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章 有点牵强
推荐阅读: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大国工业:你一个民营企业搞航母?、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惯着你们啊、重生七零:作精美人追夫撩不停、网游倒退一分钟、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不败神婿、凤女无双、
唐少雄不屑的说:“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也值得你如此称赞?”
刘浮生笑道:“唐董出身名门,自然不在乎这种小人物,我却觉得,再小的人物,也有他的用处,唐省长器重王克成,自然是因为,他很有能力。”
唐少雄说:“你准备除掉他?”
刘浮生说:“除掉这两个字,用的不准确,我只是想给这把刀,换一个捉刀人……王克成依附唐省长,无非是想找个靠山,他曾经对外透露过自己的想法,他要找的,不是一任父母官,而是一棵参天大树,也就是说,他感兴趣的,是燕京的唐家……”
“如今,王克成办事不利,被唐省长日渐疏远,他满肚子牢骚,迫不得已之下,跟粤东的王家越走越近,我感觉,唐董可以拉他一把。”
唐少雄迟疑道:“你的意思是,我可以把这个人争取过来?”
刘浮生说:“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行不行,还需要唐董去分析判断,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做成,在家里一定能稳稳的,压住唐省长一头。”
唐少雄思索道:“等我好好想想,这件事的可行性……你的提议没什么分量,想知道我大哥的布局,还需要拿行动来换,否则你吃亏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两人结束通话,刘浮生继续办公。
稍晚些时候,他居然接到了一个,来自粤东军区总参谋长王建平的邀约。
刘浮生对此早有预感,他这次表面上大胜唐少英一局,已经成为了,粤东省上得了台面的一方势力了,王家势必给予他一定程度的重视。
双方相约在王家的一处别院见面。
由于王建平的级别较高,庭院周围戒备森严,甚至有持枪的警卫站岗。
刘浮生表现的也很客气,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跟王建平撕破脸的打算,因为他还不知道,王总参谋究竟在想什么。
两人见面,寒暄几句,随后分宾主落座。
刘浮生笑道:“参谋长亲自给我打电话,说有事情跟我面谈,不知具体是什么事?”
王建平给他倒了一杯茶,随后说道:“刘省长到粤东履职,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作为土生土长的粤东人,这也是我的失礼啊,我今天正要补全这个礼数呢。”
刘浮生端起茶杯说:“参谋长此言差矣,要说失礼,也是我礼数不周,当初您听说潮江地区,建设阳江交通线,遇到了困难,二话不说,就答应让工程兵部队过去支援建设……如果没有子弟兵帮忙,恐怕阳江交通线,也不会这么顺利就能完工。”
“我作为潮江的市委书记,于公于私,都对您感激不尽,这么大的帮助,我却没有登门道谢,确实太失礼了。”
王建平笑道:“刘省长太客气了,支援地方建设,也是我们军人的责任,这些分内之事,倒不必特地提了,说起来,我很惊讶刘省长对潮江地区的建设速度,短短的几年时间,潮江三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个外行,真觉得匪夷所思啊。”
刘浮生说:“您觉得军民鱼水情深,支援地方建设是分内之事,那么对我这个主政地方的官员来说,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分内之事,是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
王建平叹道:“话虽如此,能把这份责任落实好的,实在少之又少,比如这次,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顶住了省里的压力,在潮江地区发布了,高新科技企业的自主经营保护政策,这才使得粤东省内,很多企业有了选择的空间,不必跑到别的省份去谋求发展。”
“刘省长可谓功德无量啊。”
刘浮生露出一丝苦笑,知道他夸奖自己,肯定会有转折。
果然,王建平继续说道:“不过,潮江的情况,让省里和许多地市的领导干部都颇有微词,很多人甚至觉得你在以权谋私,借助权力,打压其他兄弟城市,挖别人的墙角,属于损人利己的行为……不知道对于这个情况,刘省长是怎么看待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很正常,做事有利就有弊,省内的企业,往别的城市迁徙,潮江发展了,兄弟城市肯定要受损失,我被人诟病,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说以权谋私,就有点夸张了,我为潮江谋取福利,属于分内之事,也没有针对任何固定的目标,包括副省长的职位,也是我的政治资源之一,如果有权力但不用,恐怕也对不起潮江三市的群众啊,您说对吗?”
“说的好啊。”
王建平笑着点头:“做大事不拘小节,刘省长目标明确,行事果断,我真是由衷的钦佩,只是,你这种办事的方法,必须有相应的实力做支撑,否则很容易玩砸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王参谋长是想听听我的决心,还是看看我有什么依仗?”
王建平笑道:“没区别,这两个都是一件事,你的信心,肯定来自于你的依仗。”
刘浮生叹道:“我颁布的政策,让潮江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却把粤东的人脉,断的干干净净,认真算起来,确实得不偿失,恐怕很多人都觉得,我独断专行,不屑于与我为伍了。”
王建平举杯喝茶,没有说话,因为刘浮生讲的,不是他想听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您应该了解我过去的经历,知道我在奉辽省的所作所为吧?我一路走到现在,依仗的都是一颗赤子之心,相信我的行为,能得到高层的支持和理解,正所谓,不破不立,粤东诸城市,限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等等原因,造成了各自发展的结果。”
“高新科技企业是未来的风口,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哪个城市适合走这条路,哪个城市不适合走这条路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可以比作人生,人走错路,想要改正,花费的时间成本,已经非常大了,城市则更多。”
王建平笑道:“你这么做,是为了让那些不适合拥抱高科技项目的城市少走弯路?这种说法,未免有点牵强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刘浮生笑道:“唐董出身名门,自然不在乎这种小人物,我却觉得,再小的人物,也有他的用处,唐省长器重王克成,自然是因为,他很有能力。”
唐少雄说:“你准备除掉他?”
刘浮生说:“除掉这两个字,用的不准确,我只是想给这把刀,换一个捉刀人……王克成依附唐省长,无非是想找个靠山,他曾经对外透露过自己的想法,他要找的,不是一任父母官,而是一棵参天大树,也就是说,他感兴趣的,是燕京的唐家……”
“如今,王克成办事不利,被唐省长日渐疏远,他满肚子牢骚,迫不得已之下,跟粤东的王家越走越近,我感觉,唐董可以拉他一把。”
唐少雄迟疑道:“你的意思是,我可以把这个人争取过来?”
刘浮生说:“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行不行,还需要唐董去分析判断,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做成,在家里一定能稳稳的,压住唐省长一头。”
唐少雄思索道:“等我好好想想,这件事的可行性……你的提议没什么分量,想知道我大哥的布局,还需要拿行动来换,否则你吃亏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两人结束通话,刘浮生继续办公。
稍晚些时候,他居然接到了一个,来自粤东军区总参谋长王建平的邀约。
刘浮生对此早有预感,他这次表面上大胜唐少英一局,已经成为了,粤东省上得了台面的一方势力了,王家势必给予他一定程度的重视。
双方相约在王家的一处别院见面。
由于王建平的级别较高,庭院周围戒备森严,甚至有持枪的警卫站岗。
刘浮生表现的也很客气,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跟王建平撕破脸的打算,因为他还不知道,王总参谋究竟在想什么。
两人见面,寒暄几句,随后分宾主落座。
刘浮生笑道:“参谋长亲自给我打电话,说有事情跟我面谈,不知具体是什么事?”
王建平给他倒了一杯茶,随后说道:“刘省长到粤东履职,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作为土生土长的粤东人,这也是我的失礼啊,我今天正要补全这个礼数呢。”
刘浮生端起茶杯说:“参谋长此言差矣,要说失礼,也是我礼数不周,当初您听说潮江地区,建设阳江交通线,遇到了困难,二话不说,就答应让工程兵部队过去支援建设……如果没有子弟兵帮忙,恐怕阳江交通线,也不会这么顺利就能完工。”
“我作为潮江的市委书记,于公于私,都对您感激不尽,这么大的帮助,我却没有登门道谢,确实太失礼了。”
王建平笑道:“刘省长太客气了,支援地方建设,也是我们军人的责任,这些分内之事,倒不必特地提了,说起来,我很惊讶刘省长对潮江地区的建设速度,短短的几年时间,潮江三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个外行,真觉得匪夷所思啊。”
刘浮生说:“您觉得军民鱼水情深,支援地方建设是分内之事,那么对我这个主政地方的官员来说,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分内之事,是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
王建平叹道:“话虽如此,能把这份责任落实好的,实在少之又少,比如这次,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顶住了省里的压力,在潮江地区发布了,高新科技企业的自主经营保护政策,这才使得粤东省内,很多企业有了选择的空间,不必跑到别的省份去谋求发展。”
“刘省长可谓功德无量啊。”
刘浮生露出一丝苦笑,知道他夸奖自己,肯定会有转折。
果然,王建平继续说道:“不过,潮江的情况,让省里和许多地市的领导干部都颇有微词,很多人甚至觉得你在以权谋私,借助权力,打压其他兄弟城市,挖别人的墙角,属于损人利己的行为……不知道对于这个情况,刘省长是怎么看待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很正常,做事有利就有弊,省内的企业,往别的城市迁徙,潮江发展了,兄弟城市肯定要受损失,我被人诟病,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说以权谋私,就有点夸张了,我为潮江谋取福利,属于分内之事,也没有针对任何固定的目标,包括副省长的职位,也是我的政治资源之一,如果有权力但不用,恐怕也对不起潮江三市的群众啊,您说对吗?”
“说的好啊。”
王建平笑着点头:“做大事不拘小节,刘省长目标明确,行事果断,我真是由衷的钦佩,只是,你这种办事的方法,必须有相应的实力做支撑,否则很容易玩砸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王参谋长是想听听我的决心,还是看看我有什么依仗?”
王建平笑道:“没区别,这两个都是一件事,你的信心,肯定来自于你的依仗。”
刘浮生叹道:“我颁布的政策,让潮江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却把粤东的人脉,断的干干净净,认真算起来,确实得不偿失,恐怕很多人都觉得,我独断专行,不屑于与我为伍了。”
王建平举杯喝茶,没有说话,因为刘浮生讲的,不是他想听的。
刘浮生想了想说:“您应该了解我过去的经历,知道我在奉辽省的所作所为吧?我一路走到现在,依仗的都是一颗赤子之心,相信我的行为,能得到高层的支持和理解,正所谓,不破不立,粤东诸城市,限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等等原因,造成了各自发展的结果。”
“高新科技企业是未来的风口,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哪个城市适合走这条路,哪个城市不适合走这条路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可以比作人生,人走错路,想要改正,花费的时间成本,已经非常大了,城市则更多。”
王建平笑道:“你这么做,是为了让那些不适合拥抱高科技项目的城市少走弯路?这种说法,未免有点牵强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026/36913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