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这次让老三老四去

推荐阅读: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把我当狗送闺蜜,我崛起你哭什么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综武:开局圣心诀,躺平就变强狂兽战神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老大收手吧外面全是奥特曼我不是戏神

    刘建安话未说完。
    朱允熥已在众人面前冷笑一声,他严肃地说:“大胆,江陵山的游学者,我也有所了解,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大儒,他们都是大明的榜样,百姓的楷模,怎会有谣言缠身。”
    “查,朝廷必须彻查此事。”
    “务必找出幕后黑手。”
    朱允熥的声音冰冷而愤怒,此刻格外清晰。
    朱元璋的眼神时而瞪大,时而紧缩,情绪起伏明显。
    朱标则悄无声息地低下了头,生怕自己在这个场合,在这些弟弟面前笑出声。
    这与他多年塑造的兄长形象不符。
    现场唯一保持清醒的是朱高炽,他张着嘴,傻傻地盯着眼前的堂弟。
    朱高炽紧张地审视父亲和众叔伯的表情,同时偷瞄一眼身边的堂兄弟。
    他不禁咽下口水,心想能担任大明监国朱允熥的,的确不容小觑。
    至少,要有足够厚的脸皮。
    朱高炽心想,我这张脸还不够厚,但我只满足于做个燕王世子,脸皮薄些就无妨了。
    刘建安一听,脑袋像炸了一样,慌乱地看向沉默的皇上。
    “皇上,此事……”
    朱元璋挥手表示厌烦:“他们是不想让咱好好团聚。”
    话音刚落,朱元璋似乎真的被城内的暴力事件弄得心情烦躁。
    刘建安无法,只得将目光转向立正的朱允熥。
    朱允熥冷笑道:“查,本宫要看看,谁是幕后主谋。”
    接着,他转向朱元璋双手抱拳。
    “爷爷,朝廷应警惕出现更大的冲突,派锦衣卫去江陵山,劝民返回,审查幕后黑手。山上游学儒士,也要派人保护,今日之事,决不能再发生,这与我皇家重视士人违背。”
    朱元璋考虑良久,缓缓说:“要锦衣卫处理?”
    朱允熥坚决地点头:“非锦衣卫不可。”
    正当偏殿内一群大明亲王皇子以为侄儿要派遣锦衣卫前往江陵山时。
    朱允熥却再次进言:“皇爷爷,江陵山上的读书人在士林名望颇高,门生故旧众多,若无安抚之人,恐怕会惶恐不安。”
    不对。
    突然间,最年长的几位亲王面露难色。
    此刻,他们方知事情非表面那样简单。
    朱堈与朱棣,同时交换眼神后,默默后退半步。
    然而朱元璋并未立刻回应,缓缓抬起眼皮,看向满脸气愤的朱允熥。
    “按你所言,朝廷确需派人安抚儒士。”
    “但……”
    朱元璋略作思考,目光扫过众子。
    朱堈与朱棣几乎同步,再次后退半步。
    “那就让老三和老四去办此事吧。”
    哎呀。
    被选中的朱标和朱棣脸色突变,随后强颜欢笑,往前走了一步。
    还未等他们表达不满,
    朱允炆已欣喜地接茬:“三叔和四叔久驻北疆,屡战屡胜,威震草原。有他们前去,百姓自然会安心听命。”
    大侄儿,你可真是体贴。
    朱标与朱棣交换了个眼神,同时使个眼色,暗示朱允炆不要夸赞过头。
    皇室的兄弟们纷纷表示赞同。
    “三哥四哥近年在北疆打得蒙古人狼狈不堪。”
    “允炆说得对,三哥四哥很有本事。”
    “三哥四哥去,必定成功。”
    朱标和朱棣迈着沉重的步伐,朝朱元璋鞠躬:“儿臣遵命。”
    话一说完,两人便快步走出大殿。
    此时,朱允炆望向刘建安:“叫刘远带上人,听候三叔四叔调遣。”
    朱堈和朱棣刚踏进偏殿,差点没站稳。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咱先喝几杯水酒,等老三老四回来。”
    话音刚落,偏殿内立刻热闹起来,明皇室的亲王们欢声笑语,一片其乐融融。
    走进大殿,朱堈赶紧伸手扶住朱棣。
    直到两人出宫,走到西安门见到刘远。
    此时,朱堈和朱棣一同骑在马上。
    朱堈紧握缰绳,凑近朱棣低语:“这事儿闹大了,咱俩也成替罪羊了?”
    朱棣脸色难看,冷哼一声:“父皇让的,你敢违抗?”
    朱堈急忙摇头:“岂敢。”
    “那就做事吧。”
    朱堈看着郁闷的老四,不满地抱怨。
    “这些老顽固,这时候跑来应天添乱,屁股都不干净,激怒了京城的百姓。”
    “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老百姓岂会暴动?允熥此计大有深意,表面让我们保护那些人,安抚民心,实质是教训那些人,警告众人。”
    既然京城百姓不可能暴动,闹事就是另有幕后黑手。
    现风波已起,朱允熥这一招显然是针对江陵山上那些来应天游学的人。
    这逻辑没问题。
    朱堈忧虑满面,面露严肃。
    朱棣叹息一声,转头看向老三。
    “三哥,洪武门那件事儿你真的不清楚?还是说,你不明白江陵山上那些人为何选择此时来应天游学?”
    朱堈瞪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朱棣。
    “我可不清楚。你也不清楚。”
    “咱们说好的,去江陵山劝百姓回家,再派人守山。”
    朱棣淡笑,轻拍朱堈肩膀。
    “安心,三哥,父皇让我们扛这黑锅,他也就成了我们护身符。”
    听闻朱棣这番话,朱堈眼中疑惑久久未消,最终烦闷地甩头。
    猛挥马鞭,全队人马疾驰向江陵山。
    此刻,朱堈与朱棣领军,向西城江陵山进发。
    山上山下,怒不可遏的民众如潮涌,因为他们确信自己被欺骗了。
    江陵山的山路被堵得严严实实。
    西城少量的锦衣卫和西城大营的军士,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了一处宅院,否则江陵山恐怕已是废墟。
    在此期间,应天城近一半的蔬菜都被送至山顶。
    应天府和上元县的官员们从昏迷中醒来,心头充满忧虑。
    那个在紧急时刻号召寻找西城官兵援手并上报朝廷的通判,满脸疲惫。
    他捂着额头,撑着腰,似乎全身都在疼痛。
    “现状如何?”
    通判站在那里,灌木丛和江陵山的一切尽收眼底。
    看到山头上的人群,他只能长叹一口气。
    “大人,西城区军营的士兵已经上山,宅院被他们团团围住了。”
    “朝廷那边也有人通报了情况,刚刚收到消息,晋王和燕王两位殿下亲自率锦衣卫正在赶来。”
    几个站在一旁的差役低声禀报。
    通判的眉头骤然一跳,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他转向同样惊起的同僚,疑虑地问道:“两位王爷亲自带锦衣卫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19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