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另类的父亲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玄武门之后,一直到高祖李渊退居太安宫之前,李世民同众大臣议事都在显德殿。
李世民入主太极宫,东宫归了李承乾,长孙无忌便再没涉足此地。今日若非李世民拉着,他是断不会来的。故地重游,一时竟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张玄素授课都在崇文殿,观音婢灵前承乾一场大病,醒来之后就把授课的地方改成了显德殿。”
正殿案子上放着李承乾的功课,还有一摞摞的书,李世民径直走过去,翻阅起来,随手将一册《论语》递给长孙无忌。
“打发时间,候着太子的大驾。”
长孙无忌含笑应下,翻阅起来,仔细品读过后,不禁夸道:“给李象授课的博士,有些本事在身上,臣观书中批注,此人才学不下于当年秦王府任何一位学士。”
“哦?”
李世民面上一喜,他素来爱才,才华不下秦王府十八学士,留在弘文馆教几个奶娃娃太可惜了。
长孙无忌仔细端详批注,字迹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李世民看长孙无忌发呆,自己主动凑了上去,看完之后脸色瞬间就阴了。
“无忌是觉得字迹眼熟?”
长孙无忌点头,道:“臣应该见过此人字迹,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李世民冷笑道:“月前那篇策论,无忌记得吗?”
长孙无忌瞬间反应过来,这是李承乾的字迹!
能理解李世民为何恼火,换做是他,儿子这样藏拙防着他,他也肯定气不打一处来。
“臣拜见陛下!”
李承乾的声音从殿外传进来,苏氏见皇帝与国舅出来,不见太子相送,就猜到皇帝没有惊动太子,忙叫人去通传,请太子到显德殿见驾。
“滚进来!”
李泰挨了痛打,父亲要给爱子出气,来东宫找他麻烦,意料之中事。
李承乾起身进殿,看到长孙无忌随侍在侧,驻足躬身一拜:“见过国舅。”
长孙无忌拱手回礼,旋即回到一侧落座。
“听宫人说,陛下与国舅来了许久,怎么不叫宫人提前通报,臣好接驾。”
李世民将《论语》丢到李承乾脚下,目光冷肃,宛若三九的寒冰。
李承乾蹲身将书捡起来,小心放好:“禁足期间,象儿去不了弘文馆上课,臣不愿耽误孩子功课,就自行备课教导,陛下觉得不妥吗?”
长孙无忌暗暗摇头,他已经不忍直视,这对父子都没意识到对方要说得重点。
“陛下……”
李世民打断长孙无忌,道:“国舅看书就好,其他的不必多言。”
受到挑衅,李世民眸底寒光四溢,冷冷看着李承乾:“太子是觉得,朕罚的轻了?要朕再罚一顿?”
李承乾被人掐住喉咙,扼住了七寸,纵有不甘,面对皇权也不得不低头,他赌他无过父亲轻易废不掉他,可他也明白李泰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父亲没有点破李象的名字,可东宫才受了重罚的只有李象,此前又有责罚翻倍的口谕,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提着衣摆跪下。
“魏王是臣打的,陛下要降罪,臣甘之如饴。只求陛下开恩,饶过李象,他只有七岁,前日陛下赐下四十三尺,他昏睡了两日两夜,高热起伏断续,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小命回来,再打下去他会没命的。”
李世民胸口闷痛,他什么时候说要加罚李象了?他就那么是非不分吗?让李承乾觉得他过来就是为了给李泰出气?
“到底是做父亲的,你给象儿备课,十分用心。”
李承乾顿了顿,话题转化的太快,弄得他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罢了,见招拆招吧!
“回陛下,象儿年纪尚小,悟性有限,臣做详细些,他学的就更快。”
长孙无忌默默在心底叹气,突然发觉李承乾也聪明不到哪里去,被套了话都不知,他抬头去看李世民脸色,不出意料的更差了。
“这些批注,都是太子你自己写的?”
李承乾品出话里的意思,前代典籍流传至今,文义佚失,后人读来,晦涩难懂,不知其中之意。故历朝历代,朝廷都会组织经学大家为典籍做批注,以供学子参考,方便阅读。
封建时代,皇帝下令组织文人批注古籍经典,常被当做帝王文治武功的一部分,载入史册。古往今来文人前仆后继努力的成果,后人司空见惯,甚至不屑一顾的批注,放在这个时代,也是相当扎眼的存在。
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
看李承乾反应过来,李世民说话也不遮掩:“能为《论语》做此批注,太子的学问……哼……”
迎面一道掌风过来,李承乾半边脸瞬间火辣辣的疼,口腔里泛起阵阵铁锈味,嘴角染了一抹殷红。
“李承乾,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朕?”
有多少事情瞒着父亲,老多了,只是不能摊牌!
李承乾缓缓抬头看向父亲,一字一句问道:“陛下问臣瞒了您多少,臣也问陛下一句:自贞观七年以来,您驾幸东宫几次?臣去甘露殿面君,陛下同臣交谈有几次超过一炷香时间?”更何况第一世他瘸腿之后,父亲那明晃晃嫌弃,宛如利刃一样,一遍遍凌迟着他的心。
此言一出,成功将李世民定在原地。
李承乾趁热打铁,道:“陛下不喜臣做这些,臣命宫人尽数焚毁就是了,都是小事,还请陛下保重圣体,莫要动气。”
李世民指着李承乾,气的浑身颤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长孙无忌见势不好,赶紧上前扶李世民坐下。
李承乾心下暗爽,原来稳定的情绪真的能让任何人破防,第一世他在高压之下心态崩了,严重的抑郁与焦虑,狂躁不安,他在父亲面前歇斯底里时,父亲是否也在暗喜多年筹谋终于逼疯了他这个碍眼的存在,用不了多久就能扶持心爱的李泰上位呢?
“陛下放心,臣说到做到。”
李承乾提着衣摆起身,只要不动他妻子和儿子,好说,一切都好说。
“来人!”
少时,两个宫人疾步进殿,李承乾指了指案上被他批注的几册典籍,原本是给李象温习用的,就这么烧了,还是有些可惜,那孩子醒来怕要失望了。有些后悔刚才嘴快,只能挑时间重新给李象准备了。
“案上这几册书,拿出去烧了。”说着,他正想将手里的《论语》递过去,复又想到这个时代,他的身份这么做了,多半落一个邀买人心的口实,遂将书丢放回案上。“这一本,也一起烧了。”
那两个宫人正要上前,被李世民一个死亡凝视刹住,慌忙跪倒在地。
父亲为何气恼,李承乾心知肚明,想到险些丧命的李象,他就忍不住继续补刀。古往今来,偏心的父母,最怕被人说破其偏心。思及此,他语气平淡丢出一颗言语炸弹。
“这些批注,若是魏王所写,陛下应该会龙颜大悦吧?”
李世民拍案而起,提起镇尺就往前扑,长孙无忌赶紧将人抱住。
“陛下,陛下息怒啊陛下。承乾,还不快向你阿耶认错。”
李承乾顿了一顿,场面有点儿混乱,父亲出身关陇贵族,就是暴怒打他也很是斯文,眼前的父亲,不像李二凤像朱重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李世民入主太极宫,东宫归了李承乾,长孙无忌便再没涉足此地。今日若非李世民拉着,他是断不会来的。故地重游,一时竟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张玄素授课都在崇文殿,观音婢灵前承乾一场大病,醒来之后就把授课的地方改成了显德殿。”
正殿案子上放着李承乾的功课,还有一摞摞的书,李世民径直走过去,翻阅起来,随手将一册《论语》递给长孙无忌。
“打发时间,候着太子的大驾。”
长孙无忌含笑应下,翻阅起来,仔细品读过后,不禁夸道:“给李象授课的博士,有些本事在身上,臣观书中批注,此人才学不下于当年秦王府任何一位学士。”
“哦?”
李世民面上一喜,他素来爱才,才华不下秦王府十八学士,留在弘文馆教几个奶娃娃太可惜了。
长孙无忌仔细端详批注,字迹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李世民看长孙无忌发呆,自己主动凑了上去,看完之后脸色瞬间就阴了。
“无忌是觉得字迹眼熟?”
长孙无忌点头,道:“臣应该见过此人字迹,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李世民冷笑道:“月前那篇策论,无忌记得吗?”
长孙无忌瞬间反应过来,这是李承乾的字迹!
能理解李世民为何恼火,换做是他,儿子这样藏拙防着他,他也肯定气不打一处来。
“臣拜见陛下!”
李承乾的声音从殿外传进来,苏氏见皇帝与国舅出来,不见太子相送,就猜到皇帝没有惊动太子,忙叫人去通传,请太子到显德殿见驾。
“滚进来!”
李泰挨了痛打,父亲要给爱子出气,来东宫找他麻烦,意料之中事。
李承乾起身进殿,看到长孙无忌随侍在侧,驻足躬身一拜:“见过国舅。”
长孙无忌拱手回礼,旋即回到一侧落座。
“听宫人说,陛下与国舅来了许久,怎么不叫宫人提前通报,臣好接驾。”
李世民将《论语》丢到李承乾脚下,目光冷肃,宛若三九的寒冰。
李承乾蹲身将书捡起来,小心放好:“禁足期间,象儿去不了弘文馆上课,臣不愿耽误孩子功课,就自行备课教导,陛下觉得不妥吗?”
长孙无忌暗暗摇头,他已经不忍直视,这对父子都没意识到对方要说得重点。
“陛下……”
李世民打断长孙无忌,道:“国舅看书就好,其他的不必多言。”
受到挑衅,李世民眸底寒光四溢,冷冷看着李承乾:“太子是觉得,朕罚的轻了?要朕再罚一顿?”
李承乾被人掐住喉咙,扼住了七寸,纵有不甘,面对皇权也不得不低头,他赌他无过父亲轻易废不掉他,可他也明白李泰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父亲没有点破李象的名字,可东宫才受了重罚的只有李象,此前又有责罚翻倍的口谕,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提着衣摆跪下。
“魏王是臣打的,陛下要降罪,臣甘之如饴。只求陛下开恩,饶过李象,他只有七岁,前日陛下赐下四十三尺,他昏睡了两日两夜,高热起伏断续,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小命回来,再打下去他会没命的。”
李世民胸口闷痛,他什么时候说要加罚李象了?他就那么是非不分吗?让李承乾觉得他过来就是为了给李泰出气?
“到底是做父亲的,你给象儿备课,十分用心。”
李承乾顿了顿,话题转化的太快,弄得他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罢了,见招拆招吧!
“回陛下,象儿年纪尚小,悟性有限,臣做详细些,他学的就更快。”
长孙无忌默默在心底叹气,突然发觉李承乾也聪明不到哪里去,被套了话都不知,他抬头去看李世民脸色,不出意料的更差了。
“这些批注,都是太子你自己写的?”
李承乾品出话里的意思,前代典籍流传至今,文义佚失,后人读来,晦涩难懂,不知其中之意。故历朝历代,朝廷都会组织经学大家为典籍做批注,以供学子参考,方便阅读。
封建时代,皇帝下令组织文人批注古籍经典,常被当做帝王文治武功的一部分,载入史册。古往今来文人前仆后继努力的成果,后人司空见惯,甚至不屑一顾的批注,放在这个时代,也是相当扎眼的存在。
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
看李承乾反应过来,李世民说话也不遮掩:“能为《论语》做此批注,太子的学问……哼……”
迎面一道掌风过来,李承乾半边脸瞬间火辣辣的疼,口腔里泛起阵阵铁锈味,嘴角染了一抹殷红。
“李承乾,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朕?”
有多少事情瞒着父亲,老多了,只是不能摊牌!
李承乾缓缓抬头看向父亲,一字一句问道:“陛下问臣瞒了您多少,臣也问陛下一句:自贞观七年以来,您驾幸东宫几次?臣去甘露殿面君,陛下同臣交谈有几次超过一炷香时间?”更何况第一世他瘸腿之后,父亲那明晃晃嫌弃,宛如利刃一样,一遍遍凌迟着他的心。
此言一出,成功将李世民定在原地。
李承乾趁热打铁,道:“陛下不喜臣做这些,臣命宫人尽数焚毁就是了,都是小事,还请陛下保重圣体,莫要动气。”
李世民指着李承乾,气的浑身颤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长孙无忌见势不好,赶紧上前扶李世民坐下。
李承乾心下暗爽,原来稳定的情绪真的能让任何人破防,第一世他在高压之下心态崩了,严重的抑郁与焦虑,狂躁不安,他在父亲面前歇斯底里时,父亲是否也在暗喜多年筹谋终于逼疯了他这个碍眼的存在,用不了多久就能扶持心爱的李泰上位呢?
“陛下放心,臣说到做到。”
李承乾提着衣摆起身,只要不动他妻子和儿子,好说,一切都好说。
“来人!”
少时,两个宫人疾步进殿,李承乾指了指案上被他批注的几册典籍,原本是给李象温习用的,就这么烧了,还是有些可惜,那孩子醒来怕要失望了。有些后悔刚才嘴快,只能挑时间重新给李象准备了。
“案上这几册书,拿出去烧了。”说着,他正想将手里的《论语》递过去,复又想到这个时代,他的身份这么做了,多半落一个邀买人心的口实,遂将书丢放回案上。“这一本,也一起烧了。”
那两个宫人正要上前,被李世民一个死亡凝视刹住,慌忙跪倒在地。
父亲为何气恼,李承乾心知肚明,想到险些丧命的李象,他就忍不住继续补刀。古往今来,偏心的父母,最怕被人说破其偏心。思及此,他语气平淡丢出一颗言语炸弹。
“这些批注,若是魏王所写,陛下应该会龙颜大悦吧?”
李世民拍案而起,提起镇尺就往前扑,长孙无忌赶紧将人抱住。
“陛下,陛下息怒啊陛下。承乾,还不快向你阿耶认错。”
李承乾顿了一顿,场面有点儿混乱,父亲出身关陇贵族,就是暴怒打他也很是斯文,眼前的父亲,不像李二凤像朱重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595/48037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