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烟囱路和蜂窝煤惠及百姓
推荐阅读:全民海岛求生:我能听到万物心声、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袖手扶摇林凡陈嘉仪、最强火力、桃源渔村、出阳神、洪荒:开局抢了一个聊天群、老祖别苟了,宇宙要没了、第七传人、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
在所有参与者的努力下历时三个多月,宝船的改造进度也终于进入了尾声。
因为魏武的要求,每一艘完成改造的大船都会在测试之后交付到水师手中,让他们提前熟悉。
所以士兵们早早就开始适应蒸汽船的行驶状态,为将来东征做好了准备。
同时,改造宝船的工作量降下来之后,科技院这边也抽出了不少人力物力放在火器项目这边。
没有电量烦恼的同时人手还足,线膛燧发枪的产量简直能用恐怖来形容。
原本用手搓枪管,一天下来也就只能弄出二三十根,而且膛线的精准度还没办法保证。
但是现在,在机床的帮助下,最难的的枪管膛线一天弄出个几百根就和好玩一样,没有丝毫难度。
不过在搞定了水师的火器需求之后,火器组并没有停下来,反而继续加大力度生产武器和弹药。
这些武器主要是供给边关用来防守关外的游牧民族和北元,毕竟东征倭寇在即。
而且现在正是他们最容易犯边的时候。
每到天寒地冻之时,那些游牧民族就会南下抢物资,而如今已经是寒冬腊月的时节了。
这天,南京城气温骤降,一片片绒白的雪花从天而降,引得百姓们纷纷出门赏雪。
魏武自然也不会例外,毕竟从他来到大明,这还是他经历的第一场雪。
当即便拉着朱钰萱,两人换上一身华贵的锦帽貂裘,带着三个小丫头和无常小队就出门了。
一路上,小商贩们支楞着小摊,香扑扑的热气从摊位上飘散开来,孩童们在旁边追逐着飘落的雪花。
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真好啊!往年这个时候,路上根本看不到多少人,哪有现在这么热闹。”
正当魏武饶有兴趣的看着孩童打闹之时,却突然听到沈林颇为感慨的声音,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怎么,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吗?”
魏武说完,不仅是沈林,就连张海和其他队员也全都摇头。
看他们这个样子,魏武倒是有些好奇了,于是又开口追问了一句。
“那以前是什么样子?”
魏武问完后,沈林立刻就解释着说道
“以前这个时候,大家都往城外跑,去做过冬的准备,否则冬天会非常难熬。”
沈林说完,一旁的张海也跟着说了一句。
“是啊,往年这个时候,我也会趁着有时间,去城外捡一些木柴回家备着,过冬的时候能用上。”
“毕竟现在的冬天变得越来越冷,去年这个时候城外的破庙就冻死了不少乞丐。”
听完了两人说的过往,魏武倒是感觉越来越奇怪了,这和他看到的不一样啊。
如果去年大家都还在为过冬发愁,那今年怎么不发愁了,短短一年时间变化这么大?
就在魏武心中疑惑之时,沈林在旁边再次开口说道
“说起来,还得多亏了少爷您,才让大家能够安安稳稳的过这个冬天呢!”
闻言,魏武扭过头来,一脸懵逼的看着沈林。
“啊?多亏了我?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我做了什么?”
“啊少爷您不知道?”
沈林同样一脸懵的看着魏武,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拍脑袋说道
“是我忘了,少爷那个时候不在京城,回来之后又将精力铺全部放在科技院那边,不知道耶很正常。”
“不过今年大家能好过,确实是因为您,具体我带您看看您就知道了。”
说话间,沈林在街边来回观望了一会,然后便来到一个正在看孩童打闹的老大爷面前。
“老大爷,您家里今年暖和嘛!”
老大爷看到沈林他们这么多人,而且穿的还那么精致,一开始难免有些胆怯。
不过看到魏武他们都是一脸和善,而且又是天子脚下,心中倒也不担心了。
脸上立刻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说道
“暖和,可暖和哩!咱家里买了那个炉子,不仅能把家里弄暖和,还能烧水做饭烘衣裳,好的很呐!”
“这么冷的天不用担心娃娃会冻伤,也不担心衣服会弄湿,回家就能取暖,可以随便玩雪喽!”
说话间,老大爷的目光再次看向自己的孙儿,眼中满是宠溺的神情。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又听老大爷说炉子,魏武也大概猜到是个什么情况了。
“大爷,您说的炉子可是铁皮烟囱炉?”
魏武说完,大爷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抬手指向身后的屋檐处。
“对的,就是那个炉子!”
魏武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截金属烟囱露在外面,这会正往外散着热气。
见状,魏武微微一笑,随后又继续问道
“老大爷,那你们这炉子烧什么啊?”
“当然是蜂窝煤呀!官府卖的蜂窝煤,不仅比木柴便宜而且烧的时间还长哩!可好了!”
听到这里魏武就明白了,这是之前讨论小冰河时期的时候,说出来的应对方式。
而自己说的那些事情,老朱全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且还将其实施在百姓身上。
其实煤这个东西是真不贵,但主要是它燃烧起来有毒,所以才没办法推广给百姓使用。
但是现在,有了铁皮烟囱炉和蜂窝煤,这种情况明显就不用担心了,可以惠及百姓。
想到这里,魏武心里也是一阵开心?就在这时,老大爷再次开口说道
“说起来还要多谢长乐侯爷,这天气越来越冷,要不是他老人家,咱们老百姓也用不上这好东西。”
“往年这个时候,我老头子还得背着篓子去城外捡柴,一天捡的柴还不够一天烧。”
老人家?
听到这个称呼,魏武那张脸顿时就绷不住了,旁边的几个小丫头和沈林他们也是一脸憋笑。
毕竟眼前这个老大爷的岁数都能当他爷爷了,却称呼他老人家,换谁都会别扭!
不过别扭归别扭,能够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只可惜,这份开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匆匆赶来的王公公打断。
“长乐侯,陛下急招您入宫觐见!”
原本魏武还想问问到底是什么事,这么急着召见自己,结果还没开口王公公就说了两个字。
“倭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因为魏武的要求,每一艘完成改造的大船都会在测试之后交付到水师手中,让他们提前熟悉。
所以士兵们早早就开始适应蒸汽船的行驶状态,为将来东征做好了准备。
同时,改造宝船的工作量降下来之后,科技院这边也抽出了不少人力物力放在火器项目这边。
没有电量烦恼的同时人手还足,线膛燧发枪的产量简直能用恐怖来形容。
原本用手搓枪管,一天下来也就只能弄出二三十根,而且膛线的精准度还没办法保证。
但是现在,在机床的帮助下,最难的的枪管膛线一天弄出个几百根就和好玩一样,没有丝毫难度。
不过在搞定了水师的火器需求之后,火器组并没有停下来,反而继续加大力度生产武器和弹药。
这些武器主要是供给边关用来防守关外的游牧民族和北元,毕竟东征倭寇在即。
而且现在正是他们最容易犯边的时候。
每到天寒地冻之时,那些游牧民族就会南下抢物资,而如今已经是寒冬腊月的时节了。
这天,南京城气温骤降,一片片绒白的雪花从天而降,引得百姓们纷纷出门赏雪。
魏武自然也不会例外,毕竟从他来到大明,这还是他经历的第一场雪。
当即便拉着朱钰萱,两人换上一身华贵的锦帽貂裘,带着三个小丫头和无常小队就出门了。
一路上,小商贩们支楞着小摊,香扑扑的热气从摊位上飘散开来,孩童们在旁边追逐着飘落的雪花。
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真好啊!往年这个时候,路上根本看不到多少人,哪有现在这么热闹。”
正当魏武饶有兴趣的看着孩童打闹之时,却突然听到沈林颇为感慨的声音,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怎么,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吗?”
魏武说完,不仅是沈林,就连张海和其他队员也全都摇头。
看他们这个样子,魏武倒是有些好奇了,于是又开口追问了一句。
“那以前是什么样子?”
魏武问完后,沈林立刻就解释着说道
“以前这个时候,大家都往城外跑,去做过冬的准备,否则冬天会非常难熬。”
沈林说完,一旁的张海也跟着说了一句。
“是啊,往年这个时候,我也会趁着有时间,去城外捡一些木柴回家备着,过冬的时候能用上。”
“毕竟现在的冬天变得越来越冷,去年这个时候城外的破庙就冻死了不少乞丐。”
听完了两人说的过往,魏武倒是感觉越来越奇怪了,这和他看到的不一样啊。
如果去年大家都还在为过冬发愁,那今年怎么不发愁了,短短一年时间变化这么大?
就在魏武心中疑惑之时,沈林在旁边再次开口说道
“说起来,还得多亏了少爷您,才让大家能够安安稳稳的过这个冬天呢!”
闻言,魏武扭过头来,一脸懵逼的看着沈林。
“啊?多亏了我?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我做了什么?”
“啊少爷您不知道?”
沈林同样一脸懵的看着魏武,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拍脑袋说道
“是我忘了,少爷那个时候不在京城,回来之后又将精力铺全部放在科技院那边,不知道耶很正常。”
“不过今年大家能好过,确实是因为您,具体我带您看看您就知道了。”
说话间,沈林在街边来回观望了一会,然后便来到一个正在看孩童打闹的老大爷面前。
“老大爷,您家里今年暖和嘛!”
老大爷看到沈林他们这么多人,而且穿的还那么精致,一开始难免有些胆怯。
不过看到魏武他们都是一脸和善,而且又是天子脚下,心中倒也不担心了。
脸上立刻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说道
“暖和,可暖和哩!咱家里买了那个炉子,不仅能把家里弄暖和,还能烧水做饭烘衣裳,好的很呐!”
“这么冷的天不用担心娃娃会冻伤,也不担心衣服会弄湿,回家就能取暖,可以随便玩雪喽!”
说话间,老大爷的目光再次看向自己的孙儿,眼中满是宠溺的神情。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又听老大爷说炉子,魏武也大概猜到是个什么情况了。
“大爷,您说的炉子可是铁皮烟囱炉?”
魏武说完,大爷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抬手指向身后的屋檐处。
“对的,就是那个炉子!”
魏武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截金属烟囱露在外面,这会正往外散着热气。
见状,魏武微微一笑,随后又继续问道
“老大爷,那你们这炉子烧什么啊?”
“当然是蜂窝煤呀!官府卖的蜂窝煤,不仅比木柴便宜而且烧的时间还长哩!可好了!”
听到这里魏武就明白了,这是之前讨论小冰河时期的时候,说出来的应对方式。
而自己说的那些事情,老朱全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且还将其实施在百姓身上。
其实煤这个东西是真不贵,但主要是它燃烧起来有毒,所以才没办法推广给百姓使用。
但是现在,有了铁皮烟囱炉和蜂窝煤,这种情况明显就不用担心了,可以惠及百姓。
想到这里,魏武心里也是一阵开心?就在这时,老大爷再次开口说道
“说起来还要多谢长乐侯爷,这天气越来越冷,要不是他老人家,咱们老百姓也用不上这好东西。”
“往年这个时候,我老头子还得背着篓子去城外捡柴,一天捡的柴还不够一天烧。”
老人家?
听到这个称呼,魏武那张脸顿时就绷不住了,旁边的几个小丫头和沈林他们也是一脸憋笑。
毕竟眼前这个老大爷的岁数都能当他爷爷了,却称呼他老人家,换谁都会别扭!
不过别扭归别扭,能够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只可惜,这份开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匆匆赶来的王公公打断。
“长乐侯,陛下急招您入宫觐见!”
原本魏武还想问问到底是什么事,这么急着召见自己,结果还没开口王公公就说了两个字。
“倭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084/44622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