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秦律

推荐阅读: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盘龙神剑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我和女战俘荒岛求生的日子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失常寒门枭婿无限轮回,我用刀斩破诸天万界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赵凌的问话让冯去疾有些意外,他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赵凌,最后不禁笑出声来:“老夫原本以为始皇陛下的诸位公子当中,公子扶苏当属第一,德才兼备,智慧过人,没想到……”
    “哈哈哈哈!孟巍然他们失算了!他们失算了!”
    “大秦能有你这样的皇帝,亦是不错!虽比不上始皇帝,但亦差不了多少!足矣!足矣!”
    孟巍然他们见识过赵凌的手段和城府,故而才举荐冯去疾,要的就是让赵凌觉得冯去疾不可留,他们又怎能想到,赵凌不按套路出牌,他们的演技在赵凌看来虽然精湛,但依旧被识破。
    赵凌没有因为冯去疾的话而飘飘然,只是说道:“老丞相还未为朕解惑呢。”
    冯去疾长嘘一口气,嗤笑道:“怎么得罪孟巍然他们吗?”
    “说是也得得罪,倒也不至于。”
    “老夫既已不在朝堂,与陛下说说也是无妨。”
    赵凌朝旁边的凭几指了指:“老丞相请坐。”
    冯去疾毫不客气地坐下,不紧不慢地说道:“老夫与孟巍然之前不过是政见不同罢了。”
    “孟巍然本就是法家之人,与李斯交好,始皇陛下兼并六国之后,老夫曾谏言,如今大秦国土辽阔,融入曾经六国之人,再延续使用旧的秦律,多有不适……”
    冯去疾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住了,看了赵凌一眼,赵凌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他眼底多了几分希冀:“比如,之前秦地并不算大,百姓服徭役,在规定期限尚可准时抵达,如今地域过于辽阔,依旧按照之前的秦律,许多服役之人更是不识路,难免逾期不至。”
    “秦律过于严苛,曾经六国之百姓对大秦本无归属,再过于压迫……老夫担心大秦没有始皇帝镇压,那些六国之人就会反……”
    “所幸陛下以雷霆之势控制住了朝堂和军队。”
    赵凌都听愣住了,冯去疾该是多有远见的人?
    史书之上,陈胜吴广可不就是因为严苛的律法,沉重的赋税和劳役,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的不满,以及大雨误期而起义的吗?
    嬴政在世,以他的不世威望,的确可以镇压住那些六国遗民,但他驾崩后,如果没有赵凌这样的继承者迅速控制住局面,只需一点星星之火便可毁了大秦的基业。
    赵凌知道历史的进程,可冯去疾只是凭借自己的见识便能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并且洞察到大秦王朝出现的诸多弊端。
    “老丞相与先帝谏言,先帝如何回应?”赵凌此时倒不急着说棉花的事。
    长夜漫漫,他对嬴政也十分的好奇。
    按理说,冯去疾能洞察到这些,嬴政又是一个听劝的人,他能做出那么多前无古人的明智选择,又重用冯去疾,他为什么不修改秦律?
    冯去疾苦笑道:“李斯与孟巍然等人认为,律法不可轻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叛乱不断,盗贼不止,律法不严,百姓没了忌惮,将更为混乱,不宜管理。”
    “老夫亦认为他们说得在理,始皇陛下陷入两难,再加上后来先帝年事已高,迟迟没能定下储君,律法更不敢轻易修改。”
    “公子扶苏心向儒家,陛下怕他继位之后推翻县郡制,重推分封制,若陛下早露锋芒,恐怕先帝便能下定决心重修秦律。”
    冯去疾说到这里,满脸幽怨地望着赵凌。
    赵凌给气乐了:“怎反倒怪到朕的头上?若先帝知朕在三川郡豢养甲士,结交张良、盖聂等人,那还不得直接把朕砍了?”
    “朕难道告诉先帝,朕做这些事是为了大秦的未来?你猜先帝会不会信?”
    “朕与六国贵族私交,与他们称兄道弟,互通有无,赚取他们的钱粮,先帝能饶了朕?”
    “朕谋取私利,瞒而不报,先帝能饶了朕?”
    一个十几岁的皇子,干这些事情,嬴政会觉得他有多深的远见?
    “老丞相以为,朕若羽翼尚未丰满,暴露这一切,赵高那阉人会不会找机会除了朕?朕可不想整日被人盯着。”
    赵凌发出各种灵魂质问,冯去疾也哑口无言。
    就赵凌说得这些事,一旦传至咸阳,多半是要遭杀身之祸的。
    谁知道这些消息是先传到嬴政那里还是赵高那里?
    传到嬴政耳朵里,他就一定能活?
    将自己的生死交到别人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凌见他不说话,直接跳过这个话题:“朕以为,如今已可重订秦律,一些过于严苛的律法,该改则改,一些轻罪不宜重罚,连坐之法亦可减轻,刑法亦不宜过于严酷,比如,废除腰斩、车裂、磔刑。”
    秦律之严,细密到连偷盗价值不足一钱如何处罚都有规定。
    若有人在大道之上劫掠杀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若是不加以救援,也是要被罚两千多钱,这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多口粮了,可见秦律罚得有多重。
    但若见义勇为,得到的奖赏也是相当可观。
    例如捕盗律中就有规定,生擒盗贼一人,相当于斩首二级,官府赏十四金。
    私斗伤人者,则是处以劓刑和刖刑。
    对通奸、叛乱者施以宫刑。
    有些刑法,赵凌觉得倒也没必要改,如今大秦的局势,贸然将刑法减得过轻,并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大秦见义有为不会存在像后世那种扶一个老太太倾家荡产,毕竟还有诽谤法在那里摆着的,敢碰瓷,那纯纯找死。
    赵凌也听到嬴政与冯去疾他们的顾虑,如今大秦尚未完全稳定,各地盗贼猖獗,六国遗民尚未完全归顺,如果胡乱按照后世那一套对待他们,那赵凌才是真的脑残。
    彻底减轻刑法真的能让百姓们感恩戴德?
    当今这世道,多少人吃不饱饭,穿不上衣,如果没有刑法约束,的确会乱做一团。
    秦律已成体系,甚至深入人心,虽然令百姓惶恐,但也确实减少了许多犯罪。
    赵凌要改的是动不动就死刑和那种残害身体的刑法。
    等他将大型的监狱工厂修建好,那些罪犯也可以直接关进去。
    他怕的倒是监狱里面如果伙食太好,做活太少,会有普通百姓故意犯罪进监狱。
    所以这其中有个度必须掌控好。
    监狱里的犯人,绝对不能比外面百姓的日子过得好!
    一天工作六个时辰,一天休息时间?包两餐住宿?
    如果这样好像只会引得一些吃不起饭的百姓自己进来……
    废除一些死刑,只在监狱之中服刑劳役,其实也可以让一些盗贼自首,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盗贼猖獗的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08/42887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