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献俘献首祭英灵
推荐阅读:太平客栈、攻略四个大佬后我掉马了、掠天记、龙辰帝洛曦、宠婢、万相之王、顶级弃少二、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直播中,我实施了完美犯罪、
郑天雄捻着胡子眼神微眯。
望着那端坐于战马之上的英俊男子心中思索。
对于他来说,其实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尝试拉拢这位颇有才干的李原。
许给他无法拒绝的高官厚禄财帛美姬。
在将他变成自己麾下的鹰犬。
不过对于辅国将军来说,除了才干他最看重的是门阀血统。
李原不过是区区兵户出身,在大梁不过是最底层杂户。
对于勋贵之首的郑天雄来说,哪怕是此人再有才干,他也是毫无兴趣。
一个小小的兵户居然夺了本应由勋贵才配拥有的武勋。
他甚至隐隐的对李原还有些厌恶感。
看着在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意气风发的李原。
辅国将军眼神微冷。
李原出身卑微,他并不想收为己用。
但此人的才干与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他的辅助下,白景那个丫头恐怕将来会成为自己的掣肘。
与其这样,不如将这个还未成气候的小兵户尽快除掉。
不过看着军容肃整的龙骧军。
辅国将军还是有些忌惮的。
但是他眼珠一转,脑海中瞬间冒出个主意,除掉李原何必自己亲自动手呢。
我何不来个借刀杀人。
想到此处,郑天雄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弧线。
他忙唤过来一名手下,在耳边仔细嘱咐,那人便领命而去消失在了街口。
随着龙骧军大队进入皇城前的广场。
忽然耳边响起了咚咚的鼓点声。
紧接着,这鼓声越来越密。
三通鼓声之后,现场龙骧军肃然,百姓一片安静。
随着脚步声响,一名礼官走到高台之前,朗声喊道。
“奉辅国将军之令。”
“传谕龙骧侯。”
“献俘献首之礼,启~~!”
话音刚落,四州丝竹鼓乐之声响起。
这是大梁的【得胜献俘之曲】曲声激昂雄劲。
紧接着,百名教坊司太常寺礼官乐姬唱道。
“铁骑踏破万里沙,旌旗漫卷塞外霞,将军凯歌入宫阙,献俘金殿功名华。”
随着悠扬的乐曲之声。
龙骧侯一摆手,从龙骧军的队列中,二百名铁勒战俘被亲卫们带了出来。
这些战俘多是在葫芦口清剿时抓获的铁勒残兵。
很多都是铁勒武士甚至还有几名是小贵族。
与那些牧奴兵不同,这些人是铁勒族人中的权贵,他们是绝不会投降龙骧军的。
所以就成了今日宫阙献俘所用的俘虏。
此时这些铁勒俘虏,被人用铁链锁住手脚,各个都是身形佝偻,早就没了草原勇士悍勇的模样。
这些人赤裸上身,从胡子发式,五官纹身,都足以证明他们是铁勒人的身份。
上京百姓常能听到铁勒人残暴杀人的传闻,对他们很是好奇。
这些战俘的出现,让围观献俘礼的上京百姓议论纷纷。
“这...这就是铁勒蛮子吗?”
“看着不过如此啊。”
“你懂什么,那是因为这些蛮子被龙骧军教训过了。”
“你看他们脸上,还真是各个横肉啊。”
“真是多亏了龙骧军。”
“否则要有多少大梁百姓被他们糟蹋。”
“哼,打死这些杀千刀的蛮子!”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有人向这些战俘投掷石子烂菜叶。
结果这一下,很多人也都开始扔东西。
什么臭鸡蛋,砖头瓦块甚至还有鞋。
一时间场面有些纷乱。
不过龙骧侯并未派人阻止,毕竟让这些饱受铁勒人恐吓的百姓发泄下也好。
这些俘虏会被送入上京大牢,至于朝廷最终如何处置,她白景就不管了。
俘虏被刑部的官员带走,献俘之礼就算完成。
之后就是献首之礼。
此时,丝竹之声又变,那些教坊司的礼官乐姬开始高唱【斩将献首之曲】
“刀光寒塞外,将军斩敌枭,敌酋已悬首,凯歌震九霄。”
礼官走到高台之前,高声喊道。
“辅国将军令。”
“传谕龙骧侯。”
“献首之礼,启!”
随即,数十名身穿彩衣的龙骧军亲卫,各个手捧木盒从队列中走出,向祭台而来。
他们依次将木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颗颗面目狰狞的头颅。
这些头颅都用石灰处理过,虽然显得眼球灰白,皮肤干枯,但仍能辨别出生前的五官容貌。
盒中的首级被亲卫们取出,然后依次摆放到祭台之上。
放在最上首一排的三颗头颅。
自然就是铁勒远征大军的三名万户长,分别是,桑都,巴克尔和阿布。
之后摆上祭台的,是几十颗铁勒千户长的头颅。
虽然现在只有头颅,但各个须发皆张,面目可憎,仍让很多围观的百姓惊惧不已。
数十颗敌酋的头颅摆在祭台上,肃杀而震撼。
有人说,既然龙骧军斩首了两万七千,为何不把那两万七千颗头颅都运到上京。
道理很简单,因为根本来不及处理。
战场上处理首级,基本就是盐和生石灰腌制。
除了之前斩获的1400颗首级做了简单的处理,但都分给了四洲将军。
之后在葫芦谷中找到的尸首大多残破,首级很多也已损坏。
再加上军中的盐与石灰所剩不多,最终龙骧侯下令,除了数十名铁勒将领的头颅。
其他斩杀的铁勒士兵,只取走腰牌做为战功凭证。
也有人建议,将无法带走的首级在赤水河北岸垒成京观以震慑北蛮。
但却被女侯爷拒绝了。
原因无他,赤水河翠松岭在大梁境内,又是重要商路。
尸体首级一旦处理不当,搞不好会在北川道引发瘟疫,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着祭台上几十颗铁勒将领的头颅。
围观的上京百姓都是唏嘘不已,以往一提铁勒人,恐惧的可以让小儿止啼。
但今日,那些可怕的铁勒人变成了尸首让众人围观。
上京百姓无不称颂龙骧军的勇武。
此时,丝竹鼓乐之声在变,音律变的格外苍凉悲怆。
这是大梁军中【祭英灵】之曲。
随着低沉苍凉的乐曲声,百名龙骧亲卫抬着木箱,走上高台,从木箱中取出上千块龙骧军的腰牌。
这些腰牌的下半部分都裹上了白绸。
细看下,很多腰牌上还有刀砍斧剁的划痕,有些上面还有难以洗去的血迹。
赤水河大战,梁军前后阵亡龙骧军九百一十五人,兵户伤亡近三千。
此时近四千块大梁士卒的腰牌,密密麻麻的摆在祭台前的长案之上。
每块腰牌都代表着一名战死沙场的梁国士卒。
看到这个震撼肃穆的场面,在场观礼的数万上京百姓无不动容。
龙骧军斩首两万七千级的背后,也是数千大梁将士血染沙场的悲壮。
此时的龙骧侯与龙骧众将,已取下了身上的红绸彩带,换上了白色素带。
女侯爷捧起祭香,将其点燃,依次插到长案之前的香炉之内。
教坊司的百名礼官乐姬,也已唱起悲凉的【祭英魂】之歌。
“悠悠苍天,戍我边关,叩别高堂,刀矛在肩,杀虏护国,奋勇为先,若得太平,此生吾愿。”
“归军无我,且末哀嫌,男儿守土,已化青山,吾子莫泣,吾妻莫怨,国需柱石,此躯已捐。”
此歌在大梁边关已传唱百年。
听闻此歌,凡参与过赤水河大战之人,无不想起了战死沙场的袍泽。
龙骧侯早已泪目,白雨萱低头掩面,即便是李原,也是眼角含泪。
悲怆的曲调无不激荡着众人的心。
一个杀敌报国护卫乡梓的形象,宛如就在眼前。
他也许是邻家那位憨厚的大哥。
也许是村中寡母家最为受疼爱的幼子,
也许是那辞别新妇,不会说情话的笨拙郎君。
他们踏上了戍边为国的征途,却已无了归期。
空留父母妻儿依门相望,却再也望不来那熟悉的身影。
不少百姓被歌词所感染,忍不住泪流满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望着那端坐于战马之上的英俊男子心中思索。
对于他来说,其实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尝试拉拢这位颇有才干的李原。
许给他无法拒绝的高官厚禄财帛美姬。
在将他变成自己麾下的鹰犬。
不过对于辅国将军来说,除了才干他最看重的是门阀血统。
李原不过是区区兵户出身,在大梁不过是最底层杂户。
对于勋贵之首的郑天雄来说,哪怕是此人再有才干,他也是毫无兴趣。
一个小小的兵户居然夺了本应由勋贵才配拥有的武勋。
他甚至隐隐的对李原还有些厌恶感。
看着在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意气风发的李原。
辅国将军眼神微冷。
李原出身卑微,他并不想收为己用。
但此人的才干与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他的辅助下,白景那个丫头恐怕将来会成为自己的掣肘。
与其这样,不如将这个还未成气候的小兵户尽快除掉。
不过看着军容肃整的龙骧军。
辅国将军还是有些忌惮的。
但是他眼珠一转,脑海中瞬间冒出个主意,除掉李原何必自己亲自动手呢。
我何不来个借刀杀人。
想到此处,郑天雄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弧线。
他忙唤过来一名手下,在耳边仔细嘱咐,那人便领命而去消失在了街口。
随着龙骧军大队进入皇城前的广场。
忽然耳边响起了咚咚的鼓点声。
紧接着,这鼓声越来越密。
三通鼓声之后,现场龙骧军肃然,百姓一片安静。
随着脚步声响,一名礼官走到高台之前,朗声喊道。
“奉辅国将军之令。”
“传谕龙骧侯。”
“献俘献首之礼,启~~!”
话音刚落,四州丝竹鼓乐之声响起。
这是大梁的【得胜献俘之曲】曲声激昂雄劲。
紧接着,百名教坊司太常寺礼官乐姬唱道。
“铁骑踏破万里沙,旌旗漫卷塞外霞,将军凯歌入宫阙,献俘金殿功名华。”
随着悠扬的乐曲之声。
龙骧侯一摆手,从龙骧军的队列中,二百名铁勒战俘被亲卫们带了出来。
这些战俘多是在葫芦口清剿时抓获的铁勒残兵。
很多都是铁勒武士甚至还有几名是小贵族。
与那些牧奴兵不同,这些人是铁勒族人中的权贵,他们是绝不会投降龙骧军的。
所以就成了今日宫阙献俘所用的俘虏。
此时这些铁勒俘虏,被人用铁链锁住手脚,各个都是身形佝偻,早就没了草原勇士悍勇的模样。
这些人赤裸上身,从胡子发式,五官纹身,都足以证明他们是铁勒人的身份。
上京百姓常能听到铁勒人残暴杀人的传闻,对他们很是好奇。
这些战俘的出现,让围观献俘礼的上京百姓议论纷纷。
“这...这就是铁勒蛮子吗?”
“看着不过如此啊。”
“你懂什么,那是因为这些蛮子被龙骧军教训过了。”
“你看他们脸上,还真是各个横肉啊。”
“真是多亏了龙骧军。”
“否则要有多少大梁百姓被他们糟蹋。”
“哼,打死这些杀千刀的蛮子!”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有人向这些战俘投掷石子烂菜叶。
结果这一下,很多人也都开始扔东西。
什么臭鸡蛋,砖头瓦块甚至还有鞋。
一时间场面有些纷乱。
不过龙骧侯并未派人阻止,毕竟让这些饱受铁勒人恐吓的百姓发泄下也好。
这些俘虏会被送入上京大牢,至于朝廷最终如何处置,她白景就不管了。
俘虏被刑部的官员带走,献俘之礼就算完成。
之后就是献首之礼。
此时,丝竹之声又变,那些教坊司的礼官乐姬开始高唱【斩将献首之曲】
“刀光寒塞外,将军斩敌枭,敌酋已悬首,凯歌震九霄。”
礼官走到高台之前,高声喊道。
“辅国将军令。”
“传谕龙骧侯。”
“献首之礼,启!”
随即,数十名身穿彩衣的龙骧军亲卫,各个手捧木盒从队列中走出,向祭台而来。
他们依次将木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颗颗面目狰狞的头颅。
这些头颅都用石灰处理过,虽然显得眼球灰白,皮肤干枯,但仍能辨别出生前的五官容貌。
盒中的首级被亲卫们取出,然后依次摆放到祭台之上。
放在最上首一排的三颗头颅。
自然就是铁勒远征大军的三名万户长,分别是,桑都,巴克尔和阿布。
之后摆上祭台的,是几十颗铁勒千户长的头颅。
虽然现在只有头颅,但各个须发皆张,面目可憎,仍让很多围观的百姓惊惧不已。
数十颗敌酋的头颅摆在祭台上,肃杀而震撼。
有人说,既然龙骧军斩首了两万七千,为何不把那两万七千颗头颅都运到上京。
道理很简单,因为根本来不及处理。
战场上处理首级,基本就是盐和生石灰腌制。
除了之前斩获的1400颗首级做了简单的处理,但都分给了四洲将军。
之后在葫芦谷中找到的尸首大多残破,首级很多也已损坏。
再加上军中的盐与石灰所剩不多,最终龙骧侯下令,除了数十名铁勒将领的头颅。
其他斩杀的铁勒士兵,只取走腰牌做为战功凭证。
也有人建议,将无法带走的首级在赤水河北岸垒成京观以震慑北蛮。
但却被女侯爷拒绝了。
原因无他,赤水河翠松岭在大梁境内,又是重要商路。
尸体首级一旦处理不当,搞不好会在北川道引发瘟疫,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着祭台上几十颗铁勒将领的头颅。
围观的上京百姓都是唏嘘不已,以往一提铁勒人,恐惧的可以让小儿止啼。
但今日,那些可怕的铁勒人变成了尸首让众人围观。
上京百姓无不称颂龙骧军的勇武。
此时,丝竹鼓乐之声在变,音律变的格外苍凉悲怆。
这是大梁军中【祭英灵】之曲。
随着低沉苍凉的乐曲声,百名龙骧亲卫抬着木箱,走上高台,从木箱中取出上千块龙骧军的腰牌。
这些腰牌的下半部分都裹上了白绸。
细看下,很多腰牌上还有刀砍斧剁的划痕,有些上面还有难以洗去的血迹。
赤水河大战,梁军前后阵亡龙骧军九百一十五人,兵户伤亡近三千。
此时近四千块大梁士卒的腰牌,密密麻麻的摆在祭台前的长案之上。
每块腰牌都代表着一名战死沙场的梁国士卒。
看到这个震撼肃穆的场面,在场观礼的数万上京百姓无不动容。
龙骧军斩首两万七千级的背后,也是数千大梁将士血染沙场的悲壮。
此时的龙骧侯与龙骧众将,已取下了身上的红绸彩带,换上了白色素带。
女侯爷捧起祭香,将其点燃,依次插到长案之前的香炉之内。
教坊司的百名礼官乐姬,也已唱起悲凉的【祭英魂】之歌。
“悠悠苍天,戍我边关,叩别高堂,刀矛在肩,杀虏护国,奋勇为先,若得太平,此生吾愿。”
“归军无我,且末哀嫌,男儿守土,已化青山,吾子莫泣,吾妻莫怨,国需柱石,此躯已捐。”
此歌在大梁边关已传唱百年。
听闻此歌,凡参与过赤水河大战之人,无不想起了战死沙场的袍泽。
龙骧侯早已泪目,白雨萱低头掩面,即便是李原,也是眼角含泪。
悲怆的曲调无不激荡着众人的心。
一个杀敌报国护卫乡梓的形象,宛如就在眼前。
他也许是邻家那位憨厚的大哥。
也许是村中寡母家最为受疼爱的幼子,
也许是那辞别新妇,不会说情话的笨拙郎君。
他们踏上了戍边为国的征途,却已无了归期。
空留父母妻儿依门相望,却再也望不来那熟悉的身影。
不少百姓被歌词所感染,忍不住泪流满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128/3712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