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一句话差点把人吓死
推荐阅读: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盘龙神剑、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我和女战俘荒岛求生的日子、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失常、寒门枭婿、无限轮回,我用刀斩破诸天万界、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赵凌从开始的西文彦常奉到爱卿,以及进门板着脸到如今开怀大笑,西文彦感觉危险已经化解了。
赵凌让他坐回去,他这才再次拱手:“谢陛下信任!”
西文彦跪坐到条案前,赵凌才缓缓伸出两根手指:“第二件事,那便是朕曾答应爱卿,五年专卖纸张的权力。”
“三年后,朕会将纸张普及全国,令普通百姓皆可用上,一枚半两钱一张。”
西文彦愣住了,很快,他的脸上变得毫无血色,如同痴呆了一般望着赵凌,一时间忘了言语。
一枚半两钱一张纸?
赵凌给他专卖纸张的权力是五年,但三年后,纸张的价格降到一枚半两钱?
这将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答应了供给习字孩童的餐食,都已经记入史册了,这还能反悔吗?
西文彦心脏骤然一紧,差点呼吸都跟不上来了。
西文彦绝对相信,赵凌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三年之后,他一定可以做到让纸张普及天下。
正如一月解决胡人之患。
之前刚刚听到,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
还有之前西文彦与赵凌的多次交锋,都让西文彦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
终究是有一把刀悬在他的头顶,迟迟没有落下。
西文彦如今的声望何其的高,又位居九卿之首,按理说,赵凌是不会轻易动他的。
一旦动了他,那么之前提高商人地位,以及咸阳城中给他立的雕像,都像是在打赵凌的脸。
只是如果真的像赵凌说的这样,那根本就不用明着动他,也不会落人口舌。
数年之后,甚至数百年之后,咸阳城中,西文彦的雕像依旧会屹立在那里,但西家恐怕会因为这座雕像而逐渐衰落。
西文彦浑身颤抖着,神情复杂地看着赵凌。
他以为自己处事滴水不漏,管好家中的人,赵凌只要不愿背上昏君的恶名,自己和西家就会继续往日之荣耀。
殊不知,冥冥之中,有一把刀始终在那里。
赵凌未说出来之前,他不知道那把刀,说出来之后,他看到了,却又无可奈何。
“陛下……”西文彦哪怕巧舌如簧,在赵凌这一波明牌之下也是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喊了一声陛下之后,便没了言语。
原来,西家繁荣与否,亦或是陨落,皆在赵凌一念之间。
这未免太可怕了!!
哪怕是始皇帝,也决计不可能将他们三大氏族这般玩弄,还让他们无可奈何。
这一刻,西文彦想明白了,赵凌会将纸张、细盐、棉花交给他们三大氏族,恐怕早就想到了这一步,而且他可能已经能大量生产,只是目前故意将这三样东西弄成稀有物……
不!!!
不不不!
西文彦越望细处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想要干什么?
他玩弄的不是三大氏族!
不仅仅是三大氏族!
而已所有的权贵!
仅仅是这三样东西,不知道在他们这些氏族贵族身上赚了多少钱。
他们三大氏族的确赚了钱,但目前除了孟巍然仅仅是捐了一些军费,白家已经被抄家,他也已经在赵凌的套上。
各大氏族的钱财粮食都被套了出来,高额的税收,让他们的钱财粮食纷纷流入国库,流入民间……
赵凌要对付他们这些氏族和贵族?
西文彦的嘴唇都不受控制地颤抖,额间后背冷汗狂冒,心中仿佛突然压了一座大山,令他说不出话来。
赵凌和西文彦对视,脸上露出温和如春风一般的笑容,赵凌慢慢端起酒杯:“爱卿,共饮此杯!”
西文彦强忍着心中的恐惧,点了点头,颤抖着手,捡起地上的酒樽,再倒酒的时,酒已倒不进去,不断地洒在条案上,倒了许久,终于倒满一杯。
他双手用力端起酒杯,酒水依旧因为他颤抖的身体不断溅出。
赵凌大笑:“爱卿何至惶恐至此?”说完,他一饮而尽。
西文彦将酒水灌进嘴里,却因为过于恐惧,被呛得连连咳嗽。
赵凌真的怕直接把这么稳重的老狐狸给吓死了,连忙说道:“爱卿不必如此激动,三年后,朕另有生意交给你,并且可以保证西家财富不断,不过是赈济一些孩童而已,不必惶恐。”
西文彦剧烈的咳嗽声引来府中仆役。
四名仆役冲进来,想要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西文彦单手撑地,眼底寒光四溢,大手一挥:“吾与陛下谈事,何人敢进?”
那四名仆役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嘴里不断喊着:“陛下饶命!”
赵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挥了挥手:“下去吧,无事!”
那四名仆役这才战战兢兢退下。
赵凌却知道,他走后,这四人怕命不久矣。
今日赵凌与西文彦的谈话,西文彦绝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这会引起贵族们的惶恐,也让他们不再购买宣纸、细盐和棉花。
西文彦强行平复了一下心情,也顾不得脸上的汗水,只得对赵凌说道:“臣当听陛下号令,三年后,纸张当卖一枚半两钱一张。”
“陛下为民着想,实乃大秦之幸。”西文彦说出这样的话,明显言不由衷。
在西文彦眼中,皇帝不就是最大的贵族吗?
他如此手段收割氏族贵族的财富,将这些财富用之于民,这纯粹是有什么大病!
那些贱民的死活与他等权贵有什么关系?
只要不死光了,还有人供养他们,不就足够了吗?
至于说赈济那些孩童的粮食仅仅是漂在水面上的几粒栗米,可不是下面的人贪污,实则就是西文彦安排的。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皇帝的恩赐,他也已经做到了,并未有何不妥,按理说,皇帝也不会怪罪。
今日皇帝怪罪下来,他自然推脱到下面人的身上,回头杀几千人便好,这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呢?
再赈粮的时候,加一点米,至于肉,找一些叟的臭的应付一下也可,何必当真。
如果皇帝再查,那再杀一批下面的人便是。
除了他们这些权贵,那些贱民的命算得了什么?连家中的一只狗都不如的东西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赵凌让他坐回去,他这才再次拱手:“谢陛下信任!”
西文彦跪坐到条案前,赵凌才缓缓伸出两根手指:“第二件事,那便是朕曾答应爱卿,五年专卖纸张的权力。”
“三年后,朕会将纸张普及全国,令普通百姓皆可用上,一枚半两钱一张。”
西文彦愣住了,很快,他的脸上变得毫无血色,如同痴呆了一般望着赵凌,一时间忘了言语。
一枚半两钱一张纸?
赵凌给他专卖纸张的权力是五年,但三年后,纸张的价格降到一枚半两钱?
这将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答应了供给习字孩童的餐食,都已经记入史册了,这还能反悔吗?
西文彦心脏骤然一紧,差点呼吸都跟不上来了。
西文彦绝对相信,赵凌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三年之后,他一定可以做到让纸张普及天下。
正如一月解决胡人之患。
之前刚刚听到,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
还有之前西文彦与赵凌的多次交锋,都让西文彦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
终究是有一把刀悬在他的头顶,迟迟没有落下。
西文彦如今的声望何其的高,又位居九卿之首,按理说,赵凌是不会轻易动他的。
一旦动了他,那么之前提高商人地位,以及咸阳城中给他立的雕像,都像是在打赵凌的脸。
只是如果真的像赵凌说的这样,那根本就不用明着动他,也不会落人口舌。
数年之后,甚至数百年之后,咸阳城中,西文彦的雕像依旧会屹立在那里,但西家恐怕会因为这座雕像而逐渐衰落。
西文彦浑身颤抖着,神情复杂地看着赵凌。
他以为自己处事滴水不漏,管好家中的人,赵凌只要不愿背上昏君的恶名,自己和西家就会继续往日之荣耀。
殊不知,冥冥之中,有一把刀始终在那里。
赵凌未说出来之前,他不知道那把刀,说出来之后,他看到了,却又无可奈何。
“陛下……”西文彦哪怕巧舌如簧,在赵凌这一波明牌之下也是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喊了一声陛下之后,便没了言语。
原来,西家繁荣与否,亦或是陨落,皆在赵凌一念之间。
这未免太可怕了!!
哪怕是始皇帝,也决计不可能将他们三大氏族这般玩弄,还让他们无可奈何。
这一刻,西文彦想明白了,赵凌会将纸张、细盐、棉花交给他们三大氏族,恐怕早就想到了这一步,而且他可能已经能大量生产,只是目前故意将这三样东西弄成稀有物……
不!!!
不不不!
西文彦越望细处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想要干什么?
他玩弄的不是三大氏族!
不仅仅是三大氏族!
而已所有的权贵!
仅仅是这三样东西,不知道在他们这些氏族贵族身上赚了多少钱。
他们三大氏族的确赚了钱,但目前除了孟巍然仅仅是捐了一些军费,白家已经被抄家,他也已经在赵凌的套上。
各大氏族的钱财粮食都被套了出来,高额的税收,让他们的钱财粮食纷纷流入国库,流入民间……
赵凌要对付他们这些氏族和贵族?
西文彦的嘴唇都不受控制地颤抖,额间后背冷汗狂冒,心中仿佛突然压了一座大山,令他说不出话来。
赵凌和西文彦对视,脸上露出温和如春风一般的笑容,赵凌慢慢端起酒杯:“爱卿,共饮此杯!”
西文彦强忍着心中的恐惧,点了点头,颤抖着手,捡起地上的酒樽,再倒酒的时,酒已倒不进去,不断地洒在条案上,倒了许久,终于倒满一杯。
他双手用力端起酒杯,酒水依旧因为他颤抖的身体不断溅出。
赵凌大笑:“爱卿何至惶恐至此?”说完,他一饮而尽。
西文彦将酒水灌进嘴里,却因为过于恐惧,被呛得连连咳嗽。
赵凌真的怕直接把这么稳重的老狐狸给吓死了,连忙说道:“爱卿不必如此激动,三年后,朕另有生意交给你,并且可以保证西家财富不断,不过是赈济一些孩童而已,不必惶恐。”
西文彦剧烈的咳嗽声引来府中仆役。
四名仆役冲进来,想要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西文彦单手撑地,眼底寒光四溢,大手一挥:“吾与陛下谈事,何人敢进?”
那四名仆役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嘴里不断喊着:“陛下饶命!”
赵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挥了挥手:“下去吧,无事!”
那四名仆役这才战战兢兢退下。
赵凌却知道,他走后,这四人怕命不久矣。
今日赵凌与西文彦的谈话,西文彦绝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这会引起贵族们的惶恐,也让他们不再购买宣纸、细盐和棉花。
西文彦强行平复了一下心情,也顾不得脸上的汗水,只得对赵凌说道:“臣当听陛下号令,三年后,纸张当卖一枚半两钱一张。”
“陛下为民着想,实乃大秦之幸。”西文彦说出这样的话,明显言不由衷。
在西文彦眼中,皇帝不就是最大的贵族吗?
他如此手段收割氏族贵族的财富,将这些财富用之于民,这纯粹是有什么大病!
那些贱民的死活与他等权贵有什么关系?
只要不死光了,还有人供养他们,不就足够了吗?
至于说赈济那些孩童的粮食仅仅是漂在水面上的几粒栗米,可不是下面的人贪污,实则就是西文彦安排的。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皇帝的恩赐,他也已经做到了,并未有何不妥,按理说,皇帝也不会怪罪。
今日皇帝怪罪下来,他自然推脱到下面人的身上,回头杀几千人便好,这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呢?
再赈粮的时候,加一点米,至于肉,找一些叟的臭的应付一下也可,何必当真。
如果皇帝再查,那再杀一批下面的人便是。
除了他们这些权贵,那些贱民的命算得了什么?连家中的一只狗都不如的东西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08/42887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