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另类的窘迫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在这场挑战中,刘邦之所以在忙着教化四夷的同时,对于朝廷财政非但没有丝毫压力,反而还有所盈利。
    归根结底,还不是手底下那俩战争狂人太过能打了。
    项羽跟韩信两人,但凡刘邦只有其一,那在这讨伐四夷的过程之中都不会这么顺利。
    至少也不会让萧何这么轻松。
    “不过韩信那当地招兵,当地遣散,那些被招募来的将士们,难道就没有什么意见吗?”
    这不等于将这帮人耍着团团转吗?
    有人表示不能理解。
    难道这些人,他们就不会愤怒吗?
    他们就不会背刺韩信,以报自己被戏耍之仇吗?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些偏远小国他们会治理国家吗?”
    “他们会在乎百姓的死活吗?”
    “如果他们爱民如子,百姓安居乐业,那韩信拿什么就地招揽兵卒?”
    “既然韩信的招兵买马一切顺利,那也就意味着,这些小国治理的也都一般。”
    “不过也是理所应当吧,若他们真的能将国内治理的井井有条,那还要教化何用?”
    就地征兵,就意味着韩信笃定了哪怕是他们自己国家的百姓,日子也同样过的不好。
    国小而势微,意味着所有的资源都少了无数倍,而这些资源等上面的人瓜分完之后,再落到百姓头上的,又能有几分?
    答案是,百姓只能依靠自己活着,同时还得被那些人想尽办法榨出油水。
    韩信的到来,对于那些百姓而言,那可真就是黑暗中唯一的一束光。
    不仅帮他们掀翻了常年压在头顶上的大山,甚至派来的汉使还会教他们耕种。
    最重要的是,韩信先征后放,在百姓眼中根本就不叫被耍,那叫推翻完那些贪官污吏之后,放他们回去过自己的日子。
    还背刺?
    他们感恩都来不及!
    “他TM甚至连军饷都没发!”
    “这韩信,他是周扒皮吧?地主老财都没他这么黑心!”
    老朱留意到了其中一部分的细节。
    韩信征召兵马之时,连军饷都不带发的。
    管那么一口饭,就带着这帮人跟着他去打仗了。
    偏偏这帮人还跟的无比信服。
    那打起仗来,甚至连督战队都不需要,一个个冲的比谁都猛。
    “管一口饭,对他们而言应该已经足够了吧?”
    “这些人,说他们不知何时就会被饿死或许没那么贴切,但要问他们上一次吃饱饭是在什么时候,恐怕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记得了。”
    “粮食能量大管饱,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了。”
    征讨了上一个小国,开仓放粮,留下使者治理之后,带上足够的粮食前往下一个目标。
    韩信就如同那个永动机。
    只要能一直速战速决下去,他就永远不会缺少粮食。
    至于出现了万一,攻势受到阻碍也无妨。
    从关内运输粮食或许有些过于艰难,但沿途的那些小国都可以继续抽调粮草。
    更何况,这所谓万一,直至他几乎打到尽头,都未曾出现过。
    画面的两端呈现出来的场景极为相似。
    当韩信与项羽将火枪、火炮等等精锐的器械使用娴熟之后,征讨周边小国,乃至于更远的地方都称得上轻而易举。
    随着张献忠献出蜀中归降,李定国等主力将领被刘邦纳入麾下,征战的脚步还在继续。
    渐渐的,刘邦甚至感觉使者都有些不太够用了。
    一个合格的使者团,至少得有十余名懂得治理各项民生的官员组成。
    而南明朝廷绝大部分的官员他都没留下,甚至跟那些官员有过深瓜葛的士族,也都被弃之不用。
    这么做爽倒是爽了,可眼下人手却是有些不够用。
    “萧何啊,你说怎么仙人就不能让乃公将自己的班底统统带过来呢。”
    看着韩信等人送回来的一封封战报,治理官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刘邦只感觉自己一个头比两个大。
    科举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部分官员缺口。
    只是刚刚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短时间内并没有那个能力独当一面,派出去负责辅佐治理那些小国更是无稽之谈。
    被征伐过后乖乖跪下喊爸爸的小国,那都是要好生治理,在不久的将来纳入汉土的,可不能派庸才去添乱。
    “陛下,不如让臣去为你分忧吧。”
    “我虽分身乏术,却有信心为陛下教出足以治理一方的官员。”
    “总不能,让臣在这场挑战中躺着白拿一份奖励吧。”
    看着刘邦那焦躁挠头的模样,萧何轻声道。
    在这场挑战中,不管是项羽还是韩信,亦或者是刘邦都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唯独他萧何,汉初之时就不怎么起眼,在这场挑战中更是没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倒是没什么意见,只专心负责做好自己的事。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需要站出来了。
    旁的事情,他或许都帮不上忙,但要说治理国家以及教导学生,他萧何多少还是有些心得的。
    “乃公就等你这句话呢。”
    “另外,你带着乃公的圣旨,出关之后重新调配一下各个小国之内的使臣。”
    “只要是稳定下来的小国,留下两三个经验丰富的即可,剩下的你都带上,重新合理的分配一番。”
    “虽然人手还是未必能够,但应该能给接下来的科举争取些时间了。”
    这也只能是应急的手段。
    负责管理小国的官员过少,其中变数便会随之增加。
    这一刻,刘邦好像明白了,当年秦末之时,始皇帝所面临的窘迫。
    大秦的强盛,无人能去质疑。
    可强势吞并六国之后,秦地官员不够用,六国勋贵不敢用。
    上面发出了旨意,下面却没有足够的人去推行。
    久而久之,百姓对大秦失去了归属感,加上一代昏君,一代佞臣,便彻底终结了大秦的统治。
    当下刘邦所面临的窘迫又何尝不是一样?
    不同的是,嬴政不敢用,而他不想用。
    “窘迫啊,明明战局没有丝毫问题,两路兵马都很顺利,李定国等人归顺之后,也将其他战场处理的井井有条。”
    “偏偏就是在治理的官员上给拴住了手脚。”
    “这问题可不小,甚至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28/46619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