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柱子,别鼓捣猫了
推荐阅读: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孤王患妻、斩神:我在斩神世界苍蜣登阶!、残暴新兵,开局横扫战友营、巅峰宏图、吞噬古帝、桃色仕途、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还真就不是周红婷爱占小便宜。
入冬之后,林彩英偶尔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同时,她们两个是一块做饭吃饭的,周红婷没事,可林彩英明显的营养不足。
就连懂得医术的林彩英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但周红婷固执的认为,是长期没有油脂摄入造成的。
说白了,还是缺荤腥,甚至缺正经的粮食。
所以,见到张红旗送来一罐子熊油,周红婷立马就想接过去。
至于欠不欠人情的,就和张红旗说的一样,大家你来我往的,哪里还能分的那么清楚?
以某种多愁善感的视角来看的话,张红旗一家人和林彩英,更接近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朋友。
谁也说不清楚,哪边欠的人情更多了。
抱团取暖,一块儿活命罢了。
“张红旗,这罐熊油我收下了,等开春天暖和,我挖野菜给你送去!”
周红婷虽然是乐天派,有时候还会口无遮拦,但并非什么都不考虑的傻子,她直接说熊油是她自己收下的,也算是给林彩英一个缓冲。
在周红婷看来,张红旗明显对自己的小老乡林彩英有点意思。
虽然张红旗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但是,彩英总不能留在靠山屯,不回杭城吧?
张红旗不在乎林彩英和周红婷的纠结,也不清楚对方的具体想法。
即便是知道了两个姑娘的内心想法,张红旗估计也是呵呵一笑,他只是单纯的送熊油。
相比之前,张红旗对待林彩英这个主角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功利心少了很多,能捡便宜自然不会错过,可却不至于所有往来,都是为了利益。
反倒是,张红旗把林彩英当成了一个关键时候帮了大忙的朋友。
自己手里宽裕,给对方送点熊油不算什么,屯子里关系好的人家,年里头,张红旗也没少走动。
留下那罐熊油,张红旗扭头回了家。
自从出了陈明生那档子事之后,知青点的知青们面对张红旗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别扭。
类似某种愧疚或者心虚。
这年代的人,大多数还是相对淳朴的,虽然他们和陈明生没一点关系,可因为同属知青的身份,在面对张红旗的时候就会产生负罪感,还怪有意思的。
张红旗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就没在知青点多待,估摸着过段日子,大家伙也就恢复正常了。
一进门,就听见大脚婶子的大嗓门。
“秀芝啊,要我说,你赶紧滴,趁着栓柱手里有钱,把你爹你娘的帐要回来,敢耽搁一段日子,这钱就指不定去哪了!”
“人家建设兵团的首长,真赔了那么多钱?”
“可不咋滴,老支书带过去的,大队好几个人都在场,人家首长亲自塞到栓柱手里头的,四百三十块呢!”
大脚婶子是个热心肠,两口子都是那种见不得不平事的人。
她们家和赵三喜关系处的不错,赵铁柱小的时候,大脚婶子就没少帮着操持。
“婶子,真有那老多钱,我可得去问问,我外公外婆虽然不在了,可还有我大舅呢。
这老些年的,我大舅不开口要账,那是人家仁义。
但有了钱不还,可就说不过去了。”
“红旗回来了?可得去问问呢,那钱在你爹手里,怕是留不了几天。”
谁也不是傻子,就李老太那一窝子的做派,明眼人都知道,张栓柱守不住那四百三十块!
换做以前,大家最多感慨一句,那一窝子吃人不吐骨头。
张栓柱的房子烧没了,估摸着这辈子也是盖不起来了。
一家老小,全跟着他寄人篱下当牛做马吧。
可眼下不一样了。
张红旗虽然年纪小,但自从巡山打猎以来,眼瞅着不是还能任人揉搓的窝囊蛋了。
屯子里的乡亲,更是因为他和赵铁柱,连着闹了两回荤腥。
放在后世不算啥,可在眼巴前儿,别管你心里咋想的,但凡提起来,就得承人家的情!
加上谁都知道,钻老林子打野牲口,那是提着脑袋玩命的营生。
张红旗选择吃这碗饭,本身就被屯子里的人划分进狠人一类的范畴。
一来二去的,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威望。
眼下李老太一窝子再划拉张栓柱手里的那点钱,怕是不好了结了。
别说张红旗和他爹断亲的事,真要是彻底断干净了,张栓柱两回断了腿,是谁拉去三合堡给治的?
即便是断了亲,那张红旗和他娘李秀芝总没断吧?
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张红旗当着那老些人的面说的清楚,不管咋掰扯,烧掉那房子都有他娘的一份!
既然有李秀芝一份,那赔偿款,是不是也得跟她分点啊?
更何况,眼下张红旗是替他大舅要账,谁敢拦着?
啥话都怕说明白,那些爱占便宜不当人的玩意,一旦把事情掰扯清楚,他就得抓瞎白忙活!
张红旗也没特意准备啥,得了信儿扭头就出门去张旺财家了。
李秀芝眼瞅不是那个事儿,你一个人指不定说不过李老太一窝子,跟大脚婶子招呼一声,自己也撵了出去。
走到半道儿,李秀芝拐去老支书四爷爷家,她寻思着,这事还得有人做个见证,赔钱的时候,老支书在场,现在叫上他,正合适。
大脚婶子也没想到,张红旗这么干脆,生怕他一个后生嘴笨,再吃了亏。
这种事情,一旦一开始被人用话拿捏住,往后再理论,全是官司,不好理清。
见多了狗屁倒灶的事,大脚婶子可不想张红旗吃亏,扭头去了赵三喜家。
自从赵铁柱搬回来一台收音机,赵三喜家老热闹了。
连这段时间一直躲着赵铁柱的常娟,都忍不住揣把毛嗑跑来看稀罕,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凑一块唠嗑打发时间。
至于说收音机里放的啥节目,反而不重要,有个动静就行。
大脚婶子到的时候,赵铁柱正鼓捣猫呢。
狗剩和屯子里的狸花猫长的不一样,老招人稀罕了,虽说是林子里头捡的,可这货就跟天生要吃宠物这碗饭一样,一点也不高冷,大人小孩谁都能上去撸两把,从来不带急眼的。
这一屋子,除了赵铁柱家那只抓老鼠的老猫之外,谁都待见狗剩。
“柱子,别鼓捣猫了,红旗去张旺财家替他大舅要账呢,你赶紧去瞅瞅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入冬之后,林彩英偶尔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同时,她们两个是一块做饭吃饭的,周红婷没事,可林彩英明显的营养不足。
就连懂得医术的林彩英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但周红婷固执的认为,是长期没有油脂摄入造成的。
说白了,还是缺荤腥,甚至缺正经的粮食。
所以,见到张红旗送来一罐子熊油,周红婷立马就想接过去。
至于欠不欠人情的,就和张红旗说的一样,大家你来我往的,哪里还能分的那么清楚?
以某种多愁善感的视角来看的话,张红旗一家人和林彩英,更接近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朋友。
谁也说不清楚,哪边欠的人情更多了。
抱团取暖,一块儿活命罢了。
“张红旗,这罐熊油我收下了,等开春天暖和,我挖野菜给你送去!”
周红婷虽然是乐天派,有时候还会口无遮拦,但并非什么都不考虑的傻子,她直接说熊油是她自己收下的,也算是给林彩英一个缓冲。
在周红婷看来,张红旗明显对自己的小老乡林彩英有点意思。
虽然张红旗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但是,彩英总不能留在靠山屯,不回杭城吧?
张红旗不在乎林彩英和周红婷的纠结,也不清楚对方的具体想法。
即便是知道了两个姑娘的内心想法,张红旗估计也是呵呵一笑,他只是单纯的送熊油。
相比之前,张红旗对待林彩英这个主角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功利心少了很多,能捡便宜自然不会错过,可却不至于所有往来,都是为了利益。
反倒是,张红旗把林彩英当成了一个关键时候帮了大忙的朋友。
自己手里宽裕,给对方送点熊油不算什么,屯子里关系好的人家,年里头,张红旗也没少走动。
留下那罐熊油,张红旗扭头回了家。
自从出了陈明生那档子事之后,知青点的知青们面对张红旗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别扭。
类似某种愧疚或者心虚。
这年代的人,大多数还是相对淳朴的,虽然他们和陈明生没一点关系,可因为同属知青的身份,在面对张红旗的时候就会产生负罪感,还怪有意思的。
张红旗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就没在知青点多待,估摸着过段日子,大家伙也就恢复正常了。
一进门,就听见大脚婶子的大嗓门。
“秀芝啊,要我说,你赶紧滴,趁着栓柱手里有钱,把你爹你娘的帐要回来,敢耽搁一段日子,这钱就指不定去哪了!”
“人家建设兵团的首长,真赔了那么多钱?”
“可不咋滴,老支书带过去的,大队好几个人都在场,人家首长亲自塞到栓柱手里头的,四百三十块呢!”
大脚婶子是个热心肠,两口子都是那种见不得不平事的人。
她们家和赵三喜关系处的不错,赵铁柱小的时候,大脚婶子就没少帮着操持。
“婶子,真有那老多钱,我可得去问问,我外公外婆虽然不在了,可还有我大舅呢。
这老些年的,我大舅不开口要账,那是人家仁义。
但有了钱不还,可就说不过去了。”
“红旗回来了?可得去问问呢,那钱在你爹手里,怕是留不了几天。”
谁也不是傻子,就李老太那一窝子的做派,明眼人都知道,张栓柱守不住那四百三十块!
换做以前,大家最多感慨一句,那一窝子吃人不吐骨头。
张栓柱的房子烧没了,估摸着这辈子也是盖不起来了。
一家老小,全跟着他寄人篱下当牛做马吧。
可眼下不一样了。
张红旗虽然年纪小,但自从巡山打猎以来,眼瞅着不是还能任人揉搓的窝囊蛋了。
屯子里的乡亲,更是因为他和赵铁柱,连着闹了两回荤腥。
放在后世不算啥,可在眼巴前儿,别管你心里咋想的,但凡提起来,就得承人家的情!
加上谁都知道,钻老林子打野牲口,那是提着脑袋玩命的营生。
张红旗选择吃这碗饭,本身就被屯子里的人划分进狠人一类的范畴。
一来二去的,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威望。
眼下李老太一窝子再划拉张栓柱手里的那点钱,怕是不好了结了。
别说张红旗和他爹断亲的事,真要是彻底断干净了,张栓柱两回断了腿,是谁拉去三合堡给治的?
即便是断了亲,那张红旗和他娘李秀芝总没断吧?
腊月二十九那天晚上,张红旗当着那老些人的面说的清楚,不管咋掰扯,烧掉那房子都有他娘的一份!
既然有李秀芝一份,那赔偿款,是不是也得跟她分点啊?
更何况,眼下张红旗是替他大舅要账,谁敢拦着?
啥话都怕说明白,那些爱占便宜不当人的玩意,一旦把事情掰扯清楚,他就得抓瞎白忙活!
张红旗也没特意准备啥,得了信儿扭头就出门去张旺财家了。
李秀芝眼瞅不是那个事儿,你一个人指不定说不过李老太一窝子,跟大脚婶子招呼一声,自己也撵了出去。
走到半道儿,李秀芝拐去老支书四爷爷家,她寻思着,这事还得有人做个见证,赔钱的时候,老支书在场,现在叫上他,正合适。
大脚婶子也没想到,张红旗这么干脆,生怕他一个后生嘴笨,再吃了亏。
这种事情,一旦一开始被人用话拿捏住,往后再理论,全是官司,不好理清。
见多了狗屁倒灶的事,大脚婶子可不想张红旗吃亏,扭头去了赵三喜家。
自从赵铁柱搬回来一台收音机,赵三喜家老热闹了。
连这段时间一直躲着赵铁柱的常娟,都忍不住揣把毛嗑跑来看稀罕,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凑一块唠嗑打发时间。
至于说收音机里放的啥节目,反而不重要,有个动静就行。
大脚婶子到的时候,赵铁柱正鼓捣猫呢。
狗剩和屯子里的狸花猫长的不一样,老招人稀罕了,虽说是林子里头捡的,可这货就跟天生要吃宠物这碗饭一样,一点也不高冷,大人小孩谁都能上去撸两把,从来不带急眼的。
这一屋子,除了赵铁柱家那只抓老鼠的老猫之外,谁都待见狗剩。
“柱子,别鼓捣猫了,红旗去张旺财家替他大舅要账呢,你赶紧去瞅瞅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762/42524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