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囤东西囤东西

推荐阅读:建立修仙家族,从坊市开始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西游:贫僧不想取西经权路征途都市至尊医神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舒兰舟林牧瑶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火影:开局三战,别怪我开点小挂

    几对夫妻没意见,有意见的也憋住了,让祁红豆安排房间。
    不过老大夫妻两个住习惯了自己的屋子,而且祁红豆又不搬,他们觉得靠着老娘住也挺好的。
    祁红豆见他们夫妻两个坚持,也就点头同意了。
    五、六、七加上爱民,隔壁新屋四间房,一房一间,刚好。
    前后前排,新房子和老房子的都加盖了连廊,遮风又挡雨,已婚的三个孙子从老房子后面加盖的几间小屋挪到了原本的五、六、七房,孙女们挪到了大屋原本赵爱民住的房间,那个泥草小房子又小,又挨着鸡舍厨房,几个女孩子单独住在那里,还是有点不安全的。
    重孙辈的四个男娃,也都搬进了大屋里剩下的那一间房,剩下孙子辈的三个男孩,则可以搬到原本已婚堂哥们的小屋,虽然屋子小,但是目前那三间房足够满足他们了,甚至一人一间屋住着都可以。
    这么一下子,整个红旗大队看老赵家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欣欣向荣的气势,令人莫名在艳羡的同时,多了一分敬佩。
    分家盖房子,包括已经出嫁的女儿离异归家重新安置,这几件事,不管是哪一件,放在别人家里都有可能是打破头的事情。
    但是在老赵家过渡的却是这么平缓和谐,这证明了,管家的老太太绝对是有本事的,再一个,人家的孩子那是相当孝顺团结的。
    这两样就已经足够村里的老人羡慕了,那些一把年纪,自觉已经是老骨头的老头老太太,虽然每天一样跟着家里的壮劳动力下地,但是谁会不羡慕祁红豆能在家里说一不二,孩子们还都这么听话孝顺呢?
    他们那么努力的干活,其实只是不想要孩子们觉得自己是吃闲饭的。
    人老了,害怕被嫌弃,会担心被抛弃。
    老有所依,老有所依,不是每个人真的都能老有所依的,大部分人一辈子到死都不见得能依靠上谁。
    房子弄好了,但是家里是没什么家具的,甚至是木床都不够,想要靠打地铺解决不现实。
    打地铺只能缓一时,南方回南天的时候地上会返潮,人是没法躺的,再一个,蛇虫鼠蚁,身在农村,这个也是免不了的,所以床得有。
    祁红豆瞄上了老七赵元全的手艺,她看过他给家里做的板凳和椅子,不说多么别出心裁,但是实用,这就足够了。
    于是就把做床的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老七。
    她也没要很多,先赶着做两三张床出来就够用了,四个孙女换了屋子住之后,也宽敞了许多,屋子里可以放高低床,也可以放一张大的,祁红豆问赵元全:
    “那种高低的,上下两张床做起来费事儿不?”
    也不问赵元全会不会,直接问做起来费不费事儿。
    赵元全感受着祁红豆沉甸甸的期盼的目光,感觉头有点抬不起来,忽然被老娘这么委以重任,他......他不习惯!
    还是老赵家的透明人更适合他!
    但是对着祁红豆,老七也不能转头跑掉,他想了想,点了点头,他擅长手工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有这个天赋,另一方面则是,比起地里繁重的农活,他的确更喜欢做这些。
    只是以前老赵家谁也没在乎过这个,也没人跑过来说,你做东西不错,再做一个吧这样的话。
    所以做一些小的木工活儿对赵元全来说,更像是一种无人知晓得的自娱自乐。
    但是一通百通,对赵元全来说,真的不难。
    “......可以,但是娘......”万一我做的你不满意咋办啊?赵元全很慌。
    祁红豆:“行,那就行,你去忙吧。”
    使唤便宜儿子已经很顺手的祁红豆打断了赵元全的话,大手一挥,她后面只管验收了,“缺材料你就跟你五哥和侄子们说一声,让他们去帮你弄木材。”
    说到这份儿上,赵元全想撂挑子都没机会了。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他会为难不是因为要做的东西有多难,而是担心娘会不满意。
    祁红豆哪里有空操心这个,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再一转眼,都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起来了。
    条件好一点的,晒咸鱼、晒腊肉,条件一般的晒菜干、腌咸菜,为了过冬,柴火棚和稻草堆必定得收拾的整整齐齐满满当当,担心柴火被雨水浸湿,顶层还要铺好稻草压实了。
    为了冬天好过一点,各房铺在垫子下面的稻草也是晒了又晒,挑干净处理过的才铺上的,棉花垫没法人人都能有,最多就是混个棉花被而已,床褥主要还是靠干稻草的。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柴和衣永远在第一位,对穷人来说,冬天是最难过的。
    这个月分东西,祁红豆把老太太最后一点的布料存货都给发完了。
    因为临近过年,所以她还把之前在【猫猫裁缝铺】里面买的没用完的布料也给分了下去。
    最近老赵家的女同胞们每天都忙着飞针走线,做衣裳的衣裳,打补丁的打补丁,忙的热火朝天。
    家里还多了个每天忙木工活儿的赵元全,赵向南和赵卫国充当小工,来来回回的搬运木料,空气里都是飞扬的木屑的味道。
    家里的小孩爬上树,把最后一波柿子摘完,放在屋顶晒柿饼,这可是年货了。
    分的粮食里有不少红薯,怕烂了,大半都切成片,晒成了红薯干。
    这里的方言管红薯叫‘傻芋’,一排排的‘傻芋’在门口的空地上铺开,等着晒成小干片。
    小孩们也有了任务,负责看守这些拿出来晾晒的干货,免得一不小心被人偷拿了,或者被鸟雀猫鼠给霍霍了。
    大宝二宝一人手里抓着一根小棍子,在手里啪啪的挥舞,偶尔还要喊个一二一排个队形,像模像样的。
    自觉自己是个队长的大宝还把两个新来的妹妹给抓住当成了自己小兵。
    这样看,他身后的队伍真的是越来越长了呢。
    大宝很满意,也觉得自己越发有小队长的气势了,暂时忘记了自己明年开春就要被送去上学的痛苦,走路都昂首挺胸的。
    村里有好几个池塘,大队长分完粮之后就起了两个池塘的鱼,家家户户都有份。
    剩下的几个池塘的鱼留到下一波到年前再起,这波鱼分下去,村里野猫的叫声都销魂了许多,到处都能闻见鱼腥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709/42047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