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密信
推荐阅读:别这么对我、[HP]哈利与阿尔特米亚、官场:从退伍军人走上权力之路、我有一家纸扎铺、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龙王出狱,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九幽天帝、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慕少凌阮白、
教中受尊敬的弟兄、骑士团大师,谨致以问候与祷告……
【粗暴的划线】
致我的朋友、自诩虔信之人:
很高兴听闻你已经抵达天父所托之地。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共赴沙场,而今却行走稍异之途,各处一方,书信交通不便。俗世之悲欢离合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虽理念有别,但正如圣西蒙所言,“并非每座建殿者都立同一地基,然无论其石何来,支柱终是共同撑起天父在人间的居所”。
既已身处这个位置,便不可避免地承担相应责任,希望你在醉心于医学事业时,勿忘清扫祭坛与圣徽。
寻常人无法分辨信仰与信仰的象征,若首领不祷告,众人便以为神已远离、开始惧怕。修道院堂前不再回响福音时,那些由信仰带来的助力,反而会成为最沉重的累赘。
你从圣坛前走过而不划圣徽,开口便是机理而非圣灵,这不是小事。
失去其灵魂的教团、不受信众眷顾的修道院,那又与城堡里盘踞了一伙佣兵有什么区别呢?
我写下这些不是要求你真心皈依于主——那是你与至高无上意志间的私人事宜——但你一举一动的影响,会因身份被放大,并最终反馈至己身,如空谷回音形影相随。
能获得教授一职的没有蠢人,自然应该知道怎么选择。要是运作得当,身份带来的便利会远超想象,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点。
雷蒙德修士是可靠的助手人选,你应该多听从他的意见。
公务上的话到此为止,说教多了惹人生厌。我特地将其放在信前,以免你看完想要的内容就直接跳过,白费笔墨。
谈信仰之外,是你来信时提到的事。
尽管有些麻烦,且过程曲折,我还是在一位乐于助人的专业人士帮助指导下,接触了部分不连贯资料。
近期恰逢职务调动,忙中抽空整理拖延了好些日子,希望没有太晚。
按照惯例,我们查阅了保存在敦灵的教区档案。得感谢这次职务调动,否则借阅这些职权之外的东西还得费一番功夫。
必须坦言,即使从一位非文书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普里耶尔领、乃至整个维斯特敏北方山地教区的相关文献保存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
成分复杂、支离破碎的文献来源各不相同,看起来未经整理,没有一份记录能详尽地为我们展示其往昔全貌。
尤其是听说这片穷困教区曾盛产经学水平突出、擅长文辞考据的人物后,对其印象难免产生割裂感。
而这种割裂感在深入查阅后变得更为严重。
有些被递交至敦灵的文书页面新旧材质有别,应该大篇幅重写过部分内容。由于有当时修道院院长的印玺和亲签,没有引起质疑。
而来自于当地教堂个人、由修道院代为递交的卷册上则有不少刮去修改痕迹。要仅是一两本如此,倒是可以用原主人书写粗心解释,但放在一起看的话,比例就有些高了。
你知道的,自那些经历后,人多少会对语焉不详的过往持警惕态度。正因为此,我们更仔细地对照了文献,发现其中残缺远超预想。
连教区重要决策、高层人事任免的记录都存在空档。到二十余年前修道院废弃时,更是杳无音信,包括院长在内的人员既没有回到敦灵回报,也没有调往别处任职。
可以确认的是,敦灵从未发出过让他们离开的命令,或表达过任何类似含义的暗示。
有理由怀疑是谁刻意抹去了记录,目的可想而知。
非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从这批人查起,这样的人数没法瞒过一路上所有耳目、毫无痕迹地凭空蒸发,甚至还可能利用身份,在途经的教堂借住或要求什么其它的便利。
二十多年的时间确实很长,不过你大可以试试。毕竟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像雪地上刨食的棕熊一样显眼。
关于修道院,我所能找到的就只有这些了。不过除此之外,倒还有些不确定是否相关的内容附上。
这都得益于我找到的“专业人士”,一位精修纹章学的修士。
他在查阅过程中顺道丰富了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我许诺的报酬之一。当然,他也履行承诺,分享了所有猜想。
我们都并非专精此道的人,所以仅在此大致概述结论。
简而言之,尝试捋清教区内各个家族纹章关系后,会发现其图案演化相当缓慢且高度保守单调。
这通常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的,交通不便使得远距离交通相当困难,一般都在小范围内互相通婚。山多地少的情况使得有开发价值的土地很有限,家族不愿给次子分割领地。
因此纹章的组合和延伸变体极少,往往维持在几个相邻较近、联系紧密的家族间。
按理来说,这也会导致纹章样式的地方特色极强、被地形分割的不同区域间差异极大。
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不同地区的家族纹章里存在着大量共同元素,甚至相隔极远、从未有通婚的地区,也会带有相似特征,包括金红为主的色调、同源的家训箴言、不分区或仅二分的构图,以及一些相似图案。
这种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于偶然的巧合或风格模仿,在历史学者的角度上,他们会将其视作重要证据:说明该地可能曾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拥有开散各处的支脉旁系和大量延续其图案的附庸。
据专业人士所言,这是能支持其攻读更高学位的巨大发现,此前从未听说有个存在于此的没落大家族。
当他还在翻阅更多更深资料、为学位奋斗时,我提笔写下了这封信件,愿它及时抵达你的手中,给予警示或启发。
至于这些消息具体有什么意义,只能由你自己思考定夺了。
于圣母大教堂,岁末衰微之际。
次审判官神父格林向你问好。
……
……
“就这?格林不会随便抓了个查文献的苦力来应付我吧?”克拉夫特扫完内容,点燃信纸,在火舌即将卷上手指的前一刻松开,任灰烬被窗口的夜风卷走。
“还不如看看库普给我带回来了什么土特产。”
作者被奇怪的病毒袭击,更新延迟了。
(*/ω\
ps:顺便推一下群友的书《隐秘超凡从虚无灵界开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a href="/kan/116449/"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粗暴的划线】
致我的朋友、自诩虔信之人:
很高兴听闻你已经抵达天父所托之地。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共赴沙场,而今却行走稍异之途,各处一方,书信交通不便。俗世之悲欢离合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虽理念有别,但正如圣西蒙所言,“并非每座建殿者都立同一地基,然无论其石何来,支柱终是共同撑起天父在人间的居所”。
既已身处这个位置,便不可避免地承担相应责任,希望你在醉心于医学事业时,勿忘清扫祭坛与圣徽。
寻常人无法分辨信仰与信仰的象征,若首领不祷告,众人便以为神已远离、开始惧怕。修道院堂前不再回响福音时,那些由信仰带来的助力,反而会成为最沉重的累赘。
你从圣坛前走过而不划圣徽,开口便是机理而非圣灵,这不是小事。
失去其灵魂的教团、不受信众眷顾的修道院,那又与城堡里盘踞了一伙佣兵有什么区别呢?
我写下这些不是要求你真心皈依于主——那是你与至高无上意志间的私人事宜——但你一举一动的影响,会因身份被放大,并最终反馈至己身,如空谷回音形影相随。
能获得教授一职的没有蠢人,自然应该知道怎么选择。要是运作得当,身份带来的便利会远超想象,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点。
雷蒙德修士是可靠的助手人选,你应该多听从他的意见。
公务上的话到此为止,说教多了惹人生厌。我特地将其放在信前,以免你看完想要的内容就直接跳过,白费笔墨。
谈信仰之外,是你来信时提到的事。
尽管有些麻烦,且过程曲折,我还是在一位乐于助人的专业人士帮助指导下,接触了部分不连贯资料。
近期恰逢职务调动,忙中抽空整理拖延了好些日子,希望没有太晚。
按照惯例,我们查阅了保存在敦灵的教区档案。得感谢这次职务调动,否则借阅这些职权之外的东西还得费一番功夫。
必须坦言,即使从一位非文书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普里耶尔领、乃至整个维斯特敏北方山地教区的相关文献保存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
成分复杂、支离破碎的文献来源各不相同,看起来未经整理,没有一份记录能详尽地为我们展示其往昔全貌。
尤其是听说这片穷困教区曾盛产经学水平突出、擅长文辞考据的人物后,对其印象难免产生割裂感。
而这种割裂感在深入查阅后变得更为严重。
有些被递交至敦灵的文书页面新旧材质有别,应该大篇幅重写过部分内容。由于有当时修道院院长的印玺和亲签,没有引起质疑。
而来自于当地教堂个人、由修道院代为递交的卷册上则有不少刮去修改痕迹。要仅是一两本如此,倒是可以用原主人书写粗心解释,但放在一起看的话,比例就有些高了。
你知道的,自那些经历后,人多少会对语焉不详的过往持警惕态度。正因为此,我们更仔细地对照了文献,发现其中残缺远超预想。
连教区重要决策、高层人事任免的记录都存在空档。到二十余年前修道院废弃时,更是杳无音信,包括院长在内的人员既没有回到敦灵回报,也没有调往别处任职。
可以确认的是,敦灵从未发出过让他们离开的命令,或表达过任何类似含义的暗示。
有理由怀疑是谁刻意抹去了记录,目的可想而知。
非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从这批人查起,这样的人数没法瞒过一路上所有耳目、毫无痕迹地凭空蒸发,甚至还可能利用身份,在途经的教堂借住或要求什么其它的便利。
二十多年的时间确实很长,不过你大可以试试。毕竟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像雪地上刨食的棕熊一样显眼。
关于修道院,我所能找到的就只有这些了。不过除此之外,倒还有些不确定是否相关的内容附上。
这都得益于我找到的“专业人士”,一位精修纹章学的修士。
他在查阅过程中顺道丰富了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我许诺的报酬之一。当然,他也履行承诺,分享了所有猜想。
我们都并非专精此道的人,所以仅在此大致概述结论。
简而言之,尝试捋清教区内各个家族纹章关系后,会发现其图案演化相当缓慢且高度保守单调。
这通常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的,交通不便使得远距离交通相当困难,一般都在小范围内互相通婚。山多地少的情况使得有开发价值的土地很有限,家族不愿给次子分割领地。
因此纹章的组合和延伸变体极少,往往维持在几个相邻较近、联系紧密的家族间。
按理来说,这也会导致纹章样式的地方特色极强、被地形分割的不同区域间差异极大。
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不同地区的家族纹章里存在着大量共同元素,甚至相隔极远、从未有通婚的地区,也会带有相似特征,包括金红为主的色调、同源的家训箴言、不分区或仅二分的构图,以及一些相似图案。
这种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于偶然的巧合或风格模仿,在历史学者的角度上,他们会将其视作重要证据:说明该地可能曾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拥有开散各处的支脉旁系和大量延续其图案的附庸。
据专业人士所言,这是能支持其攻读更高学位的巨大发现,此前从未听说有个存在于此的没落大家族。
当他还在翻阅更多更深资料、为学位奋斗时,我提笔写下了这封信件,愿它及时抵达你的手中,给予警示或启发。
至于这些消息具体有什么意义,只能由你自己思考定夺了。
于圣母大教堂,岁末衰微之际。
次审判官神父格林向你问好。
……
……
“就这?格林不会随便抓了个查文献的苦力来应付我吧?”克拉夫特扫完内容,点燃信纸,在火舌即将卷上手指的前一刻松开,任灰烬被窗口的夜风卷走。
“还不如看看库普给我带回来了什么土特产。”
作者被奇怪的病毒袭击,更新延迟了。
(*/ω\
ps:顺便推一下群友的书《隐秘超凡从虚无灵界开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a href="/kan/116449/"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908/43631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