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沉默的禁军将领

推荐阅读:万相之王媳妇儿再作也得宠玄镜高悬云边咖啡馆青云直上:从拿下大佬千金开始龙王出狱,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开局觉醒酒葫芦,晋升先天灵宝赌王出狱,我带大嫂吃香喝辣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快穿:满级大佬反杀记

    次日清晨,帝都军营。
    嘟嘟滴滴嘟嘟嘟,嘟嘟嘟滴滴滴——
    一阵嘹亮的军号响声将禁军将士们从梦中惊醒。
    士兵们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向营帐外黑漆漆的军营,满脸的茫然之色。
    直到军官们大声呵斥的声音响起,他们才慌忙地披上甲胄,来到营地中心集合。
    然而,军官们也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那号角声是怎么回事。
    只能听出来,似乎是从隔壁传来的。
    隔壁军营一直是空着的,昨日奉军入城后,才收拾出来让他们暂时驻扎。
    禁军将领们凑在一起,互相询问:
    “谁知道什么情况?这才卯时,怎就都起来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那号声是从奉军那边传来的,咱也没听过啊。”
    “这群北边来的家伙又搞什么名堂?昨天在街上弄了那么一出,今天大早上就开始折腾!”
    “行了行了,奉军待几日就走了,忍耐一下吧。”
    禁军们对奉军的观感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军队就是一个互相攀比,弱肉强食的地方。
    奉军入城时的风头太过,完全将三大营的禁军压在了下面,自然引起众人不爽。
    最后还是一名副将站了出来:“好了,我去看看吧,应当是奉军在出早操。”
    这位副将曾护送黄瑾去过朝阳城,知道奉军一直有出早操的习惯。
    几个将军互相对视一眼:“同去!同去!”
    “这么早出早操?真不嫌累!”
    “走走走!一起去看看,这奉军的早操有啥特别的。”
    将军们结伴上马,前往奉军驻扎的军营。
    刚走到营门口,便看到成队成列的奉军士兵在围绕着操练场跑步。
    还有伙长在队列外侧跑步跟随,嘴里喊着号令:
    “一二一,一二一!”
    禁军将领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可刚看到这第一眼,面色齐齐一变。
    尽管是日常的操练,奉军的队形依然整齐划一,远远看去像是被无形的直尺划分出来似的。
    如此看来,昨日奉军进城还真不是在特意出风头,人家的队列本来就是这么整齐!
    奉军哨兵早早就发现了,众多禁军将领连袂而来。
    一名奉军校尉走出操练场,向众将拱手行礼:“见过诸位将军,不知诸位来此,有何贵干?”
    众将皆是不语,还是那位去过朝阳城的副将开口解释道:
    “我等听到贵军营地有号角声,好奇之下前来查看,希望没有妨碍贵军。”
    那校尉恍然:“原来如此,倒是忘记和诸位将军打招呼了,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无妨无妨,贵军这是在操练?”
    “正是。”
    “不知我等在观摩可否方便,大家都挺好奇奉军的操练方法。”
    校尉点了点头:“倒是无妨,诸位这边请。”
    校尉引着禁军将领们向点将台走去,此处居高临下,能看清操练场的全貌。
    看了一会,禁军将领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群奉军像是不知道累一样,一圈一圈跑,自他们来之后就没歇息过。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这是要跑多久啊?”
    陪同在一旁的校尉回道:“按照奉军晨练制度,早操是两里长跑热身。”
    “每日两里?还只是热身?”一名禁军将军瞠目结舌。
    他倒不是震惊两里这个数字,而是震惊于奉军操练的频率。
    大庆开国才十年,军队还算是合格,未曾糜烂。
    即便如此,普通的军队也只能做到五天操练一次,或是十天操练一次。
    饶是禁军三大营这种戍卫帝都的精英部队,也就是三日一操。
    士兵也是人,尤其是禁军士兵大多是帝都本地人士,平日里也都有事要做。
    平日巡逻、站岗已经很累了,若是操练次数再增加,必然会引起军心动摇。
    在今天之前,这些将军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日一操练的军队。
    那校尉却是不知这些禁军将领所想,继续说道:
    “热身过后,还有俯卧撑、仰卧起坐、长短跑等项目,一般早操时间控制在半个时辰以内。”
    有人问道:“如此劳累的操练,将士们没有怨言?”
    校尉奇怪地看了提问的将军一眼:“这还劳累吗?其他特殊部队的操练任务更重,骑兵营还要练马术、弓弩营还要练射术、斥候营都是长跑十里的......”
    那位禁军将军闻言,立刻不说话了。
    怪不得人家奉军能打,怪不得人家有如此卖相,这是真玩命训练啊。
    日常训练半个时辰,但今天场地、器材有限,只训练了四十多分钟。
    即便如此,如此大的训练量,也足够让观摩的将军们齐齐噤声了。
    早操后用早餐,士兵们自动排队前去领食物,队伍中无甚喧哗之声,只能听到偶尔几声攀谈。
    “不知奉军一日几餐?”又有人好奇地问道。
    古人实行两餐制,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大约在上午九点左右吃。
    第二顿饭叫‘晡食’或“‘哺食’,称为飧。
    一些贵族除了朝食、哺食外,还有午食,一日共三餐。皇帝的宫廷饮食,更是定制为一日四餐。
    而普通人之所以用两餐,除了古代产能不够外,还与古代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听得提问,那校尉也没隐瞒,回道:“奉军训练量大,所以要吃早中晚食,共三餐。”
    将军看向冒着腾腾热气的肉汤,和人手一个煮鸡蛋,不禁又问道:“三餐都吃得如此丰盛?”
    “是啊,军中伙食标准是殿下明令需要贯彻的。军士每日饮食需有肉、有菜、有汤、有主食,丝毫不能差,若是餐食出了问题,是会死人的。”
    众将闻言,更是默默无语。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肯定不会和普通士卒同食,不至于羡慕这点伙食。
    但他们知道自己麾下军队的伙食情况,别说天天吃肉了,十天半月能开一次荤不错了。
    更别提其中还有喝兵血,贪墨士兵粮饷的,麾下军队的伙食只会更差。
    看到这里,禁军众将对奉军的嫉妒之心完全消散了。
    怪不得那校尉愿意让众人观看操练,奉军这个训练方式,根本无法复制。
    虽然那位校尉邀请吃早饭,但一众禁军将领哪还有这个心思,灰溜溜地告辞离开。
    行到营门口,正好赶上贺从龙过来。
    面对贺从龙,众人怎么都傲不起来,纷纷恭敬行礼。
    倒是把贺从龙搞得一头雾水,这群眼高于顶的禁军将领,什么时候如此谦卑了?
    但他也没多想,大步踏入军营中,开始擂鼓聚兵。
    昨日贺从龙没有在军营中休息,而是去了庆帝给他安排的驿馆。
    离了军营反而让他睡不着觉,于是便开始为昨日一天所遇之事做复盘。
    想来想去,越发睡不着了。
    这帝都果真与朝阳城不同,所见之人,所遇之事,无不透露着更复杂的事情。
    就连那位郑国公常磐,看似鲁莽,但他真的鲁莽吗?
    更别提那晚宴上的一个个大臣,老奸巨猾的大太监黄瑾,以及那位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了。
    贺从龙想了半宿,只觉得此地不宜久留,留的时间越长,给自家殿下惹下祸端的几率越大。
    不如赶紧买好物资,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妙。
    召集了士兵后,贺从龙马不停蹄地赶往集市。
    却不想庆帝派来的户部官员,早早就在集市口等候了。
    那官员倒是很殷勤,见了贺从龙后先自报家门,仔细询问了奉军所要购买的物资。
    随后他让贺从龙稍候片刻,自已进入集市之中,再出来时身后已经多了十几位商贾。
    “贺将军,您要的人下官都给您带来了。”
    “这几位是粮油店老板,这几位是布店老板,这几位是盐铁司的小吏......”
    “您需要多少货,和他们说就行,他们会想办法给您凑。”
    一众人对着贺从龙行礼:“见过贺将军。”
    贺从龙面露感激之色,看向那官员:“多谢了,如此倒是省了我许多麻烦。”
    户部官员笑道:“这是我等该做的,只盼奉国军民用上这批物资,能多杀几个契丹人!”
    贺从龙心中动容,这帝都虽然到处都是阴谋诡计,但也多有此等忧国忧民的官员。
    他抱拳道:“必当如此!”
    有了这些人配合,接下来的采购计划就顺利多了。
    贺从龙拿出李彻给的清单,一项一项交代下去。
    众人便按照清单去店铺里取货,货不够的还会去其他店铺调集。
    不过一上午的时间,货物就凑得差不多了。
    到了中午,所有货物已经配完。
    奉军士卒们将货物装车,浩浩荡荡的车队从集市最东面排到了最西面。
    贺从龙对身旁的官员感激道:“若没有你的帮助,怕是三天三夜也买不起这么多货,再次拜谢。”
    官员笑了笑:“不必谢我,还是谢圣上吧,贺将军之事是陛下亲自过问的。”
    “没错,末将这就入宫面圣,然后就要出发了。”
    “陛下说了,贺将军配齐货物后就不必入宫了,尽早起程还能在入冬之前回到奉国。”
    贺从龙微微一愣,随后对着皇城拱了拱手:“谢陛下厚爱,那末将就先行一步了。”
    “一路顺风。”
    “告辞。”
    走出几步,贺从龙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身来到那户部官员身旁。
    在其错愕的眼神中,从腰间拿出一把短匕,塞进官员手中:
    “此物乃我军从一名契丹将领尸体上找到的,留给仁兄以作纪念。”
    那官员握着那把匕首,神情激动:“这......这......”
    “收下吧。”贺从龙微微一笑,“待到下次贺某回京,必登门拜访。”
    “到时候,送你一把更好的契丹刀!”
    说罢,摆了摆手,追上已经出发的奉军商队。
    那官员握着那把短匕,望着商队离开集市,消失在视野之中。
    直至身旁多了一道身影,他也未能回过神来。
    “奉军之人与众不同吧?”
    官员恍然惊醒,看向身旁之人,稽首行礼:“杜相,按照您的吩咐,下官给了他们最大折扣。”
    “奉国之人果真不同,那将军只字未提回扣之事,下官觉得他确是尽忠职守之人,尤为难得。”
    杜辅臣微微点头,暗叹一声:“左相英明啊,做了一个好选择。”
    官员眨了眨眼睛,小心道:“杜相,下官看这奉王却有人主之相,您何不也......”
    杜辅臣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何尝不知,但陛下乃是雄猜之主,怎会允许两个宰相站在同一个皇子身后?”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312/24504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