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奎闻讯赶来

推荐阅读: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九龙乾坤诀我不是戏神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八零养崽:清冷美人被科研大佬宠上天!我伏魔圣体,老婆全是顶级妖魔综影视:这见鬼的魔法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李沐尘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141章大奎闻讯赶来
    苏木拄着拐先去了街道办。
    退伍兵回来后,首先是要去街道办办理登记手续。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手续需要办。
    可这年头,只要去了街道办,剩下的就不需要苏木自己操心了。
    为人民服务。
    可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虽然几年没见,王姨还是一眼就把苏木给认了出来。
    照样热情的不像话,话里话外都是把苏木当自家子侄看待的。
    最后依旧是委派了当年的那个小青年,现在的成熟青年李卫东,办理苏木以后的各类手续。
    “王姨,刚回来我先拾掇拾掇,过几天去家里找叔喝酒。”
    王主任安排完了正事儿后,简要的跟苏木说了一下四合院穿堂东屋和东耳房的情况。
    苏木虚心受教。
    在所有人看来,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自当最重要的事情去办。
    王姨这也是没把他当外人,才会直言不讳。
    苏木肯定不会表现无所谓,那不是浪费王姨的一番心意嘛。
    肯定是表演了一番感激涕零,当亲姨那般。
    年后赶着最后一批退伍兵政策,办理房子买断手续。
    “这也就是赶上好时候了。换做三年前,外地进京的人哪能都往楼房上安置,这地儿啊,就算有你那小兄弟占着也白搭……”
    陈大奎爸妈搬走了。
    去了当初街道办给调剂的大杂院。
    按道理陈大奎也是要搬的,可如果他搬走,那这房子就必须要腾退回到街道办。
    也就没办法给苏木留下了。
    毕竟当初是打着苏迎军的安置房腾出来的。
    现在苏迎军搬走去了山东,如果不是原主依旧住着,哪怕是换个人,也顶不了事。
    索性陈大奎就没搬。
    他是原住户,年龄也够大,占着地方也说得过去。
    倒是拖累了陈大奎自己。
    从街道办出来,苏木直接去了西城区部队大院。
    没坐公交车,也没喊停三轮,就是拄着拐,徒步而行。
    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就当重新领略京城风景,感受喜气洋洋的过年氛围吧。
    大院的房子跟街道办的处理办法完全不一样。
    分给了苏川柏,就相当于一辈子都是苏川柏的。
    即便他常驻福建军区,依旧在京城有个家。
    在外当兵打仗,哪能出现后方老窝被自己人‘端’了的龌龊事呢。
    苏木回到楼道时,也才10点多点。
    开门进屋,里面都被一层白蒙蒙的塑料布遮盖着。
    上面浮土好几层了。
    看着就比四合院的屋子里还多。
    苏木索性也就没了收拾的念头。
    现在他腿脚确实有点不方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去自个儿屋里拿了大哥留下的东厢房钥匙。
    想了一下,又把自己屋里的被褥和大哥屋里的褥子打了个包。
    即便今天点了炉子,房子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烤透,褥子多铺两层,对苏木膝盖和小腿的伤势好一点。
    依旧习惯性的打三横两竖的经典背囊。
    又去了一趟大院后勤,办理了一些手续,拿了一份物资购买证明。
    像这样的证明,街道办也给开了一个。
    拿着这份证明,可以从百货商店买日常用品当通票使用。
    而苏木是苏川柏的儿子,大院子弟身份,退伍回来也是有资格在大院后勤领一份。
    方便他去军需采购部买用品。
    还有一定的折扣。
    今时不同往日,苏木没了金手指。
    生活所需也没法变出来。
    现在兜里揣着的,也就是抚恤金+转业费,以及离开时老领导和战友们给凑的份子钱。
    多年积攒下的财富,和踏遍半个地球二十多个国家‘顺手牵羊’的物资,都随着金手指空间一起跟苏木断了联系。
    苏木坐上公交车,回去的路上,心里默默盘算着。
    这两天把屋子收拾出来,就再去晓市逛逛。
    过去的营生总要再拾起来。
    万一以后没了金手指,总也要过日子。
    何雨水这边生了变故,让他对陈雪茹那边也不是很踏实了。
    毕竟真的是好久好久断了联系。
    感情变心不至于,苏木对陈雪茹这一点还是有信心的。
    但如果对方认为自己牺牲了,不在了呢?
    没准就又另外遇到合适的人……
    都是说不准的。
    再者说,苏木也没打算就真的要完全靠女人。
    有手有脚的,过去能从零开始慢慢积攒,现在起码没有扯后腿的家人拖累,比刚穿越过来时的条件,可好得多了。
    东山再起,几个月之后,保准又是一条好汉。
    北新桥附近下了车。
    苏木直接去了对面的北新桥百货商店。
    有街道办的采购证明,苏木可以购买一套床铺被窝、两副枕巾、一套锅碗瓢盆、两个藤编暖壶……
    东西都是固定范围内的,想多加也不可能,好处是无需票,只用钱即可。
    但也是一次性的,用完就作废。
    结婚有采购证明,迁家落户有证明,离婚分家也都有相应的采购证明,只是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不同。
    等苏木从北新桥百货商店出来,两只手已经被占满了。
    背囊也厚了好几层。
    没办法,采购证明是一次性的。
    只要苏木出了这个门,票据就作废。
    逼着苏木只能一口气把上面的东西都买全了。
    送货服务那是绝对没有的。
    要不是看在苏木穿着转业的橄榄绿军装,站柜台的大姨才不会那么好脾气呢。
    八大员之首,闹着玩啊,人家傲娇着呢。
    俩网兜还要了5分钱。
    一手锅碗瓢盆,一手牙膏、牙刷、藤编的暖壶、印着大牡丹花的搪瓷盘子……
    苏木拐杖还夹在腋下,每一步都咣当咣当的。
    徒增几倍的不便。
    好不容易才挪腾回了四合院。
    刚拐过金柱大门,就看到垂花门一侧停着辆凤头儿牌平板三轮。
    眼熟。
    再看车牌:京城
    下一刻才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自己的那辆车嘛。
    “大奎,是你吗?”
    苏木站在原地喊了一声。
    然后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陈大奎熟悉的大脸盘子就出现了。
    看他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苏木觉得当初自己给他脸上咬出来的疤,都看着那么顺眼。
    就像是雕琢过似的。
    只是,陈大奎脸上的笑容,在看到苏木拄着拐的瞬间,就淡了下去。
    “哥,你,你这是咋了?”
    苏木听得出来,陈大奎的担忧是发自内心的。
    “没事,受了点伤,养一段时间就能好。”
    陈大奎不疑有他,接过苏木手里的东西,快步往院里跑。
    他是想着先去屋里把东西放下,再回来帮苏木卸下背囊。
    实际上苏木没那么脆弱。
    可也能感受到陈大奎一如既往的那份心。
    等苏木回了屋,发现屋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擦拭了一遍。
    倒是省了他再动手了。
    说实话,比昨晚秦淮茹拾掇的可仔细多了。
    昨个儿秦淮茹马马虎虎的,一点不像个当家过日子的娘们。
    擦窗台时,边边角角的灰都没顾上。
    现在,可都是干干净净的了。
    “嚯,大奎你过来多久了?我要再晚回来会儿,这屋还不得被你撮秃噜皮了呀。”
    “哪能啊,早上去粮站送货,听人说有个退伍回来的,我一猜就是你……哥,你坐着,我来,我来……”
    陈大奎一边跟苏木聊天,一边忙着拾掇苏木买回来的东西。
    锅碗瓢盆放厨房,暖壶放六斗柜上。
    “大奎,别的先不着急,跟我去我哥那边把炉子抬过来按上先。”
    苏木起身,一边掏钥匙,一边跟大奎说。
    “你坐着就行,我去拿,又不沉,没必要俩人。”
    “我又不是下肢瘫痪,要不走急路,拐杖也用不着。”
    看着苏木一瘸一拐的出了门,身后的陈大奎神色复杂,暗叹一声,赶紧追了上去。
    苏木屋的炉子计划得有两个,一个大号的钢炉子,一个普通的蜂窝煤炉子。
    大号的钢炉子按理是要放在阳台东侧墙角的。
    当时装修的时候就打了孔,留了接暖气片的位置。
    只是后来事发突然,没来得及淘换就被拐了去当兵。
    普通的蜂窝煤炉子则是搁厨房里,做饭不用柴火灶的时候用。
    现在呢,也只有暂且把大哥和嫂子家的炉子暂时搬过来用了。
    反正大哥也用不到。
    而且大哥大嫂都不是抠搜的人。
    这点小事,即便不说,也知道绝对没问题的。
    安装烟囱的时候,苏木给陈大奎打下手,递各种配件时才发现,门口阳台的玻璃竟然被修好了。
    “大奎,玻璃是你去割的?”
    “嗯,一来我就看到了,问了三大妈确定是你回来,我想着晚上住太冷,就先给你换上了一块。”
    陈大奎一边干活,一边说:“哥,屋里丢了那么多东西,找一大爷说了吗?”
    “昨个儿让二大爷和三大爷陪着开的门,大奎你最后呆在院子里是什么时候?”
    陈大奎是入了冬才暂时搬回去住的。
    因为陈国荣身体不太好,一入冬就病了,他搬回去帮着照看,熬药。
    想着是过完年打了春再回来的。
    京城的冬天来的很快,11月就很冷了。
    陈大奎12月初搬走,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
    没几天就到四九天了呢。
    “实在不行,哥你就报警。小偷小摸的事儿,老易顶多就是和稀泥……”
    陈大奎嘴里对易中海的做法挺瞧不上的感觉。
    “哦?怎么说?”
    “过去咱这院子里丢东西,甭问,指定是棒梗那小子,一大爷偏袒贾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反正最后就是不了了事。不过哥,你这个跟往常那些可不一样,被窝、铁锅,这可都值不少钱,要我说,干脆报警得了。”
    “嗯,我心里有数了。”
    安装完了炉子,陈大奎又和了泥。
    炉子内壁每次用前都要用泥巴刮一层内炉璧,既能省煤,又能抽风,防止烟雾满屋子跑。
    坐着弄炉子这事儿,交给苏木。
    陈大奎则拿了苏木刚换的煤本,骑了板车去买煤。
    苏木要给他钱,陈大奎死活不要。
    “大娘那边用不了多少,哥,真不是跟您客气,这几年赚了不少,你那份我都攒着呢。”
    陈大奎压低了声音跟苏木说道。
    苏木心里一动。
    但没有再说什么。
    倒不是贪婪陈大奎说的那笔钱,而是大娘还活着的消息,给了他触动。
    那本伽楞经夹缝的秘籍,一年左右的功夫就练了个通透。
    依着内容的循序渐进模式,后续还应该有至少两本。
    没想到李大娘经过那一次‘折腾’,现在依然健在。
    话说,这是要奔着百岁老人的方向狂奔了啊。
    陈大奎先是买回来了煤,最上等的大同块。
    耐烧,烟少。
    可也贵。
    卸了车后,又马不停蹄的问苏木要了副食本和粮本,一股脑的把所有东西都给置办了回来。
    “哥,肉铺那边太晚了,没买着好肉,明个儿我去晓市给你买些年货……”
    “大奎,明天你过来喊着我,咱一块去。”
    “成。”
    刚才拿副食本的时候,苏木就问了。
    陈大奎没跟家里说呢,听到风声就直接来了。
    晚上得给陈国荣熬药,所以没办法陪苏木吃饭。
    不过也说了后天他娘陈刘氏早回家替他,就能过来一起吃饭。
    但看今天陈大奎对苏木的做派,苏木就很欣慰。
    既然是兄弟,也就没什么客套话。
    都记在心里了。
    苏木很有底气。
    哪怕没有金手指,自己也依旧可以指点陈大奎,让他过得比现在更好。
    所以,先默默受着,再加倍回报就是了。
    有陈大奎帮衬,屋子里早早的就生了火。
    经过半个下午的炙烤,屋里逐渐恢复了热度。
    苏木都可以脱下外套了。
    天色渐黑,四合院各家也都开始忙碌起来。
    苏木也有点饿了,便去厨房开始做饭。
    新的锅碗瓢盆,陈大奎给洗了一遍。
    看似莽撞的汉子,真认真起来也蛮细腻的。
    倒是忘记问大奎感情问题了,明个儿问一嘴。
    苏木想着。
    虽然没买着肉,可也买了点白菜和胡萝卜。
    这年头,过冬也就只剩这个好买了。
    不过也会有青菜。
    都是郊区农户家自个儿种的,晓市里倒是能买到,但也要凭运气。
    现在年景比过去好多了,有钱的主儿不少。
    遇到这种新鲜蔬菜,都会抢。
    嗯,明天逛了晓市,再让大奎陪着去军需站拉两趟,这个冬天就能暖和的过去了。
    还得再置办个棉帘子挂上,不然阳台玻璃多,透风撒气的,浪费煤炭。
    昏黄的灯光下,苏木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做着明个儿的规划。
    过久了刀光剑影,伴随着血腥和子弹横飞的拼杀,终于又回来过普通人的小日子了。
    苏木突然就期待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961/43836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