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是鬼魅还是精怪3

推荐阅读:退婚后,我的高冷未婚妻后悔了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巨企,殖民地与星舰万相之王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鸿天神尊说了子债母偿,你偏不信怪我咯?海贼:在白团签到三十年我无敌了天下第一狱

    萧寂准备去书院问问。
    按钱老二的说法,钱安十天前离家就是去书院读书的。
    那他很可能是死在书院里的。
    钱老二原本打算葬了儿子再上山理论,如今被萧寂勒令留在家中。
    他对着看守的官差哭天喊地,原本觉得儿子是被妖魔鬼怪所害,如今见官府查案并未糊弄,心里也生出一点希望来。
    若是有贼人害了他儿子,他定要让对方千百倍地偿还!
    “多谢带路,我们要去书院问话,七叔您自行下山即可。”
    萧寂听村里的人都喊他七叔,也就跟着喊了。
    倒是把钱七吓了一跳,赶紧应答:“不敢当,这条小路不好走,岔路也多,还是草民带您上山吧。”
    “也好,有劳。”
    “应该的应该的。”
    一行人继续往山上走。
    越往上路越不好走,可见平日里走的人极少。
    萧寂和沈兰落在后头,二人一路上时不时停下来看看。
    前几日下了一场雨,山路泥泞,如果凶手从山上下来,肯定会留下脚印。
    萧寂问带路的钱七,“您上回走这条路是何时?”
    “那可久了,应该有一个月了吧。”
    沈兰接着问:“您打猎范围广吗?”
    “嗨,就在半山腰下方,抓的都是小动物,给家里人换换口味的,这上面是书院的地盘,平时不让我们上来的。”
    萧寂从路边的荆棘枝上扯下一根布条,质地像棉麻。
    沈兰探头看了一眼,“应该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了。”
    “嗯。”他丢掉布条,拨开草丛捡起一支毛笔。
    毛笔的毛已经秃了,杆子看着挺新的,上面有怡山书院的印记。
    “对了,往右手边的岔路上去有一座听风崖,听说书院的书生们喜欢去那吟诗作对。
    不过这个季节太冷了,应该没什么人去。”
    沈兰看着那条路上的痕迹,直觉有些异样,但一时间也没头绪。
    她跟着队伍往上走。
    有段陡坡很滑,萧寂转身朝她伸出手,“沈姑娘,小心脚下。”
    沈兰抬头,就见前方的官差们一个个都转过头来,炯炯有神地看着他们。
    沈兰没有搭手,笑着道谢:“多谢,我自己可以。”
    萧寂收回手,从树上折了一根树枝,处理好后递给她,“拿着这个。”
    “谢谢萧大人。”
    萧寂不习惯她如此客套,但也知道他们之间应该保持距离。
    等他们终于从小路出来,放眼望去,整座京城仿佛匍匐在脚下,绵延至天际。
    “这书院建得可真高啊。”沈兰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
    “怡山书院是开国帝师所建,据说选址时天下还未太平,为了避免学子被害,才选了这深山之中。
    后来书院结业的第一批学子大多数都在各地为官,替大羲王朝建立了稳固的基业。
    百年来,书院学子一批换一批,山长也换了好几任,但从未提过要换地方。”
    沈兰转身看去。
    偌大的山门前立着一块牌坊,左边刻着:为天地立心,右边刻着:为生民立命。
    上方是“怡山书院”四个烫金大字,虽然半点没提读书二字,却道出了读书的终极目标。
    牌坊下,一层层阶梯上写满了字。
    “这是九十九级台阶,每个入学的学子都得从这里走上去,意味着平步青云。”
    沈兰笑道:“这意思是后来人加上去的吧?”
    一个以生民立命为宗旨的学校,怎会想着升官发财?
    萧寂仔细回想一番,“还真是,似乎就是这位佟山长立的规矩。”
    “平步青云啊,那每个学子肯定都很乐意爬一爬。”
    沈兰转头好奇地问:“大人在这书院读过书吗?”
    既然是最好的书院,像萧寂这样的神童理应是重点招揽的学生才对。
    萧寂摇头:“萧家有族学。”
    “如此说来,读书还是天资更重要一些。”
    “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萧寂反驳道。
    钱七走到这里就返回了。
    邢捕头见沈兰面不红气不喘,好奇地问:“沈仵作不累吗?”
    “还好,习惯了。”
    爬山对于从小在青木县长大的人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她第一个走上台阶,众人急忙跟上,总不能让一名女子领了先。
    等站到最后一层阶梯上,眼前豁然开朗。
    书院依山而建,一座座两层小楼在山腰铺开,很有气势。
    低沉的钟声响起,一下又一下,回荡在书院中。
    “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陆续有学子从学堂里走出来。
    清一色的广袖斓衫,黑色幞头,书卷气满满。
    沈兰一眼就看到了刘显阳,他个头不高,面相稚嫩,在一众学子中格外显眼。
    直到一胡子发白的夫子走出来,萧寂才上前作揖:“李夫子,不知佟山长可在书院中?”
    “咦?你是……萧寂。”李夫子认出人来,回礼道:“原来是小萧大人,稀客啊,佟山长有在,你找他何事?”
    李夫子曾教导过萧寂两年,二人也有几分师徒情谊。
    “夫子可认识钱安?”
    “当然,他是甲一班的,成绩优异,乃是乡试谢元,在书院中也是佼佼者。”
    “那您最后一次见他是何时?”
    “这个嘛……”李夫子想了想,摸着胡子说:“应该是七八日前,年后刚开班的时候,他的课业得到了孙夫子的赞赏,我便过去誊抄了一份。”
    “之后就没见过了?”
    “没有了,你问起他是有何事?”
    萧寂停下脚步,叹息道:“他死了。”
    “什么?”李夫子大惊,他伸手招来一名学子,“孙伟,你来一下。”
    一名中年书生抱着书走过来,朝李夫子行礼,然后疑惑地看向萧寂等人。
    因是公务,萧寂穿着官服,官差们也个个是公服在身。
    “这是孙伟,他与钱安住一起。”李夫子转头问孙伟:“这些日子见到钱安了吗?”
    “没有啊,他不是回家了吗?”
    “何时回去的?”萧寂问。
    “书院开班第一天,他说家里有事急急忙忙就走了,之后也没回来,学生还打算等休沐日下山去他家看看。”
    从这个时间上看,钱安应该是八天前就失踪了,但是不是当天就死了,还不好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202/34978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