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袁树的新军
推荐阅读:凤女无双、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拿错剧本的我成了主角他对象?、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赫敏和她的傲罗教授、和降谷成为搭档后、长生鼎、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九天斩神诀、
第296章袁树的新军
想要建设好一支军队,从募兵开始就非常讲究,要是兵源不好,不管怎么训练,都能让你吃大亏。
著名军事专家戚继光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训练了一支从市井招募来的大头兵,各种技战术训练,然后信心满满的带着他们上战场打倭寇。
结果倭寇一冲,这帮大头兵掉头就跑,戚继光还一个人傻愣愣地往前冲,冲着冲着发现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一代名将差点就此交代。
然后戚继光得出了“市井之人不堪用”和“上等兵源来自农田和矿井”的结论。
对于这一点,袁树是非常认可的,所以他招募新兵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就算是他自己训练出来的六千精锐,主打的也是良庄庄户,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尽管不全是汉人,但是那些鲜卑人、匈奴人乃至于羌人到了良庄之后,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有了这个属性,就是可靠一些。
当然了,最可靠的莫过于有共同理念的勇敢的读书人,这帮人打起仗来有信念,敢打敢冲,主观能动性极强,特别容易涌现出将星。
所以在募兵环节,袁树就特别注重收纳那些老实巴交的黑黑的庄稼汉子,至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技战术水平的职业或者半职业雇佣兵们,袁树往往会进行一下背景审查。
所以在整个招募环节里,袁树着重注意把有庄稼汉背景的士兵占比提升到绝对多数,出身市井的看上去就油里油气的老兵油子一概不要。
他这里不缺基层军事人才,那六千精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一心会成员,学过兵法,从汉军正规军那边学过军事,有常识,还有作战经验,直接提拔为队长、屯长、军侯之类的,完全胜任,甚至更进一步,能够担当军司马、校尉的都不在少数。
他的确想要尽可能的提升军队的识字率以建设一支无敌于天下的强军,但是军队文化之类的问题,也可以放在成军之后慢慢操作,这方面,袁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主要还是要保证这支军队从建立开始就比较纯粹,且没有那些善于逃命的老兵油子,袁树可不想上了战场往前冲的时候发现只有自己在冲,其他人全都跑了。
他可未必有戚继光那种死里逃生的运气。
总体来说,一个多月以来的募兵,基本上前来报名参选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已经快要到四万了,不过袁树这边才选拔出来两万出头,还有一万多的缺口。
主要兵油子太多,那些三河良家子里头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兵油子,问他们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说是保命的本领,因为只有保住命,赚钱才有意义,不然有命赚钱没命,那算什么?
当兵吃粮赚军饷,为的不就是这个?
要是再问他们主将严令必须向前怎么办,居然还有一些兵油子嘿嘿笑着说出自己在战场上的保命小贴士,各种稀奇古怪的操作都能想得出来,还说他们能活到现在全靠这些小贴士。
这种兵油子,袁树能要?
真要收了他们,要不了多久,整支军队要给他们带歪了。
不过时间还有很多,袁树也不着急,三河之地与周边一些郡县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庄稼汉、良家子,他并不担心招募不来足够多的人,实在不行,那就再从良庄内抽调一批庄户进来补充。
至少他们的忠诚度绝对达标,也不会抛下袁树自己逃命。
在募兵之外,整个军队的建制问题也被袁树基本上解决了,三万人的军队,五千骑兵,五千弓弩手和两万步兵,这个基本配置不会改变。
步兵就采用东汉军制不变更。
五人一伍,设伍长。
五十人一队,设队长。
一百人一屯,设屯长。
二百人一曲,设军侯。
再往上就是千人一部,一般由军司马统领。军司马再往上就是校尉了。
校尉统兵一般是两千人或者三千人,但是四千五千人的例子也有,并不为定制,因为战时,校尉就是高级军官团体当中的一员了。
而袁树这边直接规定了两千人一营,设一校尉、二军司马统领,固定编制,完善建制,设步兵十校尉、二十军司马。
骑兵方面,以千人为一营,设骑都尉统领,下面只设二百人的曲,由军侯统领,一个骑兵营为五曲,整支骑兵一共五校尉二十五军侯。
弓弩手方面的编制和骑兵差不多,以千人为一营,下设二百人的曲,一营五曲,其中两个弓手曲,两个强弩曲和一个蹶张弩曲,一共也是五校尉二十五军侯。
除了这正规编制的三万人作战队伍之外,袁树还别出心裁的设立了一支【后将军直属亲卫队】的编制,将之设置在了三万人正规编制之外。
本来袁树还打算坑一把袁逢,让他把这支人马的军费也给出了,结果袁逢死活不答应,说实在是抠不出钱来了,袁树没办法,只能由自己出钱养着这支直属亲卫队。
这支亲卫队里包含着一支亲卫骑兵和一支亲卫砲兵。
亲卫骑兵交给骑都尉许崇统领,全都是精选出来最为精锐的骑兵,一共七百人,各个骑术精湛,能够骑射,搏杀能力也相当优秀,属于以一当十的绝对悍勇之士,其中还有三百多人直接就是一心会出身。
他们属于是袁树身边最后的壁垒,在万般无奈之下需要拼命保全袁树的最后力量。
或者说万一袁树杀瘾上来了,憋不住了,非要冲锋陷阵展现自己的强悍,那就由他们保护袁树,让袁树千万注意自己,可别一不留神人没了,那就完了。
更直白的说,这支亲卫骑兵存在的意义就是【袁树如果死了,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活】。
至于亲卫砲兵,那就更加直观了,砲兵砲兵,就是操作各类投石器的重型攻城部队。
袁树已经预料到未来的战争不会局限于草原骑兵突击战的层面,未来,他必然会把汉帝国的势力延伸到外部,延伸到更西边,所以攻城部队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西边,还有不少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国家,他们也有雄壮的城池。
那可不是简单的骑兵就能拿下的。
所以袁树决定投入大量资源和金钱用于改进建设更新式、更有杀伤力的攻城部队,眼下的投石机都只是非完全体形态,他还打算继续研究更有威力、更加精准的投石机,争取达到回回炮的程度。
如此,普天之下,将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够抵挡他麾下这支砲兵的强悍能力。
目前,整支军队最初的二十个校尉全都是一心会员,其他的军司马、军侯之类的职位也多由一心会员、良庄老庄户出任,只有少数任命给了经历、能力都非常过硬的新招募人员。
另外,袁树还任命了卢植为偏将军,任命了范隶为裨将军,成为这支军队的二三把手,也是自己的重要辅佐。
原十三太保里跟随他一起建军的还有廉达、俞畴、戴化、黄志、邓颖五人,他们全都被任命为校尉,成为军队里最主要的负责军官。
反正这支军队的主导权打一开始就被袁树牢牢掌握在手,从来不曾松开过。
至于在其他的细枝末节上,袁树也有一些特殊的任命。
比如把曹操放到了军队中下层让他成为一名屯长,同时夏侯惇也被人到了军队里做屯长。
袁树觉得曹操显然不仅仅只是屯长的材料,只要给他机会,他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至于夏侯惇,再怎么菜,也不至于连一个屯长都做不好,历练一下,等之后并州方面有什么合适他的后勤职位,再把他任命过去,让他从基层开始做起,以后当一个好的后勤官员,也不错。
除此之外,袁树还把荀攸、钟繇、张纮这三人召回到了身边。
他决定任用他们初步组成自己身边的专业参谋团队,协助自己指挥这支三万人的大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想要建设好一支军队,从募兵开始就非常讲究,要是兵源不好,不管怎么训练,都能让你吃大亏。
著名军事专家戚继光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训练了一支从市井招募来的大头兵,各种技战术训练,然后信心满满的带着他们上战场打倭寇。
结果倭寇一冲,这帮大头兵掉头就跑,戚继光还一个人傻愣愣地往前冲,冲着冲着发现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一代名将差点就此交代。
然后戚继光得出了“市井之人不堪用”和“上等兵源来自农田和矿井”的结论。
对于这一点,袁树是非常认可的,所以他招募新兵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就算是他自己训练出来的六千精锐,主打的也是良庄庄户,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尽管不全是汉人,但是那些鲜卑人、匈奴人乃至于羌人到了良庄之后,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有了这个属性,就是可靠一些。
当然了,最可靠的莫过于有共同理念的勇敢的读书人,这帮人打起仗来有信念,敢打敢冲,主观能动性极强,特别容易涌现出将星。
所以在募兵环节,袁树就特别注重收纳那些老实巴交的黑黑的庄稼汉子,至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技战术水平的职业或者半职业雇佣兵们,袁树往往会进行一下背景审查。
所以在整个招募环节里,袁树着重注意把有庄稼汉背景的士兵占比提升到绝对多数,出身市井的看上去就油里油气的老兵油子一概不要。
他这里不缺基层军事人才,那六千精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一心会成员,学过兵法,从汉军正规军那边学过军事,有常识,还有作战经验,直接提拔为队长、屯长、军侯之类的,完全胜任,甚至更进一步,能够担当军司马、校尉的都不在少数。
他的确想要尽可能的提升军队的识字率以建设一支无敌于天下的强军,但是军队文化之类的问题,也可以放在成军之后慢慢操作,这方面,袁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主要还是要保证这支军队从建立开始就比较纯粹,且没有那些善于逃命的老兵油子,袁树可不想上了战场往前冲的时候发现只有自己在冲,其他人全都跑了。
他可未必有戚继光那种死里逃生的运气。
总体来说,一个多月以来的募兵,基本上前来报名参选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已经快要到四万了,不过袁树这边才选拔出来两万出头,还有一万多的缺口。
主要兵油子太多,那些三河良家子里头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兵油子,问他们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说是保命的本领,因为只有保住命,赚钱才有意义,不然有命赚钱没命,那算什么?
当兵吃粮赚军饷,为的不就是这个?
要是再问他们主将严令必须向前怎么办,居然还有一些兵油子嘿嘿笑着说出自己在战场上的保命小贴士,各种稀奇古怪的操作都能想得出来,还说他们能活到现在全靠这些小贴士。
这种兵油子,袁树能要?
真要收了他们,要不了多久,整支军队要给他们带歪了。
不过时间还有很多,袁树也不着急,三河之地与周边一些郡县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庄稼汉、良家子,他并不担心招募不来足够多的人,实在不行,那就再从良庄内抽调一批庄户进来补充。
至少他们的忠诚度绝对达标,也不会抛下袁树自己逃命。
在募兵之外,整个军队的建制问题也被袁树基本上解决了,三万人的军队,五千骑兵,五千弓弩手和两万步兵,这个基本配置不会改变。
步兵就采用东汉军制不变更。
五人一伍,设伍长。
五十人一队,设队长。
一百人一屯,设屯长。
二百人一曲,设军侯。
再往上就是千人一部,一般由军司马统领。军司马再往上就是校尉了。
校尉统兵一般是两千人或者三千人,但是四千五千人的例子也有,并不为定制,因为战时,校尉就是高级军官团体当中的一员了。
而袁树这边直接规定了两千人一营,设一校尉、二军司马统领,固定编制,完善建制,设步兵十校尉、二十军司马。
骑兵方面,以千人为一营,设骑都尉统领,下面只设二百人的曲,由军侯统领,一个骑兵营为五曲,整支骑兵一共五校尉二十五军侯。
弓弩手方面的编制和骑兵差不多,以千人为一营,下设二百人的曲,一营五曲,其中两个弓手曲,两个强弩曲和一个蹶张弩曲,一共也是五校尉二十五军侯。
除了这正规编制的三万人作战队伍之外,袁树还别出心裁的设立了一支【后将军直属亲卫队】的编制,将之设置在了三万人正规编制之外。
本来袁树还打算坑一把袁逢,让他把这支人马的军费也给出了,结果袁逢死活不答应,说实在是抠不出钱来了,袁树没办法,只能由自己出钱养着这支直属亲卫队。
这支亲卫队里包含着一支亲卫骑兵和一支亲卫砲兵。
亲卫骑兵交给骑都尉许崇统领,全都是精选出来最为精锐的骑兵,一共七百人,各个骑术精湛,能够骑射,搏杀能力也相当优秀,属于以一当十的绝对悍勇之士,其中还有三百多人直接就是一心会出身。
他们属于是袁树身边最后的壁垒,在万般无奈之下需要拼命保全袁树的最后力量。
或者说万一袁树杀瘾上来了,憋不住了,非要冲锋陷阵展现自己的强悍,那就由他们保护袁树,让袁树千万注意自己,可别一不留神人没了,那就完了。
更直白的说,这支亲卫骑兵存在的意义就是【袁树如果死了,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活】。
至于亲卫砲兵,那就更加直观了,砲兵砲兵,就是操作各类投石器的重型攻城部队。
袁树已经预料到未来的战争不会局限于草原骑兵突击战的层面,未来,他必然会把汉帝国的势力延伸到外部,延伸到更西边,所以攻城部队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西边,还有不少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国家,他们也有雄壮的城池。
那可不是简单的骑兵就能拿下的。
所以袁树决定投入大量资源和金钱用于改进建设更新式、更有杀伤力的攻城部队,眼下的投石机都只是非完全体形态,他还打算继续研究更有威力、更加精准的投石机,争取达到回回炮的程度。
如此,普天之下,将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够抵挡他麾下这支砲兵的强悍能力。
目前,整支军队最初的二十个校尉全都是一心会员,其他的军司马、军侯之类的职位也多由一心会员、良庄老庄户出任,只有少数任命给了经历、能力都非常过硬的新招募人员。
另外,袁树还任命了卢植为偏将军,任命了范隶为裨将军,成为这支军队的二三把手,也是自己的重要辅佐。
原十三太保里跟随他一起建军的还有廉达、俞畴、戴化、黄志、邓颖五人,他们全都被任命为校尉,成为军队里最主要的负责军官。
反正这支军队的主导权打一开始就被袁树牢牢掌握在手,从来不曾松开过。
至于在其他的细枝末节上,袁树也有一些特殊的任命。
比如把曹操放到了军队中下层让他成为一名屯长,同时夏侯惇也被人到了军队里做屯长。
袁树觉得曹操显然不仅仅只是屯长的材料,只要给他机会,他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至于夏侯惇,再怎么菜,也不至于连一个屯长都做不好,历练一下,等之后并州方面有什么合适他的后勤职位,再把他任命过去,让他从基层开始做起,以后当一个好的后勤官员,也不错。
除此之外,袁树还把荀攸、钟繇、张纮这三人召回到了身边。
他决定任用他们初步组成自己身边的专业参谋团队,协助自己指挥这支三万人的大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157/45126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