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证伪

推荐阅读:被病娇财阀抢婚后,校花悔哭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足球:神级中场,重铸多特荣耀财阀独女穿七零勾惹上瘾,冰冷总裁夜夜哭唧唧举头三尺有神明恐怖噩梦:我有一对鬼眼永恒道诀妙手回春引狼入室

    柳惔胜券在握,也不生气,微笑道:“你若一定要谦让,那我先论也可以。现有古文尚书优於今文五十五处尤着明者,你确定要听我先说?”
    五十五处?!
    居然列出五十五处之多!
    不愧是连经学大家王俭都看重的柳家二公子!
    座中发出一阵讶异之声。
    今文阵营则大为紧张,刘昭更是眉关紧锁,面色凝重至极。
    “五十五处?!那还是我先说吧。”王扬清了清嗓子,冒出一句话来:“其实,《古文尚书》是假的。”
    众儒生脸色茫然,都拿不准自己是不是听清了。马上开始询问起来:“他刚才说什麽?”“什麽家的?”“古文尚书什麽家?”
    不是王扬发音不清楚,而是根本没人会把尚书和“假”这个字联系在一起。
    柳惔也是一愣,不确定问道:“你说《古文尚书》是什麽?嘉德?”
    王扬重复道:“《古文尚书》是假的。真假的假。它是伪书,是後人伪造的。”
    场中先是一静,然後轰地一下炸开了!
    “疯了吧!”
    “他居然说《古文尚书》是伪书,我没听错吧?!”
    “呵,这是自知不敌柳惔,所以故作奇论。”
    “如此严肃场合,怎能说这样的话?!简直荒谬!”
    “刘昭怎麽选了这麽个不学无术之辈上场!”
    《古文尚书》乃儒教经典,天下人所共读,传承已久,别说说这是伪书,就是连想都不敢这麽想!
    不光是研究《古文尚书》的学者没想过,便是《今文尚书》的拥护者也没有想过!
    因为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不可能的!!
    说《古文尚书》是假的,就和说“《论语》是假的”丶“孟子是不存在的”这种话一样,只有无知妄人才会这麽说!
    所以可想而知王扬的话在现场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了。
    柳憕本来担心王扬有什麽奇招制胜,现在听王扬放此大言,顿时放心。
    因为这种把传世经典指为“伪书”的论调根本不着边际!
    就算退一百万步,他真猜对了,也根本无法证明!
    所以这场论学他兄长赢定了,而王扬也注定成为一个笑话!
    “之颜这是怎麽了?!他虽然年轻,可做学问一向沉稳,如今这是怎麽了......”
    刘昭也慌了神。
    之前王扬一副颇有把握的样子让他稍微恢复了些信心,他虽然不知王扬为什麽在三位都讲都崇尚《古文尚书》的情况下,仍然有底气上台一战,但想到王扬平时种种让人惊奇之处,他还是选择相信他。
    可现在王扬的这番话却将这种信任瓦解了!
    如此场合立如此狂论,实在是太轻浮!太草率了!
    庾於陵也大为不解,他本来甚是崇拜王扬学识,可今天王扬的话却让他实在无法苟同。
    谢星涵则美眉紧蹙,眸中隐现忧色。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三位都讲看王扬,则更像看个金玉其外的草包。
    柳惔因为之前弟弟的提醒,还以为王扬是个什麽了不得的人物,心中还有些好奇,如今听他这麽说,瞬间丧失了兴趣,看着王扬,也不说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心想:
    “此人看来是清谈中人物,有才无学,非能对谈学问之辈。刘昭选他上场,焉有不败之理?”
    王扬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所以给众人留了个吐槽接受的时间,待下面声音稍减,朗声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诸君现在笑我说的话,但等我论述之後,便不会发笑了。”
    果然是清谈风格。
    这是正经的研讨学问,不是玄谈辩论!
    柳惔不屑再以王扬为对手,说道:“若是哗众取宠的话,便不必说了。”
    “柳大人之前说,可以列出《古文尚书》优於今文者五十五处,我可以列出《古文尚书》乃伪书之证九十九条,不过真要证其为伪,也不必说这麽多。我只问柳大人三个问题,柳大人只要能答上,我立马认输如何?”
    “信口开河!有辱斯文!”
    “还九十九条,怎麽不说两百条啊!”
    “论学大典,岂能儿戏?!”
    “这人是琅琊王氏哪一支的?不怕丢了他们王家的脸面?”
    “堂堂琅琊王氏来郡学做学子,可见家世一般,还有什麽好问的?但毕竟是赫赫名族,如此博人眼球,简直是哗众取宠嘛!”
    不等柳惔开口,不少儒生已经开始鼓噪起来。
    众人本来就不信王扬的话,待他说出能列出九十九条证据之後,便更加认为王扬在夸夸其谈,大吹法螺。
    刘昭只觉头痛,手按太阳穴;柳憕则满脸笑意,等着看这场闹剧怎麽收场。
    柳惔越发不屑,负手转身,不再看王扬。
    陆欢正想把王扬驱逐下台,便听王扬开口说道:
    “第一问,先秦西汉之文从无‘影’字,《周礼·大司徒》曰‘土圭测景’;《庄子·齐物论》言‘罔两问景’;《淮南子》曰‘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贾谊《过秦论》‘赢粮而景从’,皆是以‘景色’之‘景’,指代‘影子’之‘影’,则东汉以前,尚无“影”字。何以《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云:‘从逆凶,惟影响’,此‘影’字何来?”
    全场顿时一静。
    刘昭揉太阳穴的动作也瞬间停住!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先秦真的没有‘影’字吗?”
    “好像还真是,我以前怎麽没发现!”
    “带《孟子》了吗?我记得那里好像有影字......”
    “是吗?快找!”
    柳惔没有转身,想了想说道:“此乃後人抄写古本时,以当时之新字改写,有什麽稀奇的?”
    众儒生纷纷点头,觉得柳惔说得有理。
    庾於陵问刘昭道:“老师,柳惔说的.......”
    “嘘!别说话。”刘昭怕听不清王扬後面的话,马上制住了弟子的提问。
    王扬故意说道:“原来如此......所以古文尚书传承这麽久,天下所有抄本都同时改了这个字。还真是巧啊!”
    柳惔坦然道:“永嘉之乱,书籍亡佚,祸不减於秦火。《古文尚书》亦散亡。幸天不丧斯文,晋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副本,古文遂得传焉。故如今天下《古文尚书》,皆从梅赜本出。梅赜乃晋时人,葛洪亦晋人。葛洪《字苑》中已有‘影’字,则当时抄写者据当时风气,改景为影,有何不可?”
    刘昭叹了口气,知道这个问题问不倒柳惔。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83/26693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