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铁铉的粮草补给办法

推荐阅读:谍云重重我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足球:神级中场,重铸多特荣耀赛博朋克:灾厄时代斗罗:这个魂师有亿点点小运气斗罗:重生金乌,被比比东带回家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斗罗:我,太阳神从盘龙开始杀穿诸天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很多跟随阿卜只俺一同迁移至此的小部落首领,开始制造纷争,却很快就被准备充分的大明军力制止住。
    结果毫无悬念。
    所有这些挑事的首领,都依据大青城新规,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斩首示众。
    几十天转瞬即逝,那些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大青城定居下来的牧人们,最终意识到。
    尽管这座城市,是属于他们大家共同的。
    可踏入此地,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朝廷订立的各项规章制度。
    但是,在充足的食物供应与舒适的居住条件下,没有人再发出抱怨声。
    随着近3万牧民的加入。
    大青城的建设,迎来了迅猛进展。
    在诸多工部官员和匠人的带领下,配合经验丰富的大明劳动力,整片土地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着。
    城墙的地基越挖越深,逐渐接近规划标准。
    此时,位于大青山脚下的水泥生产厂,也终于开始产出第一批水泥,并且产量稳步上升。
    当第一层水泥,缓缓固化之时。
    牧民们的干劲,前所未见地被激发了出来。
    大家共同期待着一座,永不再受外来侵略的城市。
    他们坚信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从外部破坏掉大青城。
    这种信念,源于目睹了固化后水泥的坚不可摧性。
    于是乎,在场每一个人,对于工程的热情愈加高涨。
    特别是那些负责筑墙任务的牧民,在结束白天劳作后,会亲自巡视城中各类建筑是否按照既定规范建造。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座城市,更将是他们未来的家园。
    最后,工部官员惊奇地发现。
    根本不用自己指导或让监工督促。
    这些牧民主动要求,使用更多高质量材料进行建设。
    甚至自发监督起质量与技术。
    至于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虽然偶有发生,但往往没等到官府介入。
    就有牧民自行把肇事者绳之以法,押解至衙门处理。
    每天傍晚时分,会有不少朝廷官员携带着糖果、果脯乃至茶叶等小礼品,访问牧民营地。
    通过简单的聊天方式,用汉语同当地百姓交流。
    即便某些人,不懂汉语也没关系。
    外交部已经做好相关预案。
    即每天安排专人,向新迁入牧民,传授基础语言课程。
    此外,考虑到气候因素,许多原先穿着民族服装的新市民,纷纷换上了更为保暖实用的棉服。
    而旧衣服则成为了临时居住区内,取暖所需燃料的一部分。
    无形之中,变化正在发生。
    大青城的模样,也日趋完善。
    相对而言,长城之外数十万出征草原的大军,遭遇到了一定挑战。
    其实所谓挑战,也是相对于之前经历而言。
    若能无阻碍行军数百里,还算比较顺畅。
    但持续向前挺进,却未能成功定位敌方核心军队。
    就意味着,事态变得更加复杂了。
    后勤供给链,变得异常脆弱冗长。
    晋王、燕王、代王各自统帅的3方军队,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加强物资运输安全防护措施上来。
    全体做好长期驻守准备。
    为防止潜在敌人,可能对补给路线发动袭击。
    自出发以来沿途各点,均设置严密防御体系。
    被派遣到九边的工部官员们,这几天都要愁白了头。
    为了满足三路大军的需求,他们可以说是不分昼夜地调动整个九边资源,在粮道沿途修建戍堡,以确保户部能够安全地,把粮食运至前线并妥善存放。
    接着,再以这些戍堡为中心,分批向北推进运输作业。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
    金色的落日余晖铺洒在大草原上,照亮了那片无尽延绵的草地。
    背对风向的一片坡地上,规模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在搭建营地。
    铁铉携众文武大臣自营地中走出,站立于坡顶,凝视着前方那一片荒凉辽阔的土地。
    他神情沉重,甚至有些怒气。
    “广武镇的堡垒建设滞后达3天之久,按照预定计划,那里需要为东线与中线路军储备3万担粮食,但现在全堆积在了灵济泉堡。”
    铁铉的声音平和地在草原上回荡。
    在场所有人清楚感受到,铁铉内心压抑已久的不满。
    “大学士,冬天过去后,土壤才刚刚稍微变硬了些许。可是从后方运来的建材又重,重复碾压导致道路状况非常糟糕……”
    “这不是理由。”
    铁铉淡淡地打断,目光转向那位说话的人。
    那人立刻低下头来。
    没人敢于招惹这位内阁重臣不快。
    铁铉轻叹一口气:“此番远征伊始,我不愿意因为小事就惩处谁。但是你们都应清楚,在前面领军的是我大明3位亲王及数以十万计的将士,他们正四处搜寻敌人踪迹。”
    “必须保证粮草不能少,任何人若让士兵挨饿,从而影响战争大局的话,我个人不会追究责任,朝廷也不会放过。”
    此时,后勤主管的郎中,忍不住抬起头来。
    这微妙的动作,并未逃过铁铉的眼睛。
    “有何高见,尽管提出来听。”
    那位郎中随即躬身施礼:“属下等商议过后,觉得是否可以从晋冀两地,加派百姓支援,即使是以肩扛背驮的方式,也要把粮食送上前线去?”
    其他官员陷入了短暂沉默。
    现在长城之外,共有20余万军队驻扎着,而所使用的民力,已达50万人次以上。
    若再次征召劳力,恐怕今年华北地区的农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同意。”
    铁铉毫不犹豫地拍板决定。
    随即双目微合,沉声下达命令:“颁布布告通知两道百姓,凡每搬运一石谷物到达边境者均有奖励。战后发放牛羊或钱币、食盐等奖赏。”
    众人瞬间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吏部官员迟疑地说:“这事是否应该……”
    “起草文件送审大青山,请殿下批准。”
    铁铉当即下令。
    铁铉事实上掌握了,整个北伐行动的最终决策权。
    而这早已成为北伐军队内部,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在场的官员们,心中早已明了。
    见铁铉已作出决断,大家都缄默无言。
    铁铉这位大学士跟太孙之间的事情,尚且轮不到他们插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26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