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干爹不妨继续看看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李世民看着一份份弹劾李想的奏章,脸都绿了。
    前几天,他还在皇宫里,和几位妃子一起吃着李想送来的海鲜。
    “张阿难,你去请燕王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雄才大略,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大唐才有了现在的贞观之治。
    现在,这么多人都在指责李想,李世民也有些犹豫了。
    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出手了?
    但是李世民可不相信,他是故意带坏了长安城的风气,走上了奢靡的道路。
    具体如何处理,就看李想自己了。
    ……
    李想最近经常出入宣政殿,对李世民经常召张阿难召入宫,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可是诬陷你?”
    李世民看着李想飞快的看了几份奏折,沉声问道。
    “不是,说的都是真的。”
    李世民微微一怔,没想到李想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家伙,怎么可能承认?
    这可不像他啊。
    李世民脸色一沉,道:“你还有什么好解释的吗?骄奢淫逸,误人子弟,这不是皇子该做的事。”
    “谈不上辩解,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我的想法与他们不一样。”
    其实,李想也考虑到了这件事的后果。
    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
    “哼,那你倒是说说看。”
    “父皇,言官弹劾的无非两件事,一件是儿臣从登州往长安运海货,另一件事则是将定襄牛肉运至长安,其实,对于御史弹劾一事,我也是心存疑虑。”
    李想一边说着,一边给李世民洗脑。
    “我这么做,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见李世民不说话,李想就继续说。
    “海货都是登州渔民打来的,以往根本不可能运到长安。如今又有一批来自长安的顾客前来采购海味,登州府渔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而往登州运送海货,又要有专用的马车,又要有人手,所以马车作坊才能卖得更多,需要的人手也更多,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啊。”
    李世民听到李想的话,整个人都不好了。
    御史们所说的奢靡,在李想的口中,怎么就成了利国利民的事情了?
    “父皇,钱只有流通了,才能产生更多的财富。放在勋贵们的库房里,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李想的这番话,恐怕没几个人能听懂。
    其实,对李想来说,从登州运到定襄,也算是一种拉动内需的举动。
    扩大内需的好处,后世任何一个国家,都心知肚明。
    这样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不过,到了某些自诩仁义的御史嘴里,就成了骄奢淫逸了。
    对他们来说,如果每个人都像圣徒那样生活,那就更好了。
    然后他们偷偷摸摸的在家里养几个小妾,过得舒舒服服的。
    “钱流通起来就能带来更多的财富?”
    李世民觉得,李想的话,和燕王府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完全吻合。
    长安城里的权贵们,都看得出来,李想是如何挥金如土,建了多少个工坊,而燕王府的收入,却是越来越高。
    非但没有败家,反而成为了长安城的首富,甚至是整个大唐的首富。
    “没错。”李想微微一笑,看向李世民,道:“大唐建国二十多年,上至勋贵,下至平民,积累的财富,都远超开国之初,想要让大唐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消费起来。”
    “消费?”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也是一脸期待。
    “消费就是买东西。就拿马车来说,买马车的人越多,作坊就越大,工人就越多,木材、铁器的需求也就越多。”
    “而且,木材、铁器的增多,也会刺激制木作坊、炼铁作坊的规模增大。炼铁作坊扩建,对矿石和其他材料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大唐的百姓就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大唐也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李想不可能告诉李世民太多的东西。
    李世民未必能明白他的意思。
    更何况,李想对这些深奥的东西,根本不了解。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并不代表他就无所不能。
    而且,李想所说的这些,都是超前的经济学理论,一时半会儿很难接受。
    可是,李想的话,却让李世民有些摸不着头脑。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怎么感觉和自己以前的理解不太一样呢?
    宣政殿中一片寂静。
    “父皇,所谓的骄奢淫逸,如果只是挥霍公款,或者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得来的银子,自然会有不好的影响,必须严惩。不过,如果大家都是花的自己的钱,朝廷也不会禁止,甚至还会鼓励。就算不能给他们打气,至少也要在一旁看着。”
    李想知道,李世民肯定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话。
    “好吧,那就先放一放,静观其变!”
    ……
    不知不觉间,秋老虎已经消失不见。
    燕王府大门前大道两侧的银杏树上,枯黄的树叶簌簌落下。
    让整个街道走在金色的阳光下,别有一番秋天特有的韵味。
    原本冷清的燕王府,今日却是人山人海。
    李想的大女儿李兰,被李世民册封为永平公主。
    这一天,是永平公主的满岁,燕王府上下都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试儿”,也就是俗称的“抓周”,一般人都知道,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习俗,虽然历史不长,但是最早的时候,却是只在江南流行。
    不过,在隋唐之际,却是传遍了整个中原。
    李想对自己的生日并不在意,但对李兰的事情,他却很上心。
    一般来说,没有哪个世家大族,会为了自己的女儿,举办这么隆重的试儿宴。
    但李想却反其道而行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
    前段时间,李想刚和李世民在大明宫battle了一下,解释了一下消费的好处。
    今天,他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
    那些御史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反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且,我还把宴会的规模扩大了。
    有本事你咬我呀!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39375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