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大唐的世家该整顿了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上个月,我带兵巡城,看到他的家奴当街强抢民女,一怒之下,将他治罪,又派兵围攻刺史府。”
    洛秋苦着脸道:“那贼子被吓得躲了起来,后来鲁大海出面调解,让他来我家解决这件事。我本以为魏州不会有文武之争,所以同意了。”
    “那一天,他见到了城儿!”
    说到这里,他额头青筋直跳,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没想到那贼子觊觎城儿,竟然和鲁大海勾结,诬陷我勾结突厥人,囚禁了我的部下,剥夺了我的兵权。”
    “这件事情,大部分都是鲁大海这个奸贼出的主意!”
    李想等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是手下在背后捅刀子,裴元吉是个聪明人,就算他想陷害洛秋,洛秋手下那一万多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洛秋深深叹了口气,部下的背叛,让他很是受伤。
    “这件事是我的错,是我管教不严,犯了这样的错,我会向朝廷请罪的。”
    李想连忙说道:“泰山大人放心,这件事是裴元吉的错,是鲁大海的错,和你无关!”
    洛秋苦笑一声,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就在此时,秦怀玉的声音响起。
    “洛将军,有件事我想不明白。”
    他顿了顿,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就算裴元吉胆子再大,你好歹也是朝廷钦点的将军,裴元吉怎么敢杀你?”
    裴元吉虽然蠢,但还没蠢到要被诛九族的地步。
    洛秋沉声道:“这就要说到他背后的裴寂!”
    “少将军,你可能不知道,裴寂是一位非常有权势的人,如今,陛下虽然让房、杜二相上位,但裴寂身为太上皇最宠爱的人,依旧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其中就有一条,那就是挑选官员。”
    “大唐的官员有三种选拔方式,一种是科举,一种是荫庇,一种是普通的升迁制度,而在这三种方式中,世家子弟是最重要的官员来源,这些世家老臣勾结在一起,盘根错节,陛下几次想要整顿,都没有成功。”
    “而裴寂,便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他虽然屡次阻挠陛下整顿吏治,但是陛下却拿他没有办法,这便是他的倚仗!”
    李想听着听着,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些想法。
    一个帝国能够长盛不衰,靠的不仅仅是明君,还有大量的能臣。
    如今的朝堂之上,能人辈出,可以说是一支庞大的天团,可以说是五千年来,最强的一支臣子队伍。
    但是,朝中还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现在的局面,必须要进行改革,不然,就是白忙活了。
    突然,他脑海中冒出两个字,科举!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代,成熟于宋明。
    千百年来,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选拔方式。
    一个帝国,要想强盛,就必须要有人才!
    如北宋嘉佑二年,苏轼,苏澈,张载,程颐,程颢,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等等,都是牛人。
    被誉为千古第一榜。
    唐朝的官员,都是由士族来担任的,所以朝廷的权力也被削弱了。
    朝廷里虽然有一批能臣,但地方上的官员呢?
    若是人人都像裴元吉那样,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
    想到这里,李想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看来得找个时间和李世民说说这件事情了,一来是为了大唐,二来也是为了给裴寂一个教训。
    酒桌上,秦怀玉和其他几个年轻的将军们,都是有些恼怒。
    他们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却讨厌靠着父亲的庇护做官,所以才会投身军中,立下汗马功劳。
    平时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二世祖了。
    “裴寂那老家伙,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没想到他竟然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秦怀玉一饮而尽,转头看向李思:“李兄,这件事,咱们得管一管。”
    裴寂是他们的长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是秦琼,程咬金,也不是裴寂的对手。
    这件事,还得靠李想。
    李想笑着点了点头,道:“我明白,绝对不能让这些贪官污吏,祸害大唐!”
    这些年轻的武将征战沙场,为的不只是一己之私,还有无数的大唐黎民百姓。
    将士们战死沙场,视死如归,但这些贪官污吏,却是鱼肉百姓,横行霸道,这让他们如何不怒。
    洛秋看着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将领,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激动。
    有了他们,大唐就有了希望!
    但他还是提醒了一句:“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裴寂背后有士族,关陇八大世家,五姓七望,这些世家传承数百年,连陛下都有些忌惮,你有这份心,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他们还很年轻,想要追上他们的父亲,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现在,洛秋不抱任何希望。
    “哈哈,小婿谨记泰山大人的教诲。”
    李想听出了洛秋话中的弦外之音,便不再多说。
    洛秋见李想听得进去,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殿下这次来,是要去北疆吗?”
    李想大手一挥,道:“在下刚刚从定襄归来,突厥人的事情已经解决,这次回长安,就是想把城儿接过去一起。”
    “哦!”
    洛秋怔了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洛倾城一听,顿时乐开了花,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忍不住握紧了李想的手。
    “回京后,我自会向陛下禀明城儿与我之事,还请泰山大人准许城儿与我回长安。”
    洛秋兴奋的举起酒杯,一张黝黑的脸涨得通红。
    “不错!好!”
    说话间,看向自己的女儿,却见洛倾城已经羞的低下头去。
    这一刻,他的心情很复杂,这是他唯一的女儿,如今终于可以嫁人了。
    连饮数杯,压下心中的激动,洛秋道:“北疆那边可有安排?”
    “突厥人已经向朝廷递交了投降书,并且宣布,他们向大唐投降。”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26173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