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元璋,也不是每个大臣都是陈寒
推荐阅读: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盘龙神剑、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我和女战俘荒岛求生的日子、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失常、寒门枭婿、无限轮回,我用刀斩破诸天万界、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第681章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元璋,也不是每个大臣都是陈寒
朱标听完朱元璋的话之后还是有点不相信,要是真那么容易就能让那些文官放开手脚的话,就不至于陈寒要花那么多的心思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那帮文官现在一个个都好像在提防着什么。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现在的陈寒也好,朱标也罢,其实都是不信任的。
如果这些人能够真的相信自己推行的政策的话,陈寒就不至于花那么多精力去跟他们斗争。
朱元璋看到朱标脸上的表情之后就说道:“你看你这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文官之所以不相信我和还有猴崽子,因为猴崽子把孔家都给掀翻了,那是他们的丰碑啊,现在没了,自然不可能对陈寒有什么好感。
“还有就是现在时兴的改革变法说到底是损害他们的利益。
“他们能对陈寒现在相对客气都是因为看在你的面子上,但有一点是我和猴崽子都不具备的,就是你跟那些官员天然的亲近感。”
朱标现在更加的迷惑了。
说实话他对于这个话是不怎么相信的,因为在班里三大案子的时候他掺和的也不少。
别人都觉得他这个当太子爷的很仁慈,但是只要是亲近之人就能知道,其实他要是狠起来的话也是非常的难搞的。
不少的官员之所以觉得朱标是一个很仁慈的太子爷,主要是跟水对比。
如果跟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对比的话那肯定是仁慈的。
因为历史上能跟朱元璋一样残酷的皇帝也是少的。
他之所以如此残酷主要是因为元朝的很多恶习在影响官员的行政,让官员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废物,甚至导致很多当官的完全不想做事。
因为在很多的人眼中要是做事的话,那肯定是做的多错的多。
甚至在很多的当官的眼中如果现在的自己,成为了别人关注的点的话,很容易就成为出头的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想做事。
越是不想做事天下的事情就越多,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是恶性循环。
如果不是因为每三年都有考绩要求的话,他们可能更加不想做事。
而如今陈寒到来之后才有了后世张居正的改革,使用考成法。
为的就是让这些官员没办法偷懒。
让官员们自觉起来。
这个办法的确是有用的,但朱标很明白这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不能让这些官员真正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迟早这件事情将会成为所有人的拖累。
毕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元璋,也不是每个大臣的都是陈寒这种拼命三郎,迟早有天一天他们能遇到那种偷懒的。
只要有那种偷懒的人出现那将会迎来灾难。
所以陈寒现在在拼命的打补丁,就是希望将来的大明王朝靠的是制度建设管理官员,而不是靠这一个好皇帝或者一个强权大臣来管理天下。
如果仅仅靠着这两样的话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不管是对于朝廷来说还是对于天下的百姓们来说,都是这样的。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朱标还是有点担心的。
朱元璋看到了他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就是想的太多,你总觉得现在的官员因为臣服于你爹咱,或者臣服于陈寒这个人所以才如此。
“而将来一旦你爹我走了……”
朱标听到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再次板起脸来,“爹,我跟您说过很多遍您不要说这种丧气话。”
朱元璋却不胜其烦道:“你爹我也跟你们说过很多遍,这种事不是你我不去说不去想就不会发生,而是必定会发生。我们何苦为了一定会发生的事争执。难道你说你爹长命百岁,你爹我就能活到一百岁了?”
朱标被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从陈寒来了之后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很多变化。
首先是对天下的事情不太关心了,只想着好好的休息,把一切政务都丢给自己,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休养生息。
说起来这条理由倒是能说得过去,因为这么多年来自己的父亲好像没有真正的休息过。
即便是过年也只是在过年的当天休息一天,剩余时间倒是拼命的处理政务。
而陈寒到来之后却明确指出。
很多事如果没有您的批阅的话,其实非常的顺利。
反倒是被您看了之后很多人的发言就成为了笑柄。
陈寒说过,很尊重老爷子您在天下闯荡之时,所带来的经验,所以您觉您能看透所有的事。
可是陈寒有时候也会说一句。
事情都会发生变化的。
不管是人还是事情,时间将会改变一切。
如果人永远都能获得比任何人都远的目光的话,那这个人就不是人而是神。
而这世界上没有神仙。
所以陈寒就断定其实战争和很平时期的治理是不同的,也正因为这个不同才导致了朱元璋很多时候也得慢慢的适应。
而等他适应的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不愿意发生的事,就比如很多官员在他适应全天下的时候,已经开始按照曾经的元朝旧制,不断的滑坡。
就比如现在他们不就是利用了这么一条开始大肆贪污,然后就被朱元璋给整顿了一番。
而朱标毕竟是没有这样的手段,因为他不能用那样的手段。
那些手段统统来自于父亲。
“你跟那些文官之所以共同的话题,是因为你曾经跟着宋濂打好了底子。有这一点那些文官就会高看你一等,甚至愿意跟你妥协。
“因为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
说到这里老爷子的脸色更加的自信,甚至他居然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毕竟以前爷俩想要交流,通常是老爷子去东宫寻找,却发现朱标早就到周边去视察了。
所以父子两个即便都住在皇宫里面,居然很少能够碰到面。
很多历史电视剧里面都在说,太子爷一直都陪伴在皇帝身边许学习。
其实这就误会了古代,电视剧是为了增加冲突和张力。
但是事实上,自从从父亲手里过了棒之后,他就一直以天下为己任。
所以就导致父子两个人其实一直很少见面,也导致了他们两个有的时候缺少一些交流缺少一些像父子两个应该有的一些交流,导致两个人有的时候也有一些间隔。现在陈寒来了之后给了父子两个很多交流的机会。
这并不是说陈寒在从中牵线搭桥,而是因为陈寒到来之后给了父子两个人很多空闲的时间,陈寒所设立的内阁制度,让父子两个人可以从繁忙的事务当中抽身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两个人能够有时间在这里聊聊天,能够有的时候可以去问一问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能够有的时候也考虑一下自己跟对方之间有些什么样的不同看法。
之前复制两个一直都比较的主观,首先来讲朱标一直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将父亲的那些残酷的刑罚都给柔和一些。
朱元璋呢,一直都觉得自己对于朱标的培养还不够,一直都觉得朱标现在这个样子需要不断的去约束,不断的去灌输自己的理念,不断的让朱标可以接受自己的想法,不断的让朱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成长起来就像老百姓的父亲去培养儿子一样。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农民思想,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应该要这样去培养儿子,应该要那样去让儿子觉得可以,应该要这样让儿子可以慢慢的接受。
可是老爷子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朱标,可不是之前的朱标,现在的朱标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就因为陈寒到来之后给他说的那些东西。
因为朱标曾经没有想过说自己可能会中途就病逝,甚至走在老爷子前面所以他就没有想过要快速的从老爷子手上把权利给接收过来,然后自己来主导。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如今的大明王朝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如今的大明王朝向着别的地方向去了。
如今的大明王朝可以说已经在另外一个角度上面慢慢的走到了更远的地方,自己如果还是按照之前那种办法去做的话,那可想而知,自己将要面临的就不再仅仅只是守成之君应该要做的那些。
到时候自己要面临的就是要怎样开拓一个新的世界,要怎样才能够让全天下老百姓都跟着自己的心思一起走。
现在他想要的可就是要如何才能够开拓一个新的世界,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老爷子看到了他的那个表情之后就跟他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与那些官员打成一片,真的想要让他们听你的话,很简单的一点,必须要做到。”
老爷子一说这个话那么朱标很惊喜,其实他一直都想要这么干,他一直都想要听一听老爷子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想的,一直都想要听一听,如果自己真的可以跟着陈寒一起要怎样才能够让那些官员既听自己的话又能够约束他们?
因为陈寒一直都在说现在的大明王朝,其实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大的,主要的问题就在于那些官员在老爷子的手上受到的那些创伤,要怎么样慢慢的给他们弥补过来。
这些创伤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老爷子之前用的那些方法,对于现在的大明王朝的官员来讲,就是一剂非常很辣的毒刺。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不管是官员也好,还是老百姓们也罢,早已就形成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要怎样让那些官员们听话,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官员要怎样才能够跟着自己一起做事,可是官员们想的是你,千万不可以再搞出一些大案子来,要不然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跟你一条心。
尤其是现在老爷子早就已经把那些官员的心给伤了,或者说那些官员也把老爷子的心给伤了,双方之间早已经形成了犄角之势,互相盯着,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听你说话。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一想到这些问题,其实伤害还是挺头疼的,所以听到老爷子这么说,他立刻就打起精神来,“爹您说,我一定听着。”
朱元璋于是说道:“就像猴崽子说的那样,其实一切都是利益问题,之前你爹我之所以没有把那些官员给治理好,没有让他们心服口服就在于你爹我一直没有让利出去。”
当老爷子这么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朱标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这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也不需要去多说什么问题,甚至在这个问题上面,其实大家伙都明白的,如今再重复一下就没什么意思了。
老爷子难道我会不知道这些东西吗?其实他也知道,于是他笑道:“当然这是老生常谈。这些问题肯定你早已经跟猴崽子议论过了,所以没有意义,但是如今咱要说的可就不是这些东西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什么地方,其实连猴崽子自己也没有弄清楚。”
老爷子说这种话,那一下子就让朱标很感兴趣了。
连陈寒都没有听过的一些东西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问道:“爹您快点说到底是什么?”
其实朱标作为太子殿下,同时现在也是在建国一直都在想着要怎么做一番大事业,即便他在背后默默的支撑着陈寒去改革变法,即便他在很多的官员眼里边现在也依旧在做着一些大事,但他心里面其实多多少少是有些不服气的。
毕竟这一切其实拿主意的都是陈寒,他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没有办法做得了主,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的政策都是由陈寒制定,然后他拍板。
但作为一个即将登基的皇帝,他想要的可绝不仅仅只是这些,甚至可以说他要的是很多很多,他要的是自己全盘掌握,这也是好胜心在作怪。
其实朱标和朱元璋是一类人,他们都有极强的权力欲望,都想着要怎样才能够把所有权力都拢在自己的手上,然后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a href="/kan/168708/"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朱标听完朱元璋的话之后还是有点不相信,要是真那么容易就能让那些文官放开手脚的话,就不至于陈寒要花那么多的心思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那帮文官现在一个个都好像在提防着什么。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现在的陈寒也好,朱标也罢,其实都是不信任的。
如果这些人能够真的相信自己推行的政策的话,陈寒就不至于花那么多精力去跟他们斗争。
朱元璋看到朱标脸上的表情之后就说道:“你看你这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文官之所以不相信我和还有猴崽子,因为猴崽子把孔家都给掀翻了,那是他们的丰碑啊,现在没了,自然不可能对陈寒有什么好感。
“还有就是现在时兴的改革变法说到底是损害他们的利益。
“他们能对陈寒现在相对客气都是因为看在你的面子上,但有一点是我和猴崽子都不具备的,就是你跟那些官员天然的亲近感。”
朱标现在更加的迷惑了。
说实话他对于这个话是不怎么相信的,因为在班里三大案子的时候他掺和的也不少。
别人都觉得他这个当太子爷的很仁慈,但是只要是亲近之人就能知道,其实他要是狠起来的话也是非常的难搞的。
不少的官员之所以觉得朱标是一个很仁慈的太子爷,主要是跟水对比。
如果跟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对比的话那肯定是仁慈的。
因为历史上能跟朱元璋一样残酷的皇帝也是少的。
他之所以如此残酷主要是因为元朝的很多恶习在影响官员的行政,让官员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废物,甚至导致很多当官的完全不想做事。
因为在很多的人眼中要是做事的话,那肯定是做的多错的多。
甚至在很多的当官的眼中如果现在的自己,成为了别人关注的点的话,很容易就成为出头的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想做事。
越是不想做事天下的事情就越多,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是恶性循环。
如果不是因为每三年都有考绩要求的话,他们可能更加不想做事。
而如今陈寒到来之后才有了后世张居正的改革,使用考成法。
为的就是让这些官员没办法偷懒。
让官员们自觉起来。
这个办法的确是有用的,但朱标很明白这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不能让这些官员真正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迟早这件事情将会成为所有人的拖累。
毕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元璋,也不是每个大臣的都是陈寒这种拼命三郎,迟早有天一天他们能遇到那种偷懒的。
只要有那种偷懒的人出现那将会迎来灾难。
所以陈寒现在在拼命的打补丁,就是希望将来的大明王朝靠的是制度建设管理官员,而不是靠这一个好皇帝或者一个强权大臣来管理天下。
如果仅仅靠着这两样的话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不管是对于朝廷来说还是对于天下的百姓们来说,都是这样的。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朱标还是有点担心的。
朱元璋看到了他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就是想的太多,你总觉得现在的官员因为臣服于你爹咱,或者臣服于陈寒这个人所以才如此。
“而将来一旦你爹我走了……”
朱标听到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再次板起脸来,“爹,我跟您说过很多遍您不要说这种丧气话。”
朱元璋却不胜其烦道:“你爹我也跟你们说过很多遍,这种事不是你我不去说不去想就不会发生,而是必定会发生。我们何苦为了一定会发生的事争执。难道你说你爹长命百岁,你爹我就能活到一百岁了?”
朱标被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从陈寒来了之后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很多变化。
首先是对天下的事情不太关心了,只想着好好的休息,把一切政务都丢给自己,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休养生息。
说起来这条理由倒是能说得过去,因为这么多年来自己的父亲好像没有真正的休息过。
即便是过年也只是在过年的当天休息一天,剩余时间倒是拼命的处理政务。
而陈寒到来之后却明确指出。
很多事如果没有您的批阅的话,其实非常的顺利。
反倒是被您看了之后很多人的发言就成为了笑柄。
陈寒说过,很尊重老爷子您在天下闯荡之时,所带来的经验,所以您觉您能看透所有的事。
可是陈寒有时候也会说一句。
事情都会发生变化的。
不管是人还是事情,时间将会改变一切。
如果人永远都能获得比任何人都远的目光的话,那这个人就不是人而是神。
而这世界上没有神仙。
所以陈寒就断定其实战争和很平时期的治理是不同的,也正因为这个不同才导致了朱元璋很多时候也得慢慢的适应。
而等他适应的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不愿意发生的事,就比如很多官员在他适应全天下的时候,已经开始按照曾经的元朝旧制,不断的滑坡。
就比如现在他们不就是利用了这么一条开始大肆贪污,然后就被朱元璋给整顿了一番。
而朱标毕竟是没有这样的手段,因为他不能用那样的手段。
那些手段统统来自于父亲。
“你跟那些文官之所以共同的话题,是因为你曾经跟着宋濂打好了底子。有这一点那些文官就会高看你一等,甚至愿意跟你妥协。
“因为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
说到这里老爷子的脸色更加的自信,甚至他居然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毕竟以前爷俩想要交流,通常是老爷子去东宫寻找,却发现朱标早就到周边去视察了。
所以父子两个即便都住在皇宫里面,居然很少能够碰到面。
很多历史电视剧里面都在说,太子爷一直都陪伴在皇帝身边许学习。
其实这就误会了古代,电视剧是为了增加冲突和张力。
但是事实上,自从从父亲手里过了棒之后,他就一直以天下为己任。
所以就导致父子两个人其实一直很少见面,也导致了他们两个有的时候缺少一些交流缺少一些像父子两个应该有的一些交流,导致两个人有的时候也有一些间隔。现在陈寒来了之后给了父子两个很多交流的机会。
这并不是说陈寒在从中牵线搭桥,而是因为陈寒到来之后给了父子两个人很多空闲的时间,陈寒所设立的内阁制度,让父子两个人可以从繁忙的事务当中抽身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两个人能够有时间在这里聊聊天,能够有的时候可以去问一问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能够有的时候也考虑一下自己跟对方之间有些什么样的不同看法。
之前复制两个一直都比较的主观,首先来讲朱标一直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将父亲的那些残酷的刑罚都给柔和一些。
朱元璋呢,一直都觉得自己对于朱标的培养还不够,一直都觉得朱标现在这个样子需要不断的去约束,不断的去灌输自己的理念,不断的让朱标可以接受自己的想法,不断的让朱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成长起来就像老百姓的父亲去培养儿子一样。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农民思想,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应该要这样去培养儿子,应该要那样去让儿子觉得可以,应该要这样让儿子可以慢慢的接受。
可是老爷子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朱标,可不是之前的朱标,现在的朱标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就因为陈寒到来之后给他说的那些东西。
因为朱标曾经没有想过说自己可能会中途就病逝,甚至走在老爷子前面所以他就没有想过要快速的从老爷子手上把权利给接收过来,然后自己来主导。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如今的大明王朝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如今的大明王朝向着别的地方向去了。
如今的大明王朝可以说已经在另外一个角度上面慢慢的走到了更远的地方,自己如果还是按照之前那种办法去做的话,那可想而知,自己将要面临的就不再仅仅只是守成之君应该要做的那些。
到时候自己要面临的就是要怎样开拓一个新的世界,要怎样才能够让全天下老百姓都跟着自己的心思一起走。
现在他想要的可就是要如何才能够开拓一个新的世界,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老爷子看到了他的那个表情之后就跟他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与那些官员打成一片,真的想要让他们听你的话,很简单的一点,必须要做到。”
老爷子一说这个话那么朱标很惊喜,其实他一直都想要这么干,他一直都想要听一听老爷子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想的,一直都想要听一听,如果自己真的可以跟着陈寒一起要怎样才能够让那些官员既听自己的话又能够约束他们?
因为陈寒一直都在说现在的大明王朝,其实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大的,主要的问题就在于那些官员在老爷子的手上受到的那些创伤,要怎么样慢慢的给他们弥补过来。
这些创伤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老爷子之前用的那些方法,对于现在的大明王朝的官员来讲,就是一剂非常很辣的毒刺。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不管是官员也好,还是老百姓们也罢,早已就形成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要怎样让那些官员们听话,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官员要怎样才能够跟着自己一起做事,可是官员们想的是你,千万不可以再搞出一些大案子来,要不然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跟你一条心。
尤其是现在老爷子早就已经把那些官员的心给伤了,或者说那些官员也把老爷子的心给伤了,双方之间早已经形成了犄角之势,互相盯着,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听你说话。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一想到这些问题,其实伤害还是挺头疼的,所以听到老爷子这么说,他立刻就打起精神来,“爹您说,我一定听着。”
朱元璋于是说道:“就像猴崽子说的那样,其实一切都是利益问题,之前你爹我之所以没有把那些官员给治理好,没有让他们心服口服就在于你爹我一直没有让利出去。”
当老爷子这么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朱标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这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也不需要去多说什么问题,甚至在这个问题上面,其实大家伙都明白的,如今再重复一下就没什么意思了。
老爷子难道我会不知道这些东西吗?其实他也知道,于是他笑道:“当然这是老生常谈。这些问题肯定你早已经跟猴崽子议论过了,所以没有意义,但是如今咱要说的可就不是这些东西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什么地方,其实连猴崽子自己也没有弄清楚。”
老爷子说这种话,那一下子就让朱标很感兴趣了。
连陈寒都没有听过的一些东西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问道:“爹您快点说到底是什么?”
其实朱标作为太子殿下,同时现在也是在建国一直都在想着要怎么做一番大事业,即便他在背后默默的支撑着陈寒去改革变法,即便他在很多的官员眼里边现在也依旧在做着一些大事,但他心里面其实多多少少是有些不服气的。
毕竟这一切其实拿主意的都是陈寒,他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没有办法做得了主,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的政策都是由陈寒制定,然后他拍板。
但作为一个即将登基的皇帝,他想要的可绝不仅仅只是这些,甚至可以说他要的是很多很多,他要的是自己全盘掌握,这也是好胜心在作怪。
其实朱标和朱元璋是一类人,他们都有极强的权力欲望,都想着要怎样才能够把所有权力都拢在自己的手上,然后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a href="/kan/168708/"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73/44147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