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福字
推荐阅读: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赠礼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掌门征途、万相之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都市狂龙医仙、隆庆中兴、让你参加规则怪谈咋都是熟诡异、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没背景就陷害我?帝族降临悔什么、
孟晚整个人都尬住了,哪怕他当初被人牙子胡吹海吹都没现在这么尴尬。
他本来微翘的眼尾愣是硬生生的瞪的溜圆,满眼难以置信的盯着自己面前的那坨屎一样的东西上。
“姿势不错,手腕再压低些就好了。”
宋亭舟以手握拳抵在唇边,忍住那点笑意。
道理孟晚都懂,可是他就是手软的不像话,笔恨不得戳瘪在纸上。
他耳朵里像是住进了一辆蒸汽小火车,嘟嘟的烟从左耳冒到右耳,拿着那根不听使唤的毛笔,窘迫的不像话。
宋亭舟柔声询问:“我带着你写两遍?”
有人教他,孟晚急忙点头,“好!”
孟晚背对宋亭舟面朝窗的跪在炕上,面前是那张矮腿方桌,宋亭舟挪了一步站在孟晚右侧,微微俯身,将自己手掌包裹在孟晚的右手上,手掌相叠,两人皆是浑身一颤。
孟晚在没觉醒性向之前就是个普通学生,上学的时候和一群调皮捣蛋的男生嬉笑打闹是常态,肢体接触有,搂搂抱抱也不稀奇,可从来没有刚才那种似触电般的感觉。
难道是因为发觉自己是gay后就一直和同性保持距离,所以偶然的触碰才让他慌得心突突?
孟晚自觉理清了其中关窍,轻声询问还在愣神的宋亭舟:“好了吗?”
宋亭舟侧目看他红成一片的耳根,喉咙干哑艰涩,“好了。”
他手略松几分,滑到孟晚手腕处握住,不紧,然后带动他手腕做推送动作——
“不要抖,要轻轻地动。”宋亭舟缓缓的说,随着他的最后一个字说完,一个端正的晚字便在纸上写好了。
孟晚像是找到了点感觉,宋亭舟便又带着他练了几遍,不知不觉便天色渐晚。屋内的窗户是白纸糊的,本就昏暗,这下更是看不清了。
“大郎、晚哥儿,怎么没点灯?”
常金花的呼声传来,宋亭舟立即撤回了手,他挪步到柜上取了盏油灯点燃,灯火昏黄暗淡,却也能照亮这一小方天地。
常金花掀了布帘子往里探,“晚哥儿也在这屋?我还以为你躺下了。”
孟晚甩甩自己的手腕,“我找表哥有点事,顺便让他教我练练字。”真是中了邪了,正事差点忘了。
常金花略有些不赞同,“三月份就要去府城了,让他在家好好看书吧,你想练字等他从府城回来的。”
宋亭舟闻言插了一句,“看书不差这几天,娘你先去洗脚吧。”
常金花心中五味杂陈,这是在赶她走?还真是儿大不中留,还没成亲就开始向着夫郎了。
她也怄着气,一句话没说回大屋了。
孟晚心虚的看着宋亭舟一眼,“我现在确实也不着急练字,找你是为了二十八镇上集会的事,想买些红纸让你帮我写几张福字去卖。”
“好,你现在要吗?”宋亭舟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虽然这东西卖不了几个钱,可孟晚想要的话,给他写几张也不费功夫。
“不不不,今天太晚了,明日我弄些样子给你看,你照着我说的去写。”
孟晚从听到二十八镇上有集会后,就想好要去赚一笔小钱了。
前几日红庙村集市也有人摆摊卖福字和对联,基本都是将红纸裁成方形,尖朝上用黑色墨汁写上福字,对联也是这样,只不过纸张是裁成长条的。
孟晚想在上头搞些花样,多卖上几文。镇上不似村里,哪怕没有南方富饶,乡绅地主还是有的,在镇上过活的人家多半也有些家底,不会在意多个一文两文。
乡下夜晚家家户户入睡的都早,若不是家里有个读书人,有的人家连油灯也舍不得点,这东西点一晚,便是四五文进去了。
孟晚在厨房借着灶膛里的火光洗了脚,回屋躺在炕上,常金花应该没睡着,却也没说话。
“姨,你睡了吗?”
没动静?
“娘~”
常金花气急败坏,“你这死孩子,羞不羞!”
孟晚订了婚后放飞自我,“嗨,反正就差几个月了,我这不提前适应下吗。”
常金花嘴角弯的压都压不住,嘴上却还教训着:“没规矩,你要是我儿,非打你两下板子不可。”
孟晚将手从帘子下伸过去,“儿媳妇也是儿,你打吧。”
常金花轻轻捏了他一把,声音里掩着笑,“在外头不许这么口无遮拦,让人听见仔细你的名声,前几年村里有个新嫁过来的媳妇儿……”
孟晚知道她气消了,安了心,伴着她的八卦声沉沉睡去。
他这厢吃得好、睡得美,隔壁田家一家子都不欢喜。
晌午宋家开席时,隔壁老的、少的便都噤了声听墙根,常金花给儿子订婚也没张扬,不过张小雨知道后几乎全村所有人都知道了,隔壁也不意外。
小梅是唯一替孟晚高兴的,不过她也有些许郁闷,“晚哥儿订婚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我说呢,我去他家帮着忙活忙活也是好的啊。”
田旺搂着她腰劝她:“你怀着身子人家还敢用你帮忙?宋家族亲那么多,我见大力满哥儿两口子都去,他家不缺人的。”
田兴躺在东厢房炕上,斜着眼看弟弟弟媳恩恩爱爱,眼睛死盯着小梅起伏不甚明显的肚子。
田伯娘(不是给宋家掌厨的,农村就是这样,很多同姓同辈都是一个称呼,后面叫隔壁伯娘田大伯娘吧。)
田大伯娘从窗口路过挡住大儿子的视线,狠狠的剜了他一眼,低声喝道:“小梅怀了身子就是咱们家顶金贵的人儿,你那要死的眼神别往我小儿媳上瞅,瞅就瞅你屋里没用的哥儿,这么多年连个蛋都不下,白吃了家里这么多粮食!”
一连骂了一通,田大伯娘才解了点气,她眼神冰凉的警告,“前些日子你浑身的伤是咋摔得,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憨货,自己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怕真成了,村里人不得戳咱家脊梁骨?”
听着老娘的训斥,田兴将头压得越来越低,竹哥儿也缩在角落里当个隐形人。
他这些日子仿佛过得更差了,往常起码还有个人样,衣服干干净净的。如今往角落一缩,衣服上都是污垢,裤腿上还沾染了两块黄白色的浓稠物,人瘦到只有一把骨头,露在衣服外头的皮肤就没有一块好肉,脸上又青又紫的,
田大伯娘的目光扫视他一圈,突然笑了一声,“竹哥儿,听说你娘家有个妹子今年十五了吧?”
竹哥儿眼神麻木,“我妹子订亲了。”
田大伯娘横了他一眼,“你爹娘穷成那样,可不早早给孩子们都订上。”
田兴躺在炕上喘着粗气,“你家不是还有个哥儿没定人家。”
但是长得跟黑猴子似的,还不如竹哥儿,不然他早惦记上了。
他一说话竹哥儿便不自觉哆嗦,他知晓这对母子的意思了,“他孕痣小……”年纪也不大,过了年才十四。
田大伯娘抚掌一笑,“唉呀,这说啥呢,娘就想着快过年了,你家条件又不好,不如把你弟弟接过来住几天玩玩,年后再给你爹娘送回家去。”
田大伯娘一肚子的算计,她心想:接了那小哥儿过来,家里平白省出一月口粮,她那亲家没啥不乐意的,年后把那小哥儿送回去,要是有了更订不上家人,她亲家还不巴巴的再把人给送来?要是没怀上就得想办法借肚了,老大总不能绝了后。
田家院里盖得厢房多,日光左右挡着,显得比别人家压抑不少,厢房里更甚,因着田兴日日喝药,他们这屋还用黄泥和石块打了个炉子,早晚坐着药炉,满屋子都是难闻的药味。
家里其他人都不乐意过来这屋,田兴自己亲娘都站在窗外和大儿子说话。
竹哥儿整日困在屋子供田兴发泄,却像是闻不到一样,躲在药炉旁看着这对母子的恶心嘴脸,听着隔壁院里的一家其乐融融。
他在田家渐渐丧失了内心的温度,只觉得自己是一块不那么坚硬的石头。
——————
第二天一早照例是宋亭舟的读书声将孟晚唤醒,不用早起做豆腐,又没有客人大早上上门,孟晚重新换上他那身靛蓝色的棉袄,心里感慨,还是穿这个看着顺眼。
常金花去院子鸡舍里喂鸡,冬天地上没野草也没虫,打完粮食剩的糠家家户户都存下来,天冷后加水搅拌在一起拿来喂鸡。
昨天待客蒸的一大锅米饭还剩了半盆,孟晚把挨着大屋的锅里舀了两瓢水,搭上蒸屉。
宋亭舟听到厨房的动静走出来,“我烧火。”
“那你先给大锅添点柴,再帮我把小锅也点上。”孟晚现在不再同他客气了。
小锅的火上来,孟晚放上小半勺凝固成雪白色的猪油,不等油热化,将葱末放里面炸香后再加一碗水。
取来三颗鸡蛋在另个大碗里打散,将锅里的葱油水搅拌在鸡蛋液里,和剩米饭放在大锅里,盖上锅盖开蒸。
一家子该洗漱的洗漱,收拾碗筷的收拾碗筷,一盏茶后开饭。
三个人捧着米饭,围着一大碗的蛋羹也能吃的香喷喷的。
“晚哥儿的蛋羹蒸的比我蒸的好吃。”常金花舀了两勺就不肯再动了,她家从没攒过鸡蛋卖,都是留着自家吃,但冬日天冷,鸡下蛋也少了,昨日订婚又杀了两只,前些日子攒的鸡蛋也只剩下半篮。
两个孩子还在长身体该多吃些,她少吃两口也无碍。
“好吃便多吃些。”孟晚舀了一勺放进她碗里。
宋亭舟本来沉默着吃饭,见此也舀了一勺放进常金花碗里。
“你们多吃就是了,我又不是没手没脚的。”常金花训着两个小辈,但心里是说不出的熨帖。
她儿只要回来,家里水缸必定是满的,但厨房里的活计从未沾过手,这么心细的惦记她也是从来没有的。
孟晚没来之前她也没觉得哪儿不好,和村里人家比起来,大郎算是孝顺的了,但孟晚来后家里似乎有啥不一样了,她一个没见识的乡下妇人嘴上说不好,但心里总归能感觉到。
饭后张小雨掐着点来还篮子,这会儿太阳好,常金花收拾了碗筷和她在院子里说话,年后孟晚出嫁得找个亲眷家出门子,张小雨家正好。
宋亭舟则将墙角竖立的炕桌放到小屋炕上,问孟晚:“晚哥儿,你昨晚说要画个什么样的福字?”
“来了。”
孟晚小跑着进来找他,一张嘴就是他的宏图大业。
“表哥,我跟你说,咱们今天如果研究成了,明日便去红庙村卖纸那家,多买些红纸回来,到时候我裁纸,你写字,咱们多做一些,二十八拿到集会上去卖!”
宋亭舟应着他,“镇子附近有户人家造纸,平日就在私塾门口摆摊,我常在他家买,价格还算公道,不如明日我去他家给你买来红纸。”
“好啊。”
家里的两个人都被孟晚灌了迷魂汤,一个两个都随他折腾,常金花再也没说什么耽搁宋亭舟读书的话,孟晚便在小屋研究半天,连着自己练字,再带着回想前世那些福字对联上印着的卡通形象。
到底是前世有过底子,写过那么些卷子,毛笔字虽然难,孟晚也渐渐掌握了些窍门,起码能自己在纸上比比划划的对宋亭舟讲解了。
“你看,往年集市上的福字是不是简单的用笔写在正中央?”孟晚在废纸上写了个歪七扭八的福字。
宋亭舟看着心里发笑,但面上不显,甚至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不错,字好些的便多卖一文两文,字差些的也是五文钱一张。”
他说的价钱和孟晚之前在集市上问的差不多,集市上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童生在卖。
别看人家功名低,但长年累月的卖福字和对联,笔法是不差的,价格也算公道,六文钱一张,多买还能往下绕价。
也是问好价格后孟晚才觉得有利可图的,年节在即,其实卖些吃食什么的更加好卖。
但一来做热食天气冷,怕到地方食物凉了,二是做吃食较为麻烦,他家人手有限,那天早上还要起早做豆腐,就更顾不上做别的了。
如果趁这几日提前写了福字就不一样了,这东西不怕冻又不怕坏的,随手一卷即可。
成本低,人工简单,卖的还不便宜,纯肉的包子还要三文呢,写上一张福字竟然就六文了,要不说古时读书人地位高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他本来微翘的眼尾愣是硬生生的瞪的溜圆,满眼难以置信的盯着自己面前的那坨屎一样的东西上。
“姿势不错,手腕再压低些就好了。”
宋亭舟以手握拳抵在唇边,忍住那点笑意。
道理孟晚都懂,可是他就是手软的不像话,笔恨不得戳瘪在纸上。
他耳朵里像是住进了一辆蒸汽小火车,嘟嘟的烟从左耳冒到右耳,拿着那根不听使唤的毛笔,窘迫的不像话。
宋亭舟柔声询问:“我带着你写两遍?”
有人教他,孟晚急忙点头,“好!”
孟晚背对宋亭舟面朝窗的跪在炕上,面前是那张矮腿方桌,宋亭舟挪了一步站在孟晚右侧,微微俯身,将自己手掌包裹在孟晚的右手上,手掌相叠,两人皆是浑身一颤。
孟晚在没觉醒性向之前就是个普通学生,上学的时候和一群调皮捣蛋的男生嬉笑打闹是常态,肢体接触有,搂搂抱抱也不稀奇,可从来没有刚才那种似触电般的感觉。
难道是因为发觉自己是gay后就一直和同性保持距离,所以偶然的触碰才让他慌得心突突?
孟晚自觉理清了其中关窍,轻声询问还在愣神的宋亭舟:“好了吗?”
宋亭舟侧目看他红成一片的耳根,喉咙干哑艰涩,“好了。”
他手略松几分,滑到孟晚手腕处握住,不紧,然后带动他手腕做推送动作——
“不要抖,要轻轻地动。”宋亭舟缓缓的说,随着他的最后一个字说完,一个端正的晚字便在纸上写好了。
孟晚像是找到了点感觉,宋亭舟便又带着他练了几遍,不知不觉便天色渐晚。屋内的窗户是白纸糊的,本就昏暗,这下更是看不清了。
“大郎、晚哥儿,怎么没点灯?”
常金花的呼声传来,宋亭舟立即撤回了手,他挪步到柜上取了盏油灯点燃,灯火昏黄暗淡,却也能照亮这一小方天地。
常金花掀了布帘子往里探,“晚哥儿也在这屋?我还以为你躺下了。”
孟晚甩甩自己的手腕,“我找表哥有点事,顺便让他教我练练字。”真是中了邪了,正事差点忘了。
常金花略有些不赞同,“三月份就要去府城了,让他在家好好看书吧,你想练字等他从府城回来的。”
宋亭舟闻言插了一句,“看书不差这几天,娘你先去洗脚吧。”
常金花心中五味杂陈,这是在赶她走?还真是儿大不中留,还没成亲就开始向着夫郎了。
她也怄着气,一句话没说回大屋了。
孟晚心虚的看着宋亭舟一眼,“我现在确实也不着急练字,找你是为了二十八镇上集会的事,想买些红纸让你帮我写几张福字去卖。”
“好,你现在要吗?”宋亭舟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虽然这东西卖不了几个钱,可孟晚想要的话,给他写几张也不费功夫。
“不不不,今天太晚了,明日我弄些样子给你看,你照着我说的去写。”
孟晚从听到二十八镇上有集会后,就想好要去赚一笔小钱了。
前几日红庙村集市也有人摆摊卖福字和对联,基本都是将红纸裁成方形,尖朝上用黑色墨汁写上福字,对联也是这样,只不过纸张是裁成长条的。
孟晚想在上头搞些花样,多卖上几文。镇上不似村里,哪怕没有南方富饶,乡绅地主还是有的,在镇上过活的人家多半也有些家底,不会在意多个一文两文。
乡下夜晚家家户户入睡的都早,若不是家里有个读书人,有的人家连油灯也舍不得点,这东西点一晚,便是四五文进去了。
孟晚在厨房借着灶膛里的火光洗了脚,回屋躺在炕上,常金花应该没睡着,却也没说话。
“姨,你睡了吗?”
没动静?
“娘~”
常金花气急败坏,“你这死孩子,羞不羞!”
孟晚订了婚后放飞自我,“嗨,反正就差几个月了,我这不提前适应下吗。”
常金花嘴角弯的压都压不住,嘴上却还教训着:“没规矩,你要是我儿,非打你两下板子不可。”
孟晚将手从帘子下伸过去,“儿媳妇也是儿,你打吧。”
常金花轻轻捏了他一把,声音里掩着笑,“在外头不许这么口无遮拦,让人听见仔细你的名声,前几年村里有个新嫁过来的媳妇儿……”
孟晚知道她气消了,安了心,伴着她的八卦声沉沉睡去。
他这厢吃得好、睡得美,隔壁田家一家子都不欢喜。
晌午宋家开席时,隔壁老的、少的便都噤了声听墙根,常金花给儿子订婚也没张扬,不过张小雨知道后几乎全村所有人都知道了,隔壁也不意外。
小梅是唯一替孟晚高兴的,不过她也有些许郁闷,“晚哥儿订婚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我说呢,我去他家帮着忙活忙活也是好的啊。”
田旺搂着她腰劝她:“你怀着身子人家还敢用你帮忙?宋家族亲那么多,我见大力满哥儿两口子都去,他家不缺人的。”
田兴躺在东厢房炕上,斜着眼看弟弟弟媳恩恩爱爱,眼睛死盯着小梅起伏不甚明显的肚子。
田伯娘(不是给宋家掌厨的,农村就是这样,很多同姓同辈都是一个称呼,后面叫隔壁伯娘田大伯娘吧。)
田大伯娘从窗口路过挡住大儿子的视线,狠狠的剜了他一眼,低声喝道:“小梅怀了身子就是咱们家顶金贵的人儿,你那要死的眼神别往我小儿媳上瞅,瞅就瞅你屋里没用的哥儿,这么多年连个蛋都不下,白吃了家里这么多粮食!”
一连骂了一通,田大伯娘才解了点气,她眼神冰凉的警告,“前些日子你浑身的伤是咋摔得,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憨货,自己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怕真成了,村里人不得戳咱家脊梁骨?”
听着老娘的训斥,田兴将头压得越来越低,竹哥儿也缩在角落里当个隐形人。
他这些日子仿佛过得更差了,往常起码还有个人样,衣服干干净净的。如今往角落一缩,衣服上都是污垢,裤腿上还沾染了两块黄白色的浓稠物,人瘦到只有一把骨头,露在衣服外头的皮肤就没有一块好肉,脸上又青又紫的,
田大伯娘的目光扫视他一圈,突然笑了一声,“竹哥儿,听说你娘家有个妹子今年十五了吧?”
竹哥儿眼神麻木,“我妹子订亲了。”
田大伯娘横了他一眼,“你爹娘穷成那样,可不早早给孩子们都订上。”
田兴躺在炕上喘着粗气,“你家不是还有个哥儿没定人家。”
但是长得跟黑猴子似的,还不如竹哥儿,不然他早惦记上了。
他一说话竹哥儿便不自觉哆嗦,他知晓这对母子的意思了,“他孕痣小……”年纪也不大,过了年才十四。
田大伯娘抚掌一笑,“唉呀,这说啥呢,娘就想着快过年了,你家条件又不好,不如把你弟弟接过来住几天玩玩,年后再给你爹娘送回家去。”
田大伯娘一肚子的算计,她心想:接了那小哥儿过来,家里平白省出一月口粮,她那亲家没啥不乐意的,年后把那小哥儿送回去,要是有了更订不上家人,她亲家还不巴巴的再把人给送来?要是没怀上就得想办法借肚了,老大总不能绝了后。
田家院里盖得厢房多,日光左右挡着,显得比别人家压抑不少,厢房里更甚,因着田兴日日喝药,他们这屋还用黄泥和石块打了个炉子,早晚坐着药炉,满屋子都是难闻的药味。
家里其他人都不乐意过来这屋,田兴自己亲娘都站在窗外和大儿子说话。
竹哥儿整日困在屋子供田兴发泄,却像是闻不到一样,躲在药炉旁看着这对母子的恶心嘴脸,听着隔壁院里的一家其乐融融。
他在田家渐渐丧失了内心的温度,只觉得自己是一块不那么坚硬的石头。
——————
第二天一早照例是宋亭舟的读书声将孟晚唤醒,不用早起做豆腐,又没有客人大早上上门,孟晚重新换上他那身靛蓝色的棉袄,心里感慨,还是穿这个看着顺眼。
常金花去院子鸡舍里喂鸡,冬天地上没野草也没虫,打完粮食剩的糠家家户户都存下来,天冷后加水搅拌在一起拿来喂鸡。
昨天待客蒸的一大锅米饭还剩了半盆,孟晚把挨着大屋的锅里舀了两瓢水,搭上蒸屉。
宋亭舟听到厨房的动静走出来,“我烧火。”
“那你先给大锅添点柴,再帮我把小锅也点上。”孟晚现在不再同他客气了。
小锅的火上来,孟晚放上小半勺凝固成雪白色的猪油,不等油热化,将葱末放里面炸香后再加一碗水。
取来三颗鸡蛋在另个大碗里打散,将锅里的葱油水搅拌在鸡蛋液里,和剩米饭放在大锅里,盖上锅盖开蒸。
一家子该洗漱的洗漱,收拾碗筷的收拾碗筷,一盏茶后开饭。
三个人捧着米饭,围着一大碗的蛋羹也能吃的香喷喷的。
“晚哥儿的蛋羹蒸的比我蒸的好吃。”常金花舀了两勺就不肯再动了,她家从没攒过鸡蛋卖,都是留着自家吃,但冬日天冷,鸡下蛋也少了,昨日订婚又杀了两只,前些日子攒的鸡蛋也只剩下半篮。
两个孩子还在长身体该多吃些,她少吃两口也无碍。
“好吃便多吃些。”孟晚舀了一勺放进她碗里。
宋亭舟本来沉默着吃饭,见此也舀了一勺放进常金花碗里。
“你们多吃就是了,我又不是没手没脚的。”常金花训着两个小辈,但心里是说不出的熨帖。
她儿只要回来,家里水缸必定是满的,但厨房里的活计从未沾过手,这么心细的惦记她也是从来没有的。
孟晚没来之前她也没觉得哪儿不好,和村里人家比起来,大郎算是孝顺的了,但孟晚来后家里似乎有啥不一样了,她一个没见识的乡下妇人嘴上说不好,但心里总归能感觉到。
饭后张小雨掐着点来还篮子,这会儿太阳好,常金花收拾了碗筷和她在院子里说话,年后孟晚出嫁得找个亲眷家出门子,张小雨家正好。
宋亭舟则将墙角竖立的炕桌放到小屋炕上,问孟晚:“晚哥儿,你昨晚说要画个什么样的福字?”
“来了。”
孟晚小跑着进来找他,一张嘴就是他的宏图大业。
“表哥,我跟你说,咱们今天如果研究成了,明日便去红庙村卖纸那家,多买些红纸回来,到时候我裁纸,你写字,咱们多做一些,二十八拿到集会上去卖!”
宋亭舟应着他,“镇子附近有户人家造纸,平日就在私塾门口摆摊,我常在他家买,价格还算公道,不如明日我去他家给你买来红纸。”
“好啊。”
家里的两个人都被孟晚灌了迷魂汤,一个两个都随他折腾,常金花再也没说什么耽搁宋亭舟读书的话,孟晚便在小屋研究半天,连着自己练字,再带着回想前世那些福字对联上印着的卡通形象。
到底是前世有过底子,写过那么些卷子,毛笔字虽然难,孟晚也渐渐掌握了些窍门,起码能自己在纸上比比划划的对宋亭舟讲解了。
“你看,往年集市上的福字是不是简单的用笔写在正中央?”孟晚在废纸上写了个歪七扭八的福字。
宋亭舟看着心里发笑,但面上不显,甚至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不错,字好些的便多卖一文两文,字差些的也是五文钱一张。”
他说的价钱和孟晚之前在集市上问的差不多,集市上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童生在卖。
别看人家功名低,但长年累月的卖福字和对联,笔法是不差的,价格也算公道,六文钱一张,多买还能往下绕价。
也是问好价格后孟晚才觉得有利可图的,年节在即,其实卖些吃食什么的更加好卖。
但一来做热食天气冷,怕到地方食物凉了,二是做吃食较为麻烦,他家人手有限,那天早上还要起早做豆腐,就更顾不上做别的了。
如果趁这几日提前写了福字就不一样了,这东西不怕冻又不怕坏的,随手一卷即可。
成本低,人工简单,卖的还不便宜,纯肉的包子还要三文呢,写上一张福字竟然就六文了,要不说古时读书人地位高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903/37665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