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戴胄:陛下,煤藕给户部负责吧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这一根煤藕,有两斤重,省着烧,烧六时辰,一天两个煤藕就够了。”
    “如果用来取暖的话,一次可以持续两三个时辰。”
    “这东西的成本,跟烧劣质柴火差不多,而且,这东西埋在地底,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一个煤窑,能产一百万斤煤,五台山一座煤矿,一天能产十万斤,你说,是不是比砍树更好?”
    文武百官中,立刻有人开始计算。
    煤藕的价格虽然不低,但胜在数量多。
    还能减少木柴的消耗量。
    而且,不管天气如何,煤炭的价格都不会受到影响,就是运输成本会很高。
    不过,柴火的运费也不便宜。
    最好的木材都在山里,运出来很费劲,砍树也需要人力。
    相比之下,煤炭更有优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煤炭都是值得的!
    “陛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真的可以开采煤炭了!”
    戴胄高举朝芴道:“价格便宜,资源丰富,虽然运输成本很高,但并不比在山里砍伐树木困难多少。”
    “最重要的是,这些木头都是白白烧掉的,如果能使用上这煤藕,就能大大减少木材的消耗,到时候百姓盖房子,甚至是朝廷修缮宫殿,都能省下不少钱。”
    “再加上其他的产业,总体来说,我们还能赚!”
    李世民满意地看了戴胄一眼,道:“这么说,朕让燕王开矿,是对的?”
    这话一出,群臣都是一愣。
    他们已经把煤藕的好处说了一遍,现在再说燕王做得不对,陛下做得不对,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许多人的目光,都望向王珪。
    王珪淡淡道:“陛下为百姓着想,能以煤代柴,实乃万民之福!”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应道。
    “哈哈哈!”
    李世民笑了笑,道:“你们明白朕的心意,朕很高兴!”
    一位识趣的官员笑道:“陛下,长安哪里能买到这种煤藕?”
    “这东西真不错,臣还想买一些回去。”
    此言一出,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马屁拍的实在是太好了。
    谁知李世民却摇摇头,说道:“长安还没有煤藕卖,燕王殿下从定襄运来了十万斤上贡。”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传朕的旨意,把这十万斤的煤藕,通过内库送到户部,分发给京五品以上的官员。”
    长安五品以上的官员,加起来也有数百人。
    一共十万斤,每个人都能分到三十斤。
    虽然不多,但这也是皇帝对臣子的关心。
    于是乎,群臣纷纷道谢。
    “谢陛下!”
    这一次的封赏,让李世民更加的开心了。
    如果这莲藕真能起到效果,那对他来说,也是一大功劳。
    有了廉价的取暖工具,百姓们就不会被冻死,这在未来的历史上,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今天,他将这些煤炭莲藕赏赐给文武百官,也算是仁心仁术了。
    李世民的心情无比的舒畅。
    “另外,煤藕的事情,看似可行,但具体怎么做,还需要观察。”
    说到正事,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每一项政策,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朕的意思是,先在定襄推广煤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成功了,就在长安、洛阳、关中等地推广开来,再向全国推广。”
    “另外,传朝廷旨意,煤矿开采归朝廷管,地方官员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开采,违者杀无赦。”
    这道命令,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王珪还算镇定,侯君集却是一脸懵逼。
    本来,他还想用这件事情告李想,没想到却成了他的助力。
    这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
    戴胄沉吟了一下,问道:“陛下,莲藕的事情,应该由谁来负责?”
    李世民想了想,道:“这件事情,是燕王提出来的,也是他提出来的,所以,朕觉得,这件事情,应该由燕王来做。”
    “不行,陛下!
    戴胄摇摇头,道:“这事关国家大事,自有衙门管,不能落在某一人身上。”
    “臣以为,这件事,也该早做准备了。”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皱。
    而且,李想还给他提了莲藕的事情。
    他本想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叫做选煤司,专门负责煤炭、莲藕等相关行业。
    这可不是单纯的改善民生那么简单,而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如果交给户部,那么这些钱,都会进入户部的腰包。
    但是,如果是李想插手的话,那么,这些钱,就会进入内库。
    几百万贯钱,谁舍得拱手让人?
    皇帝也是缺钱的。
    “这件事事关重大,以后可能要在全国范围内开矿开矿,目前来看还为时过早,以后再说吧。”
    这就是皇帝的权力,他可以把一件事放在一边。
    戴胄却是不肯罢休,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由户部定夺比较妥当。”
    戴胄步步紧逼,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才反应过来。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生意,光是这一笔生意,恐怕国库就要充盈许多了!
    “陛下,开矿需要征收劳役,这件事应该由工部负责才对!”段伦也凑了过来。
    侯君集翻了个白眼,立刻道:“陛下,这煤矿本就是军方的管辖范围,理应由兵部来管理!”
    一时间,所有自认有资格的官员,都是站了出来,争先恐后,场面十分热闹。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心中一动。
    “父皇,儿臣有奏!”
    李世民听得头都大了,正想将这件事情压下去,却没想到李承乾居然跳了出来。
    “太子,你有什么建议?”
    李世民淡淡道。
    李承乾道:“父皇,儿臣不才,初掌政务,还没有什么建树,不如就让儿臣来做这煤藕吧。”
    连太子都要来抢!
    这一下,大臣们都懵逼了。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若是换做其他的大臣,他还可以拒绝,但是这件事情,却是太子提出来的。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期望极高。
    否则,也不可能一登基,就立储了。
    而且,这几年,他也请了不少名师,亲自指李承乾。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26177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