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无法理解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我根本不信,四驴子也不信,他笑呵道:“卧槽,古代美人啊,要是我遇见,非得放她见识一下二十一世纪的利器。”
    “你看看,我还不如不说了,你们肯定不相信,那尸体真是活的。”
    李宜海说那天晚上下着小雨,他们进入盗洞后迅速摸宝,开棺后,李宜海抓起一面青铜八卦镜就往脖领子里装。
    解释一下,李宜海他们盗墓都是穿着开领的衣服,下半身扎在裤子里,用裤腰带一勒,衣服可以充当兜子用,遇见小件可以直接装在里面,也可以私藏点东西。
    青铜镜放进怀里,一股灼烧感立马袭来,李宜海慌忙扯出勒在裤子的衣服,抖掉了青铜镜。
    与此同时,棺材内的尸体坐起来了,李宜海等人吓得呆若木鸡。
    下一秒,尸体竟然转头看向他们,都这个时候了,谁也不在乎陪葬品了,疯了一般往盗洞逃。
    用李宜海的话来说,自己怎么出去的都不记得了。
    一群人跑了数十米后,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直到尸体也跟着爬出了盗洞,一时间,远离尸体就是活命的方向,一群人撒丫子乱跑。
    李宜海说先躲一段时间,过了风声再说,可有人已经吓破了胆,爬出来的可是僵尸,躲也躲不掉,甚至都有人想报警了,进监狱躲躲。
    人心难测,李宜海作为盗墓头目,有点脑子,寻思着跟着这群人早晚坏事,于是李宜海连夜跑到火车站,爬上了一辆运煤的列车离开了湖北。
    说到这,李宜海不愿意了,嘶声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在和你们逗闷子玩。”
    “没有呀。”
    “那你们笑什么?听故事呢呀。”
    李宜海又割下一大块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塞进嘴里。
    我们互相看了一眼,确实都是不相信的表情。
    李宜海脱掉了上衣,指着胸口道:“你们看看,伤疤还在这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宜海的胸口上确实有一块八卦形的红疤,夔龙纹清晰可见,只不过是半块镜子的大小。
    “看见了吗?我估计那棺材液里面有什么东西,有腐蚀性,看看给我烧成什么样了。”
    花木兰颤声问:“那尸体真活过来了呀?”
    “那你看,真活了,盗墓这么多年,我就遇到过那一次邪乎事,吓丢我半条命,出了事的那几年,我穷的捡垃圾都不敢去盗墓了。”
    尸解仙?
    “我也是因祸得福,被铜镜烧了一下,这么多年一点事都没有。”
    我觉得有点奇怪,这故事更像是李宜海编出来的,尸解仙还会爬盗洞呢?
    不现实呀。
    可有一点解释不通,李宜海十几个人的团伙,为啥不把尸体扔回盗洞呢,那样就一点事都没有了。
    接触多了,我觉得李宜海这爷们也挺好的,总结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多人都讨厌这种人,但我却很喜欢,见人下菜碟,绝对是高情商的表现。
    晚上,花木兰还在想古尸爬出盗洞的事,我劝她别费脑细胞了,要是真的,进监狱的那些人早就撂了。
    “不对,也可能是警方故意隐瞒,黄老板说得对,秦始皇都相信的东西,咱们为啥不信呢,整不好真有复活的事,等这趟活干完了,我回家问问爷爷,看看医药公司今年又扯什么幺蛾子。”
    应该问问,医药公司在盗墓界就是指路明灯,人家制定盗墓政策,我没参与,但也得避开他们,别人家今年主要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们再去截胡,那真是往枪口上撞。
    四驴子来了这地方不敢造次,原来的四驴子嫖娼,完事之后嫌人家姑娘胸小,说与照片不符,指责对方诈骗,结果又把钱给要回来了,用他的话来说,在这地方遇到仙人跳,贷点款都得满足对方。
    要么说四驴子缺德呢,他不能放飞自我,也不想让我讨到便宜,我和花木兰一进屋,他就在隔壁房间播放大悲咒,那玩意,伟哥见了都得绕道走。
    四驴子放大悲咒,我放小电影,我真想试一下是淫魔得道,还是佛法无边。
    我俩隔着一道墙斗了半晚上,结果都没怎么睡好。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凌晨四点多得时候,我电话突然响了,我猛地惊醒,屏幕上跳动着李宜海的名字。
    下一秒,隔壁传来敲墙声,李宜海喊着:“许兄弟,接电话。”
    “喂,咋地了?”
    “有点眉目了,我徒弟说他听过一个传说,不是鬼主,是鬼王,我觉得和你的事有关。”
    “说啥了?”
    “他刚才给我打电话了说了一嘴,我没记住呀,要不然,天亮了过去一趟?”
    “在哪?”
    “云贵交界的地方,去不去都行,要不然,我让他来呢?”
    李宜海以这个理由把我叫醒,我没有丝毫怨言,李宜海说他那个徒弟心眼直,心里也装不下事,分给他什么事,那小子真是玩命的干。
    四驴子也听到音儿了,隔着墙板喊:“咱们去,可别在这待着了。”
    人都醒的差不多了,我们决定直接走。
    目的地是一个云贵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子,李宜海说那里有古代少数民族留下来的建筑。
    车子开了十几个小时,穿越了很多村路,绝大多数的时间,我们的车速都不超过四十。
    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到了李宜海说的村子。
    李宜海的徒弟叫赵猛,三十多岁,看起来就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身上还穿着深红色格子图案的围裙。
    赵猛做了一大桌子菜等我们,我们也饿的不行,互相介绍一下,赵猛直接叫我们入桌。
    家中还有一个老者,是赵猛的爷爷,我们称呼他赵爷。
    奇怪的是家中没有任何女人,初次见面,我也不好意思问。
    几杯酒下肚,我才看明白,一个桌子上七个人,全都是盗墓贼。
    赵爷年轻时也做着土里刨食的买卖,八十年代后,赵爷还挖过三星堆,当初挖出的金器直接销往海外了。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赵爷不太像是盗墓贼,因为性格太张扬。
    赵猛说他们平时住在贵阳,这不是过年了嘛,赵爷想回乡下的老家,顺便拜拜先祖。
    赵爷说话可能带点吹牛逼的成分,说自己家里还有不少青铜器,要是喜欢可以送给我们。
    我问都有啥。
    赵爷说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判的年头长,编钟、大鼎之类的物件都说出来了。
    如果赵爷说的是真的,那我们也不用找滇王墓了,以他的资本,滇王已经不够形容了,得是西南王,我们等他死了挖他的墓就行了。
    我觉得我长大了,要是放在以前,我非得刨根问底,但现在的酒桌上,许某人只会阿谀奉承。
    李宜海为了鬼王的故事,赵爷明天让赵猛带我们去个地方,如果不去过去看一眼,我们是不会相信那个故事的。
    赵爷如此说,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我不知道赵爷的底细,但看李宜海的样子,应该很尊敬他。
    次日一大早,赵猛叫我们起来,说换好登山的装备,一去一回得走一天山路。
    赵猛这个人不善于言辞,要不是长得黑,我都能把他认成赵悟空,感觉两个人性格差不多,上山的路上,我起了好几个话头,但都是三两句就结束。
    走了半日,我们来到了一座不怎么高的山,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山的附近,我就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沿着山路往上走了一段荒地,眼前出现了一条石板拼接的小路,路两边都是石头做成的桅杆,造型很奇怪,分布的也不对称。
    先说一下石桅杆。
    石桅杆也称官领子,在清代,石桅杆是身份的象征,一般考中了进士才能在家门口立石桅杆。
    石桅杆的高度和粗细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尺寸,一般高度两三米,直径二十公分左右。
    石桅杆主要由一根圆柱形的石柱和一个四方斗组成,斗上宽下窄,类似古时候的米斗。
    石头套在石柱上,斗内是空的,里面会放一些东西,不同地方,习俗不一样,有的放五谷,有的放瓦片。
    听说是古代中了进士都可以立,后来渐渐演变成参拜的东西,或求佛、或求健康、仕途等等,都可以立石桅杆。
    赵猛带我们来的这个山头,石桅杆遍布,石板路两边间隔一两米一个,当然,不是对称的,有的是聚在一起,有的地方又空了很多。
    再往里面走,石桅杆更密集,堪比石林,有的上面系着红布,有的上面放着古代的瓦片。
    局部的石桅杆已经倒了,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面上。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这些石桅杆很压抑,尤其是上面有奇怪的瓦片,我总觉得石斗里面装的是人头。
    赵猛突然停住了脚步,他道:“石桅杆一般立在祠堂或者坟前,如果家里生了男丁,或者求男丁,人们会在斗里放一片瓦,取义添砖加瓦。”
    李宜海点头道:“看样子,这有古墓呀。”
    “没有古墓,这是个古代的祭祀场所,我爷爷以前挖过了。”
    四驴子道:“这玩意有点像蜀山剑冢呀,我真想拔出来一把。”
    “嘘,不要说大不敬的话,这地方很灵。”
    我不解问:“猛哥,咱过来看啥呀?”
    “你们找古代民族的东西,我带你们看看。”
    “看样子是清朝的,最多也就是明朝,我们想找唐朝的。”
    “一样的,我爷爷说石桅杆就是古代少数民族发明的,他们每年在这立一个石桅杆,举行盛大的祭祀。”
    我看像赵悟空,想让他记清楚这的特征,赵悟空呵呵道:“爹,别难为我了,这毫无章法呀。”
    这句爹叫得我很惊喜,讲真,这孩子挺懂事的,知道早晚要改口。
    我觉得赵猛不会平白无故带我们看石桅杆,于是我试探道:“看的差不多了,还去别的地方吗?”
    “你们知道石桅杆吗?”
    这题我会,我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我担心不懂的话,会对赵猛看不起。
    等我说完了一通,赵猛摇头道:“你说的是外面的石桅杆,和我们这的不一样,刚才驴哥说得对了,这里的石桅杆是一把剑,扎在山上的一把剑。”
    “啊?啥意思?”
    “这座山下面有东西。”
    我更懵了,四驴子得意地哼唱:“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赵猛解释道:“我爷爷说先带你们看看,要不然,你们不会信他说的故事。”
    “看,看什么?”
    “看看石桅杆的布局,正常的桅杆,不会立在这里,也不会这么杂乱无章,对吧,你说的鬼主我没听过,但我听说过鬼王,这座山下面就是鬼王,在古代,各个部落在特定的时间会来着举行斩杀鬼王的仪式。”
    什么玩意?
    跳大神呀?
    不过话说回来,这时石桅杆确实诡异,布局凌乱,粗细不均,高度不一,样式各异。
    我感觉像是这座山有什么说道,然后有世人来这树立石桅杆祈福。
    看红布条的风化程度,感觉近期还有人过来参拜过。
    我仔细看了一下是桅杆,有的斗上还刻着字,比如佛佑、高升之类的,看文字样子,应该是民国时期的。
    李宜海问:“猛子,这么多桅杆,咋可能没墓呢?”
    “师父,我爷爷说的有点乱,我嘴笨,学不好,等咱回去了,让我爷爷给你们讲。”
    我总觉得赵猛的表达能力好像差点意思。
    回去的路上,我故意走在身后,在李宜海身边小声道:“是猛哥给你打电话吗?”
    “不是,我另一个徒弟,两个人唠嗑时,聊过这个,另一个徒弟才让我来赵猛这,咋地了?”
    “赵爷是干啥的,真挖过三星堆呀?”
    “我也不知道呀,我也没接触过,原来赵猛也没提过。”
    在李宜海那没问出准确的答案,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听赵爷讲故事。
    因为我不确定赵爷的身份,就像别人和我说一句话,我可能不会听,但要是黄老板说的,那直接奉为劝世良言。
    所以,了解对方的底细很重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294/45902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