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去隔壁县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我想在水库边上找线索。
    四驴子不同意。
    “走吧,去风花雪月场所,找小姐。”
    “不去。”
    “咋地,花木兰给你穿贞操裤,上他妈锁了呀。”
    “不是,找小姐干啥?”
    “你他妈自己说的,小姐人脉广。”
    我觉得没那个必要,按照我的推断,凤阳山古墓的年代应该很久远。
    “狗子,一招鲜,吃遍天,咱就找小姐,原来都是靠这条路找到线索的,云南的事,你忘了呀。”
    “你觉得古墓是什么年代的?”
    “还用问吗?唐朝的呀,开山为陵,肯定是唐朝。”
    “我想一脚把你带回唐朝。”
    “那你说啥朝代的。”
    具体年代我也说不上,不过我觉得应该是隋朝之前的。
    朱元璋之前,这地方就叫蚂蚁山,那么,盗洞肯定是之前留下的。
    明朝之前是元朝,可以直接排除,那时候老百姓呼吸都有罪,没啥人犯法。
    再往前是两宋和隋唐,都是比较注重礼义廉耻的年代,而且朝代更迭之间,没有多长时间乱世,不会有大规模的盗墓。
    或者说,没有百八十个盗墓团伙。
    再往前倒,便是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那时候,挖坟的事可不少。
    四驴子骂道:“你他妈好像傻逼,间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了,盗洞还能留下?”
    “石头盗洞呗。”
    “滚吧,乱世几百年,盗墓贼再傻逼,也能挖出来古墓了,为啥打了那么多盗洞?”
    “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在明朝之前,这地界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没有大官,无论南北,都没有太大的官。”
    “多大的官算大?”
    “汉朝时期,成帝封其舅舅王根为曲阳侯,咱这地界,便是曲阳侯国。”
    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附近大面积平原,鬼知道谁埋在这了,这么说,只是想压过四驴子一头。
    再者,曲阳侯后来被废了,因为王莽篡汉。
    多说一句王莽,这爷们兵败后,下场也挺惨。
    人头被当做反面典型传世,一直传到了272年后的西晋惠帝时期,要不是武器库着火,这颗人头还得在世间流传。
    “找小姐。”
    “找鸡毛。”
    “有鸡毛的叫鸭子,我给你找。”
    “滚吧,咱先找个地方,落个脚,容我想想找什么人放风套话。”
    了解历史的人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说书先生、历史学家、历史研究员、大学老师。
    从共同点来说,嫖娼确实是一个突破口。
    不过想从小姐身上找到这些人的消息,确实很难。
    或者说,只能偶遇,不可强求。
    讲真,除了小姐这条路,我们确实在当地没有其他资源。
    但,作为新时代好青年的许某人,坚决不想找小姐。
    当丈夫当局天之间,岂能久居石榴裙下?
    但除了小姐,我真想不到别的渠道能和那些人搭上话。
    见我愁眉苦脸,四驴子拍了拍背包。
    “狗哥,别上火,我帮你解决。”
    “你包里有啥呀?”
    “啤的白的都有。”
    “啊?”
    许某人都懵了。
    四驴子认真道:“狗哥,你现在就是意识到了问题,我解决不了问题,但我能让你没有意识。”
    “啥呀?”
    “还他妈啥,整个水库旁边的农家乐,咱他妈要条鱼,喝点,整迷糊的,没意识了,也就没问题了。”
    “妈了个巴子的,我花点钱都想让你考上,哪怕是门口当个保安都行。”
    四驴子的脑回路,绝对符合当代价值观。
    水库边上的农家乐很多。
    我和四驴子随便找了一家人少的。
    可能是岁数大了,越发喜欢清净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四驴子想找一个看着顺眼的老板娘。
    刚一下车,身后突然有人叫住我俩。
    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头戴围巾,身背箩筐,一副农村小老太太的打扮。
    我的第一反应是四驴子停在路边的车挡了老太太。
    于是,我笑着摆手,说马上挪车。
    老太太快走了两步,这时,我发现,老太太的眼神很犀利,炯炯有神。
    老太太叽里呱啦说了好几句话,我一句话都没听明白。
    “马上挪车,马上挪。”
    四驴子将车往边上靠了一些,老太太还在和我说话,他的口音很重,我根本听不明白。
    “狗哥,别搭理,碰瓷的。”
    老太太的表情不太对,看我俩的眼神,也十分诡异。
    一个毫无瓜葛的老太太,我也不想浪费时间,我拿出两瓶矿泉水,老太太也不要。
    要钱?
    那根本不可能。
    许某人上次给乞丐钱,还是十多年前的事,给了乞丐一张五块的,然后从他盆里换了五个硬币,用来坐公交。
    老太太还在说话,我和四驴子都没搭理。
    安徽这地界,除了臭鳜鱼,其他菜都挺好吃的。
    臭鳜鱼的臭味,更多的是一种乡愁,或者说家乡的味道。
    在古时候,盐是必需品,也是价格不低的硬通货。
    因为盐铁由国家专卖,有的年月,盐的价格要高一些。
    不过呢,盐是身体必需品,老百姓自发养成了习惯,农忙的时候吃盐,农闲的时候,就成了淡盐季节。
    也是因为这种原因,老百姓想出了其他保存食物的方法,安徽的臭、云南的酸、贵州的辣,这些饮食习惯的养成,大多都和盐有关系。
    这次我和四驴子没点臭鳜鱼,直接要了一条水库大草鱼。
    两杯酒下肚,四驴子直接拿鱼刺剔牙。
    “狗哥啊,还得是这玩意,南方的鱼,比北方好吃多了,没有土腥味。”
    看着四驴子一脸淫荡地盯着女服务员,我真不知道他说的是啥。
    “他妈的,喝酒了,一会咋开车呀?”
    “没有事,一会你开车,无证驾驶,碰到交警也没事,再说了,现在没人查,谁他妈好人大中午查酒驾,还他妈来农村查。”
    我觉得四驴子说的很有道理,许某人本来就没驾照,再喝点小酒,说不定能解决所有烦恼。
    “行,我没证,一会带你去生命的终点。”
    “可不嘛,幸亏是终点,要是起点,那可完蛋操了。”
    我和四驴子正有一搭没一搭扯犊子呢,服务员走过来了,她先说了本地话,我和四驴子一脸懵逼。
    服务员又换成了普通话。
    “外面那个小姑娘,是你们朋友嘛?”
    服务员指了一下农家乐的入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294/45903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