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袁树最喜欢斗争了
推荐阅读:凤女无双、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拿错剧本的我成了主角他对象?、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赫敏和她的傲罗教授、和降谷成为搭档后、长生鼎、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九天斩神诀、
第293章袁树最喜欢斗争了
袁逢被自幼传达的教育精神所侵扰,烦恼不堪,但是袁树自幼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所以他没有什么感觉。
有人想要对袁树灌输这种教育理念的时候,袁树基本上都是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他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遵从自己的内心,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最好,怎么做不好,他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在袁逢感到无奈的时候,袁树跑到尚书台与袁逢见了一面,告诉他,权力这东西既然有,那就不能不用,如果不用,就和没有差不多。
张俭为什么不敢对宦官呲牙裂嘴了?
还不是宦官真的满天下的追杀他吗?
这人莽归莽,但也是真的怕死,否则直接学着郭林宗之辈慷慨赴死,倒也免得让那么多庇护他的人为他而死。
咱们手上也不是没有刀,有一柄利刃就握在咱们手上,是时候该让这柄利刃派上用场了!
袁逢对此感到好奇,询问袁树这柄利刃是谁。
袁树笑着指了指司隶校尉府的方向。
“司隶校尉监察京畿之地文武百官,手握监察大全,人称卧虎,乃三独坐之一,如此威势,怎么能不拿来用呢?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段煨这个司隶校尉,是时候该出来见一见人了!”
袁逢搞明白了自家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之后,多少有些感慨。
他算是发现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搞政治的材料。
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明白、不懂,而是因为他太过与遵守规则、渴望秩序,所以从心底里不愿意打破程序正义,不希望破坏来之不易的秩序,不想让这个相对平稳的局面失去控制。
所以为其所累,办起事来束手束脚。
从根本上来说,他发现自己多少沾点老家雀的味道,能飞,但飞不了多高,无法翱翔九天,只能在低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棵枝桠,想着安安稳稳的筑个巢,不想总是经受风吹日晒。
而且,自己这这小身板也的确承受不住风吹日晒。
但是他的儿子不一样。
袁树,是一只大鹏鸟,振翅而上、翱翔九天,风吹日晒在他看来有如按摩,雷霆雨打在他看来有如洗澡,他最渴望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挑战,闻战则喜,惟恐天下不乱。
他,袁逢,只是旧时代的残党。
而他,袁树,是新时代的掌舵者、引路人、骄傲的船长。
袁树最喜欢斗争了。
而这恰恰是袁逢所不愿意、想要回避的。
如此想通了之后,袁逢只能感慨,人各有命,有些人生来就是做领袖的料子,而有些人生来只想安安稳稳,过着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这似乎是一种让他感到无奈的事实,但又有一种莫名的庆幸。
于是,袁逢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希望能把这个任务交给袁树,让袁树操作一下这件事情,去把这个困难解决掉,美其名曰——让为父看看你是否有把控全局、操持波涛的能力。
袁树暗自腹诽,觉得袁逢就是不想斗争、不敢斗争,遇事习惯性的想要妥协、息事宁人,所以才把这个事情推给了他这个当儿子的。
唉!
当爹的怎么那么不争气呢?
对付那种虫豸居然还要畏畏缩缩不敢向前,这让他怎么放心北上、把后方交给这个老爹呢?
无奈之下,袁树只能亲自上阵给老爹打样,让他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斗争。
袁树离开尚书台之后,第一时间前往了司隶校尉府,找到了当今的司隶校尉段煨。
段煨自打刘悝登基、雒阳稳定之后,就没做过什么事情,没搞过什么大新闻,安安静静,一声不吭。
连带着他手底下的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吏仿佛也像是不存在一样,往日里在雒阳的政治斗争漩涡里上下起伏的司隶校尉势力突然就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之中。
常人来看是这样的。
但是让袁树来看,则并非如此。
受限于袁逢对内部的和平主义执政策略,段煨没有主动出击,但是他也没有松懈过,没有公务的时候,他就把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吏带到了袁树设置在良庄的军事训练场,训练这一千二百部下的战斗力。
他在军事训练场内给这一千二百人定下了很多训练目标,击剑、劈砍、跳跃、弓术乃至于马术,都是他训练中都官徒吏的科目。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袁树看来,段煨显然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相比起光芒万丈的段颎,段煨为人更加低调、踏实,似乎是兄长的光芒太过于耀眼,所以段煨习惯于成为兄长背后的那个男人,默默的支持他的兄长,为他的兄长去办理一些不能公开办理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就隐身,当作自己不存在。
在袁树看来,段煨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执行者,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定位,对自己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他知道自己能办到什么,不能办到什么,所以,他习惯了隐藏于幕后。
出于自身的需求,袁树对于段煨的欣赏程度甚至还在段颎之上。
段颎的确能力极强,但是他张扬的性格与浅薄低下的政治能力是他最大的短板,而这一点,恰好弥补在了段煨身上。
于是,袁树力推段煨成为司隶校尉。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并没有错误。
段煨得知袁树上门拜访,很快便迎了出来,把袁树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给他奉上一杯蜜水,请他坐下,然后恭敬的在他面前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袁树对此非常满意。
稍稍喝了一口蜜水,滋润了一下干渴的喉咙,袁树开门见山,并不兜圈子。
“段校尉,有件事情,我需要你帮我办。”
段煨心中一喜,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唯恐袁君不言。”
这态度,真棒!
袁树越看段煨越是顺眼,便笑了笑,语气十分温和。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难事,无需钢刀见红,但是,你知道的,杀一个人,比让一个人身败名裂更加困难,尤其是当这个人名声极大的时候。”
段煨心下了然。
“是张俭吗?”
袁树笑了笑。
“为何这样说?”
段煨低声道:“这些日子属下虽然不曾入朝,却屡屡听闻张俭与袁司空之间有些不愉快,朝野之间流言蜚语不断,对袁司空似乎有所不利。”
袁树点了点头。
“段校尉果然是司隶校尉的好人选,不错,正是张俭,此人受我袁氏庇护,为了保护他,袁氏多次与宦官开战,最后才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受我袁氏大恩至此,居然摆出一副公私分明的模样,引得部分人对他称赞不已。
此等作为,实在令人不齿,袁司空为人和善,不愿意与这些党人争执太甚,但是却也不能放任他们如此厚颜无耻下去,必须要想办法收拾一下张俭,叫他不要再如此嚣张!”
段煨明白了袁树的意思,就是要把张俭给收拾一下,不过他觉得这个事情完全可以不要那么复杂。
“张俭此人,难道如此棘手,让袁司空都束手无策吗?若是如此,为何不……”
段煨竖起一根手指,在脖子上划了一道。
袁树摇了摇头。
“一来,张俭是党人领袖,对抗宦官的名人,贸然杀之,只会让人惶恐不安,不利于当下雒阳朝廷的稳定,二来,也是最主要的,袁司空与人为善,不愿如此。”
段煨明白了袁树的意思。
无外乎袁逢不想把事情搞大,不想为了一个张俭引得整个党人集团对袁氏政权产生怀疑,影响袁氏政权的根基。
只要人不死,双方至少还有表面上继续合作的可能,人要是死了,就不好说了。
只是如此一来,又该用什么办法去收拾张俭、让他老实一点呢?
段煨一时间想不出来。
但是袁树素来很愿意与部下一同解决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被袁树传达给了段煨。
“当初,张俭破坏了曹节母亲的坟墓,杀死了曹节的一些家人和朋友,被曹节痛恨,于是二次党锢之祸以后,曹节派人全天下追杀张俭,张俭则亡命奔逃,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他的名声很大,所以他逃到什么地方,都有人愿意冒着风险收留他、保护他,而曹节更是生气,于是下令凡是收留过张俭的人家全部斩杀,很多收留过他的人家都被曹节杀光了。
就算如此,张俭还是一路跑一路求人收留,一路逃到了青州,在此之前,已经有几十户人家因为他而遭到灭门,直到他被袁司空派去的人保护着带去了关中,由我藏匿他、保护他。
最初,我还挺尊敬他的,觉得他是个敢于和宦官对抗的勇士,但是现在看来,他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罢了,又要对抗宦官,又要逃跑活命,一路牵连了不知多少人为他而死,而他自己却还活得好好的。
其余党人领袖如李膺、郭泰等人,都是慷慨赴死,没有牵连其他不相关的人,唯有他一人牵连那么多人而死,实在是让人感到心痛不已,过去,没人追究,但是现在,我觉得应该要把这笔账拿出来算一算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袁逢被自幼传达的教育精神所侵扰,烦恼不堪,但是袁树自幼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所以他没有什么感觉。
有人想要对袁树灌输这种教育理念的时候,袁树基本上都是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他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遵从自己的内心,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最好,怎么做不好,他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在袁逢感到无奈的时候,袁树跑到尚书台与袁逢见了一面,告诉他,权力这东西既然有,那就不能不用,如果不用,就和没有差不多。
张俭为什么不敢对宦官呲牙裂嘴了?
还不是宦官真的满天下的追杀他吗?
这人莽归莽,但也是真的怕死,否则直接学着郭林宗之辈慷慨赴死,倒也免得让那么多庇护他的人为他而死。
咱们手上也不是没有刀,有一柄利刃就握在咱们手上,是时候该让这柄利刃派上用场了!
袁逢对此感到好奇,询问袁树这柄利刃是谁。
袁树笑着指了指司隶校尉府的方向。
“司隶校尉监察京畿之地文武百官,手握监察大全,人称卧虎,乃三独坐之一,如此威势,怎么能不拿来用呢?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段煨这个司隶校尉,是时候该出来见一见人了!”
袁逢搞明白了自家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之后,多少有些感慨。
他算是发现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搞政治的材料。
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明白、不懂,而是因为他太过与遵守规则、渴望秩序,所以从心底里不愿意打破程序正义,不希望破坏来之不易的秩序,不想让这个相对平稳的局面失去控制。
所以为其所累,办起事来束手束脚。
从根本上来说,他发现自己多少沾点老家雀的味道,能飞,但飞不了多高,无法翱翔九天,只能在低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棵枝桠,想着安安稳稳的筑个巢,不想总是经受风吹日晒。
而且,自己这这小身板也的确承受不住风吹日晒。
但是他的儿子不一样。
袁树,是一只大鹏鸟,振翅而上、翱翔九天,风吹日晒在他看来有如按摩,雷霆雨打在他看来有如洗澡,他最渴望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挑战,闻战则喜,惟恐天下不乱。
他,袁逢,只是旧时代的残党。
而他,袁树,是新时代的掌舵者、引路人、骄傲的船长。
袁树最喜欢斗争了。
而这恰恰是袁逢所不愿意、想要回避的。
如此想通了之后,袁逢只能感慨,人各有命,有些人生来就是做领袖的料子,而有些人生来只想安安稳稳,过着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这似乎是一种让他感到无奈的事实,但又有一种莫名的庆幸。
于是,袁逢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希望能把这个任务交给袁树,让袁树操作一下这件事情,去把这个困难解决掉,美其名曰——让为父看看你是否有把控全局、操持波涛的能力。
袁树暗自腹诽,觉得袁逢就是不想斗争、不敢斗争,遇事习惯性的想要妥协、息事宁人,所以才把这个事情推给了他这个当儿子的。
唉!
当爹的怎么那么不争气呢?
对付那种虫豸居然还要畏畏缩缩不敢向前,这让他怎么放心北上、把后方交给这个老爹呢?
无奈之下,袁树只能亲自上阵给老爹打样,让他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斗争。
袁树离开尚书台之后,第一时间前往了司隶校尉府,找到了当今的司隶校尉段煨。
段煨自打刘悝登基、雒阳稳定之后,就没做过什么事情,没搞过什么大新闻,安安静静,一声不吭。
连带着他手底下的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吏仿佛也像是不存在一样,往日里在雒阳的政治斗争漩涡里上下起伏的司隶校尉势力突然就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之中。
常人来看是这样的。
但是让袁树来看,则并非如此。
受限于袁逢对内部的和平主义执政策略,段煨没有主动出击,但是他也没有松懈过,没有公务的时候,他就把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吏带到了袁树设置在良庄的军事训练场,训练这一千二百部下的战斗力。
他在军事训练场内给这一千二百人定下了很多训练目标,击剑、劈砍、跳跃、弓术乃至于马术,都是他训练中都官徒吏的科目。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袁树看来,段煨显然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相比起光芒万丈的段颎,段煨为人更加低调、踏实,似乎是兄长的光芒太过于耀眼,所以段煨习惯于成为兄长背后的那个男人,默默的支持他的兄长,为他的兄长去办理一些不能公开办理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就隐身,当作自己不存在。
在袁树看来,段煨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执行者,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定位,对自己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他知道自己能办到什么,不能办到什么,所以,他习惯了隐藏于幕后。
出于自身的需求,袁树对于段煨的欣赏程度甚至还在段颎之上。
段颎的确能力极强,但是他张扬的性格与浅薄低下的政治能力是他最大的短板,而这一点,恰好弥补在了段煨身上。
于是,袁树力推段煨成为司隶校尉。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并没有错误。
段煨得知袁树上门拜访,很快便迎了出来,把袁树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给他奉上一杯蜜水,请他坐下,然后恭敬的在他面前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袁树对此非常满意。
稍稍喝了一口蜜水,滋润了一下干渴的喉咙,袁树开门见山,并不兜圈子。
“段校尉,有件事情,我需要你帮我办。”
段煨心中一喜,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唯恐袁君不言。”
这态度,真棒!
袁树越看段煨越是顺眼,便笑了笑,语气十分温和。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难事,无需钢刀见红,但是,你知道的,杀一个人,比让一个人身败名裂更加困难,尤其是当这个人名声极大的时候。”
段煨心下了然。
“是张俭吗?”
袁树笑了笑。
“为何这样说?”
段煨低声道:“这些日子属下虽然不曾入朝,却屡屡听闻张俭与袁司空之间有些不愉快,朝野之间流言蜚语不断,对袁司空似乎有所不利。”
袁树点了点头。
“段校尉果然是司隶校尉的好人选,不错,正是张俭,此人受我袁氏庇护,为了保护他,袁氏多次与宦官开战,最后才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受我袁氏大恩至此,居然摆出一副公私分明的模样,引得部分人对他称赞不已。
此等作为,实在令人不齿,袁司空为人和善,不愿意与这些党人争执太甚,但是却也不能放任他们如此厚颜无耻下去,必须要想办法收拾一下张俭,叫他不要再如此嚣张!”
段煨明白了袁树的意思,就是要把张俭给收拾一下,不过他觉得这个事情完全可以不要那么复杂。
“张俭此人,难道如此棘手,让袁司空都束手无策吗?若是如此,为何不……”
段煨竖起一根手指,在脖子上划了一道。
袁树摇了摇头。
“一来,张俭是党人领袖,对抗宦官的名人,贸然杀之,只会让人惶恐不安,不利于当下雒阳朝廷的稳定,二来,也是最主要的,袁司空与人为善,不愿如此。”
段煨明白了袁树的意思。
无外乎袁逢不想把事情搞大,不想为了一个张俭引得整个党人集团对袁氏政权产生怀疑,影响袁氏政权的根基。
只要人不死,双方至少还有表面上继续合作的可能,人要是死了,就不好说了。
只是如此一来,又该用什么办法去收拾张俭、让他老实一点呢?
段煨一时间想不出来。
但是袁树素来很愿意与部下一同解决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被袁树传达给了段煨。
“当初,张俭破坏了曹节母亲的坟墓,杀死了曹节的一些家人和朋友,被曹节痛恨,于是二次党锢之祸以后,曹节派人全天下追杀张俭,张俭则亡命奔逃,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他的名声很大,所以他逃到什么地方,都有人愿意冒着风险收留他、保护他,而曹节更是生气,于是下令凡是收留过张俭的人家全部斩杀,很多收留过他的人家都被曹节杀光了。
就算如此,张俭还是一路跑一路求人收留,一路逃到了青州,在此之前,已经有几十户人家因为他而遭到灭门,直到他被袁司空派去的人保护着带去了关中,由我藏匿他、保护他。
最初,我还挺尊敬他的,觉得他是个敢于和宦官对抗的勇士,但是现在看来,他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罢了,又要对抗宦官,又要逃跑活命,一路牵连了不知多少人为他而死,而他自己却还活得好好的。
其余党人领袖如李膺、郭泰等人,都是慷慨赴死,没有牵连其他不相关的人,唯有他一人牵连那么多人而死,实在是让人感到心痛不已,过去,没人追究,但是现在,我觉得应该要把这笔账拿出来算一算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157/45126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