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下雪

推荐阅读: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赠礼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掌门征途万相之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都市狂龙医仙隆庆中兴让你参加规则怪谈咋都是熟诡异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没背景就陷害我?帝族降临悔什么

    从集市上回去,孟晚抢着推车,“你和六婶聊天吧,东西放车上我推着。”他还是下意识把自己当爷们使,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培养的,就算来了这,潜意识里还是这样。
    常金花拗不过他,只好撒了手,她刚才在集市上买了布,抱在手里和宋六婶说话,满哥儿则跟着孟晚坠在后头。
    “呀,飘雪花了。”满哥惊呼一声。
    孟晚仰头,一朵小小的六瓣洁白,恰好飘落在他脸颊上,他伸手去接,又是一朵雪花在他手上融化。
    天空越来越阴沉,四处都是蒙蒙雾气。
    前头和常金花说话的宋六婶扭头提醒后面两个小辈,“快些走,一会越下越大。”
    果然如她所说,雪花越下越大,一行人埋头赶路,到家门口的时候地上的积雪已经一个指肚那么深了。
    棉衣虽然保暖但不抗风雪,孟晚肩头和袖子都被踏湿了一层。他将板车卸下推进院子的草棚里,常金花拿了上面搁置的东西,两人跑进屋。
    “可下雪了。”常金花拍打身上的棉衣,感叹的说。
    瑞雪兆丰年,若是冬天不下雪,老百姓该担心了,他们不懂什么原理,只知道当年大雪覆盖田地,来年收成也好上几成。
    孟晚前世今生头次见到这么大的雪,他帮常金花规整完东西就坐在门口看雪,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就这样好像其实也不错,平平淡淡了此余生,把常金花当亲妈一样照顾着,把宋亭舟当哥……
    还是算了吧,当哥还一起成婚就变态了,但当对象他是真不熟啊!
    孟晚又乱了思绪。
    “晚哥儿,进来看看姨给你买的布。”
    孟晚闻言关上门进了屋,“来了。”
    常金花今日下了本钱,买了两匹布回来,一匹杏黄色,一匹大红色。虽说都是粗布,可也花了三百多文。
    “我不是有衣服吗?怎么又给我买?”
    布匹都被包上了油纸,孟晚才知道常金花是买给他的。
    常金花拿着那匹杏黄色的布料在他身上比划,“小年后你和大郎就定亲了,咱家族亲多,但血亲只剩亭舟二叔和两个嫁到别处的姑姑,定亲咱们虽不请外人,但也是大事,你走里走外就这一件棉袄,怎么也该再做一件体面些的。”
    常金花又将红布取出来,“嫁衣和喜被冬日无事也都要绣好了。”
    孟晚懵了,“还要我绣花?”
    常金花瞪了他一眼,“我帮你做了衣裳,你去和满哥儿学学往上面随便绣两针,哪儿有新人喜服自己不动针的?”
    孟晚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让他整件都自己做啊。
    晚上宋亭舟回来,顶着满身的风雪,此时地上的积雪已经没过脚面了。
    “今晚怎么不在镇上住,这么晚还跑回来,路上都铺了雪,更看不好道儿。”
    常金花拿着鸡毛掸子掸着宋亭舟身上的雪,嘴上埋怨他不知轻重。
    如今的乡下小路不好走,不似现代的水泥路明晃晃的顺着走就行了,东一个岔口西一个岔口,左右两旁还都是沟渠,晚上下了雪地上一片银白,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渠里。
    乡里动不动便有某某村谁家的醉汉,赶夜路掉进了哪条沟里的闲话传出来。
    宋亭舟默不作声,他在镇里住的是私塾中的宿舍,其实就是私塾里的一间空闲偏房,小小一间房间里挤着两张木床,只有他和另一位离得更远的同窗住着,里面有个用黄泥糊的炉子,天冷时他们自己拾些柴火烧着取暖。
    今晚雪大,他不住宿舍后,今晚已经挤过去了两个人。
    再说——他自己也想回家住。
    宋亭舟目光掠过房门,少年在厨房忙活,火光将他的脸颊映成暖黄色。
    孟晚将锅中饭菜端出来,再刷干净锅烧满锅的热水,“表哥,一会儿吃完饭水就差不多烧好了。”
    他一回头刚好对上宋亭舟的视线。
    “多谢。”
    孟晚低垂下头,“不客气。”
    他认真的努力了一下,还是感觉比起相公,宋亭舟更适合当他爸,一脸正经严肃,瞬间让他想到高中住校时候的教导主任。
    常金花腌的酸菜已经能吃了,孟晚炖了碗酸菜,还有集市上他买的七八根大棒骨,他挑了两根敲断了,从回来就放火盆上炖着,这会儿已经香味四溢,竟然飘得比红烧肉还远。
    端上一盆糙米干饭,三人坐上饭桌开饭。
    孟晚盛了三碗炖的奶白的大骨头汤,“我老家的人说这个可补人了,咱们冬日多买些,还能炖萝卜炖酸菜用。”
    常金花抿了一口汤,“给你几个铜板是让你买些翻花头绳的,谁让你买这些没人要的骨头了?”
    她这人就是这样嘴硬,哪怕心里受用孟晚节省顾家也不直说。
    宋亭舟喝着骨香浓郁的汤,视线落在孟晚脑后的木头棍子上,轻皱着眉。
    饭后他叫住孟晚,“看书的时候有不认识的字要问我吗?”
    孟晚不好意思的说:“有,但是不会耽误你看书吧?”
    “不耽误。”
    常金花看着他俩,夺过孟晚手里的碗筷,“趁着大郎有空你多问问他,碗筷放那儿我洗,就这两个碗哪儿用得着你了。”
    她都这么说了,孟晚只好洗了手跟宋亭舟进屋,小屋的门敞着,能看到常金花在厨房收拾碗筷。
    宋亭舟从自己的书箱里拿出一本书递给孟晚,孟晚接过去,发现这本书是自己用纸张剪裁做成的,很厚实,掀开后上面的字比普通书本上的字略大一号,前面都是比划简单的常用字,往后越来越复杂些,全是宋亭舟自己的笔迹,孟晚认得。
    “你特意给我写的啊?”孟晚神情复杂,这么厚的一本起码有两百多页,近万字,有的太复杂的还带着注解,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
    宋亭舟只是简简单单的“嗯”了一声以作回应,他仿佛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厨房没了动静,常金花进了大屋铺床,他才又重新在书箱里翻找。
    孟晚拿着书看他动作,便见他从书箱里翻出个钱袋子,打开口袋从里面拿出两块碎银给孟晚,多了不说三两肯定有了。
    孟晚手忙脚乱的将手和书一起背到身后,一脸紧张的说:“你给我干嘛?我不要。”
    “拿着平日里去集市花。”宋亭舟面不改色,丝毫没有自己私藏零花钱的心虚。
    他背着常金花只是怕她看见自己给孟晚钱,会对孟晚有意见,毕竟常金花再怜惜孟晚,对比亲儿子还是差了两层。
    孟晚猛摇脑袋,“我不缺吃穿,今天宋姨还有买了匹布给我做衣裳,你快收回去,我不会要的。”
    他态度坚决的要命,声音压得也低,显然也怕常金花看见。
    宋亭舟收回手,攥着那两块银子竟然觉得烫手。
    孟晚见他收回银子松了口气,抱着自己的书离开,临走时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我知这些银子都是你辛苦抄书攒的,也很感激你要给我银子。虽然家里现在还有些余钱,比别人家多个十两八两的,但你要在科举上考出门路,现在不过是起点而已,往后用钱的地方更多,莫要乱给我了。”
    宋亭舟瞬间抚平刚才的阴郁之感,只觉得孟晚的话化作一股暖流,流向他心头。心中无比熨帖。
    “我晓得了,会加倍用功读书,不负你和娘的厚望。”
    孟晚总觉得这话有几分古怪,他不想细想,一溜烟跑到大屋。
    “都快定亲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
    常金花坐在炕上说他,一手拿着那匹杏黄色的布比比划划,到底也没舍得用剪刀剪裁。
    “算了,还是明日找你六婶帮我抻着点,我这手上没她有准头。”
    孟晚躺进被窝里看书,有不会的就用手指在枕头上比比划划,乡下的枕头不是他初来那座府邸的硬的和陶瓷花瓶似的枕头,而是用谷皮等物填充的,也很瓷实,但总体是软枕,起码不会将头磕出大包来。
    书果然是催眠好物,特别是干巴巴光认字没有故事情节的书。
    孟晚没一会就睡沉了,常金花见帘子后没了翻书页的声音,也抱着布匹下了炕。
    外面的房门“咯吱”响了一声,常金花推开门望去,见是儿子披着外袍在往外提洗澡用过的脏水。
    “大郎,明日一早再倒水,当心冻着。”
    宋亭舟回她:“不碍事的娘,我倒去后院,不然放厨房里恐怕夜里会结冰。”
    常金花早就习惯了儿子万事自有主意,站在厨房等宋亭舟倒完水回来。
    “娘找我有事?厨房里冷,进屋说吧。”
    宋亭舟看出自己老娘有事要说。
    常金花跟他进了小屋,倚在炕沿上对着儿子说:“这几个月亏得晚哥儿教了我做豆腐,家里因着一摊子小买卖又攒下了几两银子。我想着你们年后成婚,不然再盖间厢房住着?就像隔壁老田家,两儿子左右两间厢房。咱家就你一个,盖个厢房我住着就成,你们往后成婚就住大屋去,小屋留给盛杂物,再往后收拾出来给孩子住。”常金花说到后来,眼角一塌,语气中满是期盼,仿佛已经能想象出往后子孙满堂的盛景。
    宋亭舟没想到她要说的是这个,略微思索一番,说道:“暂时先别盖房,一切等我这次院试之后再说。”
    常金花没有多问,离开儿子房间后才叹了口气,大郎还是想考的,只是真的能考上吗?别看她在外头对着乡亲,在家对着孟晚,都是满口她家大郎考上秀才云云,实际这几年她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失望,也仅剩下一点微乎其微的期盼了。
    第二天一早宋亭舟照例早起去磨豆腐,热了昨晚的菜,又喝了些豆浆,常金花没将豆腐往门口搬。
    “眼下天气冷了,豆腐就在家里卖吧,不然端出去也会冻到。”
    她说的是正理,孟晚想的却是:冻豆腐也很好吃啊?
    他拿着个浅底小扁筐,“姨,今天留一块豆腐吧。”
    常金花连钱都舍得抓一把给他,自家做的豆腐哪有舍不得的,给他铲了块豆腐放上去,常金花问:“怎么不用碗盛?”
    孟晚拿刀把扁筐上的豆腐切成正方形小块块,用大碗扣住放到院子里的石头上,“这块咱们冻着吃,晚上拿来炖酸菜。”
    常金花只当他在作怪,“好好地豆腐冻上怎么能好吃?算了,随你玩吧,记得叫你六婶一会没事了过来帮我裁衣。”
    孟晚拿上他的小箩筐往外走,“知道啦。”
    他可能是有点子做鞋子的天赋在的,主要舍得使力气,手都被磨了三四个泡,终于将宋亭舟的鞋底纳好了,剩下的鞋面子就好说多了,大男人又不用绣花。
    农家人冬日里都是一天两顿饭,春秋忙着地里活计中午不回家的时候才会叫家里人送上两个窝头。
    他在宋六婶家和满哥做了半天鞋,估摸着常金花豆腐快卖的差不多了就和宋六婶一块回了家去。
    两家离得不远都是靠近村口,宋六婶家更是村口头一户人家,和宋六婶从她家出来,正见着往外去的乡道上张小雨拉着个年轻汉子,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二叔嬷你做什么呢!!!”
    孟晚一声大喊把本来胆子就小的张小雨吓得半死。
    “你这死孩子,这么大声干啥,叫魂啊!”见是孟晚,张小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白眼一个接着一个。
    孟晚倒是半点不恼,他弯起眼睛不怀好意的说:“我二叔知道你和个外男有说有笑的吗?”
    张小雨立即便从那个年轻汉子旁跳开,“你说的哪门子胡话,这是我大侄子!”
    那汉子也忙解释道:“晚哥儿你误会了,你二叔嬷是我亲三姑,按理你还得叫我声表哥。”
    他怎么知道我名字的?
    孟晚蹙了下眉,没叫人。
    笑话,一表三千里呗,他哥也太多了。
    那汉子自他露面便直勾勾的盯着他,见他不吭声,又腼腆的笑了笑说:“我是杨树村的,和满哥儿也有亲戚,他成婚我还来送过亲。”
    他这么一说宋六婶也想起来了,“哦,我晓得了,你是满哥儿的堂兄!怎么来了也没到家里坐坐,我叫满哥儿出来见你。”
    “不必了婶子。”
    那汉子搓了搓手,“今天来先看看我三姑,下次有空再登门拜访。”
    他手里拎了包东西,用油纸包的严严实实,多半是吃食,一份礼怎么登两家的门?人家多半是专门给张小雨买的东西,她这么一叫不是为难人家吗?
    宋六婶这点人情还是懂的,她寒暄道:“那就下次,晚哥儿,咱们走吧,这大雪地里,六婶的鞋都快湿了。”
    孟晚也只是被张小雨恶心过几回,特意过来吓吓他,达到了目的也没心思多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903/37665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