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招财童子,进宝郎君,章说有符。

推荐阅读:聚宝仙盆凡人仙镜风流村事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官声之巅峰权力谁教他这么修仙的?离婚出国后,总裁妻子疯了词条觉醒:从采药开始修行

    两人顺着朱笔抬头望去。
    一个背着包袱的少年,正眉眼带笑的望着两人。
    “这...”
    两人迟疑了一下,少年一拍脑门,道:
    “哦,对了,还需要纸墨。”
    他伸手在背后的包袱中摸索了一番,从中取出了墨块和一方砚台。
    但是那纸却让少年发了愁。
    他思索了一番,左右看了看。
    在书生和摊主诧异的目光中,躲到墙角处,在包袱里面摸索了半天,从里面扯出了一块方形的绸缎。
    少年抹了抹头上的汗,将绸缎放在面摊的桌子上,长舒了一口气道:
    “还好我这包袱是双层了,不然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纸。”
    那摊主看到一把绸缎抓在手里,团吧团吧塞回到少年怀中,小声道:
    “赶紧收好,你这才刚进城,要被人看到盯上了,就麻烦了。”
    少年孤身一人,连包袱的裡面都是绸缎做的,这让城中的那些地痞流氓看到了,可不得了。
    少年正要说话,摊主却是不由分说,把盖着面的白布拿起,铺在了桌子上。
    那书生看着眼前的场面,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刚要说话,就听到少年反驳道:
    “白底黑字,哪有做招牌的样子,还是用这个吧,只要你我不说,谁知道这是我的。”
    “再说,写快点不就行了,麻烦掌柜的打些水来。”
    言罢,便不由分说将绸缎铺在了桌子上。
    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引起了旁边几个食客的注意,纷纷转头望来。
    还好都是老食客,倒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即便如此,摊主还是上前一步,借助打水的功夫,挡住桌子上的那条缎子。
    少年也不客气,拿起墨块便在砚台上研了墨,边研边道:
    “先生,还请动笔。”
    那书生也是聪明人,知道拖的越久,越是容易生出事端。
    便不再客气,伸手拿起来桌子上的朱笔。
    朱笔入手,书生顿觉浑身神清气爽,连头脑都清明了不少,待仔细体会,却又没发现任何异样。
    他心中一动,拿着朱笔详细观察了起来,
    那朱笔外表无甚奇异之处,看起来只是寻常竹子所成。
    但入手细腻,挥持之间毫无滞感,让人产生了一种无论何所书何物,都能一笔挥就之感。
    锋颖之处,更是不知为何物所成,细如蛛丝,却又柔中带刚。
    笔杆之上,还有两双眼睛图案,想是制笔之人留下的印记。
    书生不知印记代表的是何方名家,心中却是明白。
    只此一笔,在行家眼中就价值连城!
    他抬头向少年望去,却看到少年毫无防备的正在低头研墨。
    书生看着手中朱笔,眉头微皱,此等文房之宝随身携带,还不知珍惜,这又是哪家子弟?
    他有心劝诫,但话到嘴边,却想起了近日遭遇,硬生生的将话憋了回去。
    书生叹息一声,转口问道:
    “敢问这笔是何方名家所制?”
    正在研墨的少年闻言抬起头来,对着他手中的朱笔抬了抬下巴道:
    “四目老翁,那笔杆上有印记。”
    少年正是陈年,他一身便服打扮,头发被幻术变回了黑色。
    而这书生,正是他此来丹阳府的目的之一。
    那个见微知著、来丹阳府寻求粮价疯涨的缘由,酩酊大醉之时,还不忘糟糠之妻的张姓书生。
    张书生闻言有些诧异,开口问道:
    “四目老翁?好奇怪的名字,不知是何方名家?”
    陈年一边研墨,一边笑道:
    “四目老翁,说起来也是我家老祖宗,只是在此地界名声不显,知晓之人不过二三。”
    张书生注视着手中朱笔,言语之间有些萧瑟的说道:
    “令祖如此名家,知晓之人竟也不过二三。明珠蒙尘,莫过如此。”
    陈年随手往砚台之上加了一点水,开口说道:
    “不过是些许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百年之后,不过是黄土一抔。”
    “我家老祖宗所作所为,从来不是为了这些。先生又何必放在心上?”
    张书生微微一怔,眼前少年的话似乎意有所指。
    他抬眼看去,却发现陈年连头都没有抬。
    张书生轻呵了一声,似自嘲自己有些过于敏感。
    那日陈年走后,他中途醒转过一次。
    因为心中绝望无了顾忌,酒后失言嘲笑了几个裤裆濡湿的士子。
    待到彻底醒转,却发现城中形势大变,粮价回转,他心生欢喜,却因酒后失言被众多士子排挤。
    连那带他去酒楼参加文会的李兄,都刻意疏远了他。
    他虽不屑与之为伍,但终究是书生意气,心中多少有些在意。
    今日乍听陈年言语之间,似有劝诫之意,不免多想了些。
    只是见陈年没有抬头,张书生便将话题转移了过去。
    他自负才学,心中傲气,却也懂得人情世故。
    那日他即便看不上周遭士子言论,也不愿抢了那李兄风头。
    若不是酩酊大醉,绝不会如此失言。
    他盯着看着正在陈年手中的墨块,开口道:
    “令祖当真是一代高人,有此家学渊源,莫非你也是来赶考的?”
    陈年抬起头笑了笑道:
    “我无心仕途,此来丹阳,一是为了求学,二是为了家中事务,前来找一个人。”
    说着,陈年将磨好的墨往张书生面前一推,开口道:
    “还请先生落笔。”
    一旁的摊主早就等不及了,见状赶紧催促道:
    “书生,赶紧写吧,一会儿人要是都围在这里,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说着摊主对着四周示意了一下。
    张书生转眼一看,心中微微一惊,面摊上舞文弄墨实不多见。
    再加上两人的对话,已经开始引得周围行人驻足了。
    这等物件要是碰到识货的漏了白,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下他就不再言语,提笔挥毫,一气呵成。
    待到收笔,一个“面”字跃然绸上,?笔锋行云流水,力道入木三分。
    “掌柜的觉得我这字如何?”
    那摊主见状连连点头,他不通文墨,就觉得这字看得舒坦。
    “小兄弟以为如何?”
    陈年却是摇了摇头道:
    “字是好字,就是做招牌单调了些。”
    “我这里有些图案,不如劳烦先生添加上去。”
    说着,他用手指沾水,在桌子上画下一个图案。
    那图案奇异,似字非字,似图非图,似有一种奇怪的韵律包含其中。
    张书生心中好奇,不由问道:
    “这图案书写可有什么讲究?”
    陈年笑道:
    “没什讲究,只是我家那边开业坐市的一个传统,代表了两个神仙。”
    “一个是招财童子,另外一个进宝郎君。”(注1:招财进宝二圣符,符咒图样放在章说。)
    “开业利市,求个好兆头。”
    (初五迎财神,这章早点发,祝大家新年发大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57/43234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