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试菜

推荐阅读:被病娇财阀抢婚后,校花悔哭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足球:神级中场,重铸多特荣耀财阀独女穿七零勾惹上瘾,冰冷总裁夜夜哭唧唧举头三尺有神明恐怖噩梦:我有一对鬼眼永恒道诀妙手回春引狼入室

    王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叹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其实,我有一项绝技,但很少展示,那就是......”
    “就是.......”
    王扬拖着不说,谢星涵和小凝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
    “是.......”
    “快说呀!”谢星涵一拍坐垫。
    “是烹调。”王扬快速说道。
    “啊?”
    这个答案大大出乎谢星涵两人的意料之外。
    王扬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我曾经得到过一卷古书,里面记载了一些早已失传的菜谱,这才知烹调之道,广大精奥。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晏子云:‘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圣人於一艺之微,精於若是。我钻研这些菜谱有些时日,厨艺不说有多高,但胜在一个‘奇’字。奇就奇在我做的菜,你们见也没见过,就连听也没听过!怎麽样,要不要试试看?”
    两个小姑娘被王扬唬得一愣一愣的,香雪楼的提议自然就被抛在脑後了。
    三人来到谢府,谢星涵让小凝给厨房里的二十多名下人放了假,并派人严守厨房小院,没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这一来是考虑到王扬的颜面,所谓“君子远庖厨”,堂堂的琅琊王氏公子,下厨做饭,传出去不太好听。毕竟王扬不是虞悰那样的美食大家。虞悰以“侍中”之高位,天子之密友,整日钻研厨艺,仍然免不了朝士所讥,谢星涵可不想王扬因为给自己做了顿饭便被非议。
    二来是谢星涵要和小凝在这院子里置上一桌,等王扬现做现吃。
    王扬对古时厨房陈设不熟,便把小凝叫进去帮忙,谢星涵好奇,也想去看,却被王扬挡在门外:“厨房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谢星涵琼鼻一皱:“你说谁是闲杂人等?!”
    “你会做饭吗?不会做饭进什麽厨房?在外面好好候着,等开饭!”
    王扬说完直接关上厨房门。
    谢星涵呆了一呆,然後才反应过来,这家伙居然还摆起威风来了!
    她气哼哼地往胡床上一坐,开始打量起这个她从来不曾踏足的小院。
    胡床是当时流行的坐具,类似今天的小马扎,之所以带一个“床”字,是因为中古时的“床”本来就有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坐的。正如《说文解字》为床下的定义:“床,安身之坐者也。”
    所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不一定指今天意义上的睡床。
    同样的,李白名气稍减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句,也是如此。
    而现在,这个玲珑剔透的美丽少女坐在小马扎上,托腮环顾四周,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开饭,身旁没有郎骑竹马,倒有小小方桌;没有折枝青梅,却有晒乾的春笋。温暖的阳光洒在这方静谧的院子中,把少女的衣衫烤得暖暖的。
    她越等越饿,越等越好奇,竟不知不觉得趴在小桌上睡着了。等到香味扑鼻之时,睁眼一看,见王扬和小凝已经把四盘菜摆上了小方桌。
    王扬彬彬有礼地伸手道:“请谢娘子试菜。”
    谢星涵早就等不及了,先夹了个白中透金丶形如满月的团子,用丝帕挡住唇,轻轻地咬了,
    只听一阵窸窸窣窣的轻响,便觉入口甜酥,继而软糯,微微惊异道:“这是鸡子白?你竟过了油?”
    王扬愣了一下才明白她说的‘鸡子白’便是鸡蛋清:“不错。但你这一口咬得也太小了,都没吃到馅儿。得像这样。”
    王扬坐了下来,往自己的碟子里夹了一个,吹了吹气,然後咬了一大口。
    谢星涵莞尔,学着王扬的样子又咬了一口,这才尝到里面香浓的豆沙馅,绵软的豆沙和酥脆的蛋白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特新鲜的口感。
    她好奇问道:“这道菜叫什麽名字?”
    王扬边吃边说道:“雪衣豆沙。”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雪衣?是哪两个字?”
    “白雪的雪,衣服的衣。”
    谢星涵凝眉,喃喃道:“雪色鲜於玉,轻衣不染尘。雪衣豆沙,好名字。小凝,你也尝尝。”
    谢星涵给小凝也夹了一个雪团,小凝虽然早就馋得不行了,但她还是强行忍住,先行礼谢过娘子,然後推辞不吃。
    谢星涵见小凝一本正经的模样,笑道:“小凝你干嘛!这儿又没外人。”
    小凝心想这儿怎麽没有外人,王公子就是外人啊!!!
    但娘子已经把雪衣豆沙夹到空中,她也只好俯身接过,红着脸吃了起来。
    谢星涵开始试第二道菜,她夹起一块色泽红亮丶肥瘦相间的肉块,放入口中,只觉酥烂香糯的肉香在口中化开,当真是唇齿留香。
    谢星涵吃得星眸微微眯起:“这个好吃!叫什麽?”
    “这叫东坡肉。配上米饭更香。”
    “小凝,去盛米饭,给王公子也盛一碗。”谢星涵吩咐完又问道:“东坡肉,好奇怪的名字,什麽意思?”
    “呃.......这个......从前东坡上有一头猪,後来被人炖了,所以就叫东坡肉了。”
    “这......这名起得好草率......”谢星涵总觉得哪里不对。
    她开始吃第三道菜,那是四个大肉丸。谢星涵夹了一个在碗中,低头小口吃着,每口虽小,但速度却并不慢,小凝送了米饭来,王扬把肉丸放在饭上切碎,又淋上一勺汤汁,谢星涵也有样学样。
    谢星涵问道:“这道菜又有什麽古怪的名儿?”
    “这叫四喜丸子。”
    其实王扬本来想做狮子头的,但一来这个时代没有淀粉,他只好用馒头屑代替;二来为了方便炸透,所以只能缩小体积。
    “四喜?为什麽叫四喜?”
    王扬灵机一动:“见到谢家四娘子,所以很欣喜啊!”
    岂料谢星涵根本不吃这一套,反问道:“那你改天见到裴家六娘子,岂不是要改名做‘六喜丸子’?”
    王扬赶紧岔开话题,伸筷道:“这最後一道菜最是解腻。”
    “这是......茄条?”
    “蒜茄子。”
    当王扬和谢星涵在小院中吃饭聊天时,相隔几条街道的铁门高墙内,昏暗的屋子里正传来摔杯子的声音,继而一个声音冷冷道:
    “不管了,用最後手段!”
    “这......会不会出什麽问题?毕竟他是琅琊王氏。”
    “他猜不到我们,再说......就算是琅琊王氏又如何?别忘了我们是为谁做事......去准备吧!”
    ————————
    注:①关於“床前明月光”中“床”字的解释除了坐具丶卧具之外,还有井栏丶几案丶檐廊等等解法,此问题学界尚未有定论。
    ②南北朝时的烹饪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网上流传说当时没有炒菜,也没有铁锅,其实也都是谣传。比如炒菜,《齐民要术》中记了一道葱花炒鸡蛋,叫“麻油炒之,甚香美”,还有时候菜名不带“炒”,但做法是炒,比如当时流行的一道叫“鸭煎”的菜肴,烹调过程是“炒令极熟,下椒姜末”。
    至於铁锅则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实物出土不少,大的直径超过一米,陕西历史博物馆丶安丘市博丶甘肃省博等等皆有藏。不仅实物,着於文字的也不少。不过汉代虽然用铁锅,但却不炒菜,因为那时候常用的食用油来自动物脂肪,温度低便会凝结,也就是古文里常和富贵联系起来的“膏”字,不便於炒菜。到南北朝时植物油开始流衍,滚油热炒的条件也就具备了。
    所以王扬的手艺最多让谢星涵吃个新鲜,说露几手便把谢星涵震了,那就太小看古人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83/26693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