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专利

推荐阅读:洪荒:女圣石矶,才情艳艳掌门仙路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祭司大人略感疲惫官婿美人香凤女无双开局投资百万天骄,我靠返利成大帝!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哄她我和女战俘荒岛求生的日子

    专利!
    如今绝大部分国人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不单单是现在,再过几十年依然如此。
    直到吃了太多的亏,上了太多的当,花了太多的冤枉钱之后,人们才终于明白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讽刺的是,很多被外国人攥在手里的专利,事实上都是中国人率先发明的。
    比如老生常谈的VCD技术,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最更让国人感觉到憋屈的是那些中成药的药方,明明是老祖宗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却被小日子掌握了专利。
    甚至国内药厂想要生产的话,还要先找小日子购买专利的使用权。
    改革开放之后,像这种事更是层出不穷,小日子甚至还想掌握景德镇的烧瓷技术,只是没被他们得逞罢了。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CHINA烧瓷的时候,却发现专利技术居然被隔壁的世仇掌握,估计老祖宗都能从棺材里跳出来,狠抽不肖子孙。
    可被偷走的专利又有多少呢?
    回到这款五叶电风扇的问题上,以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技术标准,一旦外国人开始仿制,国内的企业怎么和人家比?
    同样一台电风扇,一边贴着madeinChina,另一边贴着Japan,或者USA什么的,消费者会选择哪一个?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王作先不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他明白,在制造行业这一领域,国内生产的商品还不具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李天明要是不提的话,王作先根本想不到,他也和现在绝大多数国人一样。
    认为目前国内的工业产品,根本出口不到国外。
    想赚外汇的话,还得靠手工艺品,农副产品,以及……资源矿产。
    “你说的那个……”
    “专利!”
    “对,专利,是不是说,如果我们掌握了专利,别人就没办法生产了?”
    “他们可以生产,只不过在生产之前,要先向我们购买专利的使用权,如果我们不卖的话,他们生产了就是违法。”
    李天明的解释通俗易懂,王作先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也就是说,只要不卖专利,外国人就没办法仿制。
    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在某一件商品上做到独一无二。
    这样的话,靠电风扇赚外汇,真的有可能实现。
    “这个专利要怎么拿到手呢?”
    呃……
    “应该有比我更懂的人。”
    李天明可不敢说,因为以他的生活阅历,了解专利本身就已经很不合常理了。
    要是连如何申请专利都了解的话……
    先交代一下历史问题,或者海外关系。
    真要是被调查了,李天明恐怕也扛不住几轮问询。
    到时候,没准儿把自己重生的事都给交代出来。
    人家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作先知道这小子没说实话,不过也没有深究。
    人人都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
    “我会去了解一下的,至于你刚才说的这些,出了这个门,我不提,你也不要提。”
    用不着叮嘱,李天明都明白。
    他今天已经说了很多不该说的东西,还没等离开,就已经开始后悔了。
    不过,犹豫了片刻,李天明还是把电饭煲的事简单说了一下。
    他没提自己,只说吴月华搞的发明创造。
    “这个是不是也涉及到了专利的问题。”
    “是,而且……这个专利可能……更值钱!”
    电风扇不过是扇叶形状和叶片的分布,虽然也属于知识产权,但很容易绕开。
    改变一下扇叶的角度,宽度,增加或者减少叶片的数量,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专利豁免。
    到时候连官司都不好打。
    电饭煲就不一样了,单单那个温控装置的设计就很值钱。
    只不过,现在说钱,算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
    就像现在国内很多还没有被打倒的科学家一样。
    重荣誉,轻利益。
    搞出来的发明创造,全部大大方方的共享给全世界,论文写的就差手把手的教对方怎么完成了,谁要是说利益,人家还嗤之以鼻。
    咋整?
    大环境如此,绝大多数国内的科学家还不理解什么叫做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这个东西先不要拿出来,等我搞清楚这个专利的问题再说。”
    王作先也意识到了电饭煲的价值。
    如果真的像李天明说的那样,想办法将专利拿到手,到时候,国家又能多一个赚取外汇的途径。
    李天明没再继续,更没说什么要把专利无偿献给国家的话。
    这年头,不献也是国家的。
    该说的都说了,李天明告辞离开,出了市委大院,立刻强行对刚才说的每一个字进行格式化。
    今天说的可千万不能传出去,不然的话……
    切片!
    随后,李天明又去了炼钢厂,有些要紧事,需要单独和孙福满聊聊。
    找到孙立的时候,得知孙福满去冶金局开会了,要下午才能回来。
    李天明便打算去职工宿舍看看天会。
    过完年,天会一直没回家。
    这次来海城,方艳梅特意交代了要看看天会的情况。
    李天明知道,方艳梅关心的不是天会,而是她未来的儿媳妇。
    天生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天会和天生同岁,只小了不到两个月。
    方艳梅着急天会的婚事,也很正常。
    “哥,你啥时候来的?”
    在职工宿舍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天会才回来,和他一起的,还有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姑娘。
    “我刚到没一会儿,这位是……”
    李天明已经猜到了这个姑娘的身份。
    天会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吭哧了半晌才说。
    “这是我师的女儿,苗红翠,这是……我大哥。”
    “你好,李天明!”
    苗红翠从刚才就一直在打量着李天明。
    “我听说过,大哥你还上过报纸呢。”
    纯正的东北口音。
    “天会也总提你,他的工作都是你给安排的。”
    性格倒是很开朗,李天明对这位未来弟妹的第一印象不错。
    “哥,你吃饭了吗?”
    “没呢,打算等你回来一起,你们……”
    苗红翠道:“我们也没吃呢!”
    那还等什么,李天明早就饿了。
    厂外,某国营饭店。
    李天明要了四个菜,交了钱和粮票。
    天会抢着要付钱,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和我出来,还能让你花钱。”
    李天明打量着两人,看起来关系已经确定了,就是不知道未来弟妹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没有。
    “不太好弄。”
    听李天明问起工作的事,苗红翠面露愁容,她这次过来是打着探亲的名义,和单位请了假。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见见李天会本人。
    接触了两天,彼此的印象都挺好,现在关系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调动工作的问题了。
    苗师傅找了人,李学军也搭了不少人情,可这件事还是卡住了。
    “现在厂里谁主管工作调动的事?”
    在厂内进行岗位调动还容易一点儿,苗红翠涉及到跨厂,而且还是跨地域调动,就算海城钢铁厂和鞍钢同属于冶金系统,这个事也不容易办。
    “厂革委主任,现在人事调动都是他说了算,孙副主任也没办法。”
    李学军已经找过孙福满了。
    不是没办法,而是……
    只搭人情,还不足以让孙福满在这件事情上卖力气。
    “咱们先吃饭,我正好等会儿找孙副主任有事,到时候,再探探口风。”
    李天会知道李天明有办法,而且,和孙福满的关系很近,他开口,或许比李学军更能说得上话。
    “哥,这事……就麻烦你了。”
    李天会对苗红翠特别满意,可如果工作的问题解决不了,两个人怕是也有缘无分。
    两地分居的日子,谁也不想过。
    上了年纪还好,年轻人哪能受得了。
    “先吃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a href="/kan/223651/"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061/44513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