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镇国公封号加冕,开疆拓土

推荐阅读:最强豪婿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抗战之关山重重序列:吃神者废草灵根宦海官途八零重生小娇妻,脚踹前夫致富忙万相之王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走上人生巅峰,从双修功法大成开始

    听闻了贾瑛的宏大志向后,在场的官员皆是感慨贾瑛的眼界和想法,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君王所能够想到的。
    这种事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一旦能够成功实施。
    那么日后无论是过去了百年还是千年,北边的土地都会成为中原地区汉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意义远大于一味地屠杀镇压。
    实际上。
    贾瑛原本也想过要在北方草原上实行“四等人制”,从而实现汉人对草原人的绝对镇压和优势。
    只不过这个提议后来被岳鹏举给否决了。
    岳武穆心胸广阔、目光独到。
    以赵佗教习百越的事迹来劝说贾瑛。
    这也说到了贾瑛的心坎上。
    贾瑛又是继续说道: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尊重当地人的礼仪习俗,否则适得其反!”
    “这草原上的异族,就像是埋在泥土里的种子,野火烧不尽,吹风吹又生,杀死了一批还有另外一批,没了匈奴人又有金人,杀死了金人又有鲜卑人,永远都是杀不完的……”
    “只要是草生长的地方,那就会有草原人不断养育生长,所以将草原人纳入汉文化中,才是正道之举!一劳永逸!”
    有些话贾瑛没有明说。
    其实就是让这些草原人学习汉字,尔后教习礼仪文化,学习儒家文化,这样才能够减少北方草原人动辄就要翻天覆地的思想。
    这种文化、思想上的枷锁,往往要比千军万马还要恐怖和坚固
    朝中还有臣子想要反对。
    毕竟这样的方法在他们看来,短期内耗时耗力,远不如杀得一干二净要来的快和有效。
    贾瑛却是直接拍板决定了。
    “岳将军此次大破敌军三十万人,居功至伟,挽救边疆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理应加封一等镇国公!”
    “传朕旨意,效仿和辑百越之策,教习北方异族!”
    “暂由岳将军安排边军将士和当地女子通婚事宜,明年开春,准许班师回朝!”
    加封镇国公
    又是让在场的官员大为震惊。
    等到北边的外事处理好后。
    贾瑛深吸了口气,又示意太监召见早就在殿外等候多时的曹正淳。
    片刻功夫。
    只见曹正淳昂首阔步,当众宣读了此次皇城宦官贪污案的调查和处罚结果。
    高声念读。
    每念到一个名字,朝中官员的震惊就多一分。
    在此之前。
    就连贾瑛自己都被调查的结果给吓了一跳。
    要不是他完全可以信任曹正淳和东厂,恐怕就算是他都不敢相信,区区宦官竟然能够有如此恐怖的贪污能力。
    此次肃清宦官,总计抄家获得银两将近两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全国税收的两倍之多
    不仅仅是贾瑛。
    当曹正淳宣读了贪墨银两的总数后,也让在场的官员连连倒吸凉气
    将近两千万两的贪墨
    此等数额之大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曹正淳又一口气宣读了各种处罚的结果,要么就是流放抄家,要么就是夷灭三族,还有要在午门腰斩的不计其数。
    念到最后。
    不禁让人众人头皮发麻。
    这一次。
    不知道东厂是杀了多少的人啊,结果这个东厂都督曹正淳却是一脸笑意,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一般。
    当真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
    贾瑛挥了挥手示意曹正淳已经没有继续念下去的意义了,随后当朝怒吼道:
    “诸位爱卿可知道宦官的数量在京城之内有多少?”。
    “京城内的宦官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之多,整个京城的总人口也不过才一百六十多万人,区区宦官的数量就达到了十分之一?”
    “单单是内侍太监的数量就有七万多人!”
    “而且这些宦官皆有官职、俸禄!其中每年的宦官所需要的俸17禄就多达两百万两白银!这是何其过分和夸张的事情!?”
    有这两百万两,用来组建军队,搞基础建设不香吗
    贾瑛在知道具体的数字后。
    也是震惊得无话可说。
    他还仔细想了一下为什么宦官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
    究其原因。
    那就是一旦进宫成为了宦官,便可以终生在宫里任职,从不会被罢官免职,一直干到死也不会退休。
    哪怕是老年了也都是由宫里养着,甚至于还有新来的小太监侍奉。
    不像宫里的宫女。
    往往宫女在年满二十六岁后,便可以放出宫去嫁人。
    而这些太监因为早已经净身。
    只能是一直待在宫里由朝廷养着。
    经过深思熟虑的看考究后。
    贾瑛郑重其事,肃然断喝道:
    “此后皇城大幅度减少宦官的数量,只维持在八千左右!”
    “空出来的位置,交由女官负责!”
    “可以适当增加宫女的数量,但是这些女子在达到二十四岁的年纪后,无论是何官职,必须出宫嫁人!”
    一方面是在出宫年龄方面做出改变。
    另外就是这些宫女一批换一批,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贪污、弄权作势的情况发生。
    在得知贾瑛的决定后。
    满朝文武皆是俯首称赞。
    歌功颂德贾瑛的英明之举。
    很快北方捷报便传至各地郡县。
    官吏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并州方向。
    岳鹏举在大获全胜后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继续一路往北行军,直接率领行动较快的骑兵杀到了鲜卑王庭弹汗山。
    而关于朝廷的封赏也在这时候到达。
    岳鹏举加封国公爷
    全军上下立功者皆有赏赐。
    整个北军大营人声鼎沸。
    而岳鹏举在看到了贾瑛的和辑百越之策后,也是精神振奋,并不着急那么快班师回朝了,甚至于主动要求留下来亲自处理此事。
    岳鹏军当即下令。
    将所有草原人都迁往南边生活。
    同时划分牧场。
    准备修建城邑、边关。
    另外朝全军下令。
    凡是尚未成亲的士卒将校,必须娶当地草原人为妻,如若与草原女子通婚,奖励牧场、牛羊还有奴仆。
    为了起到领头示范的作用。
    岳鹏举甚至于亲自以身作则,娶了一名当地大部落首领的女儿,有了这个先例之后,无数将士踊跃报名,就地安家置业。
    而草原人在得知自家部落首领成为了岳鹏举的妻子后。
    也是一改往日抵触的情绪态度。
    纷纷效仿
    相对于草原上野蛮、没有伦理的婚俗,汉人的婚礼习俗事实上对于草原女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要知道草原上资源匮乏。
    往往一个女子有可能同时侍奉父子兄弟多人。
    然而在汉文化中。
    这样的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且北军士卒大都是有功之士,贾瑛对于这些将士们的赏赐也是十分豪爽,家家殷实不愁吃喝。
    当地草原女子在得知了真相后。
    争先恐后。
    甚至于主动要求嫁给这些汉人。
    当地通婚事宜在岳鹏举的率领之下,竟然效果显着,很快就诞生了无数的新家庭,而这些留在当地的将士们则是获得了额外的牧场、牛羊和财富,便就地安家不再回乡。
    岳鹏举在当地铺设道路、修筑城邑、开设学堂。
    整个北方边关的大融合进展如火如荼,好消息不断。
    与此同时。
    大量的商人闻讯而至。
    不仅有汉人北上做生意,甚至于还有大量的草原人在其影响下,前往中原之地开始互通贸易。
    很快。
    京城内便出现了很多来自草原上的商人。
    逐渐习以为常。
    另外一边。
    白起在率军抵达西凉后,火速行军八战十捷867,威震西域
    白起在大获全胜后,召见了西域三十六国的大小国主,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这些分散在西域各地的小国主,纷纷求见白起希望能够重新成为汉人朝廷的附属小国。
    白起迅速将战报呈递京城。
    贾瑛在得到消息后,心情大好,遂即加封白起为武安侯,同时成立西域都护府,由西域三十六国派兵与汉人官吏同时治理。
    贾瑛以大奉天子的名义,赐予这些小国国主玺印官袍,正式承认这些小国的势力。
    诸国势力需要向贾瑛俯首称臣
    作为代价。
    西域诸国的军队必须无条件服从汉人指挥。
    同时每年向大奉朝廷进贡。
    作为回报。
    大奉朝廷将会派兵维护整个西域诸国的安全,如若有马匪、叛军、外敌出现,朝廷有责任第一时间派兵镇压保护这些势力的存在。
    至此。
    整个北方、西域异族势力几乎是全部被镇压。
    毫无还手之力
    大奉朝对外的军事实力。
    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几乎是万朝来拜!莫敢不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544/34590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