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勾结丈量官员,少登记土地

推荐阅读: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女市长的男大秘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诸神愚戏混沌天帝诀替堂妹下乡?搬空全家祖坟蹦迪谁是文仙穿越星际妻荣夫贵癌症晚期,高冷老婆疯狂报复我

    庞泽与禹滨两人面对众人,一针见血地阐述观点。
    朱高炽眉头紧锁。
    “皇上,税署尚有一些记录尚未呈上。”
    此言一出,立时引起了庞泽与禹滨的关注,他们回头看向再次发言的朱高炽。
    这似乎意味着争执将无休无止。
    朱元璋微微颔首。
    得了示意后,朱高炽开始讲述。
    “自税务署成立,率先于应天府改革旧制,废除地方粮官,并在各地设置分局与税所,统一征税标准。直至今日,经过多次校对核实,才发现我大明竟然存在着数百万税收遗漏问题。”
    听闻此语,庞泽立刻皱眉反驳道。
    “你说的这些,似乎与河道管理无关吧?”
    此刻班列内又有新人加入谈话。
    户部侍郎夏原吉脸上挂着微笑。
    “敢问署正,这笔巨大的财政缺口,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庞泽回头望向夏原吉,心中疑惑。
    朱高炽笑着回答。
    “夏侍郎,请过来亲自查看。”
    说罢,便伸手取出身旁箱子中的一份账本,递给了夏原吉。
    夏元吉也没有犹豫,随即向前走来查看奏报。
    两边官员们也都踮起脚尖,试图看清楚一些。
    夏原吉接过账目翻看起来。
    与此同时,朱高炽接着讲述道。
    “臣跟同僚一起核对全国税款数额,并通过督办土地改革项目,得到了秦王府的支持。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方官与乡绅之间存在勾结,在清丈田地时,通过贿赂小吏减少富人家的实际登记面积。”
    “对于普通农户,便严格按照真实情况登记。这样使得豪强每拥有百亩良田,实际上只能计入八十多亩。此类行径层出不穷,令人痛心疾首。近日才刚刚查清这一系列问题,因此特在朝会上禀明皇上。”
    顿时满场沸腾。
    奉天殿内外所有在场文武,皆惊异不已。
    不论事前是否知情,所有人都需有所表态。
    政事可以商议讨论,但牵涉到金钱便异常敏感。
    朱高炽指出了贵族阶层。利用贿赂少报了部分耕地面积,显然这绝非空穴来风,或许瞒报数量还要超过他所揭示的数据。
    在场各位久经官场的老油条,自然明白个中门道。
    但是很快便有人意识到。
    从清晨开始,这场持久会议就不再局限于最初的焦点。
    无论是之前的河道事件,还是眼下提及的土地测量问题。
    背后都是围绕新政之争展开。
    那些反对方想要借河堤倒塌一事,削弱新政地位。
    而以朱高炽为首的支持者们,便是希望通过揭露腐败行为,加强推行力度。
    不知不觉,已到正午时分。
    一众大臣都未感到一丝倦意,反而因为了解到更多内幕后更加振奋起来。
    任亨泰的眼神在不停地闪烁。
    对于任亨泰来说,新政策是一个可以实行,但并非绝对必要的事务。
    朱元璋确实希望推动新的改革措施,那么作为内阁的领导人物,自己也应当审慎而逐步地进行实施。
    尽管朝廷内外,可能存在一些抵触情绪,但终究还是需要采取行动。
    地方上若有了皇上旨意,即使会有一些异议与不满,大概也不会过于激烈。
    让这位首辅大人感到意外的是。
    仅仅是在清理土地这一步,一个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任务,至今仍能暴露出如此大的隐患。
    贫穷的老百姓,按照实际田地面积来记录。
    这本身并无问题,朝廷根据田地的实际大小征收税款。
    但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地主,或是拥有一定背景权势的世家大族,便能够通过贿赂小官员的方式,在记录田产时将一亩报作八分。
    这样的缩水令,任亨泰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无论推行新政还是保持现状不变,他的愿望就是朝堂内外,皆能够和平稳定、不起波澜。
    也许这跟他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想法与态度。
    与此同时,上林苑监监正缪良哲缓缓走出人群。
    他那因长年劳累而显得格外粗糙黝黑的面容,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这位处于文官金字塔顶端的官员,以前从不在正式场合发表意见。
    大家都很清楚,缪良哲只专注于管理上林苑中的事务。
    过去或许只是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小衙门。
    可是眼下,谁都不能再忽视它的重要性跟缪良哲的作用。
    百官全都把目光投向缪良哲身上。
    没有人催促,单凭他那份对农业生产无怨无悔的热情,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朱元璋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缪良哲移动得很慢。
    沾满泥土的靴子,踏上宫里的石板路时发出轻微的响声。
    柔和而又平静的声音。
    最终他走到了皇上前方。
    手持象牙笏牌,双手举高,深深地俯下身行礼。
    “臣,缪良哲请求进言。”
    说罢后,缪良哲一只手扶着笏牌,另一只手提起衣服边缘,缓缓跪倒在地板上。
    朱元璋轻轻颔了颔首。
    “咱批准。”
    “耕作为基,粮食为民之命脉,上天赐予资源,人依靠劳作获取食物。”
    说完此番话后,四周陷入一片静寂之中。
    不论是任亨泰,还是其他大臣,都是默默地听着。
    缪少师提出了一个重要话题。
    “皇上,百姓生活困苦。自古以来,土地公有,夏商周时期,天下土地归王所有,贵族分地而居,实行井田制。商鞅废除井田制,朱元璋因此成就伟业。汉代王莽实行王田制度,北魏、隋、唐推行均田制。”
    “几经更迭后,富人占地,贫民无地。夏商周实施贡赋,春秋管仲按地征税,汉朝编户籍征田租与赋役,魏晋南北朝采用租调制,隋唐推行租庸调法,宋朝便实行募役和方田平均税赋。”
    “中原历经变迁,元末之后迎来大明时代。老臣年迈如桑农,幸蒙皇上恩泽赐封少师荣誉。纵观中华历代强盛王朝,即便百年盛世,人民生活依旧艰辛。春播稻谷,夏收后续种,秋收后冬麦于春割,夏季与秋季分别征两次税。”
    “一年四季间,农民不懈劳作,确保薄田生长。皇上亲临田间,了解农业,深知元末战乱民间饥饿之苦。水如上善,民众如源泉。粮食不足便温饱难保,若不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调整,耕者何有所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24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