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教儿子怎么成为资本家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到时候大批跨国公司要在港城开设分公司,大量增加了港城商业写字楼和住宅楼需求,随着一些因为港城发展而移民到此的人,人口开始又一个快速增长。
50—60年代港城发展都还算是比较稳定,是港城人口出生期高峰,这些人都会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结婚,生孩子。
房地产市场进入到成熟的商业化时代,中环,尖沙咀,铜锣湾等商业繁华地段都兴建大批高档写字楼和摩天大楼。
湾仔和油麻地等地方也有各种写字楼和商业住宅不断拔地而起建造。
现在房地产也是娄氏的主要业务,无非是不断地兴建各种写字楼和商业住宅用来出售和出租。
“我预计港城未来的地产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最近我在看的一些地皮,他们的拍卖价格其实是不断地暴涨,比如说李超人这些华资,同样在斥巨资买入地皮。”
“他们买入地皮后,只有少量是用于开发,多数还是用来囤积起来,我建议我们娄氏也要这样,大力买入地皮,建造楼房肯定是有利于公司发展。”
“现在股市,楼市,地产低迷就是我们拿出大量资金来抄底的好时机,适龄男女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到了结婚年龄,有大量买房的需求。”
“现在港城最快增值财富的办法,那就是控制更多人衣食住行,所以拿下港灯这个掌管港城人电灯的公司,是我们资本扩张占据港城的重要一环。”何雨柱对何晓如此说道。
“怪不得当初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和记黄埔,您还是力排众议要拿下。”何晓若有所思点点头道。
何雨柱拿下和记黄埔,等于拿下了遍布全厂的物业,地皮,货柜码头,零售业,这些都是现金流重要来源。
“我们看似是华资领头羊,但是跟英资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义和洋行,他们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现金流产业。”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一次次针对他们,因为他们是心腹大患,有他们在的话,不是我们吞并他们,就是他们来吞并我们。”何雨柱说道。
何雨柱想要取代英资成为港城经济实际控制者,自然是免不了对港城现在的经济控制者英资重拳出击。
别看义和洋行现在海外诸多投资都失利,旗下的附属和联运公司有足足400多加,其中业务包括进出口贸易和零售业,房地产,码头货柜,航运,酒店,金融等。
几乎牢牢把控住港城人的衣食住行所需。
其他的各种影响港城的衣食住行行业也一直被英资和华资四大家族牢牢把控。
娄氏集团在港城发展这么多年规模还是没有到义和洋行的地步。
但是在之前的拿下和记黄埔资产收购里,等于直接拿下英资四大洋行之一和记黄埔多年资本成果了。
“零售,能源,码头,我们都要做行业内的巨头了,房地产那边发展也很好,具备打造多元化集团的特点了。”何晓点点头说道。
多元化集团就是可以让更多的利润放着在母公司,从而维系母公司的现金流充沛,再通过大规模的公司体系来挖掘所在领域的每一分利润。
娄氏集团母公司就是靠着现金流来大量扩张,跟义和洋行当初崛起非常像,所以何雨柱才会对他们如此警惕,而且双方在产业布局上有很多相像之处。
未来一方要扩大市场的话,肯定是要吞并另一方。
“能源,传媒,零售,金融,饮料,中药,码头这些都是娄氏现在资本现金最大的八块,英资之前太过于专注海外市场,丢失了这些业务,现在需要扩张的是电力市场。”
何雨柱说道。
之前,何晓看过娄氏集团的商业版图和市场规划,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巨无霸集团了。
除了电力之外,港城人的其他衣食住行方面,都几乎有娄氏集团身影。
在这方面就是义和洋行也不得不忧心,当然,只是娄氏没有太多海外业务而已,这方面比不上他们义和。
“想要拿下港灯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何雨柱说道。
港城的人口那么多,每天都需要用到不少电量,何雨柱每次都只是需要稍微那么一点点涨价,就能够又带来巨大现金收入。
地产,能源,港口,零售,电讯,这几个行业都会是娄氏集团未来发展中心。
何雨柱跟何晓父子俩对娄氏集团以后的商业布局和实际资产以及后续的管理,都进行反复商谈。
毕竟,这个公司以后还是要交给何晓的,能教他的自然都是要教。
教会自己的儿子怎么做一个资本家,更加的传承财富。
………
港灯。
这里是港城的第一家电力公司,已经有差不多百年的历史了。
港灯在这里立足的时候,港城还是一片小渔村,谁知道,经历了不到百年变化,这里已经是亚洲第一程氏了。
从70年代开始,港灯就开始控制着港人的电灯用量了。
麦里思今天特地带人过来,就是商量收购港灯股份的事情。
港灯董事长尹志田也特地带着一帮高管们亲自出来迎接。
“Morris,你好,我是尹志田,欢迎你们来到港灯,感谢你们之前给我们批出的贷款。”
“你好,尹先生。”麦里思点点头说道。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在港灯公司参观了一下,了解港灯在港城的历史发展。
“刚开始,港灯只是负责给路灯供电,公司也缺乏发展资金,后来,保罗遮打爵士就想到了上市筹集资金来发展港灯。”
“港灯在1906年的时候在港城铺设下第一条地下电缆,1909年的时候引入金属灯丝电灯,1919年,北角电厂投产,51年申请架高压电塔……”
听着尹志田一个劲给自己讲述港灯发展史,麦里思问道:“听说尹董事长也是工科出身?”
“没错,我确实是拥有电机工程学士学位,而且还是特别工程师,虽然进入港灯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我非常喜欢这里。”尹志田点点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50—60年代港城发展都还算是比较稳定,是港城人口出生期高峰,这些人都会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结婚,生孩子。
房地产市场进入到成熟的商业化时代,中环,尖沙咀,铜锣湾等商业繁华地段都兴建大批高档写字楼和摩天大楼。
湾仔和油麻地等地方也有各种写字楼和商业住宅不断拔地而起建造。
现在房地产也是娄氏的主要业务,无非是不断地兴建各种写字楼和商业住宅用来出售和出租。
“我预计港城未来的地产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最近我在看的一些地皮,他们的拍卖价格其实是不断地暴涨,比如说李超人这些华资,同样在斥巨资买入地皮。”
“他们买入地皮后,只有少量是用于开发,多数还是用来囤积起来,我建议我们娄氏也要这样,大力买入地皮,建造楼房肯定是有利于公司发展。”
“现在股市,楼市,地产低迷就是我们拿出大量资金来抄底的好时机,适龄男女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到了结婚年龄,有大量买房的需求。”
“现在港城最快增值财富的办法,那就是控制更多人衣食住行,所以拿下港灯这个掌管港城人电灯的公司,是我们资本扩张占据港城的重要一环。”何雨柱对何晓如此说道。
“怪不得当初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和记黄埔,您还是力排众议要拿下。”何晓若有所思点点头道。
何雨柱拿下和记黄埔,等于拿下了遍布全厂的物业,地皮,货柜码头,零售业,这些都是现金流重要来源。
“我们看似是华资领头羊,但是跟英资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义和洋行,他们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现金流产业。”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一次次针对他们,因为他们是心腹大患,有他们在的话,不是我们吞并他们,就是他们来吞并我们。”何雨柱说道。
何雨柱想要取代英资成为港城经济实际控制者,自然是免不了对港城现在的经济控制者英资重拳出击。
别看义和洋行现在海外诸多投资都失利,旗下的附属和联运公司有足足400多加,其中业务包括进出口贸易和零售业,房地产,码头货柜,航运,酒店,金融等。
几乎牢牢把控住港城人的衣食住行所需。
其他的各种影响港城的衣食住行行业也一直被英资和华资四大家族牢牢把控。
娄氏集团在港城发展这么多年规模还是没有到义和洋行的地步。
但是在之前的拿下和记黄埔资产收购里,等于直接拿下英资四大洋行之一和记黄埔多年资本成果了。
“零售,能源,码头,我们都要做行业内的巨头了,房地产那边发展也很好,具备打造多元化集团的特点了。”何晓点点头说道。
多元化集团就是可以让更多的利润放着在母公司,从而维系母公司的现金流充沛,再通过大规模的公司体系来挖掘所在领域的每一分利润。
娄氏集团母公司就是靠着现金流来大量扩张,跟义和洋行当初崛起非常像,所以何雨柱才会对他们如此警惕,而且双方在产业布局上有很多相像之处。
未来一方要扩大市场的话,肯定是要吞并另一方。
“能源,传媒,零售,金融,饮料,中药,码头这些都是娄氏现在资本现金最大的八块,英资之前太过于专注海外市场,丢失了这些业务,现在需要扩张的是电力市场。”
何雨柱说道。
之前,何晓看过娄氏集团的商业版图和市场规划,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巨无霸集团了。
除了电力之外,港城人的其他衣食住行方面,都几乎有娄氏集团身影。
在这方面就是义和洋行也不得不忧心,当然,只是娄氏没有太多海外业务而已,这方面比不上他们义和。
“想要拿下港灯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何雨柱说道。
港城的人口那么多,每天都需要用到不少电量,何雨柱每次都只是需要稍微那么一点点涨价,就能够又带来巨大现金收入。
地产,能源,港口,零售,电讯,这几个行业都会是娄氏集团未来发展中心。
何雨柱跟何晓父子俩对娄氏集团以后的商业布局和实际资产以及后续的管理,都进行反复商谈。
毕竟,这个公司以后还是要交给何晓的,能教他的自然都是要教。
教会自己的儿子怎么做一个资本家,更加的传承财富。
………
港灯。
这里是港城的第一家电力公司,已经有差不多百年的历史了。
港灯在这里立足的时候,港城还是一片小渔村,谁知道,经历了不到百年变化,这里已经是亚洲第一程氏了。
从70年代开始,港灯就开始控制着港人的电灯用量了。
麦里思今天特地带人过来,就是商量收购港灯股份的事情。
港灯董事长尹志田也特地带着一帮高管们亲自出来迎接。
“Morris,你好,我是尹志田,欢迎你们来到港灯,感谢你们之前给我们批出的贷款。”
“你好,尹先生。”麦里思点点头说道。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在港灯公司参观了一下,了解港灯在港城的历史发展。
“刚开始,港灯只是负责给路灯供电,公司也缺乏发展资金,后来,保罗遮打爵士就想到了上市筹集资金来发展港灯。”
“港灯在1906年的时候在港城铺设下第一条地下电缆,1909年的时候引入金属灯丝电灯,1919年,北角电厂投产,51年申请架高压电塔……”
听着尹志田一个劲给自己讲述港灯发展史,麦里思问道:“听说尹董事长也是工科出身?”
“没错,我确实是拥有电机工程学士学位,而且还是特别工程师,虽然进入港灯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我非常喜欢这里。”尹志田点点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091/46402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