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680章 一个武将的破坏力,是几百一个文官贪污都不能比拟

第680章 一个武将的破坏力,是几百一个文官贪污都不能比拟

推荐阅读:贪恋你的盛夏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词条觉醒:从采药开始修行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离婚出国后,总裁妻子疯了风流艳医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第一天骄

    第680章一个武将的破坏力,是几百一个文官贪污都不能比拟
    当然这种办法其实是很鸡贼的,有不少的外国友人来到了大明做生意之后发现了收了很多税之后都一个个咬牙切齿,不都说中原的人一向是热情好客吗?
    怎么现在做生意这么精了,比我们这些从外面来的人还要精明,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说这些话的人当然是不理解,为什么陈寒一定要这么干陈寒这么干的确是会让人觉得大明王朝现在不如之前所传言的那样,都是为了做生意,或者说都是为了搞关系,把生意看的不是很重,而是把情谊看得很重,但是陈寒这边是反过来的。
    因为陈寒始终知道要想让大明王朝的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要想让他们一个个的都为自己的改革变化,竖起大拇指,那就必须得有了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而现在陈寒让那些个海外的洋人来到了大明王朝做买卖之后,的确是让老百姓们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因为陈寒做生意,绝对不会让老百姓们跟着吃瓜落,又或者在边上看着。
    为了让老百姓们也能够挣上这份钱,为了让老百姓们也能在这一次跟着发财陈寒想到了办法也是非常的绝,首先他规定老百姓们的生意,只要年收入不超过十两银子的,根本就不需要交税。
    另外一个就是像之前的城管那样,专门的成立了一支城市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名称虽然现在好像还没有定下来,但是已经开始有人执行,首先就是在市面上进行清洁。
    以前的老百姓哪里听说过还有人雇人去上街上打扫卫生的,同样的他们也没有听说过在路面上不能拉屎撒尿的,居然还看到了有些公厕在慢慢的建立。
    那些卖粪水的也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了。
    以前他们都是连接叫喊让城里的那些人把恭桶,也就是夜香拿出来然后收购。
    现在就不需要有个地点的地方让他们去收那些夜香,而且还是跟朝廷做生意。
    古代的大城市的管理其实也是很乱的,到处拉屎撒尿的现象也是非常的普遍,就像郭德纲的相声里边说过一句话,直到民国的时候,同仁堂面前的那一块大广场上面居然也有人每天晚上去那里拉屎撒尿。
    但是同仁堂从来都不会把,那些广场上的粪便尿水之类的当做很肮脏的东西,反而是觉得是同仁堂的财源。
    当然呢,是不同的观念了,等到了开始建公共厕所的时候,老百姓们也都放嘴大骂,说什么大街上都不让拉屎了,还有没有王法?跟现在是相反的。
    而如今大明王朝开始执行这种观念之后,老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习惯了,到处拉屎撒尿,哪个犄角旮旯都是屎尿屁的臭味。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古代的中国,就连法国那种所谓的浪漫之都,那所谓的香水之都时尚之都曾经那也是,不仅仅是曾经,包括现在也是屎尿屁乱倒的地方。
    甚至很多人都说香水之所以发明就是为了掩盖身上的尿骚味和屎臭味。
    而且高跟鞋当时也是给男人穿的,因为穿了高跟鞋之后在大街上行走就能少踩一点屎。
    或许这些传闻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了当年那种情况之下,拉屎撒尿到处都是是一样的,可是现在陈寒却给了一个新的规定,那就是大街上不允许拉屎撒尿拉屎撒尿必须得集中去公共厕所,大街小巷,尤其是那些沿海地区的地方,一定要有新的规定。
    这一方面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别让那些做买卖的人到了沿海地区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屎尿,到处都是臭气熏天。
    另外一个就是最重要的防止传染病发生。
    据后世的研究,其实大部分的传染病都是通过这几样东西传染的,第一个就是排泄物,排泄物不仅包括屎尿。同样的还有呕吐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有非常多的细菌。
    还有就是血液传染。
    当然陈寒觉得屎尿和排泄物之类的传染是最严重的,为什么鼠疫一发生几乎是全程揭秘到处死人。就是因为通过排泄物到空气传染这些通通都能够让这些细菌滋生。
    而大明如果在沿海地区有了大量的商贸,那么人来人往,你不知道谁有传染病,所以必须得要建立一个非常严肃的,并且非常严密的防疫措施。
    把屎尿这些东西通通都给管住,就能够大量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尤其是从海外过来的那些人,虽说他们能够活下来,必然身体很健康,可能没有什么病,可是要知道本来大明王朝是处于一个半封闭状态,没有接触过外人,然后那些从海外过来的洋人身上所携带的病菌一旦进入到了大明,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一些传染病的发生。
    人的身体菌群是有固定的,一旦外来的菌群进入之后可能就会破坏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就会生病,生病就会传染,一旦传染可能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又或者说本来对这种细菌没有抵抗力。后来之后就会使之成为超级细菌,到时候必然产生巨大的传染病。
    所以陈寒采取这些东西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传染病发生,同样的陈寒也结合了很多后世人说的大明。又或者说古代这些王朝之所以没有办法,大面积的发展工业或者大面积生产力的提高,就在于这些基本的基础医疗没有做到位。
    现在陈寒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又或者包括现在的应天府京城也设立了这样的措施,所以说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面可能会花费掉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定要慢慢投入,要不然的话将来必然引起巨大的影响。
    而且陈寒这么干,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防止疫情发生,同样的也让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使老百姓们将来不至于发生太多的病,也得到了许多人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陈寒雇佣的那些打扫厕所的也好,打扫街面的也好,甚至在街面上成立了防止疫情发生的那些个民间大夫也好,其实都给了很高的工资。
    这样一来,老百姓们即便是没有做买卖,可是也享受到了这些好处。
    因为这些工资是从哪来的,就是从海外洋人进入到大明做买卖收的这两道。税收这些税通通都用在了这些地方,老百姓们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好处,毕竟增加了他们赚钱的途径。
    当然也有一些很聪明的人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大街小巷都去过,所以他们对本地的情况很理解,有的时候有些个海外洋商场要去做买卖,通过他们也能够更快地找到。
    甚至陈寒还从不少的锦衣卫传过来的消息,发现有不少的聪明人开始学海外的语言。
    老百姓们通过给海外商人带入,也能够赚一笔,所以这就是全方位的一个发展,陈寒绝不仅仅只是让商业变得更加的繁荣,同样的也要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这些好处,这才能激发大家伙对于商业的认可。
    终于陈寒的这些成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现在沿海地区对于陈寒的改革变法的抵触心理反而是越来越少,因为他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好处。
    任何一项改革变化,如果没办法让老百姓们从中获得好处,没有办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那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改革变法那都会成为空中泡影。
    所以现在的陈寒得到了这么多理解之后汇总过来的消息,让如今的朱标也对此有了很大的信心,虽说他和朱元璋一样都觉得。如今大明王朝既然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今后陈寒的那些预言可能就没有办法验证。
    可是陈寒现在做的这些事恰恰说明了陈寒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绝不仅仅只是通过六百多年的积累得知了今后会发生的事。
    简简单单的做一个像巫师一样的预测未来的人。
    而是通过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自己的经验,把大明王朝本身不可能发生的改革变法用在了实践上面,并且取得了如此良好的成果。
    所以陈寒现在其实得到了父子,两个人非常多的支持,这也让朱标现在有了一定的信心,可能这就是朱标现在有些迷茫,但是又有些欣慰的原因所在。
    他迷茫的是今后的父亲要是真的过去了,那么大明王朝就得一个人扛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去做。
    就像陈寒说的那样,本来你在历史当中是不应该会出现的,本来你是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的。
    可是现在既然我来了,我改变了历史,我改变了你的命运,我让大明王朝今后有一个更加贤德的君王,那您可能就真的要承受许多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替你分担,即便作为女婿的我从未来过来,可是我所知道的,我所认知的可能都不如你。
    除了我对未来的知识的了解,其他的还真就不是您这样的一个政治家的对手。
    其实当陈寒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的时候,对于朱标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强的一记。镇定剂,因为没有人知道,其实他在听到了陈寒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多么的兴奋。
    朱元璋看到朱标的表情就说道“老大你是咱一手培养起来的,你的能耐咱知道,你的担忧咱也知道,咱的确百年之后大明天下都得你一力承担,但你现在可要比你爹我有更多的优势。”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么说就愣了一下:“爹,您别开玩笑了,您一手创建大明您的威望无人能比您一句话下去没有人敢反对,不不管文武皆在你一人手中,我有什么呢?
    “您一句话下去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可是您儿子我没有跟着您创建大明,就在威望这一块就引入了您不少。”
    朱标这么说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正如朱标说的那样,自己创建大明有了先天优势,但是作为太子殿下的他其实还没有,但是朱元璋眼神一下就严肃了起来。
    “你有你爹身上所没有的仁慈,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比的。”朱标刚想说仁慈算什么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说了:“你爹我因为出身缘故,我从来对那些官员没有任何相信。我对他们非常厌恶。
    “而你不一样,”说到这里,老住咽了咽口水:“当年即便是刘伯温、李善长、宋濂这样的文官在咱们面前也不敢高声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咱们不信任他们。”
    刘伯温李善长宋濂几乎都是大明开创之时真正的文官之手,尤其是刘伯温李善长一个擅长。在前方先谋献策,一个擅长在后方筹集粮草组织大军,这两个文官可以说是辅助自己父亲创建大明的最大功臣之一。
    而宋濂虽然并没有在文字武功上面对大明有建设,可是他在后方将大量的皇子皇孙都给培养了起来。
    可是今天父亲居然说即便是这三个人,在自己父亲面前也并不能够取得什么优势,甚至还依旧被怀疑。
    刘伯温的下场甚至还比较好的是病逝。可是李善长却因为他的长袖善舞,却因为他对于权利有些看不透,又或者说他有点留恋以至于跟着胡惟庸的案子,差点被干掉。
    或许。老人家感觉到了自己大受将至害怕李善长这样的人物,可能会像当年的司马懿一样发动高平陵之变。
    毕竟当年的司马懿也是七八十岁的高龄发动的政变,而他李善长也活到了这个岁数,那当然是要防备一下的。
    也幸好陈寒到来,才让李善长避免了历史上的遭遇。
    接着朱元璋又说道,“可是你不一样,你跟那些文官至少还有一层师生情谊,他们至少在明面上还尊重你,还愿意听你的,这就是你比你爹我要强的地方。
    “你爹对文官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说治理天下,武将是不行的,一个武将的破坏力,是几百一个文官贪污都不能比拟。”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7.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73/44147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