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中华民族,更加伟大!

推荐阅读:万相之王媳妇儿再作也得宠玄镜高悬云边咖啡馆青云直上:从拿下大佬千金开始龙王出狱,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开局觉醒酒葫芦,晋升先天灵宝赌王出狱,我带大嫂吃香喝辣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快穿:满级大佬反杀记

    传说魏武帝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剑,一名青釭剑。
    倚天剑魏武帝自佩之,青釭剑令心腹夏侯恩佩之,常伴左右。
    那青釭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夏侯恩更是颇受荣宠,人称‘背剑将军’。
    当年李彻看《三国演义》看到这一段,还对这位‘背剑将军’夏侯恩非常期待,还以为又出现了一位绝世猛将。
    没想到还没过以百字,这货就被子龙一枪挑了,连剑都抢了过来
    如今将这把‘静默’长剑赐给赢布,除了是为了彻底将这位顶级打手收服外,也是圆一下年轻那会儿对‘背剑将军’的遗憾。
    主公心腹,身背宝剑,左右相随,这种猛将怎么能是夏侯恩那等废物呢?
    至于将这把宝剑送人,李彻真没什么心疼的。
    一把剑而已,只要冶铁炼钢技术上去了,日后能造出无数把。
    自己一身的武艺都集中在枪术和射术上,对宝剑的需求也没那么大。
    赢布握着‘静默’长剑,细细抚摸着剑刃的纹理,能感受到油而光滑的触感。
    它被维护得很好,显然奉王殿下也是非常珍惜这把宝剑的。
    即便如此,当殿下把这把剑赐给自己时,也没有丝毫犹豫。
    “殿下赐剑之恩,布没齿难忘!”
    赢布面色动容,拜倒在地。
    李彻送赢布宝剑的行为,属于是玩角色扮演类游戏送礼物贴合NPC喜好了,亲密度蹭蹭往上涨。
    赢布本就是爱剑之人,只是他出身寒微,一直没有一把宝剑傍身。
    抱着李彻赠予的静默长剑,赢布视若珍宝。
    李彻微微点头以示鼓励,转头看向其他游侠:“诸位,本王欲先行回朝阳城,可愿与我同行?”
    游侠们当然没有意见:
    “我等遵命。”
    游侠们汇入亲兵营队伍,保护李彻一路向北,回归朝阳城。
    初入奉军,游侠们看什么都好奇,一些外向的人已经开始和亲卫们热情地打上了招呼。
    反观一众亲卫,只是淡淡地点头回应。
    不过游侠们也不在意,双方算是有了第一次接触。
    李彻瞟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下定主意:将一部分游侠编入亲卫营。
    像是曹沫、刘大封这等武艺高强的游侠,当将领还缺了些指挥能力,当小兵则是大材小用了。
    不如集合在一起,和战力最高的亲卫混编,搞出一个古代版的特种部队。
    在古代,特种作战没那么神奇,不过也能发挥出奇效。
    至于那些普通的游侠,就发往各军,从基层武官做起。
    和契丹一战过后,李彻感觉手中的军队还是不够用,仅仅对付契丹一头就很吃力了。
    随着奉国不断壮大,契丹、高丽、黑水靺鞨,乃至最北段的室韦,西面的北胡都会如坐针毡。
    到那时候,奉国可能会面临双线,甚至三线作战!
    这种情况下,扩军势在必行。
    东三省因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会给人一种占地不算大的错觉。
    而实际上,东北地区还是挺大的。
    从南端的大连到北端的漠河之间的直线距离,几乎等同于大连到广东的直线距离。
    想要控制这么大的疆域,几万军队实在是不够,哪怕都是精兵。
    先扩军到十万吧。
    加上蛮族归化的军队,一段时间内应该够用了。
    没了难民拉后腿,一众人快马加鞭,当天就回到了朝阳城。
    此刻的朝阳城人声鼎沸,城门口的人流络绎不绝。
    曹沫、刘大封等人伸长脖子,看着眼前的雄城,眼中的震惊自是不必多提。
    游侠行走四方,他们见过太多城池,其中不乏几朝古都、中心城市。
    可没有任何一座城,能像眼前这座朝阳城一般,有着无比浓厚的烟火气。
    他们从未见过,哪里的百姓能在城门口随意摆摊,无人驱赶、收费。
    也从未见过,百姓一走一过,会和巡逻的军士热情地打招呼,后者还会给予回应。
    更从未见过,一个藩王从大街走过,会被无数大爷、大妈冲出来拦住,只为了邀请他回家喝口水。
    直到李彻向他们大声求助,众人才如梦方醒。
    “不好,殿下被拉走了!”
    好在亲卫营已经司空见惯了,见到李彻被一位老叟热情地拉着手,往他们家的方向拽。
    他们连忙冲上前去,尽可能柔和地将李彻抢下来,再劝说百姓们。
    李彻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苦笑着和百姓们说道:
    “诸位乡亲父老,本王实在是有公务在身,来日,来日再去诸位家中做客。”
    好在朝阳城的百姓都有分寸,而且李彻又经常露面。
    大家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情后,就渐渐散去了。
    李彻回到队伍里,摸了摸同样被吓得不轻的马儿,和一旁的霍端孝吐槽:
    “本王得百姓民心,本是一件好事,但这也有点太得民心了。”
    霍端孝则是满脸严肃道:“确实不妥,殿下应该和百姓说明,日后不得如此。”
    李彻摆了摆手:“哎,百姓们也没什么恶意,就是太质朴了。”
    “并非如此,殿下是君,百姓是民。民者对君当心存爱戴,也不能失去畏惧。”
    “殿下有没有想过,刚刚那种场面,若是在一群善民当中混入一个刺客,会发生什么?”
    李彻闻言也郑重起来,沉思了片刻后,点了点头:“正则所说有理,此事的确不妥。”
    自己还是受前世影响太深了,在古代的体系下,自己这么做的确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尤其是奉国法律还未健全,王权就是至上的,应该保证一定的肃穆和庄严。
    “此事要好好议一议。”
    李彻还是听劝的,并没过于固执,硬要在古代搞什么民主。
    科技和文化还未发展到那个程度,强行搞就是找死。
    欧洲也是到十四世纪,才掀开了对神权、王权的清算,开启了文艺复兴。
    从此人们不再只歌颂神灵,将目光从神的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诞生《蒙娜丽莎》这种画作。
    而此刻的中国呢?
    其实也出现了挣脱帝制的苗头。
    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则主张,学问应当致力于实际应用,反对空谈心性。
    并说了一句很出名的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还有王夫之,方以智。
    可惜,这个时间段是明末清初。
    当民主苗头出现的转折点,一个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原的游牧部落占领了中国。
    清军入关,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人口衰减,国力倒退。
    文化、思想被再次禁锢,一个领先于世界几千年的国度,被时代远远抛开。
    想到这里,李彻突然有所明悟。
    此时此刻,他似乎找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每个穿越者似乎都在做同一件事。
    穿越过来,将天下人才尽入吾彀,将无数美女收入后宫,然后对那个至尊之位发起挑战。
    李彻不想这么做,或者说他不想把最终目标定为那个位子。
    身处这个时代的转折点,他为何不能做到更多?
    中华民族,值得更加伟大!
    中华民族,本该更加伟大!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312/24504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