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万事总得留个底

推荐阅读: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都被宗门废了,宗门有难关我何事?黑心师兄别装啦,你的同伙全招了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重生官场从阶下囚到封疆大吏没钱修什么仙?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木屋求生:开局激活签到系统!刚转生就被感染成最强狼人

    只见傅卿从另外一只钱袋里倒出二十四文钱,递给她。
    “这是你的。”
    二十四?
    许氏怀疑起来,“我刚刚看其他人都能拿三十五文钱呢。”
    难怪她还得用另外一只钱袋,感情装着的钱都不一样。
    又不是一两文钱,可这可是少了足足十一文钱呢!
    “你自己做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心里没点儿数吗?”
    傅卿只一句话直接给许氏弄沉默,却在心里嘀咕:就是大小走差了些,不至于少这么多吧。
    可转个身,看见在远处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钱文广和钱婉,许氏只得把钱揣起来,暗骂她这辈子肯定是给钱家来还债的。
    “等等。”
    许氏刚转身要走,又被傅卿叫住。
    “虽然你分的钱少一些,但你那个东西经过改良后卖的还可以。过几天我再给你一些布,到时候你再多做几个。”
    许氏狂喜,“真的?那价钱能不能高一些?”
    “这要看卖出去的价钱。卖的高价了,你分得的钱就高,要是卖不了高价,估计也就跟今天这些差不多。”
    那也足够了!
    许氏摁了手印,证明自己领了钱,欢欢喜喜的离开,队伍里就只剩下何大娘了。
    何大娘今天本不想自己来的,但儿子儿媳都出门了,现在都没回来,怕错过领钱的时间,她只得自己来。
    虽然大部分人都领了钱离开,但还有些好事的站在不远处看着何大娘跟周家的热闹。
    傅卿脸上看不出什么,倒是何大娘赶在她之前先开了口。
    “周家媳妇儿,上次的事情真是对不住了。那事儿确实是我不好,你别往心里去。”
    说着,何大娘又往旁边看了看,像是才看见少禹不在,又有些遗憾的说:“我年纪大了,前几天身子也一直不爽利,没到你家亲自去道歉,还想着今天能看见你家周少禹,我再跟他好好说说的。你看,这……”
    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开口过的周应淮指着远处正围着自家新买的牛的那帮男孩们,告诉她,“我儿子在那。”
    何大娘脸上神情僵了一瞬,接过傅卿递给自己的钱,尴尬的笑了笑。
    说是要道歉的人拿了钱却直接走了,傅卿在身后喊她:“何大娘,你要么现在就数一下,要不等会儿钱出了岔子我可不认的。”
    何大娘摆摆手,甚至连头都没回。
    “错不了错不了。”
    傅卿还是把她喊过来,“既然错不了,那就在这里摁个手印。”
    何大娘又折回来,在自己名字上摁下手印,一边嘀咕着:“怎么弄得这么麻烦。”
    傅卿没理她,把这张名册折起来,交给春生娘。
    “嫂子,这个你拿回去,让刘叔放着。”
    春生娘小心的把东西收起来,“我知道,万事总得留个底。”
    周应淮把桌子收起来,顺便送回刘家。傅卿想着好久没过去了,也顺带去看看老刘头。
    “这几日天天看见吴芝仪去你家给刘叔扎针,不知道刘叔身体好些没。”
    春生娘笑道:“好多了,现在腰板都能直起来了。不过马家媳妇儿说,我爹这病是旧疾,一时半会儿的好不了,只能慢慢调理修养,不然遇上个阴天下雨还得再犯。”
    说完这些,春生娘又长叹一声。
    “也不知道冬天以前我爹这腰能不能好得了。”
    日子过得快,转眼现在都盛夏了,庄稼人不同于那些有钱人,需要什么直接花钱买就是,庄稼人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对啊,他们能自己做,那也能再卖出去!
    “嫂子,我有事儿想跟你商量。”
    傅卿挽着春生娘去一边说话,周应淮则是扛着那张桌子直接进了刘家。
    春生爹刚从地里回来,也不知怎么弄得,搞得一脚都是泥。
    见他过来,还顺便搭了把手。
    “应淮兄弟,你家这青牛买的真好,该明儿我也攒些钱买一头,到时候家里干活就方便些了。”
    说话间,老刘头从屋里出来,笑呵呵的应着:“我那还存这些钱,你下回拿着去镇上碰碰运气,遇上合适的就买一头来。对了,咱们这院子得好好收拾收拾,到时候建个牛棚。”
    春生爹却摇头,说:“咱家地方小,院子里肯定是圈不下的。墙外那片空地倒是可以收拾一下,以后搭个棚子,就养在外头。”
    老刘头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你当家,你决定吧。”
    顿了顿,他又问周应淮。
    “你家里养鸡养鹅,院子里新盖了两间房,屋后还打了个大棚种菜,你家也没多少位置了。你这牛准备如何处置啊?”
    周应淮如实答应,“我准备再把家后的那片土坡挖开些,以后牛就养在外头,不养家里。”
    周家后头有片小小的土坡,之前为了把屋后的地往外扩宽些已经挖开过四丈有余了,而前几天周应淮就带着少禹把屋后那片地又往后扩了两丈多,做个简单的牛棚已经够用了。
    老刘头笑道:“今天大家都领了钱,又见你家买了牛,估计回家就得盘算着也要买头青牛了。咱们两河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就在这时,还未见到春生娘,倒是先听见她爽朗高兴的声音,“爹,咱家先不买牛,咱们也买一群鹅吧。”
    老刘头跟春生爹都是一愣,“买鹅干什么?”
    周应淮眉峰轩起,转身去看,果真见傅卿随着春生娘走进来了。
    傅卿朝他走过来,冲着他一笑。
    “咱们要干就干大的,怎么样?”
    周应淮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你想干多大的?”
    傅卿把他拉到旁边去,说起了刚才跟春生娘商量的事情。
    “我之前只想给自己做冬衣,可现在我想让村里人都养鹅,到时候我收鹅绒,让徐掌柜做了冬衣再卖到北方去。村里人多,平均一家养十只鹅,不说两河村里所有人家,就是随便养个七八户,在冬日前就有好几次的鹅绒能收,能做不少冬衣。”
    看她两只眼睛亮得好像两锭金元宝,周应淮轻笑出声,“那要真干下来,这生意确实挺大的。”
    这边还在说笑,刘家门口突然来了个人,瞧见傅卿在里头,冲着她就喊。
    “周家媳妇儿,你给我的钱不对啊,少了两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777/42654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