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一人一吨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说实话,宋思铭都没想那么深。
    等沐可欣讲完,宋思铭才感慨着说道:“江台市和昌顺市的领导,一个想一箭双雕,一个想趁机甩锅,幸亏我们沐总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把戏。”
    “所以啊,我也烦他们。”
    “就不能实实在在的吗?”
    “非得玩阴谋诡计,好像全世界就他们聪明,别人都是大傻子。”
    沐可欣有些气愤地说道。
    “没办法,有些人的日常工作就是耍心机。”
    宋思铭不禁想起一句话,国内,最聪明的那一拨人,都在体制内,对此,宋思铭可是深有体会。
    体制内,哪怕一个人对你说,一加一等于二,你都得好好考虑这里面的深意,因为就没有人会如此直白地表达。
    “我还是喜欢和真诚的人打交道。”
    沐可欣说道。
    “我就比较真诚。”
    在这件事上,宋思铭不用谦虚。
    “所以,你赢了。”
    “我和戴院士商量了一下,准备下周一,就上报国科院党委和江北省委省政府,选择王寨乡,落地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
    其实,这件事,昨天就定下来了,但考虑到今天要来王寨乡的年货节,沐可欣决定当面告知宋思铭。
    “那真是太好了。”
    宋思铭喜出望外。
    程奎让他联系戴院士,宋思铭还是很有压力的,他很清楚,程奎着急拿下这个项目,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
    副厅到正厅,硬性指标是两年。
    程奎在省里的时候就当了一年的副厅了,也就是说,程奎任青山市副市长满一年,就有资格晋升正厅。
    现在,程奎已经到青山半年了。
    如果他想卡着时间线,再上一步,就必须拿出更为亮眼的成绩。
    而戴院士的项目,就足够亮眼。
    程奎相当于把自身的前途,都压到他身上了,宋思铭真担心办不成,在程奎那边没法交代。
    毕竟,这段时间,程奎也帮了他很多,
    好在,事实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宋思铭第一时间编辑了一条信息,发给程奎。
    没两秒,程奎的信息,就回过来了,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挑起大拇指的表情包。
    宋思铭正要收起手机,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是陌生号码。
    宋思铭选择接听。
    然后,对面就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宋乡长吗?”
    “对。”
    “你是?”
    宋思铭问道。
    “我是曲门市崇棠县姚家岭村的驻村干部,武晓丽。”
    电话那头的女人自我介绍。
    “你是陈辉的朋友?”
    宋思铭马上反应过来。
    昨天,陈辉给他打电话,说有一个朋友是驻村干部,想借助王寨乡年货节,卖一卖村子里滞销的山楂。
    宋思铭没想到陈辉这个朋友,竟然是女的。
    “对。”
    “我是陈老师的朋友。”
    武晓丽确认道。
    “陈老师?”
    “陈辉当老师了?”
    宋思铭怀疑道。
    “他没跟您说吗?他现在在姚家岭小学支教。”
    武晓丽说道。
    “支教……”
    宋思铭真没想到,陈辉辞去公职后,会跑到山沟里支教。
    但不管陈辉干什么,终究是知道陈辉的下落了。
    “宋乡长,我们已经到年货节现场了,您在哪里?”
    武晓丽旋即问道。
    “会场中间有个主席台,你过来就可以看见我了。”
    宋思铭回答道。
    没有五分钟,武晓丽出现在宋思铭面前。
    武晓丽身高不高,应该不到一米六,身体也比较瘦弱,不会超过一百斤,最重要的是那张脸,黝黑粗糙,一看就是经常风吹日晒。
    而这也是驻村干部的标准形象。
    和武晓丽一起过来的,还有姚家岭村的村支书,姚增来,村委会主任姚增喜,两人一人背着一个编织袋。
    双方见面,打过招呼。
    武晓丽打开编织袋,向宋思铭展示姚家岭村的山楂。
    “这山楂质量不错啊,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宋思铭蹲下身子看了看,问道。
    “主要还是交通问题。”
    “进村的路不好走,需要先用小车,把山楂运到村子外面,再装到大车上,收购商嫌麻烦,根本不来收购。”
    武晓丽解释道。
    “路的问题……”
    这个问题,王寨乡同样存在,宋思铭问武晓丽,“村里滞销的山楂,大概率有多少?”
    “三百吨左右。”
    武晓丽迅速给出数字。
    “三百吨?”
    “这么多?”
    如果少的话,宋思铭直接联系几个老板,就消化了,可是,三百吨的话,那种半挂车也得拉十大车。
    一般的罐头厂都消化不了这么多。
    “姚家岭村一共有二百多亩山楂树,今年收成不太好,收成好的时候,有四百吨接近五百吨。”
    武晓丽介绍情况。
    “也就是说,一点还没卖呢?”
    宋思铭皱了皱眉。
    “是。”
    “马上就过年了,大家指着这些山楂过年。”
    “不知道年货节上有没有需要山楂的客商,哪怕能卖三分之一呢!”
    “最起码能让村民把这个年过去。”
    武晓丽也是在手机上,看到了王寨乡年货节的消息。
    作为驻村干部,武晓丽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带领姚家岭村的老百姓发家致富,所以,和乡村发展有关的新闻,她格外关注。
    但是,来王寨乡参加年货节,她没想过。
    毕竟,王寨乡属于青山市,姚家岭属于曲门市。
    但后来,陈辉看到她看年货节的新闻,告知她认识王寨乡乡长宋思铭,还帮她联系了宋思铭。
    这才有了这次王寨乡之行。
    武晓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宋思铭身上。
    可宋思铭不是神仙。
    如果是粮食或者其他水果,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怎么都好卖,可是,山楂这东西,一般家庭是不会自己加工自己吃的。
    只能卖给加工厂。
    看出宋思铭的为难,一直在旁边的沐可欣准备给宋思铭解围,“要不,我把这三百吨山楂收了吧!”
    “你收了之后,怎么处理?”
    宋思铭问沐可欣。
    “当年货,发给员工?”
    沐可欣下意识地答道。
    “你有多少员工?”
    宋思铭问道。
    “江北省内,三百来人吧!”
    沐可欣也不知道具体数字,只知道一个大概。
    “三百吨山楂,三百人,一人一吨吗……”
    宋思铭干咳着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531/47638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