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9 章

推荐阅读:一人:融合张角,苍天死黄天立开局签道大帝修为绑定软饭系统,每天让女神花钱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60年代:我有一块地坏老公亲懵娇软小宝贝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大夏守国人

    第9章
    安建三十一年,正月十九。
    安丘县积雪未化,街上行人依旧不多,衙门已经开了大门。
    今日衙门开印,所有人都要当场。
    “新春大吉啊。”
    “开年大吉。”
    “总觉得年还没过完呢。”
    范师爷跟马书吏走上前,两人都知道州城吏司的回复,他们做不成主簿跟县丞,原因也说明了。
    本地人口太少,事情不多,没必要再设位置。
    年前是有些郁闷的,但过年时知道县令大人正在为新年做准备,两人又燃起信心。
    纪县令那样有能力,跟着他做事,必然会事半功倍。
    万一呢?
    万一本县人口增多,可以多设职位呢?
    这也是纪楚话里的意思,所以一开年,众人精神抖擞,只等着做出一番事业。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如今长官如此厉害,他们肯定能跟着沾光的。
    纪楚一一发布命令。
    首先由户房书吏谢觅,与六房书吏一起抄写三本肥料使用说明。
    每本誊抄五十份,发给范师爷手底下的差役,分为十队,去安丘县五村一镇一城分发。
    差役一定要识文断字,倘若村子没有人会识字,还要安排人手前去宣读等等。
    户房谢书吏先看了一遍手册,只见开门提要便写道:“农业生产,一则种子,二则农药,三则肥料。”
    阐述这三种东西的重要性。
    种子不用说,万物的根基。
    农药则要对症下药,这个直接变成顺口溜,好让大家更知道病虫害要怎么应对。
    肥料则讲的很细,方方面面都注意到了。
    不同的农作物,要重点补充哪种肥料等等,以及各种土地需要补充什么样的肥。
    纪县令科举出身,却把内容写的简明扼要,半点废话都没有。
    目的只有一个。
    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听懂。
    绝对不写一个生僻字,更不卖弄文采。
    如果放在科举场上,肯定要被打回来。
    可用于肥料使用推广,却是极好的。
    谢书吏做小吏许多年,最知道这样的文书才最符合百姓们的需要。
    他在那边感慨连连,其他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倒是县学的教谕张张嘴道,可还是没说出话。
    马上就要县试了,他哪有时间跟着誊抄什么肥料使用手册,简直有辱斯文。
    不过他并不敢说,谁让如今的安丘县衙门,是他纪县令的。
    纪楚也没忘了县试的事,问了报名情况,又问了考试安排,点头道:“总共有三十多人参与考试,五个县试名额,也算好安排。”
    三十多人的小考试,放在一个班级里都是小事了。
    至于考过县试,还要去府试的学生,他肯定会安排路费,以及差役陪着的。
    剩下的不再多说,让教谕更加郁闷。
    当县令的,也不能太偏心吧。
    读书是头疼大事!
    比那什么肥料重要多了。
    听说纪县令出身耕读人家,也就是种田的,所以他格外重视田地?
    不管教谕如何想,衙门上下行动起来。
    赶在春耕之前,先教大家做不一样的肥料!
    五村一镇的村长镇长满脸疑惑。
    但种地的百姓一听说做肥料,个个都很感兴趣。
    先不说年前纪县令发扶济的时候,已经积攒了信任。
    再者,但凡种田的,谁不知道肥料重要性。
    如今官府免费教学,肯定要学啊!
    反正冰雪未化,地里的活也干不成,不如去学。
    按照纪楚吩咐,各村腾出地方,本村若有识字的,就先教他们,然后分批教学。
    如果没有识字的,则从衙门安排书吏过去。
    罗玉村的夫子实在没想到,他再次教学,教的竟然不是之乎者也,而是如何制肥。
    而且这制肥的方法,写的实在好,也实在准确。
    整个村子的人聚在一起,平日里聊七聊八的,这次竟然一声不吭,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细节。
    首先要学的,是肥料基本知识。
    纪县令的书里,从什么是肥料开始解释,一直到肥料的分类。
    现在自然没有化肥的概念,说的多是农家肥的区别。
    比如饼肥,人粪肥,禽类,牛羊类,秸秆等等,这些肥料适用的范围。
    这些东西,只有老农才能摸索出规律,现在统统讲出来,让刚学种地的人都知道了。
    再加上基肥,中肥,追肥。
    各种言之有物的施肥方法,施肥注意事项,让所有农家人恨不得多长个脑子,可以多学学。
    出乎衙门众人意料的是。
    他们讲这些东西的时候,说的磕磕绊绊,不种田的人很难理解。
    但农户们听了,却能立刻记住,并且融会贯通。
    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日常技能,现在在查漏补缺,补充知识而已。
    两者对比起来,让人不免产生疑惑。
    到底是他们读过书,还是农户们读过书。
    这书本上的知识,为何他们学起来完全不如不识字的文盲?
    纪楚听了只笑:“农户们只是不识字,并不是不懂知识。”
    如同县学一样。
    教谕想要扶持县学,那是好的,因为那里传授知识。
    可谁又规定了,知识只是四书五经?
    学习知识,只能在县学或者私塾?
    乡间田野,照样是学习知识的好地方。
    教谕觉得这些农户们学的不是知识,那就太狭隘了。
    在种地方面,谁是谁的老师,那还用得着说?
    县学的科举重要。
    田间的肥料同样重要。
    关于肥料的知识,在安丘县农户间迅速传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按照方法制作不同的肥料。
    五个村子开展迅速,所在的安丘县县城同样如此。
    让纪楚意外的是,在安丘县算“优等生”的魏家镇,却推广的很不顺利。
    因为魏家镇读书人,都在关注县试。
    今年参加县试的三十多人里,十多个都是他们那的,当地所有人读书人都极为重视。
    纪楚无奈,只好从衙门拨调几个识文断字的送到魏家镇。
    既不能叫停县试,也不能不管当地百姓。
    等到肥料规范使用推广成功,他还有一项大事要做。
    推广油菜种植。
    过年的一个月里,肥料的编写很重要,同时另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手册,同样重要。
    若是普通的县,他大可不用这样着急。
    主要安丘县等不得。
    还记得安丘县的情况吗。
    指荒为田,为不存在的耕田,本地百姓要多交三倍的田税。
    纪楚彻底接手本地账目,以及赵金川手里的真实数目之后,才知道虚实之间相差到底有多大。
    衙门账册上,本地共有耕田三十一万亩。
    而实际上,本地的耕地只在十六万亩。
    安丘县百姓,一共要多交十五万亩的田税。
    此事牵扯甚大,不能报到上面。
    为了让本地百姓日子过得好些,他只能尽力抹平这些差距。
    除了原本的耕地要精耕细作之外。
    开真正的荒地,同样重要。
    纪楚千挑万选,在其中选了油菜。
    首先,油菜很适合当地种植,耐寒极强,再加上有很好的丰产性,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也简单。
    而且不用怎么管,能收获多少是多少,能补一点亏空是一点。
    所产的油脂既然可以售卖,也能家里自己吃。
    重点是,这东西在生长初期,就是青菜。
    所种的田地,不会当做耕田来算。
    总之,先让安丘县百姓知道他所教的方法没错,让大家尝到学习农业技术的好处。
    到时候更利于他推广大家一起种油菜。
    金灿灿的油菜花,会给当地人带来财富的,会让更多人受益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637/27150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