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香儿的生意经,买镜子送肥皂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香儿沉吟道,“另外,在门口放一桶水,还有肥皂,让顾客试一下。”
    肥皂是消耗品,光看外表是看不出好坏的,又不是镜子,香儿觉得有必要给别人试一试。
    之前他虽然也参与了店铺的销售,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做过决定。
    既然李想将这件事交给了香儿,香儿自然也是尽心尽力。
    “香儿小姐,你要我查的胰子,已经查到了。崔家的脂粉铺是长安城里最大的胰子铺子,其余的都是脂粉铺在卖胰子,价格在两贯一到五贯之间。”
    胰子的主要材料是猪胰腺,猪的胰腺并不大,能做的胰子也就那么几块,而且还得经过特殊的工序,虽然看起来黑乎乎的,但价格不菲。
    反正又不是平民百姓用的,不管是卖五百文还是卖五千文,普通百姓都是买不起的,怪不得价格降不下来。
    “行,那咱们这肥皂,就卖三贯钱一个。”
    香儿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折中的价格。
    ……
    崔家脂粉铺,就在这个时候。
    自从那次的脂粉事件之后,他的家族,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好在崔掌柜的手段很毒辣,长安城里所有的脂粉铺子都被他用同样的手段给毁了。
    我的脂粉有毒,你也是如此。
    大家都是毒的,不能再卖了。
    如此一来,崔家脂粉铺终于松了一口气,崔掌柜也顾不得得罪同行了。
    同行是冤家。
    如今崔家的脂粉铺,以米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秘法调教,已经渐渐被长安城的女子们所接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除非你不化妆,否则崔家的脂粉铺任然是最好的选择。
    “崔掌柜,这里有一批新到的胰子,我见成色不错,所以多收了些。”
    崔掌柜拿起一块胰子看了看,果然是好东西,“南方来的吗?”
    “是啊,全是从江南运过来的,听说他们这次把数月的存货一股脑运到长安城里,终于不愁没有胰子卖了。”
    “比以前更好了,是不是其他店也有货了?”
    “还没有,我们是大客户,只给我们留了一份。”
    “反正胰子不会变质,长安城最近正好缺货,这胰子质量不错,你去把他那里的所有东西都买下来,不要给别人留。”
    崔掌柜有一种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掌柜的,这胰子有近万块,全买下来,得上万贯,能不能只买一部分?”
    “这你就不懂了,长安城的胰子本来就缺货,如果只有咱们家有,别说涨价不涨价,就算按原来的价格卖,也不愁卖不出去。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如果肥皂到处都可以买到,那每个人都会用完再去买。如果只有咱们店里有货,那肯定会有不少人想着要不要一次多买一些,反正都是要用的,免得下一次涨价或者买不到。所以,你大可放心。”
    崔掌柜今天心情很好,给大家上了一堂生意上的课。
    珍宝阁是西市的旗帜,很多人都会到这里来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作为珍宝阁最出名的镜子,自然受到了客人们的青睐。
    珍宝阁现在出售的镜子,可不止一种。
    圆镜,椭圆镜,方镜,长形镜,各种形状的镜子应有尽有。
    有巴掌大的,有半尺大的,也有一尺多长的。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镜子的产量越来越高,品种也越来越多,原本只有巴掌大小的镜子,想要再卖出百贯一块,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香儿在此期间,已经深深感受到镜子价格带来的压力。
    是降点价格多出点货呢,还是少出点货、稳住物价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但今天早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送肥皂!”
    香儿打算在珍宝阁搞个十天大促销,不管是镜子还是肥皂,只要能赚到更多的钱,才是王道。
    如果你不想买一面镜子,那就另外买一块肥皂吧。
    ……
    杨本满最近娶了个小妾,可没过几天,他就开始头疼了。
    “老爷,你答应过我要给我一面镜子的,既然今天没有上朝,那我们就去珍宝阁吧。”
    “当然是珍宝阁了,我记得以前买镜子的时候,都是去崔家的。”
    长安城中,谁都知道珍宝阁是燕王府的产业。
    杨本满与李想的关系并不好,这一点,朝中不少人都心知肚明。当然,他也没想过要去珍宝阁。
    “这年头,谁买镜子都是去珍宝阁的。老爷,您想去崔家的脂粉铺也行,两家对着门,咱们买完镜子,再去买个胰子就行了,屋子里的那块已经快用光了。”
    杨本满眼角抽了抽,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多嘴的。
    他得收敛点,不然指不定又要买什么东西了。
    杨本满的俸禄并不高,但好在杨家毕竟是杭州的地头蛇,有数万亩良田,有大片的茶园,足以支撑他在长安城里的开销。
    快过年了,天冷了,西市却依旧热闹。
    杨本满的马车已经到了西市门口,再也进不去了,他带着小妾下了车,徒步而去。
    “老爷,这家成衣铺子门口挂着的斗篷很漂亮,我们进去看看。”
    没走多远,燕王府成衣铺里的热闹景象,就吸引了小妾的目光。
    “我还以为你要买一面镜子呢。”
    杨本满并不是一个喜欢逛街的人,尤其是他在长安城之中,也算是名人了,如果被人看到,那就太丢人了。
    “是啊,不过看一看斗篷又不妨碍我们买镜子。”
    说完,也不管杨本满愿不愿意,拉着他就往成衣铺子走去。
    同样的一幕,在来到珍宝阁的时候,杨本满还会抗议几句,但是到了后来,他也就习惯了,随便走走,浪费时间和人争辩,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走,我们进去看看。”
    快到中午的时候,珍宝阁已经近在眼前。
    杨本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珍宝阁充满了期待。
    家里的小妾才二十岁不到,在大唐也不需要裹脚,力气大着呢。
    不过他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虽然不至于老眼昏花,但是走了一上午的路,也是累的够呛。
    怎么今天明明没有上朝,却觉得比上朝还累?
    难道是昨天太拼了?
    不行,回去得去药铺转转,看看能不能买到虎鞭,回去后让厨娘给自己熬一锅。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26178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