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慌张的李恪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心中暗骂,但李想却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禁军中出了这几个祸害,早晚都会出问题,不管是不是故意的,总要弄清楚才行。
    梁建方看了看李想,又看了看侯君集,陷入了纠结之中。
    放走刺客,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失职。
    可若是上台面了,那就是叛国之罪,一个处理不好,就是身首异处,连累家族。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小官,最差的也有正五品的官职,放在地方都能当上一任刺史。
    真要闹起来,朝堂动荡在所难免。
    侯君集又岂会看不出来?
    不过,他却一直在催促李想,显然是想让李想去捅马蜂窝。
    这是什么仇什么怨?
    再英明的皇帝,也不可能搞一言堂,文武百官可不是吃闲饭的。
    所以,这件事情一旦败露,倒霉的,就是燕王了。
    梁建方虽然不想参合进来,但本着忠于朝廷,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王爷,此事须谨慎,表面上看是几位将军失职,可若处理不好,也会得罪人。”
    这一点,李想又怎么会不知道?
    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查清楚真相,哪怕还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他去处理。
    现在退缩不符合他的作风。
    侯君集笑了笑,看向李想,似乎也在等着他的答复。
    一切都取决于他的选择。
    调查就会被人记恨,退缩那就是抗旨。
    “多谢将军的提醒,不过,本王是奉命来查这件事的,可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不去查了。”
    李想一咬牙,道:“禁军事关京师安危,容不得半点闪失,此事必须彻查。”
    “好!”
    侯君集拍掌一笑,说道:“王爷深明大义,在下自当尽力相助,燕王放心,今日我便将他们押来。”
    “咳咳咳…”梁建方咳嗽了一声:“别急,这案子还没定呢,还是先把案子办了再说。”
    李想狠狠地瞪了侯君集一眼,道:“这可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可不想连累到二位将军,这件事,我来处理就好。”
    侯君集抚须而笑,并不强求。
    李想背着手,与侯君集、梁建方告别,长叹一声。
    万事开头难嘛!
    李想一看侯君集的表情,就知道他没安好心,为了不让他把屎扔在自己身上,连忙将秦怀玉、罗通等人叫了过来。
    蜀王府。
    李恪从早朝开始,眉头就皱得紧紧的,连午饭也没吃,整日呆在书房里,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
    一想到父皇在朝堂上那张威严的脸,李恪就觉得脊背发凉。
    这一次,他怕是要倒霉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月前。
    李恪生母是杨妃,而杨妃则是隋炀帝的女儿。
    李恪聪慧过人,是所有皇子中,与李世民最为相似的一个。
    可惜,他体内流淌着前朝皇族的血脉,而且上有李承乾,下有李想李泰。
    他在诸多皇子中,并不受待见。
    言归正传,杨妃的姨母,就是嫁过四位突厥的可汗的义成公主。
    所以,李恪跟突厥有点关系,至少李恪得称呼颉利为姨姥爷。
    正因为如此,李想才会建议李恪前往西突厥汗国,稳住突利。
    可惜,他犯了一个错误。
    李恪一时心急,答应了突利一些好处,这才让西突厥人抓住了他的把柄。
    上个月,突厥人派人来请李恪,让他安排西突厥的使节。
    李恪本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毕竟这件事是他母妃杨妃安排的,还是杨怀庆亲自去做。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西突厥人居然会潜入颉利的牢房,还参与了营救颉利的行动,还放火烧了长安。
    李恪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把杨怀庆叫了过来,询问情况。
    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了,他怎能不紧张?
    “启禀殿下,岑师前来拜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
    “哎呀!?岑师来了?”
    李恪听着外面的喊声,愣了一下,立刻起身整了整衣服,将门打开。
    只见院子里,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岑师,快请进。”
    定了定神,李恪立刻领着他朝着书房走去。
    两人并肩走到窗前,刚过中秋,暑气还未散去,院子里,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岑师!”
    李恪双手作揖,以示对师父的尊敬。
    儒雅中年轻轻点头,欣然受礼,李恪起身,二人坐在席子上,直接盘膝坐下。
    “殿下,我今天要讲的是《礼记》,不知道殿下在上课之前,有没有先温习一下?”
    李恪看着一脸严肃的中年男子,开口道:“岑师讲课,我怎敢不做功课?”
    “好!”
    眼前之人,赫然便是岑文本。
    李世民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非常严格的,每一个儿子,都有自己的老师。
    比如李泰的老师王珪,比如李想的老师魏征,而李承乾的老师更是大唐天团。
    岑文本虽然没有王珪、魏征那么出色,但是在朝堂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对于这位三皇子,岑文本很是满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
    “殿下,请你把它背一遍。”
    “是!”
    李恪郎念道:“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看李恪背得这么流利,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岑文本也很满意,闭上了眼睛,就像是在听一首美妙的诗。
    “故冠而后服备……”
    背到一半的时候,李恪突然愣住了。
    岑文本看了一眼李格,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之色。
    这可和平时的李恪不太一样啊……
    “殿下?”
    李恪眉头紧锁,还未从方才的走神中恢复过来。
    岑文本见此,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家伙上课居然走神了。
    “殿下!”
    他又叫了一声,声音里有了些许愤怒。
    这句话让李恪回过神来,看着岑文本那张略显愤怒的脸,李恪嘴唇哆嗦着,连声道歉。
    岑文本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这里的确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每一次来这里,都会让人心旷神怡。”
    渊阁。
    龙潜于渊。
    从李恪给书房起这个名字,就能看出他的志向。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2617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