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项先生

推荐阅读:我真没想坑儿子啊浮世三千,揽月为仙综影视:阿十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心痒难耐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

    聂家后宅的会客厅里,只一桌席面,而且席面上并不是满桌的珍馐美馔,大多是素菜,但都用精美的玉盘盛放,盘盘精致素雅。
    屋里熏着香,细烟自飞禽祥云铜炉中渺渺升起,香甜甘醇的气息中带着些许冰韵,温婉柔和,熟香之味绵长。
    主座上坐着一位白发美妇,看样子应该最少六七十岁了,眼角嘴角都遍布着细纹,但皮肤却白里透着红晕,衣裳一丝不苟,坐姿文雅端庄,给人一种极有文人风雅的感觉。
    聂知遥带着孟晚过来,聂二夫郎身边的桂嬷嬷守在门口小声提点他们,“夫郎让我在这儿等着你们,他嘱咐说里面的老妇人是他亲师项先生,你们定要尊重,不可冒冒失失的惊扰了她老人家。”
    聂知遥恍然大悟,“原来是她老人家。”
    看样子他显然是知道这号人物的。
    孟晚拽了拽他衣袍,“项先生是谁?”
    聂知遥小声对他讲,“你没听说过也正常,她是京都人士,从小就画技超群,受过三位书画名家的教导。她夫君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林易,我二叔嬷的父亲则位居顺天府的正六品通判,早年还是进士的时候拜了林学士为师,两家时常走动,我二叔嬷是在项先生膝下长大的。”
    项先生性子寡淡并不爱张扬,名声便只在小范围清流圈子传播,有许多人家请她教导家里女娘哥儿习得画作,她也不拒绝,但并不轻易就收人为徒,只说是指点。
    聂知遥和孟晚心里有了底,各自整理了衣裳,这才迈步进门。
    两人见了座位上的白发美妇,悄悄对视了一眼,欠身施礼齐声道:“见过项先生,二叔嬷。”
    项先生表情淡淡,眼也没抬的说了句,“外出归来,可曾更衣?”
    孟晚懵了,他小门小户的是真没这个习惯,便是聂知遥商户之家也没这么讲究,顶多回自己院子的时候换身舒适柔软的衣服,孟晚也是如此。
    坐在项先生下首的聂二夫郎解了围,“去我房里换衣吧,开春找裁缝做了两身新衣,我嫌颜色太艳一直没穿,让桂嬷嬷给你们找来。”
    “是。”他们俩只好又躲到聂二夫郎卧房旁小耳房里换衣。
    聂知遥喜白,穿了雪白色的那一件,下摆处是大片的折枝梅花,枝条是褐色的,又点缀着小瓣小瓣的红梅。
    孟晚穿的是则是胭脂色长衫,看颜色其实还好,没有黄色粉色那么娇嫩,色彩偏黯淡稳重。但衣摆、袖口、衣领等处,都用金线和红色线交织,绣着层层叠叠的牡丹花。
    怪不得聂二夫郎不喜,这两件衣裳好看是好看的,但确实偏艳丽。
    两人怕长辈久等,换了衣裳就要出门,桂嬷嬷忙拦住他们,“公子、孟夫郎,这两身都是单衣,可不能就这么出去,再冻得风寒了岂不罪过?”
    他又从卧房里翻出两件白狐皮料的斗篷拿出来,同两人解释:“这都是夫郎年轻时的嫁妆,样子是不时兴了,可也是打理干净收放好的,两位不要嫌弃。”
    桂嬷嬷是聂二夫郎带来聂家的陪嫁,平日也是能在主家面前说上话的人物。聂知遥虽是聂二爷的亲侄儿,来了昌平却也是客,一样要当客人对待。
    孟晚既来被邀来做客,自然客随主便,“嬷嬷客气了,这些都是我没穿过的好料子,怎会嫌弃呢,劳贵客久等,咱们这便去吧。”
    他们又跟着桂嬷嬷重返待饭厅,厅里暖和,将披着的斗篷交给小侍,见礼落座,项先生这才抬眼正经打量这两个小辈。
    他薄唇轻起,“这个是你侄儿?看着是个聪慧灵动的。”
    聂二夫郎在他面前有种小辈的娇俏感,“他是大房的嫡子遥哥儿,算是聂家小辈里最通透的一个了,师祖如今竟然也夸起了小辈?”
    项先生漫不经心的说:“那这位是……”
    “这位是孟夫郎,同遥哥儿是好友,俩人最近还开了个书肆?”
    聂二夫郎嘴角带笑,他师祖明明听他说了孟晚的事,还故意在小辈面前装作不知,脾气还真是一点没变。
    孟晚双手交叠在大腿上压着长衫,轻声解释了句,“二叔嬷,不算是书坊,只是招揽些写手,算是成立个小小的写作公会,小打小闹,没挣到钱反而搭进去了不少。”
    项先生眉头轻皱,“过于板正了。”也谦逊太过。
    孟晚愣了一下,这是在说自己?
    聂二夫郎替孟晚辩解,“师祖,这孩子家世不太好,行事难免小心些。”
    项先生淡淡的说:“罢了,你到我身边来。”
    孟晚立即起身过去,站在项先生身侧。
    项先生身后的老妈妈递过来一个扁平状的木匣子,轻轻一拉,里面是一张纸和几本书。
    项先生指着里面的东西问孟晚:“这些都是你画的?”
    孟晚侧头看过去,是三册人妖情长的话本子,和他画的那张透视图。
    “是晚辈画的。”孟晚恭恭敬敬的说。
    项先生淡淡的点评道:“虽然技艺生疏,细节处理的也不够完善,不过画风新颖,还算不错。”
    孟晚忙道:“多谢先生夸赞。”
    项先生又让老妈妈拿来一幅画轴交予孟晚,“你的画我留下了,也不欺你们小辈,我便也送你一幅吧。”
    她的画价值千金,孟晚的草稿纸是比不了的,说来肯定是他占了便宜,“谢先生赐墨宝。”
    孟晚心里已经察觉到什么了,他余光瞟向聂二夫郎,对方神情放松,正吩咐仆人陆续上些热菜。
    他本来年岁还小,穿着聂二夫郎的衣裳难免显得成熟,说话又似深思熟虑,百般心思流转。
    项先生眉头轻皱,心中隐隐不喜,“好了,坐下用膳吧。”
    虽然她语气一直平平淡淡,但孟晚还是感知到她似乎有些不快,也不知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了。
    孟晚面上不显,也没多嘴说些什么,
    这顿饭他吃的食不知味,上首坐着的两位长辈慢条斯理的用着餐,饭桌上安静的甚至连筷子触碰玉盘的声音都几不可闻。
    直到项先生撂了筷子,聂二夫郎也紧跟着罢了筷,孟晚和聂知遥见此情形纷纷小心的将筷子置于玉箸搁上。
    聂二夫郎先扶着项先生下去休息,手对着他们摆了摆,示意两人可以走了。
    等她们出了饭厅后,孟晚才低声问聂知遥,“那衣裳怎么办?”
    桂嬷嬷笑道:“孟夫郎若是不嫌弃便穿着走吧,我们夫郎的意思本就是送给孟夫郎的。”
    天气寒凉,来回换衣容易风寒,孟晚一直小心避免生病,闻言也没客气,“那就劳烦嬷嬷替我谢过二叔嬷了。”
    聂知遥送他到聂家门口,刚要吩咐府里套车送孟晚回家,便被他打断了,“先等等,外头那个好像是我家马车。”
    北风冷冽,孟晚裹着斗篷往外走,越近越发现车辕上坐着的确实是雪生。
    他回头对着门口观望的聂知遥摆摆手,雪生下来往车下放了个小矮凳,让他踩着上车。
    孟晚刚登上凳子车厢的布帘便被人从里掀开,宋亭舟握着他的手将他拉上去。
    孟晚坐进车厢里问他:“你怎么来了?”
    宋亭舟抚了抚他被风吹乱的发丝,“碧云回去说聂家留了饭,你晚饭不回家吃,我怕太晚你独自回家不安全,就过来了。”
    孟晚抿唇浅笑,被人惦念的感觉真好。
    车厢里也冷,宋亭舟将他半抱在怀里暖着,见他一身没见过的穿着,“怎么还换了衣裳?”
    孟晚将今晚在聂家的事和宋亭舟说了,“我心里猜是项先生有意收徒,聂二夫郎便同项先生推荐了我,但后来看项先生好像并不满意我,这事可能悬了。”
    孟晚说着轻叹了一声,“其实这样我反而更踏实些,因为我确实没有什么太高的书画天分,也自认为高攀不起这样的书画大家。”
    宋亭舟抱着他的手臂微微收紧,“你已经是极厉害的人了,很多时候我都自愧不如,我会再努力用功读书,让你和娘不用事事看人脸色。”
    孟晚眸子里染上温柔的笑意,“我夫君那么上进,我又怎能安安逸逸的躲在你羽翼之后,任你独自面临风雨?我现在为之勤勉的,都是我自己想得到的,若是躲在三泉村自然不必面临这些,但我不想。”
    家人的关怀和这一路所遇的恶人,都是他步步前行的推力。
    聂家再没传来什么消息,想来是项先生没看中孟晚,他倒也不意外,把这件事当做一个小插曲,专心经营铺子想将其推上正轨。
    人妖情长完结后,宝晋斋推出了一大堆类似的话本子,在昌平刮起了一阵人妖之恋的风气,但狐妖小柳到底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始终在大家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十月底下了场薄雪,然后就到琴娘嫁人的吉日,孟晚许久没见她,她比从前瘦了点,人也精神了许多,不似从前第一次见她时的苦大仇深,脸上一直挂着笑。
    直到哥哥背她出门子的时候,看着爹娘白发斑斑的头发才坠了泪珠子。
    孟晚头次送人出嫁,感触万分,虽然琴娘遭了磨难,早期嫁娶也不顺利,可经历了这些,收获的似乎也更多,好事多磨吧。
    他在李家吃完了席面,又在春芳嫂子那儿坐了会儿,后才带着碧云往回走,半路又下起了雪。
    “碧云,前头那儿是不是卖柿饼的?咱们去买些回家,我爱吃。”自从搬家后,孟晚许久不来城西了,走走逛逛见远处好像有个老妇人在卖柿饼。
    “欸。”碧云先他几步过去,一看真是卖柿饼的。
    “夫郎,我见个头还挺大呢,咱们要买多少?”
    孟晚看着那老妇人年岁不小了,身边还跟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小孩冻得直流鼻涕,但一直紧紧抓着奶奶的衣摆。
    “都买了吧,娘和夫君都不爱吃太甜的,雪生咱们仨吃。”
    将半筐柿饼都买下来,孟晚挑了个干净些的,边走边咬着吃,“好甜啊!”
    他递给碧云一个,“你也尝尝,上头都挂糖霜了。”
    碧云笑着接过去咬了一口,“嗯,是甜。”
    他俩走到正街,雪生驾着马车来接人,不出意外宋亭舟也在。
    “偷吃什么好吃的了。”
    孟晚被他拉上马车,碧云和雪生坐在车外。
    “啊?吃了两个柿饼,是我嘴上有吗?”孟晚想掏帕子擦脸。
    结果下一秒湿糯的触感就放大在他唇边,宋亭舟微微退开一秒又凑了上去,这次对准的是孟晚殷红的唇。
    “甜过了。”
    孟晚怒视他,“不爱吃你还亲。”
    宋亭舟轻笑一声,“不爱吃柿饼,爱吃别的。”
    孟晚无语,用帕子仔细擦了擦嘴巴,帕子上头干干净净的,只擦掉些湿润的涎液。
    快到家门口时碧云在外头说了句,“夫郎,好像是聂家的马车。”
    孟晚掀开车帘,只看见马车车尾,从巷子另一头拐了出去,刚好没和他们碰上头。
    他喃喃的说:“是遥哥儿?但是怎么又走了?”
    ——
    半个时辰前,聂家的马车驶向花蹊巷,车上的人不是孟晚以为的聂知遥。
    聂家的车夫将车马停下,对车厢里的人说:“先生,孟夫郎就住前头那家,要不我先过去叫门?”
    项先生清冷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不急,我到底不能听你家夫郎的一面之言,总该多了解了解他人品才好。”
    她要收徒,也要收人品悟性俱佳的,不然宁愿不收。
    贴身妈妈将她扶下马车,项先生站在巷子里思索了两秒,先敲响了宋家隔壁,江家的门。
    她扬起手臂刚敲响一声,门就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个身穿桃红色长袍,外头罩着红毛裘衣的年轻女人拧眉看她,“你是谁?”
    项先生也没想到里头人开门这般快,先是愣了一秒才回过神来,我想问问小娘子,花蹊巷有没有一户姓宋的人家。
    那年轻女人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语气不善道:“有又怎么样?”
    她语气着实不算好,像是和宋家有仇似的,项先生也没想到是这个发展。见这女子无礼,也不欲与她纠缠,干脆直接的问道:“听说宋家有位夫郎,是打理生意的一把好手,小娘子可知他人品如何?”
    “人品?”年轻女人暗自打量了项先生几眼,见她气势不凡,头上戴的玉簪在光下竟透出斑驳的流光,眼见着不是一般凡品。
    江家做布料生意,面前老妇人穿的这料子她竟在布庄里见都没见过一次,便是她身旁的妈妈穿的也是提花织锦,可见不是凡人,她们来打听宋夫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a href="/kan/224898/"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903/37666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