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剧变的时代(二合一)

推荐阅读:官婿美人香刚无敌,轮回者老婆求我赐传承肝成武林神话:从绣春刀开始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希腊神话:灵性支配者快穿年代女配莽荒纪之我是垒展天剑神狱修仙从手搓计算机开始恐怖复苏:我能收集情绪

    刘基站在纺织厂二楼的窗前,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下面整齐排列的二十台蒸汽纺织机。
    轰鸣声震得窗户都在颤动。
    在机器轰鸣声中,白色的蒸汽从铜管中喷涌而出,蒸汽机的活塞在有节奏的推动,带动着无数纺锤飞速旋转。
    太惊人了!
    这些蒸汽纺织机的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
    当时朱辰给朱元璋说蒸汽机的时候他并不在现场,只是听朱元璋提及了一些,只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没想到真正做出来以后,竟是如此的震撼。
    这是朱标在蓟州那边做出来,然后通过水路运过来的,蒸汽机的每一根钢管、每一个齿轮都经过精心设计,专门为纺织机而打造。
    就是这样一个钢铁怪物,在和纺织机连接在一起后,迸发出了不可想象的力量。
    这很显然是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刘基的脑海中回想起朱辰的这句话,此刻的他深刻感受到了生产力提升带来的变化。
    同时,他也想起了另外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现在生产力产生了如此大的提升,生产关系必然会随之改变,很明显的,按照那些商人的尿性,有了蒸汽纺织机,他们必然会选择抛弃工人。
    这么多的工人呐!
    因为纺织业的发展,他们投身到了松江特区轰轰烈烈的纺织业中,有的是因为没有了土地,有的是被赶出了家园,有的是主动选择等等形形色色的原因,他们各有各的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现在除了纺织这份工作,一无所有。
    松江特区能有今天的成绩,最离不开的就是他们的贡献。
    但是现在,却要用蒸汽机来取代他们,赶走他们。
    这……
    这于心何忍啊!
    而且,他们一旦被蒸汽机取代,就意味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工作就没有收入,除了工作,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该怎么办啊?他们的家人该怎么办啊?
    刘基的心中满是担忧。
    他本是忧国忧民之人,主持松江特区后,眼看着方方面面都在变好,他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去破坏这一切。
    而这一切,他又不得不去做。
    因为你如果不去做,不去推广蒸汽机,就不会有改变,不会有进步。
    老爷,王掌柜来了。这时,管家走来轻声提醒,把刘基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刘基转过身,看到王掌柜正搓着手站在门口,脸上堆着讨好的笑,道:刘老爷,您这新机器可真是神了!
    一边说着,王掌柜一边快步走进来,他的绸缎长袍下还沾着些许车间的棉絮,我方才去车间看了,一台机器能抵得上二十个熟练工,这、这可真是
    王掌柜的声音有些发抖,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
    作为城西最大纺织厂的东家,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以往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能织三匹布,而现在这台机器,一天能织六十匹!
    这是什么概念?
    这他娘的纯纯吐银兽啊,吃进去的是棉花,吐出来的全是银子啊!
    刘基放下茶杯,青花瓷杯底与红木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不过这批机器已经全部订出去了,下一批要等到下个月。
    王掌柜连连点头,他肥胖的身躯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等得等得!刘老爷的机器,等多久都值得!我这就回去准备银子,先订十台!
    “不,二十台!”
    他的眼睛发亮,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涌进口袋……
    ……
    回到自家纺织厂,王掌柜坐在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账册,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
    一台机器抵二十个工人,他喃喃自语,二十台就是四百个工人
    他的手指停在了算盘上,眼睛亮了起来,一个月光工钱就能省下四百两银子!
    他转身对账房先生说:去,把工头叫来。
    不一会儿,工头老李忐忑不安地走了进来,他搓着粗糙的双手,棉袄上沾满了棉絮:东家,您找我?
    王掌柜没有抬头,继续翻着账册:老李啊,实话给你说吧,咱们厂已经订了了一批新机器,下个月就到,从明天开始,厂里用不了这么多工人了。
    老李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东、东家,您的意思是
    裁人。
    王掌柜也不啰嗦,干脆地道:留下五十个年轻力壮的,其他的都辞了吧。
    可是东家……
    老李的声音有些发抖:这些人都在厂里干了几年了,有的家里还有病人
    王掌柜不耐烦地摆摆手,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机器时代!要那么多工人干什么?
    说着,他合上账册:就这么定了,你去通知吧。
    “这……”
    老李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办公室。
    他知道,这个消息对工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车间里,杨德发正在教新来的学徒小张修理织布机,厂子建立的时候他就来了,主要负责纺织机的维修,手上的老茧跟铜钱一样。
    德发哥,小张崇拜地看着他熟练的动作,您的手艺真好,我什么时候才能像您这样啊?
    杨德发笑了笑,正要说话,突然看见老李脸色难看地走了过来。
    大家......老李的声音有些哽咽,都停下手里的活,听我说
    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围了过来。杨德发注意到,老李的眼圈是红的,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
    厂里进了新机器,老李艰难地说,从明天开始,只留五十个人
    新机器其实他们也已经听说了。
    因为有的厂已经在开始用,听说是朝廷研发的,非常的厉害,一台机器就能顶一二十个人,搞得这段时间都是人心惶惶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们厂。
    车间里一片死寂。
    突然,一个女工哭了出来:我男人去年摔断了腿,就指望着我这份工钱
    我娘还在床上躺着,等着我买药
    我三个孩子怎么办
    杨德发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他想起家里刚出生的小儿子,想起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想起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人浆洗衣服
    老李,他抓住工头的手,能不能跟东家说说,厂子刚建我就在这里干了
    老李摇摇头,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德发,东家说了,要年轻力壮的
    杨德发松开手,踉跄着后退了一步。他看见小张低着头站在角落里,这个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学徒,现在却要顶替他的位置。
    所有人都是黯然神伤,却又无可奈何……
    ……
    第二天一早,杨德发抱着一个破旧的木箱走出工厂大门。箱子里装着他在这里两年多的工具,还有一张泛黄的工牌。
    他回头看了一眼,眼神中尽是不舍。
    街上,他遇到了同样被辞退的老张。老张的棉袄上打满了补丁,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冷馒头。
    德发,老张苦笑着说,听说码头在招搬运工,要不要一起去试试?
    杨德发摇摇头:我这腰不行了,干不了重活。
    那......老张犹豫了一下,我听说城南的刘老爷在招人修机器,你不是会修织布机吗?
    杨德发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暗淡下来:那是蒸汽机,我见都没见过
    “咳咳咳!”
    老张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那声音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
    你没事吧?
    老张摆摆手:老毛病了,不碍事。他顿了顿,德发,你说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就像那些旧织布机,该淘汰了?
    杨德发没有说话,他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想起了车间里那台他修了无数次的织布机,现在,那台机器大概已经被拆成柴火了吧。
    时代在剧变,而他们就好像是时代的尘埃一样,随风飘散,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杨德发抱着破旧的木箱,失魂落魄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亮起了灯,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飘来饭菜的香味。
    他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从早上到现在,他只喝了一碗稀粥。
    回到家,妻子正在灶台前忙碌。破旧的茅草屋里弥漫着一股药味,母亲在床上咳嗽,刚出生的小儿子在摇篮里啼哭。
    回来了?妻子转过身,脸上带着期待,今天发工钱了吗?
    杨德发摇摇头,把木箱放在地上:我被辞退了。
    他并没有打算对妻子隐瞒。
    妻子的手一抖,勺子掉进了锅里。她呆呆地看着杨德发,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怎么会......你不是从一开始就在哪里干的吗
    厂里进了新机器,杨德发疲惫地坐在凳子上,用不了这么多人了。
    妻子擦了擦眼泪,继续搅动着锅里的稀粥:那......那怎么办?娘的药快吃完了,米缸也见底了
    杨德发没有说话。他走到摇篮边,看着哭闹的小儿子。孩子的脸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小手在空中胡乱抓着。
    明天我去码头看看,他说,听说那边在招搬运工。
    你的腰
    没事,杨德发勉强笑了笑,还扛得动。
    第二天天还没亮,杨德发就来到了码头。晨雾中,已经聚集了上百个和他一样来找活干的工人。
    招工了!招工了!一个工头模样的人喊道,扛麻袋,一天二十文!
    工人们一拥而上。杨德发挤在人群中,拼命往前挤。
    你,工头指了指一个壮汉,还有你,又指了指一个年轻人,你们两个。
    杨德发急了:工头,我力气大,让我试试吧!
    工头打量了他一眼:多大年纪了?
    三十......三十五。
    三十五?工头嗤笑一声,我看你都快四十了吧?这活你干不了,别把腰闪了。
    杨德发还想说什么,工头已经转身走了。他站在原地,看着那两个被选中的工人跟着工头走向货船,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德发哥?
    他回过头,看见小张站在身后。年轻人穿着崭新的工装,胸前别着蒸汽机维修工的徽章。
    你怎么
    我也被辞了,不过在刘老爷的工厂找到工作了,小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修蒸汽机。
    杨德发勉强笑了笑:好啊,有出息。
    德发哥,小张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这个你拿着
    不用,杨德发推开他的手,你留着吧,刚换工作,用钱的地方多。
    小张还想说什么,杨德发已经转身走了。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城隍庙。
    庙前的空地上,聚集了许多和他一样失业的工人。
    听说了吗?城南的纺织厂也要裁人了。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我老婆昨天去给人浆洗衣服,把手都泡烂了
    杨德发蹲在墙角,听着工人们的议论。
    一连好几天,杨德发都是找不到活,只能去城隍庙前的空地上打发时间。
    而城隍庙前的空地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破旧的棉袄、补丁摞补丁的裤子、沾满泥浆的草鞋,这些曾经在纺织厂中挥洒汗水的工人们,如今像被遗弃的零件一样堆积在这里。
    杨德发蹲在墙角,看着人群中央那个站在石墩上的年轻人,那人穿着一件褪色的青衫,手里举着一份报纸,正在大声喊道:
    ......据《明报》上报道,自蒸汽纺织机投入使用以来,松江特区棉布的产量翻了三倍不止!哼!那些厂主乡绅们更赚钱了,他们用机器取代了我们的双手,却不肯给我们一条活路!
    人群中响起愤怒的低语。杨德发认出了说话的人——那是老李的儿子,是个落地秀才,后来也是在纺织厂打工。
    工友们!李秀才挥舞着报纸,声嘶力竭的大吼: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让那些厂主乡绅知道,工人不是他们可以用了就丢的工具,如果他们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让他们好过!
    对!
    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站起来,我老婆昨天去给人浆洗衣服,把手都泡烂了,才挣了五个铜板!
    我儿子饿得直哭,一个妇女抹着眼泪,我去赊米,掌柜的说再不还钱就要报官
    杨德发听着这些熟悉的故事,拳头越攥越紧。他想起了老张,想起了自己空空如也的米缸,想起了妻子泡得发白的手。
    我们要讨个说法!李秀才跳下石墩,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纺织厂,找那些厂主乡绅讨个公道!
    “对,把事情闹大了!”
    “我就不信朝廷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这么多人饿死,如果真是那样,这是他们逼我们反的!”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句。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举起破旧的草帽,有人挥舞着拳头,群情激奋。
    杨德发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决定,他也要去。
    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不是为了改变什么,只是为了证明,他们这些被抛弃的工人,还活着,也要继续活下去……
    ……
    刘基的府邸。
    刘基望着窗外,此刻天穹如墨,厚重的黑云低垂,仿佛要将整个城池吞噬,远处的天际偶尔闪过几道惨白的电光,像是雷神愤怒的鞭子,撕裂了黑暗的帷幕。
    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刘基的心情,如同这乌云一样沉重。
    松江特区现在发生的一切,他并不是不知道,而且他也知道,这样暴风雨无论如何都要下了,而且激烈程度,波及的范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老爷!
    管家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不好了,外面、外面来了好多工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911/46784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