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定居下来的草原人不足为惧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王爷,属下以为,是为了劫掠。可是,这关羊毛什么事?”马周想了想,道。
    “是啊!说白了,就是突厥人想要劫掠大唐。”
    “而那些底层的牧民,之所以愿意跟着他们出生入死,就是因为他们穷得叮当响,想要发家致富。”
    李想放下毛线活,站起身来说道。
    “试想一下,如果草原上的牧民能够不需要劫掠就能过得更好,那还有多少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
    李想这么一问,马周和褚遂良都是若有所思。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话,肯定会选择一条更容易赚钱的路,当然,前提是这个路可行。
    很显然,李想这是想帮他们赚钱。
    马周颔首道:“王爷,我好像有点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了。”
    “衣食住行,衣是最重要的,但只是羊毛的话,怕是不够吧?”
    纺织作坊里,纺纱机的嗡嗡声,在李想耳中犹如仙乐一般。
    这织布机一开动,刷刷的声音就跟印钞机似的。
    看着一捆又一捆的羊毛,还有忙碌的女工,预示着定襄城将会成为整个大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宾王、登善,想要完全掌控草原,不能只靠羊毛。”
    “不过,正如你所说,衣食住行都是百姓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用羊毛为大唐百姓解决了御寒的难题,同时也为牧民们提供了变废为宝的机会,这绝对是一种长久而有效的办法。”
    “你想想看,草原上大部分都是牛、羊、马吧?除了羊毛,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为我们所用?”
    李想一边说着,一边引导着马周和褚遂良两人思考。
    褚遂良道:“去中原卖牛卖马?”
    李想说道:“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古往今来,有没有人用这种办法控制过草原?”
    马周:“我听说冬天的时候,很多牛羊都会冻死,我们能不能收购这些牛羊肉?”
    “牛羊肉很难保存,也很难运输,所以很多年来大家都没想过怎么利用它们。”
    李想还没开口,褚遂良就否定了马周的话。
    “说的也是,如果这个方法可行的话,我们也不会在这里讨论了。”
    马周皱着眉头,想了想,“殿下将羊毛变废为宝,等于凭空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牧民支持我们。”
    “草原上还有没有被浪费掉,但又能用的东西?”
    “王爷,羊奶,牛奶,还有马奶,我想这些奶制品和羊毛一样,虽然牧民自己也能喝,但是这么多的牛、羊,怎么可能喝得完。”
    “我们能不能将这些利用起来?”
    马周的话,让褚遂良心中一动,隐隐有一种明悟,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以,他必须要向李想求证。
    “聪明!”
    李想微笑道,“无论是羊毛,还是牛奶、羊奶,草原上的牧民都有,只不过,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如果只靠这两样东西,就能换取更多的物资,让他们过得更好,你说那些牧民会怎么做?”
    马周又问了一句:“再多养些牛、羊、马?”
    褚遂良接着道:“住在定襄附近?”
    “是啊。”
    “养牛羊就能过得很好,自然也就不需要去抢掠了。”
    “至于羊毛和羊奶,想要销往大唐,就必须要在大唐的市场附近定居,否则的话,谁也不会买。”
    “王爷,自古以来,中原与草原争斗不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即便是要征讨,也要派出数倍的兵力,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草原上的牧民能够生活在大唐边陲的各州县里,那么即便有什么事情发生,要处理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马周似乎也是个腹黑的人,当李想告诉他,这些牧民要住在大唐集市附近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是啊,草原这么大,以大唐的实力,想要完全占据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建立一些要塞,间接的控制而已。”
    “只要牧民们围着这座城堡,以最快的速度把羊毛、牛羊羊奶卖给我们,再用各种瓷器、布匹、羊毛、奶粉等东西来交换,那草原牧民的利益,也就和我们捆绑在一起了。”
    “嘶!”说到这里,马周心中一动,“我们低价从牧民那里收购羊毛和牛奶,牧民们用铜钱买我们的瓷器茶叶,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时间一长,他们就离不开我们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草原上的贵族想要反叛大唐,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支持他们的。”
    “过惯了好日子可就回不去了!草原上的牧民们缺衣少粮,我们会帮助他们吃饱喝足,让他们有衣服穿,有铁锅,有瓷器,我们还会鼓励那些有钱的牧民,穿着丝绸,品尝着美酒。”
    马周、褚遂良两个人,都是他未来的左膀右臂,李想并不介意多说。
    对于聪明人来说,只要你点破了他们的思维障碍,他们就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对付那些野蛮人。
    ……
    贞观五年,冬日微寒,午后时分,长安城里落下了一场雪。
    一开始,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行人的头上,肩上,到处都是,似乎在催促着他们回家。
    很快,雪花就像是柳絮一样,越飘越大,到了最后,就像是鹅毛一般,漫天飞舞。
    李世民走出了御书房,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眉宇间闪过一丝忧虑。
    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这种场合,正是抒发胸中郁结,小酌一番,留下墨宝的好时机。
    不过,这个冬天,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最难熬的。
    “还好想儿发明了煤藕,长安城里的人们终于可以用上便宜又好用的燃料了。”
    “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如果不穿厚一点的衣服,是不能出门的,那就麻烦了。”
    李世民时而松了一口气,时而担忧。
    皇帝也不好当啊!
    到了他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去操心。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26177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