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卸甲、受洗、喝御酒
推荐阅读: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我儿一街溜子,怎成军长女婿了、重回九三:开局分家,白眼狼们悔哭了、和大佬穿回七零、乒坛大魔王、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精油男技师、直播:上什么北大,跟爹上A大!、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说罢,常升接着说道:“臣家数代效忠王室,日夜奋战不过尽忠职守而已,与皇恩浩荡相比较不值一提。若有幸建树小功,但愿能使陛下感到欣慰,不负圣望。”
朱樉张了张嘴,面色更显红润。
外人只以为,他是被此情此景触动得满脸通红罢了。
片刻后,只见朱樉挥手道:“兄弟几个就别这么多讲究了。适才那是按照礼法办事,现在嘛咱们之间还是要讲点实际的东西,至于这些客套话儿,我不太想多说了。”
他这么说着,目光投向身边的任亨泰与解缙二人。
两人立刻明白了其意,随即招呼起场内的礼仪官员及内务署人员,把早先预备好的礼物抬了过来。
借着这个间隙,朱樉拉住了常升同李景隆的手。
三人凑在一起,脑袋差点碰在一块。
只见朱樉笑眯眯地说:“本来是打算让父皇跟大哥前来迎接你们的。只是考虑到若是他们二位出现,则又多了不少规矩束缚,而且按照某些繁琐仪节也不太合适。”
“刚好前段时间,爹将我召回去教训了一顿,正好赶上这段时间我无事可做,便由我来接风洗尘。”
常升和李景隆二人闻言,笑着颔首应答,表示赞同。
倒是常升心中暗自留心,在此过程中不时留意打量着周围的景象。
整个港口如今显得格外整洁干净。
即便为了迎接今天回京的两位大臣,特地清理了一下码头环境,也不至于到这般程度。
朱樉瞥了一眼常升,淡然说道。
“不用多看了,这一切都是应天知府郑明旭所为。目前这里的码头仅限于朝廷使用,普通百姓和商人只能在下游的上元门码头活动,你们经过时应该也注意到了。”
常升立刻颔首附和道:“确实见过了,那边的情况颇为热闹。”
李景隆提高嗓音赞叹:“这么说来,这应天知府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在一旁被挤到后面的应天知府郑明旭,听到这句话后,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总算有人看到他的努力了。
随后,朱樉的目光,转向正忙着准备仪式的礼部与太常寺官员。
继续补充说:“刚刚提到了相关规范,接下来则需要各位解下战甲,这是为了避免将士身上的煞气打扰京师宁静。之后还需更衣,在此地拜天地,象征凯旋受到天地护佑,跟着受洗,喝下御酒,才能进入城内。”
“感念皇恩,臣等遵命。”
常升与李景隆此刻异口同声回答。
紧接着,朱樉想起另一件事提醒道:“本来说好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但最近朝中又新增了几条规定,今晚你二人需前往太社稷坛过夜。待明日早朝之时,确定你们受封郡王之事,就可以返家,等候钦天监挑选的好日子,完成最后程序。”
对此安排,常升颔了颔首算是同意了。
而李景隆显得有些惊讶问道:“今夜住在社稷坛?”
依照惯例,返回京都汇报差事的官员们,倘若在京内没有自己的府邸,通常会暂住在各地的会同馆,或在城内的寺庙道观中借宿。
至于那些平素就居于京师的官员,在外处理完公务后,回京便是回到自家清洗换装,等候朝廷召见。
朱樉颔首道:“关于石伟毅与铁铉的情况,你们应该清楚吧。”
话刚出口,其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目光扫过常升与李景隆二人。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
记得当初石伟毅正是从交趾返回京都之后,直接进入了内阁任职。
而那令人生畏的人屠铁铉,他的名声则是在倭州扬名四海。
现在看常升和李景隆二位,也是刚从这两个地方归来。
如此想来,倒令朱樉一时之间感到几分奇异。
见两人颔首应允,朱樉便笑道:“他们俩当时返京之际,先至社稷坛歇息一晚,随后次日上朝面见圣上。再之后发生之事,我想你们都已有所耳闻。”
此事众人皆知。
一个是当今最年轻的内阁成员,另一位虽贵为大学士,却不肯踏入内阁门槛成为孤臣。
如今,石伟毅与铁铉两位,在大明政治界赫赫有名。
听了这番解说,常升与李景隆顿时明白过来。
重要官员返京,在社稷坛过夜,第二天即参加早朝拜见皇帝,这几乎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通往大明核心权力圈的道路。
常升神情略显谦卑与忐忑。
而李景隆同样低头默示赞同:“似乎对于我二人此次回京后的安置,皇宫里已经有了些计划?”
朱樉瞥见礼部和太常寺派人抬来的桌椅等物后,随即松开了常升与李景隆的手臂,轻轻将两人往前推了一步。
“仔细给二位公爷卸甲侍候。”
为国公解甲,自然不是礼部或太常寺的任务。
这项任务自然是交给了从皇宫里的宦官跟内侍。
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恩赐。
为了给大明将要诞生的两位郡王洗去征尘,宫中甚至特地派遣了几位女史出宫,为常升与李景隆二人卸下战袍。
任亨泰同翟善二人,陪在常升身旁,对执行任务的宦官与女官进行指导。
而解缙则与徐辉祖搭档,负责帮助李景隆脱去护甲。
云平港上,渐渐只剩下盔甲离身时那清脆声响回荡。
直至一切流程结束,已经卸去了沉重战装、换上了朱红色普通服饰的常升和李景隆。
在众多礼官的引导下,开始了祭天仪式。
整个庄重典礼,一直持续到日正当空方始收尾。
仿佛所有安排都是如此精准。
正值太阳光芒最为耀眼之际,一大批官员陪同着这两位新贵,由外部金川门进入城内。
此次庆典前所未有地赢得了全城支持,在府衙差人及兵曹监督下,整条从外金川门至洪武门前的主要干道,被封锁得滴水不漏。
尽管沿途道路严密封锁。
然而消息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
街道两边聚满了热情的围观者。
尤其是一些怀春的年轻女子们,则手握绢帕,一次又一次朝向凯旋之师抛掷象征爱慕之意的手巾。
希望能够吸引到来自东征或南讨军队中的将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朱樉张了张嘴,面色更显红润。
外人只以为,他是被此情此景触动得满脸通红罢了。
片刻后,只见朱樉挥手道:“兄弟几个就别这么多讲究了。适才那是按照礼法办事,现在嘛咱们之间还是要讲点实际的东西,至于这些客套话儿,我不太想多说了。”
他这么说着,目光投向身边的任亨泰与解缙二人。
两人立刻明白了其意,随即招呼起场内的礼仪官员及内务署人员,把早先预备好的礼物抬了过来。
借着这个间隙,朱樉拉住了常升同李景隆的手。
三人凑在一起,脑袋差点碰在一块。
只见朱樉笑眯眯地说:“本来是打算让父皇跟大哥前来迎接你们的。只是考虑到若是他们二位出现,则又多了不少规矩束缚,而且按照某些繁琐仪节也不太合适。”
“刚好前段时间,爹将我召回去教训了一顿,正好赶上这段时间我无事可做,便由我来接风洗尘。”
常升和李景隆二人闻言,笑着颔首应答,表示赞同。
倒是常升心中暗自留心,在此过程中不时留意打量着周围的景象。
整个港口如今显得格外整洁干净。
即便为了迎接今天回京的两位大臣,特地清理了一下码头环境,也不至于到这般程度。
朱樉瞥了一眼常升,淡然说道。
“不用多看了,这一切都是应天知府郑明旭所为。目前这里的码头仅限于朝廷使用,普通百姓和商人只能在下游的上元门码头活动,你们经过时应该也注意到了。”
常升立刻颔首附和道:“确实见过了,那边的情况颇为热闹。”
李景隆提高嗓音赞叹:“这么说来,这应天知府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在一旁被挤到后面的应天知府郑明旭,听到这句话后,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总算有人看到他的努力了。
随后,朱樉的目光,转向正忙着准备仪式的礼部与太常寺官员。
继续补充说:“刚刚提到了相关规范,接下来则需要各位解下战甲,这是为了避免将士身上的煞气打扰京师宁静。之后还需更衣,在此地拜天地,象征凯旋受到天地护佑,跟着受洗,喝下御酒,才能进入城内。”
“感念皇恩,臣等遵命。”
常升与李景隆此刻异口同声回答。
紧接着,朱樉想起另一件事提醒道:“本来说好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但最近朝中又新增了几条规定,今晚你二人需前往太社稷坛过夜。待明日早朝之时,确定你们受封郡王之事,就可以返家,等候钦天监挑选的好日子,完成最后程序。”
对此安排,常升颔了颔首算是同意了。
而李景隆显得有些惊讶问道:“今夜住在社稷坛?”
依照惯例,返回京都汇报差事的官员们,倘若在京内没有自己的府邸,通常会暂住在各地的会同馆,或在城内的寺庙道观中借宿。
至于那些平素就居于京师的官员,在外处理完公务后,回京便是回到自家清洗换装,等候朝廷召见。
朱樉颔首道:“关于石伟毅与铁铉的情况,你们应该清楚吧。”
话刚出口,其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目光扫过常升与李景隆二人。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
记得当初石伟毅正是从交趾返回京都之后,直接进入了内阁任职。
而那令人生畏的人屠铁铉,他的名声则是在倭州扬名四海。
现在看常升和李景隆二位,也是刚从这两个地方归来。
如此想来,倒令朱樉一时之间感到几分奇异。
见两人颔首应允,朱樉便笑道:“他们俩当时返京之际,先至社稷坛歇息一晚,随后次日上朝面见圣上。再之后发生之事,我想你们都已有所耳闻。”
此事众人皆知。
一个是当今最年轻的内阁成员,另一位虽贵为大学士,却不肯踏入内阁门槛成为孤臣。
如今,石伟毅与铁铉两位,在大明政治界赫赫有名。
听了这番解说,常升与李景隆顿时明白过来。
重要官员返京,在社稷坛过夜,第二天即参加早朝拜见皇帝,这几乎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通往大明核心权力圈的道路。
常升神情略显谦卑与忐忑。
而李景隆同样低头默示赞同:“似乎对于我二人此次回京后的安置,皇宫里已经有了些计划?”
朱樉瞥见礼部和太常寺派人抬来的桌椅等物后,随即松开了常升与李景隆的手臂,轻轻将两人往前推了一步。
“仔细给二位公爷卸甲侍候。”
为国公解甲,自然不是礼部或太常寺的任务。
这项任务自然是交给了从皇宫里的宦官跟内侍。
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恩赐。
为了给大明将要诞生的两位郡王洗去征尘,宫中甚至特地派遣了几位女史出宫,为常升与李景隆二人卸下战袍。
任亨泰同翟善二人,陪在常升身旁,对执行任务的宦官与女官进行指导。
而解缙则与徐辉祖搭档,负责帮助李景隆脱去护甲。
云平港上,渐渐只剩下盔甲离身时那清脆声响回荡。
直至一切流程结束,已经卸去了沉重战装、换上了朱红色普通服饰的常升和李景隆。
在众多礼官的引导下,开始了祭天仪式。
整个庄重典礼,一直持续到日正当空方始收尾。
仿佛所有安排都是如此精准。
正值太阳光芒最为耀眼之际,一大批官员陪同着这两位新贵,由外部金川门进入城内。
此次庆典前所未有地赢得了全城支持,在府衙差人及兵曹监督下,整条从外金川门至洪武门前的主要干道,被封锁得滴水不漏。
尽管沿途道路严密封锁。
然而消息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
街道两边聚满了热情的围观者。
尤其是一些怀春的年轻女子们,则手握绢帕,一次又一次朝向凯旋之师抛掷象征爱慕之意的手巾。
希望能够吸引到来自东征或南讨军队中的将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26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