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诺奖得主来了也得敬酒

推荐阅读: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南辕北辙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我只想要仙子的心梦醒后,我放弃腹中胎儿与夫君和离谁教他这么修仙的?青云红颜乡村神医好快活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加州大学的时差和沪上差了近十一个小时。
    此时明媚的阳光照射的乔治有些心猿意马。
    “怀亚特,你要先听完我诚挚的道歉,我很早就想告诉你了,但一直羞于面对你,感谢你主动……”
    “我没工夫听你的废话,”怀亚特道:“如果愿意帮我的话,整理好当年的资料,来华夏找我。”
    乔治有些激动:“你还愿意让我加入你的研究?”
    实验室中,怀亚特一边观察着培养皿,一边无奈的摇摇头。
    华夏的顶尖生命科学人才是弱势,
    在沪上交大这么多年,他算是半个华夏通。
    在生命科学领域,华夏科学家数量其实不少。
    但如果范围画小一些,提升到卓越科学家的层次,那和西方的差距就瞬间被拉大了。
    简单来说,华夏的优势学科,如果让他这个外人看来,基本上就三个特点,偏向技术、偏向工程,更偏向应用。
    对基础学科的探索和发展,一直是弱势。
    而他要研究的,是当年在丑国时就提出的一个猜想——关于脑神经工作机理与最小自由能和意识的产生诱因。
    在这个工作上,他在沪上交大乃至整个华夏人才库中,几乎找不出来一个得心应手的帮手。
    所以哪怕再不情愿,他也没得选。
    至于乔治是否改过自新认清自己,他不敢确定。
    但当年提出这个猜想和进行验证的时候,乔治就是自己的助手。
    对这个项目多少有点了解,
    这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等你。”
    挂上电话。
    怀亚特看着iPad上顾然的直播画面,脸上又恢复了不可思议。
    不仅对这个少年的奇思妙想和惊人脑洞感到惊讶,
    他更是好奇,华夏人才培养制度下竟然会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怀亚特一边观看着直播,一边打开邮箱,撰写了一封诚恳的邀请邮件。
    分别向科工委负责人和中科院负责人各发送了一份。
    ……
    中科院这边,
    王苏杭还在诉苦中科院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忽视时,
    两道提示音突然从胡安和丁一的手机中响起。
    胡安打断了诉苦,诧异道:“真是说什么来什么,是怀亚特教授的邮件。”
    闻言,丁一抬头看了胡安一眼:“我这封也是。”
    王苏杭仅仅是听到怀亚特这个名字,整个人便肃然起敬了几分。
    生命科学重要推动者,现代脑神经科学的奠基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曾经大名鼎鼎的哈佛鲍尔生命科学实验室负责人……
    这无数名头几乎奠定了怀亚特在生命科学领域崇高的地位。
    如果拿她和怀亚特教授比……
    就这么说吧,她在生命科学上的很多造诣,都是从怀亚特主编的书籍和论文中得来的。
    只可惜,怀亚特出走丑国科学院之后,并没有更改国籍,而且也明确拒绝了进入中科院,
    否则有这样一位生物学泰斗在,现在华夏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和西方的差距恐怕能缩小许多。
    “怀亚特教授现在在上交大的生物联合实验室中从事脑神经研究,”王苏杭道叹息道:“不过成果专利还是上交大和哈佛共有,要是他能来中科院就好了。”
    胡安和丁一细细的查看这邮件,没有回应王苏杭。
    只不过随着阅读,两人的神色都有些古怪了起来。
    在这封邮件中,
    这位向来说话直白、不善变通的生物学泰斗,
    竟然也开始绞尽脑汁的用起了各种修辞手法,
    什么赋比兴,什么敬语,什么客套话,
    可以说把华夏的人情世故应用的淋漓尽致。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位生物学泰斗的致信,竟然是为了邀请顾然。
    他甚至在邀请邮件中都没有把顾然称作“合作者”,
    而是谦逊的称为了“老师”。
    “顾然老师”。
    绷不住了。
    真的,如果不看发件人的话,恐怕没人敢想这是一位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发出的邮件。
    而现在即便看了发件人信息,他们也都得反应半天,
    这特喵怕不是被盗号了。
    胡安回信,询问怀亚特教授是怎么知道顾然的,并且先入为主的告诉怀亚特,顾然的确是中科院的人,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就职。
    丁一那边回信的内容基本也一样,只不过把顾然是中科院的人,改成了顾然是科工部的人。
    很快,两人同时收到了回复。
    【我无意间看到了顾然的直播,从他的猜想中,收获很多。】
    胡安把邮件展示给了其他院士。
    所有人看到邮件上的内容后,脸上都有一种说不出惊喜还是惊吓的神色。
    王苏杭更甚。
    网上开玩笑说的“诺奖得主来了也得敬酒”,
    没想到真让顾然这小子给办成了。
    ……
    此时,直播间中。
    当所有人完全消化了“活下去”和“畏惧死亡”的区别之后。
    顾然才继续说道:“要解释为什么产生‘畏惧死亡’的‘求生’逻辑之前,可能还需要大家进行一个思想实验。”
    “假如有一个人,自从出生之后就一直在深度睡眠,从来没醒来,直到一百岁那天死亡。”
    “那么大家觉得,该怎么定义这个人的死亡?”
    “是一百岁那天死亡呢?”
    “还是其实一出生就死了,只是一百岁才埋?”
    弹幕上的答案千奇百怪,几乎囊括了各种可能。
    甚至还有人发明了死与活的叠加态,如死。
    看着弹幕越发离谱,顾然说道:“如果从信息继承猜想的角度来讲,容我说一个暴论——”
    “睡到一百岁死去和死了一百年并无区别。”
    “因为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自主意识和非自主意识完全消失,所有的生命活动仅仅是一种生理维持。”
    “此时的人体,和原始生物没有区别。”
    “体内细胞和微生物只以‘繁衍’和‘竞争’逻辑在运作,”
    “而独属于高等生命体的‘求生’逻辑,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答案已经潜藏在了题干上,
    顾然顿了顿,看了一眼弹幕上的反应,
    有一些弹幕已经说出了答案。
    “聪明的人已经猜到了,”
    “对死亡的恐惧,和意识共生。”
    “那么接下来,我将会带大家去了解那个让无数生物学家至今也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意识又是怎么出现的?”
    顾然声音落下,
    中科院汇报厅中,王苏杭目光变得极为认真。
    上交大生物联合实验室,怀亚特坐的笔直,
    已经拿出了本子,取出了怀中的钢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762/36383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