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给自家老祖立碑,太孙是自己人啊

推荐阅读: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女市长的男大秘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诸神愚戏混沌天帝诀替堂妹下乡?搬空全家祖坟蹦迪谁是文仙穿越星际妻荣夫贵癌症晚期,高冷老婆疯狂报复我

    赵承基心里犯起了嘀咕,而在场的其他人,似乎也陷入了同样的思索之中。
    就连解缙,也暗暗露出了几分诧异神色。
    朱允熥盯着詹徽的背影,心中暗自感慨。
    这家伙果真擅长揣摩上意,自己心中的盘算竟被他猜得分毫不差,还提前给自己铺好了台面。
    朱允熥在众人的注视下,深吸一口气,“诸位先贤以死明志,教诲天下百姓,启迪后世。此等高风亮节,本宫绝不会让各位前辈含冤九泉。”
    哎?
    朝廷该是极力压制此事,粉饰太平,甚至传言太孙为了推崇心学而打压理学才对。
    怎么如今反而要为理学大师们歌功颂德了呢?
    赵家赵承基,这会儿彻底懵了圈。
    他本打算豁出去和皇太孙来场辩论交锋,可谁能想到,皇太孙居然……
    居然是还没开打就认怂?
    不对劲。
    这情形,怎么瞧都像是自己人啊。
    赵承基和在场的一干学子,被朱允熥和詹徽一唱一和的话,搞得彻底没了言语。
    朱允熥把眼前众人的错愕全看在眼里,心里暗自冷笑。
    接下来,这出戏怎么唱,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在场众人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朝廷不对心学设门槛,差不多就算支持的。
    特别是近来大半年,朝廷大事小情多是由太孙拿主意。
    这么一琢磨,心学背后靠山似乎就是太孙。
    再看解缙他们三位,和太孙府的关系,这局面就更清楚了。
    太孙,是站在心学那边的。
    这样一来,今日应天府的科考风波,还有江陵山上的自缢事件,哪一件能离得开心学的影子?
    更往深了说,这些事和太孙本人,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赵承基与其他几家理学门生,本打算在江陵山顶向太孙陈情,讨个说法,一路上早把说辞演练了无数遍。
    结果呢,全乱套了。
    太孙没压他们一头,也没责骂半句,反倒是当众承诺不让自缢者含冤而终。
    谁也没料到,江陵山一行,竟是这般波折。
    朱允熥静静望着这群原想讨公道的士子,眼神轻轻掠过詹徽,微微颔首。
    詹徽心领神会,转身对着朱允熥深深施礼:“太孙宅心仁厚,微臣斗胆建言,朝廷应降旨表彰诸位老儒之志。”
    让朝廷出面,公开表彰?
    赵承基压根没料到,詹徽竟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仔细权衡这番话,心里悄悄萌生了几分期待。
    不光是赵承基,其他几家的年轻一辈也纷纷期待起来。
    人虽逝去无法复生,但若能因此换得名声与荣耀,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解缙觉得眼前的场景简直难以置信。
    没有预想中的争吵,没有辩论,更没有反对。
    这些人竟开始流露出憧憬和期待的神色。
    朱允熥看准时机,在感受到在场众人的情绪后,双手合十,向天一拜。
    接着,在万众瞩目之中。
    朱允熥沉声宣布:“各位先生为激励天下士子,为将来学者树立榜样,朝廷应下旨表彰,并责礼部、工部在各位先生家乡修建功德牌坊,作为万世楷模,引领世人。”
    朝廷亲自主持建造功德牌坊。
    朱允熥此言一出,在江陵山失去老祖的书生,心猛地一颤,膝盖一软,跪倒在地。
    “学生拜谢太孙。”
    江陵山上的理学弟子们,个个面露动容,神情各异。
    在当下的大明,牌坊可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能见到的,与后来只要有钱就能造的情况大相径庭。
    就像现今礼部左侍郎任亨泰,老家竖着一块“大明首科状元”牌坊。
    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赵承基脸色变了变,没跟着众人跪下。
    他琢磨了好一会儿,拱手行礼道:“晚辈代家中老小,谢过太孙殿下。”
    朱允熥眼光一扫,估摸着这位就是这群读书人的领头羊了。
    他声音温和:“列位先生,都是研读圣贤书多年的大儒,甘愿以身作则,劝人向善。本宫怎能辜负各位先生的遗志?”
    赵承基低着脑袋,心里跟吃了黄连似的,苦得说不出。
    可琢磨半天,他还是跪下了:“太孙殿下,学生有句话,不得不说。”
    朱允熥笑笑:“朝廷哪有不让百姓开口的道理,你说便是。”
    旁边跪着的几个人,忍不住偷偷瞄向赵承基。
    心里头盼着他别在这节骨眼上犯浑,让各家好不容易到手的荣耀牌坊,就这么飞了。
    赵承基神色复杂,随后抬头说道。
    “太孙殿下,这次科举考试是否有不公,大家盼着能了解个明白。我们难以相信,这届科举金榜题名的600多位学友,都卷入了作弊风波。近期有学术争鸣,或者其中有些不为人知的内情……”
    这话从赵承基嘴里挤出来,每个字都似有千斤重。
    不能逾矩,不可牵扯他人,还得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晰。
    詹徽即刻把目光转向太孙,面色一紧,对着赵承基等人严厉说道。
    “圣上之前便有令,你们这些学子不可妄议国事。这次科举的舞弊事件,真相如何,是否确有其事,都不是你们该讨论。”
    朱允熥连忙摆手,笑看詹徽:“詹尚书,学子们关心同窗前程,乃是人之常情,无需太过严苛。”
    詹徽连忙鞠躬认错,退到了人群之后。
    他该扮演的角色已经完成,配合也已到位,接下来的事就不归他管了。
    退后的詹徽暗暗松了口气。
    朱允熥再次走到前面,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个人。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你们挂念着同窗。”
    朱允熥轻声细语地安抚了一番,随后音量稍提。
    “可詹尚书说的没错,国家大事不是你们该随意讨论的。不过,我也可以坦诚相告,朝廷绝不会冤枉一个清白之人,但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作奸犯科之徒。”
    一番不明不白的话,没能换来赵承基的半点笑意。
    正当他欲再度张嘴之际。
    朱允熥却已继续道:“本次科举登榜之士,因故涉入风波,成绩暂且搁置。但皇家求贤若渴之心,坚定不移,朝廷大门永远向四方才子敞开。”
    “事毕,我会即刻回宫面圣,恳请圣上下旨,重启今年科举,另择吉日重新录名,不让诸位学士白走一遭应天府,不让多年寒窗苦读化为泡影,继续无尽守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19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