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宣扬大明威胁论就是为了垄断!
推荐阅读:九星神龙诀、不败战神杨辰、别这么对我、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老子是最强皇帝、妙手大仙医、婚内越轨!我招惹了顶级军阀大佬、大帝老爹给太多,系统不服已黑化、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第一秘书、
第476章宣扬大明威胁论就是为了垄断!
在陈寒和太子殿下的一系列的政策之下。
如今的中南半岛,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真正成为了大明的粮仓。
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但是却非常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开出了,非常高的,令人没有办法拒绝的条件让他们欣然接受。
就比如农民。
自古以来这些当农民的,不管是在中南半岛还是在大明王朝。
其实过的日子都挺苦的。
而现在大明王朝能够给他们一个机会。
让他们也可以完全过上曾经不敢想象的日子。
那是一种多么大的恩德。
于是在中南半岛上,如今的大明王朝,可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即便有很多的官员在宣传大明王朝是有威胁的。
可是很多百姓却不愿意再听了。
比如说在安南,一开始有很多的官员其实都在反对和大明王朝合作。
因为那些官员都觉得自己有见识。
很明白再这样搞下去的话。
他们的国家一定会沦为大明王朝的粮仓。
今后主动权都会在大明王朝手上。
根本不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有很多的官员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就比如说宰相,他在大街上被直接撞死这件事情,就是国王让人去做的。
可为什么国王要把一个看上去为国为民的官员给弄死?
其实国王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昏君。
他很明白现在的国家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不是这种打嘴炮的人,总觉得大病王朝有威胁。
如今摆在他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百姓生活的并不富裕,然后有各种矛盾。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给了老百姓们一条活路。
什么活路呢?
可以让老百姓们种田就能够获得大把的机会。
而这个国王在今后的日子里边,尤其是在一年之中,可以发现大明王朝现在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威胁。
也没有觉得一定会让他们付出所谓的沉重的代价。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让更多的百姓有了一条活路。
老百姓和大明王朝合作,给了老百姓们真正解决危机的办法。
曾经他这個当国王的是一个当军队统帅出身,所以他并不知道怎么去治理国家。
也正因为有这块短板,现在有很多的官员,有很多的百姓都反对他。
但是这一切因为大明王朝的出现之后,问题迎刃而解,解决了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明王朝帮他们解决了种田的老百姓。
只要种田,只要有农产品出口,就能够获得比在国内的价格多出两到三倍。
而且拿到的大明宝钞可以在港口城市,也就是现在的贸易集中在买到更多便宜的东西。
安南国内的大量商人,依靠着贸易集中中转站获得了大量的从大明来的货物。
这些货物便宜而且实用。
虽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很多同样的物品,但是由于物美价廉,老百姓们能拿到的好的东西越多,他们可以发展其他的东西可以互补。
并不是一味的被掠夺,而是交换。
这就是大明与其他的掠夺者不一样的地方。
大明看中的并不是他们所谓的资源。
并不是他们所谓的一定的市场。
而是在于他们的粮食。
现在他们这个市场根本不值得大明王朝去注意。
因为大明王朝自己的科技也没有发展到,一定可以掠夺他们的资源的程度。
安南这个地方的资源是什么资源?
可能会是二战的时候的所谓橡胶石油。
可是现在大明王朝完全没有办法用得上这些东西。
除非大明王朝的科技一下子进步了很多,才需要从他们这里掠夺这些化学能源。
但现在大明王朝显然还不到这种程度,就只能利用这里的农业资源,比如粮食比如农产品。
而这些东西只能依靠老百姓们去种植。
不能直接单方面就从他们的地下挖出来。
所以大明王朝要做的就是建设中南半岛。
就是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让中南半岛的百姓替大明王朝种粮食,然后获得宝钞。
获得宝钞之后,大明王朝那边通过他们的原材料加工成更多商品转卖给他们,也是一种变相的扶持。
因为他们的技术还不够到位。
大明王朝的技术已经更加先进,这是另外一种合作。
等到大明王朝真的需要这些化学能源的时候,已经是几百年之后。
所以现在的安南百姓将大明王朝视作救世主。
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因为大明王朝,的确是给了他们一条新的活路。
甚至连国王都这么认为。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次朝堂会议上面,当有官员提出这个问题来的时候,安南国王就知道如何去反驳这些人。
而非常巧合的是,这一次夏元吉由于要到新征服的三弗齐和满者伯夷国。去当总督。
所以他路过安南的时候,就被安南的国王盛情的招待。
毕竟说不定今后大明王朝的中南半岛总督,就会变成夏元吉。
于是为了给这位未来的总督大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阴印像。
安南国王立刻是将他邀请到了朝廷。
而这个时候刚好碰上了一次相当于外交事件一样的辩论。
有些个老牌的地主、大财阀的代理人在朝堂上面开始宣扬大明威胁论。
其实在夏元吉来中南半岛的路上,他就已经知道中南半岛上有些国家会发生这些事情。
作为改革变法的左膀右臂。
作为陈寒的得力助手和好友。
很多人都知道夏元吉在与陈寒的改革变法的路上面,一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
中南半岛上的那些一个国家的老百姓也好,大臣也罢。
其实对于夏元吉的名字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夏元吉的作为,其实他们知道的还挺少。
只知道这个夏元吉与大明那位鼎鼎大明的国公爷,是坚定的盟友。
是一起搞改革变法的元老。
所以当然大家都尊重夏元吉。
而夏元吉这一次来也是为了宣扬一下,他治理三弗齐和满者伯夷国的一些政策。
相当于给中南半岛上很多国家吃一颗定心丸。
告诉他们自己来,绝不是单纯的为了让中南半岛上这些国家害怕畏惧的。
朝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几位大臣跳出来。
先是说了一下如今安南国内的情况。
虽说他们承认安南的老百姓,由于大明王朝的这几项政策变得越发积极主动。
可以与大明王朝合作,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但是他们却也表示了一些担心。
比如如今大明王朝大肆的采购粮食。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做粮食买卖的人得到了实惠。
但是对于朝廷来讲。
一旦今后遇到了一些什么灾难灾情之类的。
安南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安南整个国家连一点粮食储备都没有,一旦遇上了危机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其实说的都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真的有这种危机的话,肯定得顾着着自己的国民。
所以他们说的是激情澎湃。
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
即便之前有人强调过这个问题,然后被他们的国王给弄死,他们也没有退缩。
因为他们很明白。
如果这一次退缩了的话,自己礼让了这一步。
今后大明王朝那种贸易就会越发的深入。
以后他们想要活下来就越来越难。
之前也说过,为什么这些个权贵能够凌驾于百姓之上。
是因为权贵用权力和金钱阶层达成了交易。
这些权贵之所以要在朝堂上面反驳很多的政策。
并不是为了老百姓,即便他们打着的口号是,我是为了老百姓着想。
他们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着想。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让朝廷退一步,然后他们的利益依旧可以得到保证,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这些人站出来就是为了能够保住他们的饭碗。
其实为何这些人要站出来呢,他们原本拥有着比更多老百姓更有利的条件。
这些人有更多的金钱,有更多的资本,有更多的人脉资源。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收购粮食,然后与大明王朝做买卖。
可为什么他们不去这么做呢?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他们做的都是无本买卖。
如果自己真的去和老百姓商量,把他们的粮食收购回来,然后卖给大明王朝。
即便可以挣一些钱,但是对于之前他们做的那些买卖来讲,那真的是小儿科。
因为他们做的是权力寻租的买卖,不是做真正的金钱买卖。
不是像一般的商人那样去购买粮食卖出去,中间赚个差价。
利用一个信息差,去做利润差的生意。
而是什么?
而是我这边知道朝廷的走向,然后我让我后边的那些个有钱阶层提前去布局,然后赚这种权力信息差的巨大差额。
甚至我利用朝廷的法律漏洞,来帮助我背后的有钱阶层免除赋税,大把大把的挣钱。
这可比买卖人做买卖要多的多的利润。
可是他们真的想要做这笔买卖的话,他们就必须得要满足背后有钱人的一些个利益诉求。
有钱人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逼迫朝廷作出让步,把老百姓排除在与大明王朝做买卖的行列当中,由我们来收购这些粮食卖给大明王朝。
同时由我们来决定粮食价格是多少。
比如现在的大明王朝,虽然提高了三到五倍的收购价格来收购他们安南国内的粮食。
但说到底价格还是比较低。
因为安南国内的粮食产量相对较多,价格相对较低。
对于大明王朝来讲提高三到五倍,依旧是一个比较便宜的收购价格。
尤其是用宝钞来收购粮食之时,显得大明宝钞的购买力更强。
于是这些有钱阶层就提出了一个设想。
如果粮食收购由我们垄断,那么价格就由我们来定。
本来安南国内粮食收购价格在两到三文钱一斤,提高三到五倍也就最多十五分钱一斤左右。
这个价格加上大明是大宗采购,价格还可以谈。
所以价格其实定在了十文钱左右。
这样的价格,虽然要比大明国内的粮价还要高不少。
但是大明现在有钱买得起。
因为有这种价格优势,才吸引了更多的民间百姓和民间小商贩愿意贩卖给大明王朝。
但是对于这些个与权力勾结的大地主阶层来讲,这样的利润还是太低。
他们想的是垄断了国内的粮食价格之后,把国内粮价提高到十文钱一斤。
这样一来,大明你就必须得给我按照二十五问钱一斤来收购。
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才会更大。
同时相当于他们垄断了安南的粮食价格两头赚钱。
一头是赚国内的钱,一头是赚大明王朝的钱。
但这种要求如果直白的说出来的话,不仅国王不可能同意。
就连很多官员都不可能会同意。
因为一旦国内的粮价被这些个垄断商给炒起来的话,大家不用活了。
所以这些个权贵阶层们,就想到了曲线救国的办法。
首先是大力宣扬大明威胁论。
让所有百姓和官员知道,大明王朝购买这些粮食就是为了今后对付安南国。
就是为了在你发生了灾情之时,可以以粮食作为威胁,举国出兵直接吞并掉安南国。
这种阴谋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市场。
但是现在还需要国王的点头同意。
如果得到了国王的点头同意的话,那大家今后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
他们完全可以出台一项律法。
为了杜绝国内粮食大量出口,导致国内应付灾荒的能力减弱,我们规定与大明王朝做粮食买卖的就只有那几家。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几个大财团掌控粮食价格的谈判权。
以后你大明王朝想要从我们安南国进口粮食,可以,和我们谈,价格我们说了算。
这就是他们想到的流氓手段。
所以他们现在打着爱国的旗号,游说国王,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设想来做。
但这一次可是遇上了夏元吉。
夏元吉原本就是经济学家。
听完了这些人的陈述之后,尤其是夏元吉在大命王朝那种体量的政治格局当中,待了这么多年,又天赋异禀。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个官员撅起屁股来,夏元吉就知道他们要拉什么屎。
背后想要干什么,其实一目了然。
道貌岸然的说着,我是为了百姓,我是为了我们的国家。
其实背地里还是利益的分配。
看到了和大明王朝做买卖有太多的利益可以赚,他们就想搞垄断,就想把老百姓排除在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在陈寒和太子殿下的一系列的政策之下。
如今的中南半岛,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真正成为了大明的粮仓。
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但是却非常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开出了,非常高的,令人没有办法拒绝的条件让他们欣然接受。
就比如农民。
自古以来这些当农民的,不管是在中南半岛还是在大明王朝。
其实过的日子都挺苦的。
而现在大明王朝能够给他们一个机会。
让他们也可以完全过上曾经不敢想象的日子。
那是一种多么大的恩德。
于是在中南半岛上,如今的大明王朝,可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即便有很多的官员在宣传大明王朝是有威胁的。
可是很多百姓却不愿意再听了。
比如说在安南,一开始有很多的官员其实都在反对和大明王朝合作。
因为那些官员都觉得自己有见识。
很明白再这样搞下去的话。
他们的国家一定会沦为大明王朝的粮仓。
今后主动权都会在大明王朝手上。
根本不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有很多的官员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就比如说宰相,他在大街上被直接撞死这件事情,就是国王让人去做的。
可为什么国王要把一个看上去为国为民的官员给弄死?
其实国王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昏君。
他很明白现在的国家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不是这种打嘴炮的人,总觉得大病王朝有威胁。
如今摆在他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百姓生活的并不富裕,然后有各种矛盾。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给了老百姓们一条活路。
什么活路呢?
可以让老百姓们种田就能够获得大把的机会。
而这个国王在今后的日子里边,尤其是在一年之中,可以发现大明王朝现在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威胁。
也没有觉得一定会让他们付出所谓的沉重的代价。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让更多的百姓有了一条活路。
老百姓和大明王朝合作,给了老百姓们真正解决危机的办法。
曾经他这個当国王的是一个当军队统帅出身,所以他并不知道怎么去治理国家。
也正因为有这块短板,现在有很多的官员,有很多的百姓都反对他。
但是这一切因为大明王朝的出现之后,问题迎刃而解,解决了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明王朝帮他们解决了种田的老百姓。
只要种田,只要有农产品出口,就能够获得比在国内的价格多出两到三倍。
而且拿到的大明宝钞可以在港口城市,也就是现在的贸易集中在买到更多便宜的东西。
安南国内的大量商人,依靠着贸易集中中转站获得了大量的从大明来的货物。
这些货物便宜而且实用。
虽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很多同样的物品,但是由于物美价廉,老百姓们能拿到的好的东西越多,他们可以发展其他的东西可以互补。
并不是一味的被掠夺,而是交换。
这就是大明与其他的掠夺者不一样的地方。
大明看中的并不是他们所谓的资源。
并不是他们所谓的一定的市场。
而是在于他们的粮食。
现在他们这个市场根本不值得大明王朝去注意。
因为大明王朝自己的科技也没有发展到,一定可以掠夺他们的资源的程度。
安南这个地方的资源是什么资源?
可能会是二战的时候的所谓橡胶石油。
可是现在大明王朝完全没有办法用得上这些东西。
除非大明王朝的科技一下子进步了很多,才需要从他们这里掠夺这些化学能源。
但现在大明王朝显然还不到这种程度,就只能利用这里的农业资源,比如粮食比如农产品。
而这些东西只能依靠老百姓们去种植。
不能直接单方面就从他们的地下挖出来。
所以大明王朝要做的就是建设中南半岛。
就是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让中南半岛的百姓替大明王朝种粮食,然后获得宝钞。
获得宝钞之后,大明王朝那边通过他们的原材料加工成更多商品转卖给他们,也是一种变相的扶持。
因为他们的技术还不够到位。
大明王朝的技术已经更加先进,这是另外一种合作。
等到大明王朝真的需要这些化学能源的时候,已经是几百年之后。
所以现在的安南百姓将大明王朝视作救世主。
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因为大明王朝,的确是给了他们一条新的活路。
甚至连国王都这么认为。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次朝堂会议上面,当有官员提出这个问题来的时候,安南国王就知道如何去反驳这些人。
而非常巧合的是,这一次夏元吉由于要到新征服的三弗齐和满者伯夷国。去当总督。
所以他路过安南的时候,就被安南的国王盛情的招待。
毕竟说不定今后大明王朝的中南半岛总督,就会变成夏元吉。
于是为了给这位未来的总督大人,留下一个非常好的阴印像。
安南国王立刻是将他邀请到了朝廷。
而这个时候刚好碰上了一次相当于外交事件一样的辩论。
有些个老牌的地主、大财阀的代理人在朝堂上面开始宣扬大明威胁论。
其实在夏元吉来中南半岛的路上,他就已经知道中南半岛上有些国家会发生这些事情。
作为改革变法的左膀右臂。
作为陈寒的得力助手和好友。
很多人都知道夏元吉在与陈寒的改革变法的路上面,一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
中南半岛上的那些一个国家的老百姓也好,大臣也罢。
其实对于夏元吉的名字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夏元吉的作为,其实他们知道的还挺少。
只知道这个夏元吉与大明那位鼎鼎大明的国公爷,是坚定的盟友。
是一起搞改革变法的元老。
所以当然大家都尊重夏元吉。
而夏元吉这一次来也是为了宣扬一下,他治理三弗齐和满者伯夷国的一些政策。
相当于给中南半岛上很多国家吃一颗定心丸。
告诉他们自己来,绝不是单纯的为了让中南半岛上这些国家害怕畏惧的。
朝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几位大臣跳出来。
先是说了一下如今安南国内的情况。
虽说他们承认安南的老百姓,由于大明王朝的这几项政策变得越发积极主动。
可以与大明王朝合作,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但是他们却也表示了一些担心。
比如如今大明王朝大肆的采购粮食。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做粮食买卖的人得到了实惠。
但是对于朝廷来讲。
一旦今后遇到了一些什么灾难灾情之类的。
安南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安南整个国家连一点粮食储备都没有,一旦遇上了危机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其实说的都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真的有这种危机的话,肯定得顾着着自己的国民。
所以他们说的是激情澎湃。
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
即便之前有人强调过这个问题,然后被他们的国王给弄死,他们也没有退缩。
因为他们很明白。
如果这一次退缩了的话,自己礼让了这一步。
今后大明王朝那种贸易就会越发的深入。
以后他们想要活下来就越来越难。
之前也说过,为什么这些个权贵能够凌驾于百姓之上。
是因为权贵用权力和金钱阶层达成了交易。
这些权贵之所以要在朝堂上面反驳很多的政策。
并不是为了老百姓,即便他们打着的口号是,我是为了老百姓着想。
他们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着想。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让朝廷退一步,然后他们的利益依旧可以得到保证,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这些人站出来就是为了能够保住他们的饭碗。
其实为何这些人要站出来呢,他们原本拥有着比更多老百姓更有利的条件。
这些人有更多的金钱,有更多的资本,有更多的人脉资源。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收购粮食,然后与大明王朝做买卖。
可为什么他们不去这么做呢?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他们做的都是无本买卖。
如果自己真的去和老百姓商量,把他们的粮食收购回来,然后卖给大明王朝。
即便可以挣一些钱,但是对于之前他们做的那些买卖来讲,那真的是小儿科。
因为他们做的是权力寻租的买卖,不是做真正的金钱买卖。
不是像一般的商人那样去购买粮食卖出去,中间赚个差价。
利用一个信息差,去做利润差的生意。
而是什么?
而是我这边知道朝廷的走向,然后我让我后边的那些个有钱阶层提前去布局,然后赚这种权力信息差的巨大差额。
甚至我利用朝廷的法律漏洞,来帮助我背后的有钱阶层免除赋税,大把大把的挣钱。
这可比买卖人做买卖要多的多的利润。
可是他们真的想要做这笔买卖的话,他们就必须得要满足背后有钱人的一些个利益诉求。
有钱人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逼迫朝廷作出让步,把老百姓排除在与大明王朝做买卖的行列当中,由我们来收购这些粮食卖给大明王朝。
同时由我们来决定粮食价格是多少。
比如现在的大明王朝,虽然提高了三到五倍的收购价格来收购他们安南国内的粮食。
但说到底价格还是比较低。
因为安南国内的粮食产量相对较多,价格相对较低。
对于大明王朝来讲提高三到五倍,依旧是一个比较便宜的收购价格。
尤其是用宝钞来收购粮食之时,显得大明宝钞的购买力更强。
于是这些有钱阶层就提出了一个设想。
如果粮食收购由我们垄断,那么价格就由我们来定。
本来安南国内粮食收购价格在两到三文钱一斤,提高三到五倍也就最多十五分钱一斤左右。
这个价格加上大明是大宗采购,价格还可以谈。
所以价格其实定在了十文钱左右。
这样的价格,虽然要比大明国内的粮价还要高不少。
但是大明现在有钱买得起。
因为有这种价格优势,才吸引了更多的民间百姓和民间小商贩愿意贩卖给大明王朝。
但是对于这些个与权力勾结的大地主阶层来讲,这样的利润还是太低。
他们想的是垄断了国内的粮食价格之后,把国内粮价提高到十文钱一斤。
这样一来,大明你就必须得给我按照二十五问钱一斤来收购。
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才会更大。
同时相当于他们垄断了安南的粮食价格两头赚钱。
一头是赚国内的钱,一头是赚大明王朝的钱。
但这种要求如果直白的说出来的话,不仅国王不可能同意。
就连很多官员都不可能会同意。
因为一旦国内的粮价被这些个垄断商给炒起来的话,大家不用活了。
所以这些个权贵阶层们,就想到了曲线救国的办法。
首先是大力宣扬大明威胁论。
让所有百姓和官员知道,大明王朝购买这些粮食就是为了今后对付安南国。
就是为了在你发生了灾情之时,可以以粮食作为威胁,举国出兵直接吞并掉安南国。
这种阴谋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市场。
但是现在还需要国王的点头同意。
如果得到了国王的点头同意的话,那大家今后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
他们完全可以出台一项律法。
为了杜绝国内粮食大量出口,导致国内应付灾荒的能力减弱,我们规定与大明王朝做粮食买卖的就只有那几家。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几个大财团掌控粮食价格的谈判权。
以后你大明王朝想要从我们安南国进口粮食,可以,和我们谈,价格我们说了算。
这就是他们想到的流氓手段。
所以他们现在打着爱国的旗号,游说国王,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设想来做。
但这一次可是遇上了夏元吉。
夏元吉原本就是经济学家。
听完了这些人的陈述之后,尤其是夏元吉在大命王朝那种体量的政治格局当中,待了这么多年,又天赋异禀。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个官员撅起屁股来,夏元吉就知道他们要拉什么屎。
背后想要干什么,其实一目了然。
道貌岸然的说着,我是为了百姓,我是为了我们的国家。
其实背地里还是利益的分配。
看到了和大明王朝做买卖有太多的利益可以赚,他们就想搞垄断,就想把老百姓排除在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73/4341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