李承乾指了指自己的脸,得益于他穿来以后两年多夜以继日的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现在他这副身体康健,但绝对达不到跟父亲动手的地步,当人形沙袋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上次你在甘露殿和青雀动手,阿耶就看出来,你想直接跟阿耶动手,现在阿耶给你这个机会。”
李承乾推了一盏茶给父亲,道:“陛下,您心里头不痛快,想要把臣打一顿出气,您直说,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李世民:……
“阿耶让着你十招。”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让十招他也是人形沙袋。再说了,跟父亲罢工抗议的后果他担得起,跟父亲互殴的后果他真的承担不起。
“臣明天就去上朝,陛下没什么事就请回吧!”看父亲的目光,似乎还要继续纠缠,李承乾赶忙道:“密诏臣不要了,您的赏赐臣也不要。”
他们之间隔阂太深,李世民不指望李承乾一时之间放下芥蒂,便不再纠结父子之情。
“吏部考功司组织制考,高明可有看法?”
李承乾思索片刻,士族和寒门,后者是前者的没落,前者是后者的荣光,二者互为表里,实为一体。只有极少数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庶民,这股力量太过薄弱。
这样的社会架构贯穿整个大唐王朝,上层的调整很难动到根基,真正要瓦解这一局面,就只能从经济基础入手,改变社会架构,且由下至上主导的社会架构的变革,都是一场政治的腥风血雨。
几千年来,从上层改变到底层架构的只有商鞅变法,也仅此一例。商鞅变法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于当时极低的生产力,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的经济政策很快完成了底层社会架构的变革,刚好与商鞅设计的政治制度相契合。新兴的大唐王朝,不具备发起底层社会架构的变革条件。
“关陇、江东、山东几大士族根据各自的势力,分配在朝廷上的席位,陛下这一朝他们相对稳定。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制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很多是这三家所出,臣也没什么好的建议。”
李世民有些失落,低头抿了口茶水。
“陛下若能活个百二十年,主政大唐,臣也是长寿之人,臣还敢拼出这条命,效仿商君,为陛下献策。可惜人生苦短,秦汉至今也没哪个皇帝活过百年。陛下纵有百二十的寿数,臣也不是长寿之辈,不能长伴陛下左右,为陛下出谋划策。”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仅叹气,道:“臣理解陛下想要解决世家掣肘的局面,想要大唐国祚万年,可王朝从建立、崛起、兴盛、衰落到倾覆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就像人的生老病死,这是天道,非人力能左右。臣会的虽然多,但能帮陛下的实在有限。”
李世民道:“高明若全力以赴,朕相信你能帮到朕的绝对超乎你的预料。”
“咳咳……”
李承乾被水呛了,父亲这句话,给他一种父亲把他底细摸清感觉。真是这样,父亲同他虚与委蛇过后,又会如何处置他?
李世民急忙上前为李承乾拍背顺气,李承乾本能的避开,道:“臣无碍,劳陛下挂心。”
“臣若全力以赴,陛下能否依照臣的心意……”
“把你的子孙后代流放岭南?”李世民直接打断李承乾的话,道:“高明你有点出息,你是朕的太子,纵然你断定自己天寿难永,你的孩子仍然是冢嫡。”
看样子父亲不知道他的底细,知道了不得赶紧绸缪废了他,扶持李泰上位。
“高明,你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吗?你考虑过太子妃的意见吗?她愿不愿意去岭南?考虑你和太子妃将来孩子的意愿吗?朕的嫡长孙,去岭南终老一生?”
李承乾愣住,他如今为苏氏母子的安排,只是自认为他觉得好的结局,也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苏氏母子怎么想的,他没问过现在也问不了。不知不觉,他竟也成了安排妻儿前路的封建专制家长。
“陛下说的对,臣该考虑太子妃和孩子们的意愿,等到臣有了孩子,问一问他们的想法,但愿臣能等到那个时候。”
李世民默默舒了口气,李承乾松了口,往后的事情才有发展的余地,日子还长,这孩子总能明白他的心。
“再有七日,吐蕃大相禄东赞到长安。高明,此事朕想交给你全权处置。”
李承乾垂眸沉思,吐蕃,这个跟大唐互殴的两百多年的老对手,每一次唐王朝势衰,都要来一波趁火打劫。
“这一任吐蕃赞普禄是一代英主,禄东赞有安邦定国之才,大唐答应和谈,他们绝对猜到以大唐当前的国力,虽能压制吐蕃,但不能做到覆灭吐蕃。和谈,也只是为了蓄养实力,等待下一次撕咬中原的机会。”
李世民道:“不错,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两邦必然存在拉扯,吐蕃暂时是啃不动的骨头,朕不想纠结在这上头。西域并不稳定,高昌、疏勒等国表面臣服,私下里小动作不断,跟那个薛延陀暗通款曲,东北的高句丽也时不时挑战朕的耐性。”
李承乾道:“素来两邦弹劾,暗暗都有较量,陛下是想给吐蕃一个绝对的实力威慑,保证未来二十年之内,吐蕃不在大唐边境作乱,腾出手来安定西域,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东北的高句丽?”
李世民点点头,道:“高句丽,早在前隋就一直在边境挑衅,前隋至今,朝廷派兵征讨数次,他们每一次你打我退,借助山势地利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有生之年,朕想为后世儿孙,解决这个麻烦。”
高句丽,宇宙国自以为是的老祖宗!
打,必须打,狠狠地打!
“臣愿倾尽毕生所学,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老板又来画饼了,退一万步说,这个饼是真的,他现在和苏氏生一个嫡子,这个孩子截止贞观二十三年也才十岁,大唐皇族的皇位角逐厮杀的血腥程度,完全可以预见这个孩子的下场。
“陛下,这就是您的赏赐吗?”
当然不是,可眼下李世民也不好否决,只点头道:“总好过你那个流放岭南的赏赐,你好意思提出,你阿耶不好意思给。”
“陛下这个赏赐,臣不能要,陛下若执意给,臣也只有拒不接诏。”
李世民道:“上次的事情,阿耶知道你心里头不痛快。你要实在憋得慌,阿耶陪你打一架。”
“臣吗?”
李承乾指了指自己的脸,得益于他穿来以后两年多夜以继日的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现在他这副身体康健,但绝对达不到跟父亲动手的地步,当人形沙袋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上次你在甘露殿和青雀动手,阿耶就看出来,你想直接跟阿耶动手,现在阿耶给你这个机会。”
李承乾推了一盏茶给父亲,道:“陛下,您心里头不痛快,想要把臣打一顿出气,您直说,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李世民:……
“阿耶让着你十招。”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让十招他也是人形沙袋。再说了,跟父亲罢工抗议的后果他担得起,跟父亲互殴的后果他真的承担不起。
“臣明天就去上朝,陛下没什么事就请回吧!”看父亲的目光,似乎还要继续纠缠,李承乾赶忙道:“密诏臣不要了,您的赏赐臣也不要。”
他们之间隔阂太深,李世民不指望李承乾一时之间放下芥蒂,便不再纠结父子之情。
“吏部考功司组织制考,高明可有看法?”
李承乾思索片刻,士族和寒门,后者是前者的没落,前者是后者的荣光,二者互为表里,实为一体。只有极少数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庶民,这股力量太过薄弱。
这样的社会架构贯穿整个大唐王朝,上层的调整很难动到根基,真正要瓦解这一局面,就只能从经济基础入手,改变社会架构,且由下至上主导的社会架构的变革,都是一场政治的腥风血雨。
几千年来,从上层改变到底层架构的只有商鞅变法,也仅此一例。商鞅变法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于当时极低的生产力,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的经济政策很快完成了底层社会架构的变革,刚好与商鞅设计的政治制度相契合。新兴的大唐王朝,不具备发起底层社会架构的变革条件。
“关陇、江东、山东几大士族根据各自的势力,分配在朝廷上的席位,陛下这一朝他们相对稳定。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制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很多是这三家所出,臣也没什么好的建议。”
李世民有些失落,低头抿了口茶水。
“陛下若能活个百二十年,主政大唐,臣也是长寿之人,臣还敢拼出这条命,效仿商君,为陛下献策。可惜人生苦短,秦汉至今也没哪个皇帝活过百年。陛下纵有百二十的寿数,臣也不是长寿之辈,不能长伴陛下左右,为陛下出谋划策。”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仅叹气,道:“臣理解陛下想要解决世家掣肘的局面,想要大唐国祚万年,可王朝从建立、崛起、兴盛、衰落到倾覆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就像人的生老病死,这是天道,非人力能左右。臣会的虽然多,但能帮陛下的实在有限。”
李世民道:“高明若全力以赴,朕相信你能帮到朕的绝对超乎你的预料。”
“咳咳……”
李承乾被水呛了,父亲这句话,给他一种父亲把他底细摸清感觉。真是这样,父亲同他虚与委蛇过后,又会如何处置他?
李世民急忙上前为李承乾拍背顺气,李承乾本能的避开,道:“臣无碍,劳陛下挂心。”
“臣若全力以赴,陛下能否依照臣的心意……”
“把你的子孙后代流放岭南?”李世民直接打断李承乾的话,道:“高明你有点出息,你是朕的太子,纵然你断定自己天寿难永,你的孩子仍然是冢嫡。”
看样子父亲不知道他的底细,知道了不得赶紧绸缪废了他,扶持李泰上位。
“高明,你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吗?你考虑过太子妃的意见吗?她愿不愿意去岭南?考虑你和太子妃将来孩子的意愿吗?朕的嫡长孙,去岭南终老一生?”
李承乾愣住,他如今为苏氏母子的安排,只是自认为他觉得好的结局,也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苏氏母子怎么想的,他没问过现在也问不了。不知不觉,他竟也成了安排妻儿前路的封建专制家长。
“陛下说的对,臣该考虑太子妃和孩子们的意愿,等到臣有了孩子,问一问他们的想法,但愿臣能等到那个时候。”
李世民默默舒了口气,李承乾松了口,往后的事情才有发展的余地,日子还长,这孩子总能明白他的心。
“再有七日,吐蕃大相禄东赞到长安。高明,此事朕想交给你全权处置。”
李承乾垂眸沉思,吐蕃,这个跟大唐互殴的两百多年的老对手,每一次唐王朝势衰,都要来一波趁火打劫。
“这一任吐蕃赞普禄是一代英主,禄东赞有安邦定国之才,大唐答应和谈,他们绝对猜到以大唐当前的国力,虽能压制吐蕃,但不能做到覆灭吐蕃。和谈,也只是为了蓄养实力,等待下一次撕咬中原的机会。”
李世民道:“不错,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两邦必然存在拉扯,吐蕃暂时是啃不动的骨头,朕不想纠结在这上头。西域并不稳定,高昌、疏勒等国表面臣服,私下里小动作不断,跟那个薛延陀暗通款曲,东北的高句丽也时不时挑战朕的耐性。”
李承乾道:“素来两邦弹劾,暗暗都有较量,陛下是想给吐蕃一个绝对的实力威慑,保证未来二十年之内,吐蕃不在大唐边境作乱,腾出手来安定西域,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东北的高句丽?”
李世民点点头,道:“高句丽,早在前隋就一直在边境挑衅,前隋至今,朝廷派兵征讨数次,他们每一次你打我退,借助山势地利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有生之年,朕想为后世儿孙,解决这个麻烦。”
高句丽,宇宙国自以为是的老祖宗!
打,必须打,狠狠地打!
“臣愿倾尽毕生所学,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595/48037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