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嫁祸大儒,洗白朱思勃

推荐阅读: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武极第一婿神奇宝贝:圆梦从关都开始锦绣嫡女倾天下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天师神医张三狗发财笔记官场奇才:最强靠山竟是我自己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万相之王

    追风取出卷宗,朗声道:“一农家妇女被某官员用强,为保证自己的名誉,勾结武家坡县令,毒杀胡、罗两家上下十一口,将胡倩倩绑架回府,日夜糟蹋……”
    “后嫉妒朱思勃才子之名,唯恐其职位被抢,特买通朱府下人,埋尸朱府……”
    追风说完,取出一张张口供,证据,上交给南昭帝,可以说是人证物证皆在,板上钉钉的铁案。
    南昭帝越看越愤怒,最后狠狠地将盛酒的玉盏狠狠摔在地上。
    众大臣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谁如此大胆。
    忽然,追风手指向人群中,六十岁左右,须发皆白,一身儒气的翰林院的掌院大学士,张太岳。
    原本还义愤填膺,怒骂何人如此无耻的张太岳,不禁愣神,指了指自己。
    “我?你说是我干的?”
    南昭帝怒气的一拍书案:“张太岳,枉你为一代大儒,竟这般妒贤,污秽下作……”
    “来人啊,拖下去斩了!”
    “陛下,这一切肯定有误会!”
    “是啊陛下,老师不会做这种事,还请陛下明察秋毫,发还重审。”
    一群翰林院儒生,纷纷下跪求情。
    但现在南昭帝明显是在气头上:“如今已是证据确凿,哪里还有误会!”
    “谁再敢替张太岳这文坛耻辱求情,按同罪论处,斩立决!”
    听到南昭帝的话,所有儒生都纷纷站起身,不敢求情,耷拉着脑袋,连看都不敢看张太岳。
    卫渊从始至终都满脸堆笑,一副看戏的模样,微微给祖世充使了个眼色。
    祖世充连忙上前两步:“陛下!”
    “你也拖下去斩了……原来是世充,你也是张太岳的学生?”
    “回陛下,不是,我与他无亲无故。”
    “那你为何要求情?”
    “陛下,臣没有求情,只是有话说!”
    “说!”
    祖世充用手指掐算道:“陛下,臣夜观星象,今日紫微星东移,乃吉兆,大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张太岳曾乃帝师,也是当今的皇子少傅……今日不易见血。”
    南昭帝微微皱眉,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张太岳这罪臣打入天牢,明日午时斩首示众!”
    “遵旨!”
    追风等督天卫,押着张太岳离开。
    南昭帝满脸愁容地揉着太阳穴:“可惜啊,可惜朕那学富五车,为国为民的朱大才子被这小人冤枉,如今不知身在何处……”
    没等南昭帝说完,花卿桧站出来。
    “陛下,老臣有罪!”
    “哦?花爱卿你何罪之有?”
    “陛下,老臣当初调查到朱大才子是被诬陷,所以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偷偷救下朱思勃,安排他潜伏宇文家做卧底。”
    “皇后、太子的造反,就是朱大才子调查出来,并且提前让老臣转告陛下的。”
    “好啊,好一个忠君爱国的朱大才子!”
    南昭帝感叹一声,随即道:“花爱卿你这做的有功无过,朕不会惩罚的反而还要赏你!”
    “朱思勃何在?”
    “老臣这就把他叫来!”
    很快身材矮小,满身儒雅书卷气的朱思勃与花卿桧一起走上殿。
    “罪臣,朱思勃,参见陛下!”
    朱思勃双膝下跪,朝向南昭帝三拜九叩。
    “朱大才子,你乃国之栋梁,何来罪臣直说,快快请起!”
    南昭帝为表诚意,亲自走下殿将朱思勃搀扶起来。
    “朱爱卿,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为了陛下您的江山社稷,为了我大魏数万万百姓,我朱思勃甘愿受苦,否则白白寒窗苦读二十余年的圣贤书!”
    “好!好!”
    南昭帝满意地拍拍朱思勃肩膀:“诸爱卿都好好看看,朱大才子才是大魏百官的楷模,朕与诸爱卿商议,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的位置,由朱思勃担当如何?”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声呐喊。
    这一唱一和,傻逼都能看出来其中有猫腻,只不过都不敢说就是……
    “既然诸爱卿都没有异议,朱思勃担当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一职,也是众望所归,那就这样定。”
    南昭帝笑着说完,对停止弹奏的乐队与舞姬笑道。
    “接着奏乐,接着舞!”
    另一边,五花大绑的张太岳,被带到天牢后。
    便看到牢房中坐着一名满身书卷气的俊秀儒雅青年。
    “公孙瑾?你怎么也被抓进来了?”
    “还不给老师松绑!”
    公孙瑾腹语的声音响起,追风几人连忙替张太岳解开枷锁。
    公孙瑾朝向张太岳微微拱手,行学生礼。
    张太岳苦笑道:“大魏第一鬼才谋士,向老夫这罪臣行礼,如果被他人看到,会影响你仕途的。”
    “老师,还记得当年我被汪家陷害,是您为学生出头,找陛下告状,虽陛下没有受理,可学生对您也是深表敬意。”
    公孙瑾说到这,腰板笔直,文人风骨的目光向上看,响起慷慨激昂的腹语。
    “况且,学生我的格局不是小小的仕途,甚至都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开阔一个新的世界!”
    张太岳一愣:“新的世界?”
    “没错!”
    “要改变这个封建的社会,破世家,杀门阀,建立真正的科举,让寒门百姓皆有路。”
    “还要摊丁入亩,让农民负担减轻,火耗归公,让百姓能多些钱过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娃娃有书读……”
    公孙瑾一字不落地说出,当初卫渊对他保证的话。
    张太岳一愣,随即苦笑地摇头,自嘲道:“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当初在我刚当官的时候也曾提出,只不过被陛下以及所有门阀否了。”
    “瑾儿,你很厉害不假,但你以为可以做到吗?”
    “做不到!但有人可以!”
    “哦?谁?”
    公孙瑾自豪地道:“我家主公,卫渊!”
    张太岳直接扭头:“瑾儿,本以为你是来看望老师的,结果你是来打趣老师的,就卫渊那纨绔废物……”
    “世子不是废物!”
    吕存孝红着眼睛冲进来:“世子文武奇才,谋略无双,他为了大局假扮纨绔!”
    “你知道世子在勾栏,每次搂着花魁听曲的时候,他是多么的煎熬吗?”
    “你知道世子在教坊司找女人的时候,他的心在滴血吗?”
    “我告诉你们,不管是谁,只要书世子坏话,我吕存孝一双金锏,定斩不饶!”
    “嗯?什么情况?你吕存孝不是最看不起卫渊吗?”
    “演的,都是演的,你知道我每次当众骂世子,回去以后就躲在被窝里哭吗?存孝心疼啊……”
    吕存孝说到这,用衣袖擦着眼泪离开。
    张太岳看向公孙瑾:“他也演我?”
    “老师,真不是!”
    公孙瑾对张太岳道:“老师以为世子南下赈灾,真是听命于南栀?”
    “不是吗?”
    “当然不是,而是南栀听命于卫渊。”
    “老师应该知道学生的文采,我擅长排兵布阵,但却不擅长诗词歌赋,坊间流传《满江红》是卫渊剽窃我的诗词,可我也不出来这样的诗词啊。”
    张太岳点点头:“《满江红》的确和你风格不同,可机会捅咕蛤蟆,有辱斯文的卫渊……”
    公孙瑾取出一首诗:“没错,我家主公的确喜欢写蛤蟆,可老师你再看看这首蛤蟆。”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这不还是蛤蟆……”
    张太岳话没说完,看到‘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时,头皮不由发麻。
    “好霸气的诗句,我看到了卫渊的格局!”
    公孙瑾点点头:“我家主公出关救卫公,是学生一直跟在其身边,亲眼看到主公挥斥方琼,驰骋马上,用兵如神,军神二字,担当得起!”
    张太岳半信半疑的看着公孙瑾:“难道四渡衍水,真是他所为?”
    公孙瑾重重点头:“没错,其实坊间的谣传都是真的,绝非是卫公造势,故意捧我家主公。”
    啪~啪
    公孙瑾拍了两下手,老石等人带来一名与张太岳一模一样的人走过来。
    “这…这是什么情况?”
    “易容术!忘记告诉你了,汪滕是狗屁的酒剑仙,酒剑仙乃是我家主公!”
    公孙瑾说完,老石对张太岳催促道:“快点和他换衣服,现在是追风看守,估计等一下韩束或者媚娘就要来了。”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张太岳眉头紧皱犹豫起来,他深深知道一点,只要自己出了这个门,自己能活,但那就彻底与卫渊绑在一起,听他们的口气好像是想改朝换代,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如今自己蒙冤入狱,不答应他们,肯定会死,谁都怕死,张太岳也不例外,可他又怕连累家人……
    就在这时,追风快步跑进来:“时间不够了,这恶人我做,老张头你现在知道了许多秘密,你以为你不答应,我们会放过你全家吗?”
    “这……”
    “乖乖跟我们走博一把,赢了你就是千古一相,还能洗刷冤屈,难道你想背着妒忌贤才,贪财好色的骂名而死?”
    “这…这好!我跟你们走!”
    张太岳一咬牙,脱下官服,刮掉胡子,穿上一身督天卫的衣服。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阵阵脚步声。
    只见韩束与汪滕带着东厂太监走进来。
    老石用脚,偷偷把地上的胡子踹到一边……
    韩束等人看都没看低着头,吓得浑身颤抖的张太岳,而是走到牢房前。
    看着一旁的公孙瑾:“你怎么会在这?”
    “作为他的学生,我来送老师最后一程,给老师带断头饭很合理吧?”
    韩束不放心地打开公孙瑾手中餐盒,看着其中的菜肴,这才点点头:“合理!”
    说完,韩束看向张太岳:“张大人?”
    “哼!”
    牢房中的张太岳冷哼一声,单手背后,腰板笔直。
    “哎,我知道你是被冤枉的,要怪就怪你这位置,有人想得到吧……”
    韩束长叹一声,掏出一块牌子,对吕存孝等人道:“陛下有旨,命我来看守张大人,诸位兄弟请回吧。”
    “可以,那就有劳韩统领了。”
    吕存孝拱手,带人准备离开,忽然汪滕声音响起。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你们给我站住!”
    张太岳读一辈子书,什么时候见过这阵仗,如果不是追风紧紧抓住他,他要么吓得拔腿就跑,要么吓得坐在地上。
    汪滕猛然拔出长剑,指向背对着他的张太岳:“本督公的眼睛就是尺,一眼就看出来不对劲,你……”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723/27822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