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谁是凶手3

推荐阅读:绝品红人星武纪元长生模式开启,我在诡异界封神身为网管,打爆职业选手很合理吧光棍修仙传退婚后,我的高冷未婚妻后悔了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巨企,殖民地与星舰万相之王

    吴家想把女儿的尸体带回去安葬,被萧寂拒绝了。
    吴家人虽然不接受女儿坠亡的事情,可也没有继续为难奇绣坊。
    沈兰从三楼走到一楼,发现了一处后门,轻轻一推,后门应声而开。
    伙计解释说:“姑娘,这门是我们铺子搬货用的,平日里客人不从这里通行。
    沈兰走出去看了一眼,后方是一条挺宽敞的巷子,没什么人经过。
    此时铺子里的客人已经被放走了,只余掌柜和伙计还在应付官府的人。
    萧寂正在安慰吴家人。
    “令媛的尸体本官要带回去再让仵作仔细检验,此案若无其他证据,只能以意外结案。”
    若不是今天人死在萧寂面前,官府压根不会管这样的案子。
    吴昶得知他是萧寂之后态度好了许多。
    “萧大人办案下官一定尽力配合,只是小女……还希望小女能体面一些离开。”
    “放心,本官的仵作也是女子,你刚才见过的。”
    吴昶暗暗松了口气。
    “多谢大人体谅,那本官与家人就回去等消息了。”
    “嗯。”
    官差们撤走了。
    回去的路上,徐推官好奇地问:“萧大人觉得这案子有不妥之处?”
    “人死得蹊跷,需要再细查一番。”
    徐推官觉得他多事,不过既然是官员之女,仔细些也没什么。
    萧寂刚回京不久,想尽快积累好名声也能理解。
    “时候不早了,那徐某就先回去了,明日咱们在府衙碰面。”
    “有劳。”
    萧寂带着沈兰去了殓尸房,连夜将尸检做了。
    沈兰重点检查了死者的后背。
    并未有淤青之类的,但如果有人推她下楼,只要力气不大,也不太可能留下痕迹。
    “她袖口有破损,手背有划伤,刚才我们都看过,从三楼摔下来没有任何遮挡,所以这伤口不是摔下来造成的。”
    “所以她应该与人有过争执。”萧寂得出此结论。
    “我已询问过吴家人,她酉时半从家里出来,说是约了人出来买布。
    吴家并不富裕,府中下人有限,那奇绣坊离吴家不远,便没有派人跟着。
    往日她也经常一个人出门,偶尔会约上两三好友一起,出门前,她手上绝对没有伤。”
    如此看来,吴家的家教不算严厉,对女儿并未约束太过。
    “明日我会命人仔细查一查她今夜的踪迹,她约的人是谁,为何当时不在场,如果她与人争执过,不会没人看见。”
    沈兰点头,把检查结果总结了一下。
    “除了手背上的伤,她的致命伤还是额头那快,头骨碎裂,肋骨插入心肺,内出血而亡。
    然后我还在她衣襟前发现了一滩水渍,有点茶叶的香味,应该是溅到茶水了。
    她牙齿上黏了一块麦芽糖,应该是死前才吃的。
    身上的荷包首饰都没有丢失,指甲裂了两个,除此之外,暂时没有太多发现。”
    萧寂把笔录看了一遍,然后派人送沈兰回家。
    天都快亮了,他也不用回家了,直接在衙门歇下。
    沈兰回去后还在想,三楼那雅间怎么会上锁呢?
    铺子里待客用的雅间,里头也没有贵重东西,需要上锁吗?
    当然,也许这是奇绣坊的规矩。
    她闭上眼睡了一觉,醒来就听萱儿说随风在外头等她。
    她急忙穿好衣服出去,问:“可是案子有变故?”
    随风笑着说:“没有,是大人派我过来跟沈姑娘说一声,案子有新线索了。”
    今天一早,官差们就将死者的轨迹查明了。
    她约的人镇远侯府庶出的二姑娘,名许珍珍,二人在街头的茶楼喝了半个时辰左右的茶。
    “大人说,怕沈姑娘惦记着案情,因此一有消息就让我来告诉你。”
    沈兰疑惑地问:“她竟然与镇远侯府的姑娘是好友?”
    吴昶只是个小官,想要搭上镇远侯府可不容易。
    “是,她还有两个好友,一个是佟尚书府上的庶女,一个是光禄寺大人家中的庶女。”
    “吴姑娘是嫡女吧?”
    “对,据说那几位姑娘关系很好,偶然遇到了吴晴,性情相投,便将她纳入了朋友圈中。”
    “吴晴与她们相处的时间长吗?”
    “不长,今年才认识的。”
    沈兰知道,萧寂这会儿肯定让人在查这几位姑娘。
    她加入的这个小团体确实有些奇怪。
    “麻烦你跑一趟了,就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走吧。”沈兰准备亲自下厨。
    随风厚着脸皮留下来了,吃完还给萧寂带了一份饭。
    萧寂还未用膳,正在看一页一页的口供。
    闻到香味抬头,疑惑地看着随风,“哪家买的食物?”
    “嘿嘿,沈姑娘做的,属下在她那吃过才回来的。”
    萧寂这才察觉到肚子饿,把东西放到一旁,开始认真吃饭。
    随风帮忙整理线索,这些他都是做熟了的。
    萧大人说过,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的观点有时候也很重要。
    徐推官姗姗来迟,进屋闻着饭菜的香味还打趣萧寂:“刚才瞧见赵尚书府上的马车离开,原来是来给萧大人送吃食的。”
    萧寂简单反驳了两个字:“不是。”
    赵家派人给他送的是帖子,佟老夫人六十大寿的请帖。
    至于为何不是佟家来送,萧寂也没想明白。
    “徐大人手上有未结的案子吗?”
    “没有,这才刚开衙,也就萧大人运气不好碰上了。”
    徐推官实在好奇他吃的是什么,走近了一看,发现是一盘红烧肉和一盘鱼肉。
    鱼片薄薄的,晶莹剔透,上面浇的汤头不知道放了什么,闻起来很香。
    萧寂加快速度吃完,把碗盘收拾了。
    他见徐推官没走,以为他要与自己谈公事。
    结果他小声问:“萧大人收到佟家的帖子了吗?”
    萧寂奇怪地问:“徐大人怎么问这个?”
    徐推官是寒门出身,在汴京根基不深,汲汲营营了半辈子才走到今天。
    他一直想找机会投靠太子一脉,提前做点什么,将来好在朝堂是有个不错的位置。
    “以萧大人的家世,想必佟家肯定是要请你的,不知能否带为兄去见见世面?”
    萧寂心中不喜。
    他淡淡地说:“若是公事繁忙,我未必会去。”
    徐推官腹诽:这就是世家子的底气,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说扔就扔了。
    当然,也可能只是萧寂的托词而已。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202/31537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