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惊鸿一瞥互相矛盾
推荐阅读: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高手下山,我的绝色未婚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风流艳医、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凡尘飞仙、永恒武神、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宋家早就一切准备就绪,所以在宋家做客的萧霆锴,立于烟波桥上,瞧见了立春园的宋家四姑娘,宋惠香。
春日融融,微风轻拂,花园草地上,一位十七岁的少女正手持线轴,仰头望着天空中翱翔的彩蝶风筝。她身着一袭浅碧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缠枝花纹,腰间系着一条淡粉色的丝带,随风轻轻飘动。她的发髻梳得精巧,簪着一支镶着珍珠的银钗,耳畔垂下几缕青丝,衬得她那张小巧的脸庞愈发灵动。
少女的眉眼如画,一双杏眼清澈明亮,眼波流转间仿佛能摄人心魄。她的鼻梁挺秀,唇色如樱,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几分俏皮的笑意。她的肌肤白皙如玉,透着淡淡的红晕,仿佛春日里初绽的桃花,艳丽而不失清雅。
她手中的线轴轻轻转动,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高飞,时而低旋。少女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春风中回荡。她偶尔回头,对身旁的两个丫头说道:“你们看,它飞得多高!像不像一只真正的蝴蝶?”
两个丫头年纪相仿,一个穿着淡绿色的衫子,另一个穿着浅黄色的裙子,皆是满脸笑意。绿衫丫头笑着说道:“小姐的风筝自然是飞得最高的,连天上的云彩都要让路呢!”黄裙丫头也附和道:“是啊,小姐的手艺真是无人能及,这风筝飞得这么稳,真是让人羡慕。”
少女闻言,笑意更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轻轻一拉线轴,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少女似乎并未注意到萧霆锴的目光,依旧专注地望着天空,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那只风筝。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媚,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过目不忘。
萧霆锴记得宋慧兰家里有几个妹妹,但往日里也没太在意。
当晚回家,萧霆锴来了宋慧兰的房间。宋慧兰见状,就已经心知肚明了:这么久不来自己房间,看来,果然四妹妹的美,勾的狗男人心动了。
于是当萧霆锴提起来的时候,宋慧兰故意生气,见萧霆锴恼羞成怒要走,又拉住了萧霆锴的衣袖。
“哎呀,告诉你就是了。”宋慧兰不情不愿的将自己四妹妹的消息,告知了萧霆锴。
萧霆锴哦了一声,看着宋慧兰,然后竟然开了口道:“兰儿,你也知道,当初因为生下琼南,你的身子受了损,如今只怕是不能再有孩子了。”
来了,宋慧兰见萧霆锴上钩了,一半开心一半失落,开心的是,计谋要成了,失落的是,萧霆锴对自己是一点儿爱意都没有。
“我想着,嫡出的孩子才是最好,四妹妹流着宋家血脉,若是能替本王生个儿子,将来就养在你名下,兰儿觉得如何?”萧霆锴也不是傻子,今日既然会在宋家看到那姑娘,宋家的意图,他就能猜到几分,既然彼此有意,那就顺势而为。
宋慧兰不乐意,故意生气表演了一番,最后才终于答应。
萧霆锴心底得意极了:如今朝臣对太子的赞誉,都已经安排了让人将那些看似闲话的语言,全都传到了山东去,父皇听了这些话,他就不相信父皇不会猜忌太子。
同时又能抱得美人归,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但萧霆锴万万没有料到,他的妻子宋慧兰,也在谋划太子那边。
宋慧兰的谋划,则与侧妃王熙芸,有着不少的联系:如今太子妃跟着天子和皇后去了山东,那么,德麟宫内,可不就只剩下太子一个了。
宋慧兰就不信,太子真的那么清心寡欲。
反正不管有没有,流言蜚语,总是能杀人的。于是宋慧兰这边,听了王熙芸的建议,则故意将太子的花名传到了山东去。她们想的是,不仅仅能败坏太子名声,还能离间太子和太子妃的夫妻情分。
彼时在山东的天子,正带着皇太孙及王公大臣们一并去祭孔圣人。
这时候皇太孙已经三岁多了,虽然还走不久,但已然能稳稳的走上一小段路。天子欢喜的在诸人跟前牵着自己嫡孙的小手走路。
今日琮儿被皇上带走,自然有伶俐嘴甜的小太监跑回来回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说的绘声绘色的:“皇太孙极为稳重聪慧,并没有要乳母抱着,是皇上亲自牵着皇太孙。到了给孔圣人敬香的时候,皇太孙更是似模似样,皇上亲口夸赞皇太孙聪颖殊异。”
皇后如常赏了,见小太监喜滋滋的走了,才转头对旁边的太子妃说:“三岁多的孩子会走路,可见陛下是真的喜欢琮儿。”
黛玉已经习惯了父皇的偏心眼,听了这话笑道:“母后还不知道吗,无论父皇夸不夸都是一样的。这次只是难得当着诸臣子的面,自然要说的。只希望琮儿明年开蒙后,能不负父皇所望。”
皇后莞尔:“你倒是心态好。”
而后突然向黛玉说起近日关于太子的那些风言风语:“看来,京城里面,人心还是不定呀。”
黛玉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不过嘛,这两拨流言,可见自相矛盾了。”
皇后忍不住笑道:“可不是,一边把太子夸得什么似的,简直是尧舜再世。另一边,又把太子描绘的不堪入目,简直是个声色犬马之徒。”
“可不是。细细分析两拨流言,倒也有意思,一拨的口吻,完全是模拟朝中大臣们的心声,立意用词,全都是堪比状元文章。”黛玉已经分析过了,“另一拨流言,则完全是市井妇人长舌之话,绘声绘色,比说书人还厉害些呢。”
这时候天子带着皇太孙回来了,问她们说什么呢,皇后就把这些话都说了。
天子一听,当即脸色就不大好:“哼,他们一个个的搞鬼,还以为朕不知道呢,想要离间朕与太子的父子情,可没那么容易。”
不得不说,太子的确会做事儿,完全不怕辛苦,基本上隔三岔五就会有快马递送折子和书信过来,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儿,皇帝心底都是有谱的,见太子如此谨慎,又是完全听取天子意见和指导的态度,天子满意的不得了,更别提,太子的书信,还会关系天子皇后的身体,路上有没有水土不服等等。
所以比起流言,天子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
“得了,不说这些,明儿大家一起游湖,朕听说呀,这儿的大明湖,美得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春日融融,微风轻拂,花园草地上,一位十七岁的少女正手持线轴,仰头望着天空中翱翔的彩蝶风筝。她身着一袭浅碧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缠枝花纹,腰间系着一条淡粉色的丝带,随风轻轻飘动。她的发髻梳得精巧,簪着一支镶着珍珠的银钗,耳畔垂下几缕青丝,衬得她那张小巧的脸庞愈发灵动。
少女的眉眼如画,一双杏眼清澈明亮,眼波流转间仿佛能摄人心魄。她的鼻梁挺秀,唇色如樱,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几分俏皮的笑意。她的肌肤白皙如玉,透着淡淡的红晕,仿佛春日里初绽的桃花,艳丽而不失清雅。
她手中的线轴轻轻转动,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高飞,时而低旋。少女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春风中回荡。她偶尔回头,对身旁的两个丫头说道:“你们看,它飞得多高!像不像一只真正的蝴蝶?”
两个丫头年纪相仿,一个穿着淡绿色的衫子,另一个穿着浅黄色的裙子,皆是满脸笑意。绿衫丫头笑着说道:“小姐的风筝自然是飞得最高的,连天上的云彩都要让路呢!”黄裙丫头也附和道:“是啊,小姐的手艺真是无人能及,这风筝飞得这么稳,真是让人羡慕。”
少女闻言,笑意更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轻轻一拉线轴,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少女似乎并未注意到萧霆锴的目光,依旧专注地望着天空,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那只风筝。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媚,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过目不忘。
萧霆锴记得宋慧兰家里有几个妹妹,但往日里也没太在意。
当晚回家,萧霆锴来了宋慧兰的房间。宋慧兰见状,就已经心知肚明了:这么久不来自己房间,看来,果然四妹妹的美,勾的狗男人心动了。
于是当萧霆锴提起来的时候,宋慧兰故意生气,见萧霆锴恼羞成怒要走,又拉住了萧霆锴的衣袖。
“哎呀,告诉你就是了。”宋慧兰不情不愿的将自己四妹妹的消息,告知了萧霆锴。
萧霆锴哦了一声,看着宋慧兰,然后竟然开了口道:“兰儿,你也知道,当初因为生下琼南,你的身子受了损,如今只怕是不能再有孩子了。”
来了,宋慧兰见萧霆锴上钩了,一半开心一半失落,开心的是,计谋要成了,失落的是,萧霆锴对自己是一点儿爱意都没有。
“我想着,嫡出的孩子才是最好,四妹妹流着宋家血脉,若是能替本王生个儿子,将来就养在你名下,兰儿觉得如何?”萧霆锴也不是傻子,今日既然会在宋家看到那姑娘,宋家的意图,他就能猜到几分,既然彼此有意,那就顺势而为。
宋慧兰不乐意,故意生气表演了一番,最后才终于答应。
萧霆锴心底得意极了:如今朝臣对太子的赞誉,都已经安排了让人将那些看似闲话的语言,全都传到了山东去,父皇听了这些话,他就不相信父皇不会猜忌太子。
同时又能抱得美人归,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但萧霆锴万万没有料到,他的妻子宋慧兰,也在谋划太子那边。
宋慧兰的谋划,则与侧妃王熙芸,有着不少的联系:如今太子妃跟着天子和皇后去了山东,那么,德麟宫内,可不就只剩下太子一个了。
宋慧兰就不信,太子真的那么清心寡欲。
反正不管有没有,流言蜚语,总是能杀人的。于是宋慧兰这边,听了王熙芸的建议,则故意将太子的花名传到了山东去。她们想的是,不仅仅能败坏太子名声,还能离间太子和太子妃的夫妻情分。
彼时在山东的天子,正带着皇太孙及王公大臣们一并去祭孔圣人。
这时候皇太孙已经三岁多了,虽然还走不久,但已然能稳稳的走上一小段路。天子欢喜的在诸人跟前牵着自己嫡孙的小手走路。
今日琮儿被皇上带走,自然有伶俐嘴甜的小太监跑回来回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说的绘声绘色的:“皇太孙极为稳重聪慧,并没有要乳母抱着,是皇上亲自牵着皇太孙。到了给孔圣人敬香的时候,皇太孙更是似模似样,皇上亲口夸赞皇太孙聪颖殊异。”
皇后如常赏了,见小太监喜滋滋的走了,才转头对旁边的太子妃说:“三岁多的孩子会走路,可见陛下是真的喜欢琮儿。”
黛玉已经习惯了父皇的偏心眼,听了这话笑道:“母后还不知道吗,无论父皇夸不夸都是一样的。这次只是难得当着诸臣子的面,自然要说的。只希望琮儿明年开蒙后,能不负父皇所望。”
皇后莞尔:“你倒是心态好。”
而后突然向黛玉说起近日关于太子的那些风言风语:“看来,京城里面,人心还是不定呀。”
黛玉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不过嘛,这两拨流言,可见自相矛盾了。”
皇后忍不住笑道:“可不是,一边把太子夸得什么似的,简直是尧舜再世。另一边,又把太子描绘的不堪入目,简直是个声色犬马之徒。”
“可不是。细细分析两拨流言,倒也有意思,一拨的口吻,完全是模拟朝中大臣们的心声,立意用词,全都是堪比状元文章。”黛玉已经分析过了,“另一拨流言,则完全是市井妇人长舌之话,绘声绘色,比说书人还厉害些呢。”
这时候天子带着皇太孙回来了,问她们说什么呢,皇后就把这些话都说了。
天子一听,当即脸色就不大好:“哼,他们一个个的搞鬼,还以为朕不知道呢,想要离间朕与太子的父子情,可没那么容易。”
不得不说,太子的确会做事儿,完全不怕辛苦,基本上隔三岔五就会有快马递送折子和书信过来,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儿,皇帝心底都是有谱的,见太子如此谨慎,又是完全听取天子意见和指导的态度,天子满意的不得了,更别提,太子的书信,还会关系天子皇后的身体,路上有没有水土不服等等。
所以比起流言,天子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
“得了,不说这些,明儿大家一起游湖,朕听说呀,这儿的大明湖,美得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63/47103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